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超级程序 >

第202章

超级程序-第202章

小说: 超级程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人做事就是幸福不是负担,看人困难想帮能帮能帮上就是幸福,没有人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搞好,那样的人岂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临考不去想没复习过的东西,索性放开了想,由它去吧,有了难得的从容坦然,做真人完人只能是一个不断接近的目标。考场如赛场,有实力也要用智慧,赛场原理用到考场,盯住第一或者始终保持第一梯队,这样有给自己放松的余地,积蓄后劲能量,关键时刻冲刺胜出,领跑压力太大。一直绷得很紧,容易折啊,总是提防被人超过,压力太大。除非有绝对优势。压力下的稳定性显得极端重要了。相信结果孕育在过程中,学习有术。驾轻就熟,复习起来每个知识节每月至少轮回三遍,记忆规律是开头几天忘的快后来的忘的慢些,坚持每周都有复习量。也不要一味做题。陷入题海疲劳战,要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练习册大多是抄来抄去,选好一两本精典足够了。做题要少而精,免得生出厌倦心。课本为纲,课外深化,偏题难题做多了。考前要换些简单的贴近实战类型,这样会顺手些。有状元经说三件宝:教科书、考过的试卷、一本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厚厚纠错笔记。有人嘲笑纠错笔记,花费那么多功夫记那个太无必要,不如逛逛街放松放松。她说纠错就是为了防止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多模拟有许多重复出现的题目,或者稍加改动,做错了是因为以前错了却没有及时发现纠正过来。什么是愚蠢?同样的错误重复出现就是愚蠢。

    英语和语文相似,有老师说,每天能坚持学外语有17分钟就足够了,坚持久了就是差距。人生不怕起步晚,就怕起步后不连续,缺乏耐性。学习奉守千年古训,字要常习,书要常看,脑要常用,千万别把书丢开了,时间长了手要生脑发麻眼睛懒,要做到脑勤眼勤手勤。

    学习上来那个感觉之后,考试会特奇妙,就是选哪个,信笔自如。答起题来先做选择填空字数少的,先易后难,难的也要避免放在那里答来答去遗忘在那里成了评卷乐。语文选择,一道不错最好,错一道两道还可以原谅,三道就不行了。考题大多从书本上衍生过来,基础不牢领会易偏,基础分抓住,总体分就不会太低,作文也是基础拿稳后来一次创新,写出好作文头脑里要装上50个例子,不管出哪类命题都可以找出相应例子用到作文里,重在平时积累,发现有启发性小故事,用少于50个字提炼一下记住。文科掌握比较有体系,不是零散的,在体系里每个知识单元都象抽屉似的,你知道每个抽屉都装着什么,用起来随便一拉就可以找到。文综合,基础点搞清,一科科拆开,再做综合题。政治分几步,知识点,系统化框架,做大题综合题,最后上热点。学政治要善于提炼养成政治家的气质,学历史要有历史学者的渊博,地理呢,看地图要有军事家的眼光。这样的学习尽管很累,却可以感觉到累并快乐着,还可以为终生打下坚实基础,以后会很轻松,现在轻松以后会累一辈子。一道题没做好先忘掉它马上去做下道题,一科没考好,立即准备下科,人生不能因为因为一件事两件事没做好,改变人生基本的方向。

