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新宋第三册·十字 >

第2章

新宋第三册·十字-第2章

小说: 新宋第三册·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就是里面的人,至少是个郡王国公之类。   

  这些武官职位低微,石越自然不认识。可是王旁却是认识的,他拉住石越,瞅了他妹子一眼,问道:〃是濮国公还是他家的清河郡主?〃若非石越在旁边,还有半句话他几乎也要说出来了:〃怪不得硬拉我到金明池来。〃   

  石越听他发问,心里又吃了一惊。原来当今皇帝赵顼之父宋英宗赵曙,本不是仁宗皇帝亲生,而是濮王之后,仁宗无子,所以过继宫中承绪大统。因此濮阳王诸子,虽然当时最大不过一个濮国公,但是论及亲贵,则无人能比。而濮国公赵宗朴,更是非比寻常,他是濮王次子,和英宗最为亲善,当年就是他亲自去劝说英宗入居庆宁宫的。因此他是当今皇叔,迟早要袭封濮阳郡王,继承濮王香火的。所以说起来比赵顼的两个亲弟弟还要亲一点,毕竟赵顼与赵颢诸弟,虽说友善,但是皇帝之家,始终有一种忌讳,倒是他这个皇叔,可以百无禁忌。而濮国公却也一向谦退随和,甚少谈政事,他表面上虽然对石越也是很亲热的,但是却从不和任何官员深交。         

虹←桥←书←吧←BOOK。←  

第4节:第十二章 婚姻大事(4)         

  不过若是赵宗朴在此,倒还好说,毕竟濮国公不是嚣张无行之辈。可是听王旁的口气,如果真是清河郡主赵云萝,那只怕石越也只能叹气了。清河郡主是赵顼的堂妹,在所有姐妹辈中排行十一,唤作〃十一娘〃,本来宋随唐制,皇太子之女方能封郡主,诸王之女方能封县主,但是清河以宗朴之爱女,英宗即位后就晋封郡主,实际上却是当公主看的。这个女孩是所有公主、郡主、县主中最漂亮的,也是最受宠爱的一个。内廷中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蜀国公主,直到两代皇帝,没有不宠她的,她的身份比起寻常的公主来都要金贵许多。而且因为是个郡主,反倒少了许多拘束,若说她跑到这凌波殿来了,石越一点也不奇怪。本来单单这样一个清河郡主,倒也罢了,然而对宫廷亲贵之事并不陌生的石越,自然知道清河郡主的身边,永远也少不了柔嘉县主赵云鸾。他实不能不倒吸一口冷气。   

  果然,便听王方笑道:〃自然是清河郡主和柔嘉县主在此,难道似濮国公那样的人也会来这里学弹筝吗?〃   

  石越心中暗暗叫苦。   

  王旁很同情地看了石越一眼,对王方说道:〃不如你和石兄进去,我忽然有点事情。〃   

  王方忍住笑,抿着嘴说道:〃此事我却管不着,我先进去给你们通传。〃说着竟然背着手,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那几个侍卫看了她一眼,竟然不闻不问,石越立时就明白这两个〃主〃,和王方必是闺中好友。那么王方是什么身份呢?石越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王旁的妻子、宠妾,都不可能和清河郡主交情深到这个地步。   

  王旁见王方进去了,对石越抱了抱拳,转身便待溜走。石越忙一把拉住,说道:〃既来之,则安之。〃   

  王旁苦笑道:〃你岂非害人吗?清河郡主自然是人人都想见,可是十九娘是我们惹得起的吗?〃柔嘉县主在姐妹中排行十九,是濮王幼子赵宗汉四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年方十二,宫里都唤她十九娘。小小年纪,威名远播,勋贵子弟,无不闻之而色变。邺国公赵宗汉是英宗最喜欢的弟弟,因此赵云鸾小小年纪,便封为县主。   

  石越不怀好意的笑道:〃刚才那位姑娘肯定会帮你的,你不用怕。〃   

  王旁苦笑不已。濮王二十八子,孙子孙女辈数以十计,十九娘赵云鸾最为出名之事,就是曾经把几个堂兄骗得当马骑,让几个堂兄数月不敢出门见人。有一年冬至,还将大才子晏几道骗到金水河里洗了个澡,让晏几道感冒一个月才好,从此晏几道听到〃柔嘉县主〃四个字,都忍不住要打个喷嚏,其余自韩琦、富弼、冯京以下,这些勋贵之子,只要碰上了柔嘉县主,难免要上她一个恶当。偏偏她深得赵顼宠爱,连赵宗汉都管不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几次管教,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就在前三个月,赵云鸾还骗得驸马都尉王诜把醋当酒喝,一口喷在一幅画了几个月的画卷上,欲哭无泪。   

