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纯阳(全本) >

第170章

纯阳(全本)-第170章

小说: 纯阳(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听着悚然动容,默思良久,点头叹着:“的确是这样,卿可有良计?”

    王存业笑着:“皇上,对邦国一般士绅贵族来说,仓库里有的是粮食,这些粮食在仓库里不能食,徒是变霉化粉,能换取丝绸瓷器茶器又有何妨呢?谁不想着享受富贵呢?”

    “不过这种趋势,的确会引起邦国有识之士的反对,久久积累,怕是引起邦乱,臣有一计,不敢说釜底抽薪,却也有些效果”

    “天下之道,在于礼,有道伐无道,无不胜,与邦国交往,更要站住正理,才能呵斥不臣”

    “天下之法,在于公正和对等,虽是君臣,实是兄弟之邦也!皇上,要是天朝以君长之邦,却谦和与藩国签下公正对等之约,请问天下谁能说不是呢?”

    “公正和对等,兄弟之邦?”皇上却不解其意,看向了王存业

    王存业笑着:“臣比喻,两汉在码头挑砖,约定不欺不压,跳一旦,算十文钱,这公平否?”

    天子说着:“甚善!”

    “这法公平,但假使我是壮汉,彼是幼儿呢?生计一日只有百担,臣一天挑九十担得九百文,彼幼儿一天挑十担只得一百文,这有谁能说不是呢?”

    “故公平之道,就是法理公正,而力不同,所以臣越来越强,不消几日,就可垄断此生计,而彼幼儿就得饿死!”

    “国朝和外邦,实是壮汉和幼儿之别,军士能胜过本朝?人口有本朝繁多?货品有本朝精美?”

    “只要约定彼此关税相当,谁也不许私下提高,并且二国商人不得扣押拦截,不消三十年,外邦粮食金银矿产,尽入本朝矣!”

    “威逼进贡有失大义,或可讨伐无道暴秦,而本朝谦和公正,礼贤下邦,约定贸易自由,就算对外邦商人,也没有压迫欺凌,此王道之风,必久传邦国,要是有人还敢撕毁条约,不但皇上可讨不臣,就是外邦内部也必响应王师”

    对藩国上层阶级来说,用多余的粮食换去精美产品,为什么不呢?

    贵族和商人跑到天朝如浴春风,国王却要贸易保护闭关锁国,这就断了大家的财路,下场会怎么样,就很明白了

    天子眼睛一亮,站起身,徘徊着,久久叹着:“真上策也!”

    顿了一顿,又说着:“卿此计是何名?”

    “皇上,臣曾持明珠而思得此计,故此计叫明珠之策”王存业恭谨的回答说

    这样实际上是光明正大的掠夺,大义凛然,说实际这样搞下去,邦国还有什么活路呢?

    公平自由吸引人心,资源矿石粮食却被掠夺,长期下去,邦国就不得不变成了天朝的电池,这大杀器使出来,五十年内必摆平邦国

    “明珠之策”天子虽觉得这名字有些不伦不类,起身来脚步踱着,倏然回身说着:“朕明日就下旨议定与外藩十一国,定兄弟之约,持公平之理,行自由之策,以夺其国运!”

    “真人此计大益社稷,单是玄尚真人之号不足表彰,朕这就册封你正三品玄尚辅国真人!”

    能给这封号,也是因天眷的原因,不然不可能这样爽快

    王存业顿时行礼,说着:“谢皇上!”

    顿了一顿,又说着:“不过此计虽是阳谋,却能保密的就保密,内阁大臣……”

    天子冷冷一笑:“朕登极以来不酒色,就期社稷中兴,这是朕之愿,谁逆朕此志,朕岂吝杀戮?”

    “真人放心,没有哪个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

    “真人放心,没有哪个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

    “真人放心,没有哪个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

    “真人放心,没有哪个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

    “真人放心,没有哪个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RQ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二百三十五章 知我罪我,其唯春秋

    虚空之中

    一个连绵上千里,淡青色的气流在虚空中运转着,在这道气息中,显出了一片片宫殿,一层层神秘的符咒流动着,一处宫殿,氤氲紫气升腾变化着,里面有一道眼光,投射过虚空,注观到了下面

    “明珠之策,就是打开屏障,相互交流,但弱者又有什么可以撼动强者呢?故法理公平,力却不同,弱者天生会被强者威慑,公平交流只有强者获利,而弱者越是贫贱,还可以有道伐无道,占尽了天数!”

