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八卦神侯 >

第29章

八卦神侯-第29章

小说: 八卦神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易谦翔觉得,像他和虚云子这等散修,符篆之术很明显比这大阵要实用的多。大阵首先刻画不易,其次使用也不方便,要是提前设下圈套算计别人还好,应急对敌就不行了。符篆就方便多了,可以随时取用,就是这个威力小点。威力大的符篆也不是没有,但是成符不易,而且做符的材料也稀缺,远远不如直接使用法术来的合算。

    但是符篆还有个好处,就是修为不够,也可以使用大神通。就比如说吧,千里遁乃是一门施展起来十分麻烦,也十分耗费法力,如果要是借用遁符施展的话,那就方便多了,几乎一个瞬间就可以完成。不过符篆也不是那么好画的,你有什么境界画的就是什么符,这其实是和对道的感悟密切相关的,符篆不过是引动天地灵气的媒介,你只有对这一种道感悟,才能知道怎样去引动天地灵气来配合你施法。

    其中笔式心法各有各的讲究,那就要看师承了。易谦翔虽然拜虚云子为师,但是传承的却不是虚云子的道统,自家又没有什么符篆渊源,现在看见龙虎山的符篆之术,就把这符篆术当作正统了,正好乾坤袋中又有缴获张成富的符篆,好好研究一下,这符篆之术也就明白的七七八八了。

    当然,当着张青阳的面,易谦翔不能将张成富的符篆拿出来研究,但是易谦翔有这他特殊的识海,只要神念一动,那符篆的种种特性妙用,便明白了。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易谦翔便偷学了龙虎山的符篆之术。

    这一切整整的忙了一天,看到后来,易谦翔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想要帮手,又不方便露了底细,只好让他们自己忙了。

    闲得无聊,易谦翔便去寻王虎聊天。寻到王虎的时候,这个王大刀正在一块空地上耍他的大刀呢,一群兵士在边上看着,喝彩叫好声不断。王大刀见易谦翔来了,停下招式,对周围的兵士道:“我这点微末伎俩算不得什么,请来的仙长们才是各个好功夫呢,要不要让谦翔道长给大家瞧瞧?”

    易谦翔赶忙摆手道:“王大哥好功夫,小弟不敢献丑。”

    众兵士也道:“谦翔道长的功夫也是好的,不过毕竟年轻,怎么能比得上王都统呢?”

    王虎对易谦翔道:“谦翔道长不必客气,明天大军就要出发了,你现在露一手,也算是鼓舞军心呀!谦翔道长千万不要推辞,咱们这次出海,能不能活着回来就全靠几位道长了。谦翔道长就露一手吧。”

    易谦翔想想也是,常言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热血的儿郎没准哪天就战死沙场了,况且这次出海,与他们作战的不仅仅是海盗,没准还有海妖,虽然有五行门和龙虎山的大阵护持,也难保完全呀,于是不由得应道:“好吧,那谦翔就献丑了!”然后有对王虎道:“小弟前些天刚好得了一柄宝剑,就此演练一番,让大家看看。”

    周围兵士轰然叫好,易谦翔心念一动,金蛇剑便出现在了手中。
第三十一章 出海伐妖
    易谦翔的金蛇剑收在哪里了呢?当然不是百宝袋中,那百宝袋虽然号称有能容百宝,但是又怎么能容得下金蛇剑这等宝器呢?虽然金蛇剑已被击溃了器魂,但是材质不凡,不是百宝袋可以收纳的。这金蛇剑长不过两尺,又与易谦翔心念相通,易谦翔便贴在肋下藏着了,只要心念召唤,登时就到手中。如果以后易谦翔修为足够了,便能将身体的某个部位修炼成芥子空间,用来藏一些重要的东西。

    也不是说易谦翔想要把这金蛇剑藏起来,只是这金蛇剑也没有什么剑鞘,就那么拿在手里也不像样子,背也背不得,挎也挎不得,还是贴身藏起比较好。

    这一手说白了也没什么,但是看在普通的军士眼中就了不得了,起初看易谦翔年轻,有些不屑的军士也闭上了嘴巴,瞪大眼睛看着易谦翔,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易谦翔当然也不能去表演什么高明的道法,费时费力不说,也未必能起到鼓舞军心的效果。从小就跟着虚云子四处行骗的易谦翔当然知道一些江湖手段,其中又以着“捶岗”用的最是纯熟。你们不是要看武艺么?我便表演一些武艺给你们看。一柄金蛇剑舞开,那真是快如风疾如电,三招两式之后,众军士已经分别不出易谦翔的人影,各个心头发颤,要是在战场上碰见这么个对手,那自己还哪里有活路呢?