    高考状元的确太偶然了,有许多机缘巧合在里面,也太幸运,真的可遇不可求,所以不要太在意,再考的话,95%不会是状元。人生的状态如同波浪,有波峰自然也有波谷,一个人十几年一遇的高考甚至一生一世就那么一次的高考,幸运的恰好赶上波峰状态,等于进入最佳竞技状态,不幸的遭遇谷底造成意外失手,成为人生一大憾事乃至恨事,能掌握运用调整生物钟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眼看着错峰可以调顺过来。偶然是偶然,人生有很多这样靠瞬时表现的机会,12年学习就压缩到那么两天高考,那还算长的呢。竞技体育就是冲击挑战极限,百米冲刺,精确到零点零几秒,两年四年准备,就在那个瞬间决定胜负。乒乓球一分之差险胜。足球呢,不也是压缩到那么个瞬间,要求就格外要高了,不允许出差错,不能因马虎丢分,犯低级错误太不值了,太掉价了,就是犯错也要犯些高级点的,别人想犯还犯不上呢。高考这个关头出差错就是定胜负的事情,甚至是定生死的事情。要讲人的行为的高度稳定性,回归于对人本身行为的要求,不是说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你发挥的怎样。有的同学进了考场就紧张,紧张得手发抖心发冷直喝水上厕所,看到面生的题心发慌,再看有些变化的题型越看越慌心脏越跳越快,造成心脏病发作。这是太看重高考了。其实,高考不能决定你的喜怒哀乐,更不能决定你的何去何从。高考的难度是被老师们说难了,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过不去的人。平时看积累,高考看发挥,人生许多关头何尝不是如此。

    高考也是人间一道风景线,经历了也有好处,丰富体验,十年寒窗苦,虽然没有雪花银铺路,却也算是多彩人生,考前紧张,考中稳定,考完焦虑,知分高兴,好同学没考好伤心又着急。也有心境出奇好的,考前逛街吃饱喝足大睡一觉睡到自然醒,每科考试笑进笑出笑到最后笑得最好全程都笑,真是笑声洒满高考路。那些看似荣幸的保送生有一种曾经风雨却未见彩虹的遗憾。

    学习有老师时刻盯着你呵护着你,发现问题及时出现在你身边。心情不好可以找老师同学倾诉,对方听了想着法安慰你,说的那话象往你心里絮棉花,让你感到心里特温暖,生怕你解脱不出来,老师说些能把你前途描绘得特好听的话,而且让你觉得它顺理成章就应该是那么美好,一下子就会把你的情绪调动起来,想一想,耳边能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如果人生幸福真的可以拆开来享受的话,高中那个阶段最大的福要算耳福了。赶上幸运的,进考场前,老师伸出上帝之手,说跟谁握那么一下,谁都能考好,有握上的也确实当了状元。再给你送上一颗花生橡皮,微笑着说花生寓意圆满,橡皮擦去错误答案剩下的全是正确的。学校的标语口号都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高考那两天,全社会都进入了高考状态,警察叔叔在学校门前马路上划出禁行红线,门前站满了心里焦急却鸦雀无声的家长们,街路上也会变得比往常寂静多了。上了大学呢,老师们一讲几十页过去了,不讲习题,自己做去吧,没人管没人问,遇到烦心事想找人唠唠,别人没那份闲心,自己烦别人更烦,没门,别人走别人的路让自己烦去吧。有一条,最终看成果,有了成果就会有人重视你扶助你了。跟着老师走,不要嫌老师们婆婆妈妈的,不要有抵触情绪,不能耍小性子,不能拿命运当赌注,哪有容得了我们这些小字辈撒野的,还没那个资本。到了社会,象老师那样时刻关心你的人不能说没有,但要少多了,至少会成为稀缺现象,从现在起,要学会独立自主。这可都是状元们的肺腑之言啊。进入职场,又听有人说,要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至少要在大脑里储备十万个知识单元,还需要继续漫长的马拉松式学习积累。

    阿辉对吴为的举动深深地感激,他对吴为道,他把吴为专为他收集的状元们经验,当做向状元学兄学姐们学习借鉴的宝贵机会。吴为经过与阿辉的深入交谈,才进一步了解到,阿辉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状元的标准,简直是超级状元。吴为意识到,对阿辉这样的苗子,应该着力培养他的自悟反省之功、触类旁通之能、融会贯通之法,才能造就他未来的集成高度。

