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超级程序 >

第68章

超级程序-第68章

小说: 超级程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万事万物性理的重要。

    吴为仿佛受到超级智慧点化一样,无论遇到何种事情,都可以贯穿透达,心灵再无阻滞之感。吴为意识到,人的内心,有一种深度需要,而这种需要恰恰又只能由内心生成的感受体验得到满足。求解心灵安稳的密码原来就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之中。外在的目标只是成为满足内心深度需求的手段工具,它们不再成为拴束自己心灵的枷锁。这种体验出现后,吴为依然在不断反思它的意义,它神奇地消解转化了吴为长期存在的为道与为人的双为意念,他存在着的那种很强烈的执著心,被一种济世救人的意念取代了,仿佛使自己达到了心灵归宿的那种感觉,意想不到的进入到一种宁静安详的境界。

    吴为自己达到了那种意境,自己的心灵找到了安放的场所,却不知如何帮助他人达到这样意境的途径。时下传授成功之术、心安之道可谓文山书海。根据世人经验,成功之术易学,心安之道难觅。成功之术属于方法知识类的层面,过去吴为就曾经把知识分成不同等级,相应地把人分成高贵低贱。如今思考心安之所,找到心安之所不属于知识,你即使告诉某个人如何才能心安,可他就是不去那样想,就是难以心安,知识在寻求心安之所的问题上是无效的。宗教是把心安寄托在主那里,遇到心安的需要,主啊,于是心就安了,是把心放在主那里了,想到主也就心安了。我们中国人,有时喊天啊,这个天是不是主的替代物?吴为现在把心安之所放到济世救人上面,济世救人也是浩大无边,是有形质又无形质,无边无际浩浩荡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不可琢磨又可以琢磨,心就安放在这样的场所中,无边无际又落实到日用常行。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一个需要智慧来把握的问题。心安问题如何把握,吴为感到难度要比以往遇到的双为困境更高,却把双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意境,超越了双为的两难困境,那个阶段遇到具体的问题很为难,处理起来心难安,现在应对事情可以拿得起来放得下,感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用世道人间那些有形质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困难,来代替那个主、天,能够安下心来,去面对应对,不仅需要济世救人之心,也更需要智慧,需要与众不同的智慧。人间智慧也是分成不同类别的,适合应对解决不同的问题。

    吴为养成的心安智慧,就是这样一种智慧。吴为有了这样的智慧,是不是就破译了人生密码,终结了人生的难题,现在还很难说。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小说也就到此为止了。我们现在不知道吴为还会遇到哪类难题,他的思考会终结在哪个问题点上,他的人生之路会止步于哪里。

    吴为继续着他的思考,如何深入到人们的精神活动中,编制出一种超级程序,使它可以在同各种想法、念头的角逐中立足。他想,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凝聚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仿佛是一种基因,一种抗体。今人产生的失意、屈辱、悲伤,精神压力和精神痛苦,如何去应对。鲁迅没有描写,也不知阿q面对父母亲人去世会如何使用精神胜利法去自我安慰,但可以根据他的精神活动逻辑不难推断。今人可以去古典的文字中寻找有益的文化因子,自然也可以在恰当的人物描写中汲取合理的营养。今人可以驾驶时光机器回到遥远的过去与古人聚会,如今的自己,同样可以乘坐时光机器追赶到未来人,试想今人古人、今人未来人的大聚会,借此圆了时光倒退、时光顺行,普通人也会成为伟人的伟人梦,岂不快哉。

    经历了这样的变局阵痛,有的人流露出强烈的出家念头,并且已经与寺院联系了。比较而言,宗教创造了一种千年不变的高度稳定的结构,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佛教的佛法僧,具有超过家庭、企业、国家的生命力,依靠强大皇权的保护祈望江山世代永续的始皇帝,仅传到二代即夭亡。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七十四章 把无产者变成有产者是解放无产
    吴为当了校长后,人员少工资低。过去朴校长看行长们有绩效一年好几万,自己全年收入都加起来不到2万元,心里觉得不平衡,给成铁打电话,说那些行长都有绩效,能不能也考虑考虑我们这几个校长啊。