    面对这帮普通军士,易谦翔也没什么卖弄的念头,耍了一趟剑,便收了身法,立身站定,自然是面不红气不喘,众军士见了,自然又是一片叫好之声。易谦翔便想告辞,哪里抵得住军中汉子的豪爽热情,只得留下,与大家聊了半晌,指点大家一些近身搏斗之法,一直到晚上吃过饭,众军士才放他回去了。

    易谦翔回到大帐,虚云子还没有回来,易谦翔也不以为意,自己休息了。夜里,易谦翔忽然觉得心头一阵悸动,神识一阵恍惚,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大帐之中了。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易谦翔已经变得很是从容镇定了,并没有什么惊慌失措大呼小叫,一挥手,便将金蛇剑招在了手中,凝神观察起自己所处的环境来。

    现在易谦翔处在一处峡谷之中,不过这峡谷却不是怪石嶙峋,而是处处鸟语花香,颇有些世外桃源的意思,只是这峡谷高且狭窄,必然是常年不见阳光,不知道这花花鸟鸟从何而来。常言道:“事有反常必有妖。”易谦翔怎能不明白,虽然妖孽未必有,但这一切必然是有人故意为之,这军营之后也可以说是高手如云,寻常妖孽避之尤恐不及,哪里还敢前来招惹,想通这一点,易谦翔便猜想,这莫不是师傅为了考校自己的修为?

    易谦翔所料不差,正是虚云子为了考校他的修为,但是考校的不仅仅是他易谦翔一个人,还有张青阳等后辈弟子也都在考校之列。易谦翔的表现一直都沉着冷静,虚云子十分满意,反观龙虎山弟子,除了张青阳还算镇定,只是恍惚了片刻就反应过来外,其他人一直都很慌张,有的已经开始施用道术了。

    易谦翔心神沉静下来,略一思索,然后细细感应了一番,便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一座大阵之中,说是大阵,其实一点都不大,方圆不过十丈,只是一个简单的五行迷踪阵法,易谦翔既然已经知晓,便脚踏三星,罡步连踩,转眼之间便出了阵法。出阵之后便见自己面前站着一人,正是虚云子,易谦翔道:“师傅……”

    虚云子摇了摇手打断了易谦翔,然后向易谦翔的身后一指。易谦翔转身一看,龙虎山的一众弟子正在自己身后的空地上打转呢!凡是发出的道术,都被张成宣自己接下了。易谦翔知道这时考校后辈弟子,于是也不说话了,默默的走到了虚云子身后,看龙虎山的弟子们耍宝。

    大约过了茶盏时间,张青阳也从那大阵中出来了,最慢的弟子,几乎用了一个多时辰才出得那迷踪阵。张成宣又把易谦翔夸赞了一番,各人才各自收拾去了。易谦翔师徒没有什么东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没事情可做了。虚云子对易谦翔道:“看来你今天去观摩五行门布阵收获颇丰呀。”

    易谦翔道:“弟子认为,阵法的要义便是引动天地灵气,布置起来十分麻烦,一旦被人瞧破各种关节,破解起来也不费事,远不如符篆来的轻巧些。”

    虚云子笑道:“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些阵法,一个门派如果占据了一块风水宝地,能够调动足够的灵气,构建一座绝妙的阵法,就可以起到防御外敌的效果。不然你以为那些名门大派弟子不过百人,怎么来应对妖孽的攻击还有同道的侵伐?”

    然后虚云子又道:“不过你说的也不错,像我等散修,行踪不定,大阵钉在地上,确实不便,不如有数张符篆在手也可应急,不过大阵也好,符篆也罢,不过是一些取巧之术。还是自家的修为境界最为要紧,如果自己的修为不够,光靠投机取巧是成不了气候的。”

    易谦翔躬身道:“谨记师傅教诲。”

    虚云子道:“好了好了,为师知道你天资聪慧,废话就不多讲了,你还有什么疑惑么?为师可以为你解答。”

    易谦翔道:“我们怎么知道如何布阵,或者如何勾画符篆呢?”