    “嘿,这实是强者越强之道,原来强者到这步,要把大私化为大公,才能更进一步,却补完了朕的道基”

    “朕细细思之,朕之天庭,却还没有到大公无私的地步,故才有残缺,使这道君崛起,才使藩部不清,现在朕得矣!”

    “朕却要清理神道,上下有秩,公正无私,其完成后,就与道门扶桑等别处藩神,打开神道接口进行交流,世界之内,凡是神道,有益天地,有功天庭者,不论出身,都可有晋升之阶”

    这思一定,紫气更是氤氲,隐隐有些变化,更是浓郁

    天帝之道,本是管理阴阳运行,世界平衡,有此一念,自是道业精进,当下突望向一处,只见那处赤色洪流,中心隐见青紫,不由一笑:“朕得矣,汝能得几分,此子汝如何处置,朕真的很期待”

    赤色洪流中,现出一座宫府门前有一石碑,上面书有“上清府”

    上清府内别有世界,山川河流都有,但最多的是众多山脉,一丝丝淡青色的灵气弥漫其中,虽很微弱,却依稀可见

    中央处有一座道宫一个道人到了宫前稽首,而道童点头,进得里面过了半个时辰,道童出来对这道人说着:“道君法旨,汝且进来”

    这道人进了宫中不敢张望,一路而去,到了天台上,只见道君坐在了天台上,闭目垂眉,青光盈盈,氤氲弥漫,隐隐有着紫气

    这道人并不喧哗,站着静侯道君醒来,同样丝丝青气氤氲却不见紫气

    片刻,道君睁了眼,这道人就上前稽首,说了:“我门下弟子颁布道论,私受天眷我自有罪,还请道君一起处置发落”

    道君微微笑着说着:“成平道友不必如此,道业艰难,谁没有磨难过失呢?”

    说罢,又对道童吩咐:“给成平道友坐”

    道童就取了凳子,让成平道人坐了原来这道人,就是成平道的开派祖师,虽还不是太乙果位,但实是积蓄已厚,若不是一些天数,早就证得太乙,下面还有五位天仙弟子,就连道君也礼遇之

    待得成平道人坐定,道君才叹的说着:“知我罪我,其唯春秋,儒家这句话,却说的不错,道门如此,我罪责不轻啊”

    “道君何出此言,小辈无知,我们难道不知?当年天显窟窿,外道邪神入侵,若不是道君立下大誓言,誓于外道邪神死战,哪还有我道门气运?”

    “八位太乙,只有五位归于道门,三位游离其外,而要不是赐下真种和赤阳迎劫丹,我道门哪能与邪神作战呢?”

    “道君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道门,天数严酷,无非是争夺一线生机,只有道君能更上一步,才能使得道门天数扩大,容纳更多太乙天仙晋升,小辈无知,却疑道君之心,此小人也!”成平道人见道君伤感,却是稽首说着,言辞恳切,并没有丝毫作伪

    顿了一顿,又叹着:“不过连我也没有想到,在此之时,却出现此子,此子真是惊才绝艳,可惜桀骜不训,私心过重”

    “天窟显露,邪神入侵,道法显圣,自有应运之人而崛起,这是天数,凭心而论,此子道论,弥补了道门治政之缺,却有大功,只是却早了三百年”道君叹的说着:“只怕我道门用的不多,却给朝廷和天庭用了”

    “道君说的是,那怎么样处置此子呢?”成平道人稽首说着

    “本只想阻得此子三百年,以应天数,不想反使此子离心,罢了,现在能多一份气运和力量,就多一份生机,事已到此,权且薄加惩戒就是了”道君沉吟片刻,叹着说着,目光远望下去,造化弄人,就算是道君,也不无惆怅伤感

    成平道人稽首,应着:“是!”