    成铁打着哈哈说,你们也没有指标任务,工作没有什么压力,就算了吧,朴校长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省行按季给学校拨下来几万元绩效,几个校长也同员工差不多按照平均数分,级差也就差个一二百元。现在,吴为看大家收入确实低,年初利用办班结余就给在岗的每人每月发了100元补贴,不料第二天省行就给他打电话说,听内退的反映有意见,让拿下来,拿下来就拿下来吧,内退的刚下去火气正大的时候。

    吴为当上校长不到半年,接到省行人力资源部韦总打来的电话说,现在实行股份制改造,行长实行年薪制,他同行长说了,对学校领导也实行年薪制,工资就拿到省行开,又说了给他发的上半年绩效,吴为一听额度,比他过去全年的工资都多,便不好意思道,太多了。

    韦总说,我也听说你们学校过去曾经向省行提出过绩效,省行没有同意,现在你当校长了,你没看你干的多优秀,是全行两万多人的精神领袖,你自己一个人在网讯里发的文章就有几百篇。

    吴为又问,下边的人呢?

    韦总说,副校长也跟你一样实行年薪制,下边普通员工就不管了,给你们几万元你们自己给下边人分去吧。等大家的绩效下来后,吴为一看自己一个人的绩效几乎就相当于二十几个人绩效了,心里不安,就向韦总提要求。韦总说,那些人不能同你比,他们也没有做出你那么多事,一年就办那几个班,平时就闲着,我去过几次,看到他们没什么正经事就是上网打游戏炒股票。

    吴为感到有压力,就抓紧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影响力,经过大家努力,终于逐步摆脱了低水平小规模办班的局面,向省行争取大家的绩效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大家的绩效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渐渐上来了,连过去收入最低的也对吴为说,我都能买房子了,得感谢你这几年领着我们干的。

    实行年薪制要求保密,可那个秘密能保住么。郝汉就不止一次地问吴为,你现在一年开多少。吴为不好说也难张开那个口,差不多相当于郝汉年收入的十多倍,担心刺激人家,就打囫囵语道,工资卡在宋柔手里,我也不知道多少。有内退的退休的手里拿着个纸条给吴为看,是不是这么多?吴为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工资条。人家就说,你们卡里那么多钱,能不能往我们的卡里打点钱。每逢有婚丧嫁娶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唠的最多的就是收入问题。现在吴为遇到的问题不是过去的那种好处都给一个人,过去是什么好处,无非就是评选进增加一级工资,一级工资才十几元,大家要有意见有反映,领导就要照顾平衡。现在是很多好处都合法地给了一个人,收入比大家多了几倍十几倍,一年的收入几乎比过去一个人一辈子挣的都多,又有专车坐着,现在又不像过去那样,大家有意见一反映平衡机制发生作用,谁也高不了哪去。现在那套办法不行了,你再反映也改变了,年薪制不偷不抢不贪不占是完全合法的。

    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人们基本上都成了无产者,人从政治上被分为人民和另类,进步与反动,革命与反革命。在社会的土壤中逐渐形成定型的社会结构,又被突然到来的特殊时期打乱了。改革开放又逐渐形成了新型的社会结构,针对新形成的社会结构,又产生了破坏性的议论,再来一次特殊时期,实行二次土改。吴为不主张对现实中形成的社会结构采取革命手段,不主张的理由,不是因为他享受到了年薪制,而是从历史观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推翻了重建,重建后再推翻,那样的代价太大,也太荒唐,非常痛苦,陷入历史恶性循环,搞来搞去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东西。