    虚云子道:“我知道你就要问这个问题,其实这是对道的感悟罢了。大道天成,人感应而合道,合道而成仙,这大阵便是感悟了天地大道的人依据大道所做,用以点化后人,符篆的道理也是一样。比如这样吧,这里有一张符纸,你来勾画一个水剑的法术吧。”

    易谦翔道:“弟子从未画过,万一……”

    虚云子道:“没什么可万一的,正是因为没有画过才让你来画的,要是你已经画的很熟练了,何苦浪费我这一张符纸?”

    易谦翔接过符纸,道:“那弟子姑且一试吧。”易谦翔讲复制拿在手中,也不研磨备笔,只是用手指在符纸上虚画几下,便交到了虚云子手中,虚云子讲符纸拿在手中那符纸便化作了一柄晶莹剔透的水剑了。

    虚云子赞叹的摸了摸胡子:“果然不错,为师现在都有些期待,你是不是能超过茅山那个青玉道士了。”虚云子要考校的是易谦翔画符的本领,所以,易谦翔只需要证明自己能画好就行了,这等凌空虚画的本领,虽然不得长久,却是更加高深,只要给易谦翔朱砂玉笔,易谦翔便一定能画出一样的符来。

    而且易谦翔乃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所画,也就是说,现在的易谦翔已经对“道”有了一些感悟,这怎么能不让虚云子惊喜呢?

    师徒二人讨论了这半晌,几乎到了起兵的时刻。二人等大军祭过军旗,便随着大军扬帆,往东海去了。

    这一路也算风平浪静,不几日便到了东海,几个年轻人每日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乏味。路上易谦翔听了不少修行界的遗闻轶事,也算增长了不少见识。

    朝廷在海边设有水寨,众人就驻扎在水寨之中,至于哪里有盗匪,早有探子侦查好了,就等者刘江的水师前来,然后和当地水军兵合一处,将归一家,讨伐海匪。其实海匪人数并不多,正是因为人数不多,这才分外难以剿灭。因为你大军来攻,我便化整为零,到时候四散奔逃,能抓住几个?而且每每官军剿匪之时,总会有妖精鬼怪兴风作浪,阻碍官军,甚至扑到兵船上吞吃活人,着实让人害怕的紧!

    现在好了,刘江不仅仅带来了五万援军,还有法力高强的道门中人,当地知府柳汉兴十分高兴,大摆夜宴请众位高人过府用膳。大家也不推辞,高高兴兴的闹了一场,然后便散了。

    易谦翔明显的感觉到,这知府对五行门人明显的礼敬有加,对虚云子和自己也还算可以,对龙虎山众人就不怎么样了,龙虎山弟子也似乎已经习惯,并不以为意。

    回到住处,虚云子便解释了易谦翔的疑惑:“五行门中有很多弟子天资虽然不错,却不适合修炼,这些弟子被称为下门弟子。那五行门收这些下门弟子做什么呢?培养他们读书识字,然后出仕为官。只要是人,就必须要和这个世间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修行人也不例外,五行门培养弟子为官,这就为自己的根基做了一个很好的保障,这也是五行门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展为仅次于上清三山的大派的重要原因。就像这次,知府就明显对五行门有礼的多。龙虎山也有出世的弟子,不过大多是造反,所以官家不太喜欢龙虎山的弟子了。像我们师徒这等散修,官家不会巴结,当然也不敢得罪,就这样罢了。”

    易谦翔这才明白,原来这中间还有这些讲究。

    虚云子道:“有时候,这世间的人情比妖魔鬼怪更可怕,所以太上才要忘情!”

    易谦翔道:“那修道为的是什么呢?”

    虚云子道:“世间人都以为修道是为了长生不死,羽化成仙,其实不然。修道的要旨人人都在说,就是谁都做不到。常言道‘修真就是修心’,我们修炼的,便是这颗道心。”说罢虚云子点了点易谦翔的心口。

    易谦翔似乎有些明白了,虚云子接着道:“当然,什么是道心呢?道心该怎么修?往哪里修?这个为师也不知道,全靠你自己感悟了!”

    易谦翔道:“道心不就是善么?”

    虚云子愣了一下,笑道:“你若是认为道心就是‘善’,也无不可。”

    易谦翔道:“弟子还是自己慢慢领悟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