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轩辕之刃 >

第3章

轩辕之刃-第3章

小说: 轩辕之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有年奇怪地问:“裴爷,你和这老板娘交情不错嘛!”

  裴伷先道:“曾经有个客人死在她的会仙楼里,惹了官司,在牢里差点把命送了,是我帮她了结了官司,无罪开释了。所以她就说我是她的救命恩人。”

  “哦,是这样。”

  裴伷先躺回马车,关上车门,把斗笠放在一边,拿起蓑衣一抖,从里面掉出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百两银子——原来玉十三娘不知道邓、包二人和裴伷先的关系,怕银子被官差讹了,就藏在蓑衣里给裴伷先。裴伷先暗暗感激玉十三娘,就把蓑衣当作靠背倚躺着,从怀里掏出那个小布包,里面包着的就是那本残破的《上生经》。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拓跋三鹰
裴伷先翻到《上生经》最后一页,看着伯父在上面血写的“十二天”三个字,百思不得其解,暗想:“这三个字肯定是关于轩辕之刃的,莫非是说在书的第十二页上有关于轩辕之刃秘密?”

  急忙翻到第十二页,仔细地读着:

  “我灭度后,四众八部欲生第四天,当于一日至第七日,系念彼天,持佛禁戒,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愿生弥勒佛前,随念往生。……”

  裴伷先反复读了好几遍,这里面虽然提到“第四天”、“一日”、“第七日”,可都不是“十二天”,更与轩辕之刃毫无关系,他只好耐着性子再读背面:

  “如有礼敬弥勒佛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乃至来世龙华树下,亦得见佛。……”

  也反复念了好几遍,还是没发现任何与轩辕之刃有关的东西。

  马车在路上走了四天,裴伷先已经把那本薄薄的《上生经》读了十几遍,背都背过了,却一无所获。

  这一天,裴伷先走到一个镇上,天近正午,邓大虎喊道:“裴爷,就这里吃饭吧?”

  裴伷先答应一声,三个人停下马车,来到一家酒肆门前,一个店小二抢出来招呼客人。

  包有年叫:“小二哥,把马给喂喂,饭后赶路。”

  小二答应一声,牵马去了。

  裴伷先三人进了店,拣了个靠墙角的座位坐下,店家上来问:“三位吃点什么?本店有上好的羊肉,煮羊肉、烤羊肉是本店的拿手好菜。”

  裴伷先一摆手:“给这两位每人二斤羊肉,一坛酒;给我二十斤羊肉,两坛酒。”

  店家已为听错了:“什、什么?您要多少?”

  “二十斤羊肉,两坛酒。对了,再来五十个馒头。”

  店家吃惊不小,又满心欢喜,急忙叫人往上端。

  裴伷先右手抓着酒坛,喝一口,伸左手抓一把羊肉塞进嘴里,间或拿起个馒头来吃,不大一会儿,二十斤羊肉吃光,两坛酒喝完,还吃了三十几个馒头。把店家惊得目瞪口呆:“这位小哥端的好饭量!”

  裴伷先仍意有未足:“店家,羊肉的确不错,再来根烤羊腿尝尝。”

  店家急忙给上了根四五斤重的烤羊腿,又上了一坛酒。

  裴伷先拿起羊腿刚啃了一口,有三个人走进店里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灰绿色长袍的老者,五十多岁,身材高大瘦长,面貌瘦癯,两只黄眼珠突出于眼眶之外,顾盼之间似乎有一种鹰隼要发现攫杀猎物的感觉。一部花白的络腮胡须飘垂前胸。他身后是个穿深蓝短靠的虬髯壮汉,三十二三岁,背后插着一柄鬼手铁抓,双手捧着一个很长的黄布包袱。最后进来的是个女子,五官很俊秀,皮肤较黑,一身黑衣,腰扎皮带,背上背着箭袋,左手持弓,腰间挂着一把弯刀。这三个人都是中原人打扮,但一眼就可以看出不是中原人。

  邓大虎一眼看见壮汉手里的黄布包就叫起来:“那是裴……”

  裴伷先一把把他按住,让他住声。

  老者走进店来,径直走到裴伷先的对面,双手一抱拳:“裴公子请了!”

  裴伷先回了个礼:“请了。几位很面生,请问高姓大名?”