    阿辉自己也逐渐惊喜地发现,他过去说的书本只是静物,经过吴为的点拨和同学兄学姐们这样一番倾心诉说,仿佛一下子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被激活了,隔着书本他感觉到书本背后那些科学家文人大师在纷纷与自己对话交流,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洋溢着诗兴才华、灵光闪耀、神采飞扬。阿辉的眼前一亮,仿佛展现出由自然社会人生组成的宏伟画卷,他的精神也在那一瞬间得到了升华。
第二二四章 笑进笑出的阿辉
    吴为对阿辉讲道,如今的社会已经从单纯的竞争经济发展到分享经济。谈起吴宋在律所的工作经历,吴宋在电子信箱中经常收到他的师傅给他们转来的资料,都是师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收集整理的有关律师行业的前沿最新动向,他看到了也开始把自己学习浏览掌握到的信息转发给律所的同事,共同分享。吴为又道,分享经济体现得最为典型的,是那些在科技发明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他们所得仅仅是他们为人类所创造财富的亿万分之一,这是分享经济最为典型的体现者和贡献者。这样的经济社会,同过去的商品经济全然不同,我们过去熟悉的商品经济是典型的竞争经济,在竞争经济的环境里,竞争者强调的是个性独立独占吃独食,很自然是排他的,相互之间常常会彼此对立互相伤害,博弈的结果是有得必有失,上演的是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血腥场面。分享经济则不同,信息成为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占有和享用可以是共有共享,谁能率先领悟分享经济的奥秘,谁就可以在职场上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合作共赢的氛围,产生优势的发展态势。

    吴为的谈论,给予阿辉极大启发。

    阿辉从状元学兄学姐们那里领略到这样一番领悟,想与学友们一起分享。他经常思考,自己能为同学们做什么,同学们面对的是高考。高考对他这样的学生来说,已经可以轻松过关,他想应该帮助同学们如何应对高考。他从状元学兄学姐们的经验中,发现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临考前的心态调整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可是心态要靠相应的观念来支撑。有些观念比知识、方法和心态更为重要,比做多少道题考多少分都要重要,决定着同学们的态度和心理状态。于是,他决定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可以帮助同学们成功地应对高考。

    进入高二阶段。阿辉面向学年组同学讲学业妆配,座无虚席,有些高一、高三年级的同学也好奇地前来倾听,过道处走廊里也站了一些同学。

    他先对同学们讲了对分享的理解。然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我们进入高中阶段,如何面对渐渐逼近的高考,又如何应对逐渐到来的模拟考?根据我对许多学兄学姐学习经验研究和自己的学习体会,特别是各位科任老师的课堂教育,我感到应该树立全新的考试观,我说的考试观。也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考试。我对考试的观念是,把考试当做帮助自己对所学习的知识从总体上把握提升的机会,我们每次学科考试,考完后都会有一种体验。对学科知识脉络的理解把握比较清晰了,请同学们注意,这是考完后才出现的感觉,这就是考试对我们的最大帮助。老师们设计试题也是考虑课程体系,基础重点,考点也要覆盖整个课程体系,所以我们通过考试才有那种非常宝贵清晰的感觉。老师在讲课辅导批改作业的全过程中,大致也是从课程体系着眼,然后抽出一个个知识点作为要点作为重点,考点大致也是从这些知识点衍生出来的。高中三年,各门课程估计会有数千个知识点,这数千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各门课程的体系,有些学兄学姐用思维导图法来形象地提炼概括这些知识点及其相互联系,这样的方法可以把各门课程的全貌展现在自己眼前,帮助自己从整体上理解和记忆,成为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老师把思维导图提炼概括描述出来的知识体系形象地说成是一棵消息树,摸到了主干,就知道了分枝,摸到了分枝,就能知道有几片叶子,脉络非常清晰,很容易记忆。知识点的存在是比较稳定的,其实就是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掌握和记住比较容易些,但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可以千变万化的,知识点通常也不是直接作为试点出现在试卷中,那样就太容易了,只要死记硬背就足可以应付了,知识点变成试点通常会出现变化,所以我们不仅要记住那些知识点,更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老师们花费心血智慧设计的各种题型,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富有变化的特性。我们要知道,试题再复杂,也毕竟是命题老师在教学大纲范围内设计出来的,总是可以被我们琢磨掌握的,又有各科老师帮助我们如何应对;试题再富有变化性,一旦印到试卷上就不会再变化了。试题的复杂多变,比起人生社会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