  这些事迹石越多少也有所耳闻。他和晏几道、王诜不同,他是朝廷重臣,身份体面最是重要,那些勋贵子弟出了丑,大家当成笑话趣闻,以助谈资就可以了。但是这种事若出在他石越身上,必定让他为人所轻视,被人当成弄臣不说,他的政治威信也会在瞬间荡然无存。因此站在宫门之外,他多少也有点紧张。毕竟石越也不能和十二岁的女孩子计较。   

  二人各有各的担心,各想各的心事,没多久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一个婢女走了出来,施了一礼,道:〃二位是石大人和王公子吧?郡主有请。〃   

  石越与王旁忙抱拳说道:〃不敢,有劳姑娘带路。〃   

  这凌波殿不过一离宫,可也是凤楼龙阙,颇具规模。石越和王旁跟着那个女孩穿过几道门,九曲八弯,眼前忽然开朗,却是一个布置得很精致的院子,院中有一个栽满荷花的水池,池上建了一座水榭。此时已挂上轻纱,里面绰约几个人影。而楚云儿和另外三位歌女,都抱着琵琶站在水榭边,见石越过来,楚云儿俏脸微赫,用目光向石越致意。   

  石越微微点点头,方朝着水榭和王旁一道行礼,朗声说道:〃臣石越、王旁见过清河郡主、柔嘉县主。〃实则以他的身份,区区一个郡主,是当不起他的大礼的,只不过清河、柔嘉的身份不同,所以另当别论罢了。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5节:第十二章 婚姻大事(5)         

  赵云萝和赵云鸾果然也不敢受这个全礼,在轻纱后还了个半礼,清声说道:〃久闻石大人、王公子之名,果然是人中俊杰。给二位公子看座,上茶。〃   

  二人躬身答道:〃不敢。〃一面接过婢女送来的茶,轻轻喝了一口……石越顿时一阵恶寒,这茶根本不是茶,而是放了茶叶的盐水,又咸又苦……在这个时代,因为没有牙膏,石越每天都是用盐水漱口,这自然不是寻常人家能享受得起的奢侈,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如不漱口,实在也难受了一点……此时的盐水,比石越平常漱口用的盐水,更要苦咸十倍,他知道已经上了柔嘉的当,却不敢失态被人嘲笑,皱着眉毛勉强吞下。再看王旁,早就〃哇〃的一声,一口水全部吐在地上。   

  石越见旁边的人一个个嘴角带笑,他心中一转,早有主意,竟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笑道:〃多谢县主赐茶。〃   

  只听有个略显稚嫩的女声问道:〃你怎的只谢我,不谢我姐姐?〃   

  石越微微一笑,风度翩翩地说道:〃清河郡主断不会赐这种风味独特的茶水,这自然是柔嘉县主的匠心了。〃   

  柔嘉笑道:〃难怪皇帝哥哥经常夸你。〃   

  石越笑道:〃县主谬赞了。〃   

  赵云萝毕竟年长,她知道石越和一般勋贵子弟大不相同,不是可以随便捉弄的,因对柔嘉说道:〃十九娘,不要胡闹了。石大人久有词名,想必是精于音律的,今日机缘巧合,还要请石大人不吝赐教。〃后半句却是对石越说的。   

  〃方才弹筝之人,胸中颇有清奇之处,若论音律之妙,此人与这位楚云儿姑娘,都远胜在下,石越怎敢班门弄斧。〃   

  〃楚云儿?〃赵云萝奇道,以她郡主的尊贵身份,方才召楚云儿等人进来,因知是歌女,竟是连名字都没有问。   

  只见王方在赵云萝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赵云萝抿了抿嘴笑道:〃原来如此。原来石大人和这位楚姑娘是故识。我也是见这位楚姑娘精于音律,故此才召来相见,并无他意,石大人不必担心。〃赵云萝虽然号称〃解语花〃,可毕竟不是老于世故的人,她想什么便说什么,倒把石越和楚云儿的关系说得暧昧了,连王旁都忍不住窃笑,更不用说别人了。那三个歌女用眼睛瞅瞅石越,又瞅瞅楚云儿,要不是这地方不容放肆,早要笑开了,楚云儿更是面红过耳,低头直盯着琵琶。   