    雨夜

    一张大幕一样笼罩着天地,浙沥细雨敲击着湿漉漉的路面,泛起点点波光,此处贵族和官宅的灯火,给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投下阴影,雨中过往的行人渐渐稀少,呈现出令人着迷的气氛

    黑色马车慢慢奔驰过去,王存业坐在了马车中,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徐徐而思考着

    感受着丝丝淡青色的气运渗下来,想起了天眷,实际上天帝眷顾不考虑别的因素,单纯在能量上考虑,目前和三品官相似,当然只是能量本质相似,在领域和效果上还是有不同

    天帝眷顾,既有青(清)之质,又有隐隐天道苍苍的恒久气息,而三品气运,只有着青质,仔细感受,颇有着威加四胡杀予夺的气息

    感受着这些,王存业不禁寄情于若有所思

    地球上曾经有过三教合一,但这只是妄论

    本质上说,道家之根基,在于“气”,道论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而佛之论,建立在心上,一切世界唯心是造,就点明了主旨

    而儒在于仁礼,以成君子之论,在于天下生民生业,来自于人,特别是政治的活动,这三种力量截然不同

    就和上次所思一样,修道界中有着二种倾向,一种讲究道心,宣传服食丹药就无法证道,一种讲究造化丹药,称若只论道心就落到佛门范畴,有物混成才是道门根本大道

    实际上论根本的话,第一种的确是外道,这是佛教思想渗透的结果,才谈着所谓的心性,看来本世界也避免不了一些佛门影响

    不过本世界却还没有金仙这称号,这就证明不管此世界道法受到什么影响,根子还是正宗

    道家无金仙,金仙第一次出现,是宋徽宗时,此帝尚道,要化佛为道,因此诏:“佛改号大觉金仙,馀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明朝,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废佛氏》:“宋宣和中除佛教,改佛为大觉金仙,佛寺为神霄宫,僧加冠簪为德士”

    这本是化佛为道,由于佛的金身,因此称金仙!

    故金仙者,佛也!

    其实金仙被称为是仙道一种,出于明朝中叶以后,在清朝确定,历史不过三五百年,这实是有些无知或者别有用心之辈,实三教合一,以佛代道,称金仙在天仙之上,这与背弃道门又有何异?

    当然道门也不是没有心性,只是道门的心性称之道德,什么是道德?

    顺道而有德

    王存业沉心而问,自己是顺道而有德了吗?

    这就是大数

    可惜的是王存业也不知道,道论出了,是为了争取自己生机,可以后因此而产生的世界演化,自己却不清楚

    只却清楚,自己天眷和三品辅国真人位业,使自己气运厚实,但在力量上来说,自己还没有完全完成鬼仙蜕化,自己洞察三万六千卷道经,青华宝箓几次改良修正,几近于完美

    同级之内,同时格杀五个鬼仙都可能,但要是遇到地仙……

    马车退下来,王存业脸上迷茫的神色一下子消失了,眼中清冷,脸上棱角更是分明,他慢慢下了车,踏到了青云观的门前

    “知我罪我,其唯春秋!”

    在门前,王存业突然之间想起了这句话,对颁布道论,献出明珠之策的患得患失,一下子消失了,当下就震了震长袍,踏步而进

    “各位真人,玄尚真人回来了”道童禀告落入诸多真人耳中,各个人神态不一,有的脸无表情,有的冷笑,有的怒容

    玄静真人神色冷淡,喝了口茶,对着道童出言说:“且把玄尚真人请来!”

    道童闻言连忙应是,退了出去

    片刻,一阵轻微脚步声已传了进来

    “我们的玄尚真人来了”上颜子饮了一口茶,茶碗盖好,放回了桌面,淡淡说着,原本冷笑已经不见,只有一片淡漠

    见着上颜子这神态,众道人都收敛了神态,一脸淡漠

    就在这时,王存业步入大厅,见得几位真人,稽首:“玄尚见过各位真人!”

    上颜子一眼看过去,只见这个道人羽衣星冠,容光照人,英姿出尘,这还罢了,更重要的是,丝丝青气垂下,隐隐有天音和威严,心中在吃了一惊的同时,顿时万分厌恶,觉得此人面目甚是可憎!

    “这些气运,本是我道门所有,却给这不忠不悌无耻之徒窃取了!”就算是上颜子心态平和,都作这样想,何况别人

    玄静道人更是手握住拳,心里呐喊:“你既加入我道门,你的一切就都不是你自己了,却要捐钱捐命捐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