  老者在裴伷先对面坐了下来,那对男女就一左一右站在老者的身后。老者两只暴露的金睛瞪着裴伷先,裴伷先只觉得一股凛凛的寒气。

  老者嘿嘿笑了一声,就开始介绍:“在下复姓拓跋,名云峰,人称‘攫天鹫’。这是我的侄子拓跋明律,人称‘搏虎雕’;这是我的侄女拓跋明秀,也有个号儿叫‘海东青’。”

  “哦,原来是闻名朔漠的‘拓跋三鹰’,久仰。”裴伷先说这话的时候仍然大啃羊腿,连头也没抬:“不知道三位有何见教?”

  “首先要归还裴公子的无刃剑,还有事要讨教。”拓跋云峰一招手,拓跋明律走上来把那个黄布包袱放在了裴伷先的面前。

  拓跋云峰说:“那一天看见裴公子让人从会仙楼里拿出来无刃剑,老夫以为就是我要找的东西,所以就拿了过来。不好意思,故尔今日特来奉还。”

  “多谢了。可裴某不知道三位要找什么东西?”

  “嘿嘿,裴公子不要装腔作势了,你心里明白老夫要找什么。老夫要找轩辕之刃。”

  裴伷先抬起头来,两眼盯着对方:“裴某堂堂正正,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老先生要找轩辕之刃,来找裴某是何道理?”

  “因为轩辕之刃就在你伯父裴炎的手里。裴炎死前让那个叫裴正的家人带了本书给你,上面写着有关轩辕之刃的秘密。现在裴炎死了,裴正也死了,你是唯一一个知道轩辕之刃下落的人,老夫不来找你那去找谁?”拓跋云峰说着把身子往前探了探,似乎轩辕之刃就在裴伷先的身上。

  “这么说,当初顾‘杜陵四捷’到相国府去偷轩辕之刃的就是你们三人了?”

  “当然是。可是那四个人是蠢货,不仅他们是蠢货,连御史崔詧都是蠢货,他整死了裴炎,可是还是没拿到轩辕之刃。”

  “什么?你们和崔詧……”

  “对了。是老夫告诉了崔詧轩辕之刃的事,并答应他帮我拿到轩辕之刃之后,分给他一半的好处。可是这个蠢货只是贪财,迟迟办不成事,我们才顾了‘四捷’。后来崔詧终于找到了机会参倒了裴炎,可他把人弄死了也没办成事。”拓跋云峰以手捋着长须,慢条斯理地说着,可话语里透着一股阴狠之气,令人不寒而栗。

  “混蛋!”裴伷先骂了一句,把羊腿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拓跋明律吼道:“小子你敢骂人!少教训!”

  说着话上前一步抡起右掌向裴伷先脸上打来。裴伷先一抬左手一把抓住了明律的右腕,往下一掰,明律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象山一样压向自己的右臂,大惊失色,急忙就势一坠肘,往回一拉,从裴伷先的手里挣脱出来。

  就这一抓一拉,裴伷先心里就吃惊:“一般人让我这一抓一掰,手腕不折也脱臼了,拓跋明律这小子竟然能挣脱出去,倒是真有力气。”

  拓跋明律更是吃惊不小:“早听说裴伷先天生神力,果然不错。刚才幸亏趁他还没握实就夺出来,要不这条手臂要废了。”只觉得右腕钻心地疼痛,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其实,明律还得感谢裴伷先刚才吃羊肉啃羊腿,弄得双手上油腻腻的滑,抓不牢实,他才能挣脱出来,否则就不会这么容易了。

  拓跋云峰喝道:“明律,不得无理!”明律低头退回。

  邓、包二人见这阵势,感觉到今天要出事,不由得心惊胆战。

  裴伷先又伸左手拿起羊腿,啃了一口,右手抓起酒坛喝了一气,转头对邓、包二人说道:“烦劳二位把我的剑拿回车里,再看看马喂好了没有,别耽误了赶路。”

  二人正巴不得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慌忙抱起无刃剑跑了出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揭开秘密(1)
裴伷先慢慢地说:“既然轩辕之刃是一件宝物,谁得了就是谁的,也值得三位屈尊从朔漠赶来,费了这么大心思……”

  拓跋云峰哼了一声:“这不是件普通的宝物,它是我们拓跋氏族的传世之宝,据说已传了一千多年了。它是号令我们氏族的重器。”