  石越脸上微微一红,顾左右而言它:〃请问郡主,可否让臣下见识一下方才弹筝的高人?〃   

  赵云萝见众人表情,已知道自己失言,她并无意让石越难堪,便顺着石越的话柔声笑道:〃哪里是什么高人,不过是我家买的一个奴婢罢了。〃   

  〃啊?〃石越和王旁一齐吃了一惊。   

  柔嘉年纪小,没有许多顾忌,忍不住走出水榭来,大模大样地说道:〃有何可怪的?阿旺,你也出来,给他们看一下。〃   

  〃是。〃那个叫阿旺的女子说话甚是生涩。   

  石越和王旁看着走出来的女子……原来竟是个二十多岁的阿拉伯女奴,站在石越这个现代人的立场来看,也算得上是个美人。加上穿着汉族女子的服装,更是别有风韵。当时有一些阿拉伯女奴流入中土,倒并不奇怪,毕竟当时开封还有犹太人聚居区……石越专程去看过,那些犹太人汉化得相当严重,相信用不了几十年,根本就和中国人一般无二了。但是一个女奴,能把筝弹到高昂激越,倒似一个久历杀场的壮士一样,却不能不让人吃惊。他不知道这种女奴是一些商人从小培训长大的,小时候教她们学会诸般技艺,长大了再高价卖出。因此这个阿旺,甚至还粗通汉语。   

  石越打量阿旺半晌,见这个女孩虽是奴仆,却有一种寂寞的气质,不由在心里称奇,问道:〃阿旺,你还会说家乡话吗?〃   

  〃会。〃阿旺不料这个公子竟然问这样的问题,不由暗暗称奇。她刚才从众人的语气中听到石越的身份不同寻常,但是却并不知道石越的大名。   

  〃能看懂家乡的文字吗?〃   

  〃奴婢读过几年书。〃阿旺低声答道。   

  石越点点头……   

  三月初四,垂拱殿朝会。         

。←虫←工←桥书←吧←  

第6节:第十二章 婚姻大事(6)         

  赵顼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听王安石一条一条地读着《方田均税法十八条》,这是王安石最终议定的改良版本。石越在班列中心不在焉地听着。将唐甘南送走后,钟表行和技术学校很快就要开始运作,再过几天沈括又将回到军器监协助改革,他将一把西晋制造的古琴送给清河郡主,又送了一面上好的铜镜给柔嘉,再用一幅卫夫人的真迹,才从濮国公手里买回阿旺……用唐甘南的话说,这阿旺堪称天下最贵的女奴了……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却见吴充、冯京等人已经开始慷慨陈词,认为方田均税法〃事烦扰民〃。王安石、吕惠卿则条条反驳,金碧辉煌的垂拱殿里,顿时只听见大臣们高昂的辩论之声。不知道为什么,石越忽然心中生出厌烦之意。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天下熙来熙往,孰不为名为利?这几年来,他要风得风,要水得水,虽然略有风波,但是却也算得上是青云得意:不到三十岁就官居要津,而且也算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努力。但是似这样每日忙忙碌碌,在朝堂上勾心斗角,真的有什么意义吗?自己固然是自认为想把中国引入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王安石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己知道王安石是错了,可是自己真的敢那么肯定自己做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即便自己来自千年之后,但是面对这个早已改变的世界,也许自己的眼光能透视千年之后,却未必可以正确地引导这个文明走过眼下的一百年!如果度不过这一百年,千年之后的事情自己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石越并没有意识到,政治家永远不可能把民众带到最正确的道路上,次差的道路就是一条好道路了。   

  很多时候,石越都在想希望有一段时间出去走走……到目前为止,他最远只去过一次江西。他记得千年之后有一位政治家说过:〃我的影响力甚至还达不到北京全市。〃石越其实也知道,自己真正意义的影响力,也许不过只是白水潭学院的一部分。三年多的时间,也许自己做的,已经是自己能力的极限了。   

  石越再次把目光投入黑黑瘦瘦的王安石,相比之下,冯京与吴充,就要显得富态许多。〃五十多岁的老人还能有着如此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想起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石越在心里想。   

  〃公子,方田均税法已经不是重点,如果真有公子所说的天灾,我相信王安石撑不过这一次天灾的,我们要早点准备王安石罢相之后的策略……〃   

  〃对付灾情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案,我们还应当有一个万全的方案,把这件事告诉皇帝,他无论信与不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