    吴为也象许多人在思考,思来想去,有一天终于想到,其实,解放无产阶级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无产者也变成有产者,这样简单一想,就解脱了多少年心中的纠结。过去穷,大家投身革命,革命成功了又担心富,不能富,富就是剥削变质的象征,又会成为革命对象,革命成功很多年了,大家依然还是穷,革命成功就没有落处了,大家跟着革命白干了,不但以后再革命不会有人跟着干了,就是现在号召什么让大家干,大家看干了还是穷,就没有人去响应了。穷了要革命,革命成功了又不能富,这就是纠结。现在纠结是打开了,穷可以变成富,但是变法不能象过去那样对有产者采取暴力方法、革命手段进行剥夺,当然,对贪腐的人要另当别论。这样的办法留下的后遗症,有甜头的事情容易使人成瘾,人们剥夺过了享受过分田分地分浮财的好处,还想剥夺,总有剥夺的机会就没有人去想工作,想辛苦地自己积累财富了,乐者难,难乐业,不乐业也乐不起来了,甚至痛恨起那些乐业的人,总惦记着不如剥夺来得快。现在不允许剥夺了,剥夺之心没有了,攀比心却上来了,新的纠结出来了,你不让人家剥夺还不允许人家攀比,还想不想让人家活了,剥夺不了平分也可以啊。

    吴为想,怎么才能打开这个新形成的纠结。你对人说,我爱你,但没有对上人家心中的纠结,纠结没有打开,人家对你的爱就没有反应,等于白爱,纯属自作多情。

    吴为总想些不该他想的问题,宋柔就挖苦他,净想些没用的,想些自己不该想的。现在她住着大房子,收入也上来了,花钱也不象过去那样发愁了,不想再看到吴为去写什么了。

    吴为说,我就象你看着屋子里灰尘那个亲性劲儿,比看着我和孩子都兴奋,我也是啊,就象一动不动埋伏了半天突然看到出现敌人的战士,警察看到现行,我也是啊,我是一写起来就兴奋。

    宋柔道,你不是乐业么,你就自己乐去吧,愿意怎么乐怎么乐。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七十五章 趣谈八种人
    吴为研究改革学时,他对社会结构还没有脱离阶级划分的思维方式,他认为三大差别以及后来出现的贫富差别,会长久地存在,但他认为阶级解放和个人解放可以不一致,这样会给每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个人通过自我努力可以实现先行解放。

    吴为的这个想法,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说法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他认为这会增加社会结构的弹性和活力。当他转向研究市场经济时,看到市场经济对社会结构带来了新的影响,竞争型的社会,供给制的破除、企业办社会的解体,个人还原为原子般的存在,借鉴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他把人划分为四类。

    第一种人,陷入为衣食为生存而竞争的状态中,一辈子忙忙碌碌,养家糊口,回首往事一事无成。某大学的同学会,毕业几十年了,大家欢聚到一起,有的当上省部级干部,当企业家,科学家的,也有极个别的,看到自己一生一事无成,不禁悲苦起来,哭着哭着竟然就哭过去了。对这种人,社会需要合理安排,尽可能使他们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使他们免去衣食竞争,这是社会进步非常重要的标志。

    第二种人,建功立业的人,回想往事,这楼是我盖的,这片小区是我开发的,那条路是我修的,这个办法是我起草并推广的,如数家珍地诉说着曾经获得过哪些表彰奖励,再大的建功立业也不过是放大了倍数而已,这种人是社会主流,中坚,他们大多数是经过衣食竞争的磨难把自己提升到这种状态,他们要不断发展智慧才华提升道德水准,不然他们就可能掉落到第一种状态,回落为第一种人,他们不想让子女重新经历自己经受过的苦难折磨,宁可自己再经受一番折磨,他们渴望自己的下一代既不重遭二遍苦再受二茬罪,又养成不怕吃苦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他们自己也需要努力防止**为时代的掉队人落伍者牺牲品。

    第三种人,既为道又为人的人,都说现在经济上比过去富裕多了,可感受到的精神苦难却比过去深重多了,却很少能够听到,有谁去倾力探索帮助人们从精神苦难中走出来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人比较少见。吴为把自己算作第三种人。

    第四种人更加少见,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