  “嗤——!”裴伷先鼻子里发出一声耻笑。

  拓跋云峰倒不在乎,仍然心平气静,开始卖弄起学问来:“裴公子应该知道,我们拓跋氏族由来古老而久远,为什么轩辕之刃是我们的传世之宝?因为我们是轩辕黄帝的后代。黄帝之子昌意有个小儿子受封于北土,因为黄帝以土德王,而北土之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故号拓跋氏。据说那个时候就有了轩辕之刃,是轩辕黄帝遗留下来传世之宝。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拓跋珪建立代国,后改国号曰魏,统一北方,称雄朔漠,前后历时一百五十余年。魏以后,我们拓跋氏分崩离析成数支,分散于不同地方。我们这一支是主干,并入突厥。我们一直保留着轩辕之刃,想找个合适的机会用它召集全族,重振拓跋氏往日的雄风。所以我们才是轩辕之刃的真正主人。”

  “那不过是北齐的魏收写在《魏书》里的胡话,拓跋先生竟然相信,嘿嘿,真有意思。”裴伷先不屑地说。

  “什么?胡话?”拓跋云峰两只金睛里放出疑惑的光:“裴公子何出此言?”

  “我也听说过,拓跋云峰先生饱读诗书,是突厥部里最有学问的人。以先生之言,拓跋氏当是由土后氏音变而来的。黄帝以土德王是不错的,可是先生在哪本书里看到过黄帝或者黄帝的子孙有土后氏之说?”

  “这……”拓跋云峰登时愣住了,古书中确实没有这样的记载。

  “其实,以裴某之见,拓跋氏根本就不是由黄帝的土德而来的。你们的高祖应该是大禹,是夏后氏的子孙。”裴伷先边吃边说,悠然自得。

  拓跋云峰更是惊奇至极,他本是个好学之人,闻听此等异说,自然大感兴趣:“那就请裴公子赐教一二。”

  裴伷先不紧不慢地说:“这很容易。禹子启建立夏国,号称‘夏后氏’,故启被称为夏后启。其子孙以夏后为氏。古夏国亦称土方,《诗·长发》曰:‘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楚辞·天问》曰:‘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此土方即为夏国,因为古音中土、夏音同故也。又土古与杜同,《诗·鸱鸮》曰:‘徹彼桑土,’而《韩诗》则作‘桑杜’,是其证也。故《世本·作篇》云‘夏少康作秫酒。’或曰‘杜康作秫酒。’杜康就是土康,也就是夏少康。故夏后氏古亦作土后氏。《太史公书》载,夏之末世,汤伐夏桀,桀奔南巢,其子淳维率许多部族北奔,成为匈奴等戎狄之国,他们仍然自号土后氏,也就是夏后氏。其中有一支称土为拓,称后为跋,故变为拓跋氏。所以,你们拓跋氏和我们中原各姓氏一样,虽然都是出自黄帝,可与黄帝没有直接的干系,你们的高祖应当是大禹。因为夏人祖禹,就象商人祖契,周人祖后稷是一样的。”

  拓跋云峰呆住了,裴伷先这番话,就象一个饱读诗书的老宿儒在作学问,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他竟然找不到反驳的漏洞。半晌,才说:“照裴公子这么说,我们不是黄帝的直系后裔了?”

  “当然。所以,轩辕之刃也就未必是你们的什么传世之宝,只不过是被你们的祖先偶然得到并流传下来而已。既然如此,后来你们又把它丢了,那么谁得到就是谁的。正所谓 ‘珍宝无价,强者得之’。现在三位为了这件没有归属甚至是否存在的东西害了我伯父一家,于情于理上说得过去吗?”

  拓跋云峰“嚯”地站起来:“混帐!轩辕之刃在拓跋氏手里传了千百年,就是拓跋氏的东西,丢了当然要找回来。轩辕之刃老夫亲眼见过,亲手摸过,怎么叫‘是否存在’?”

  裴伷先不为所动:“那你怎么就确定在我伯父手里?”

  拓跋云峰愣了一下,嘿嘿干笑了两声,坐下来:“看来裴公子真的不了解这件事的原委,嘿嘿,老夫确实需要给你说说,也让你了解一下你伯父的为人。”

  “为人?我伯父是个好人,用不着你来告诉我。”

  “好人?哈哈哈——”拓跋云峰大笑起来:“我告诉你,你伯父是个地地道道的阴险小人、伪君子,他嫉贤妒能、财迷心窍,他是死有余辜!”

  “放你妈的狗屁!”裴伷先大喝一声,就要站起来。

  拓跋云峰一抬手:“裴公子先不要着急,老夫没有必要骗你,听老夫把话说完。”

  裴伷先压了压火气,坐下了。

  拓跋云峰接着说:“高宗调露元年,突厥阿史那温傅、伏念等人举兵反唐,高宗命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征伐。经过激战,温傅等兵败被围,后来裴行俭许他们不死,于是温傅、伏念等五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