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尘逸事 >

第7章

红尘逸事-第7章

小说: 红尘逸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嫁,她就说她一般的人不嫁,要嫁就要嫁像梁鸿那样的人。一个30岁的老姑娘,竟然为了梁鸿而终身不嫁,这样的女子实在让人觉得奇怪,这个消息让梁鸿听到了,他就找了媒人前去求亲。
  孟光高高兴兴地嫁了过去。为了讨好自己的丈夫,她竭尽所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婚后一连七日,梁鸿都一言不发。孟光觉得很奇怪,就在梁鸿面前跪下,说:“我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所以就立下了誓愿,非君不嫁。您也和我一样,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我为妻。可你为什么婚后不肯对我说一句话,是不是我犯了什么过错?”梁鸿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一直都希望我的妻子能穿麻葛衣,与我一起隐居深山老林中。可是你却穿着这么名贵的衣服,又天天地梳妆打扮,这根本就不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光知道之后,马上就换上了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后来,他们就在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
  后来,朝廷下令要征梁鸿入京为官,梁鸿一生志不为官,所以收到征令之后,就离开了隐居地,在吴地安居了下来,他们完全靠梁鸿给人舂米过日子。不过每次梁鸿回家之后,孟光都提前准备好食物,低头恭敬地把食物送到梁鸿的面前,再把盛放碗碟的案子举到与眉齐,请梁鸿进食。于是就有了举案齐眉这样的成语流传下来。
  后来的人们,喜欢用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很多人却把“相敬如宾”说成是“相敬如冰”,夫妻之间,怎么能用这么多的礼数来相处呢?那不经意的一弯腰,已经把夫妻之间的感情,拉开了无形的距离。有人说,爱一个人,就要包容他的全部,可是梁鸿却恰恰相反,他用自己的喜好来左右孟光的一切,甚至包括她的衣着打扮,这样冷冰冰的爱情,不要也罢。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凤凰于飞
两个男人坐在一起谈事情,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男人的事情,女人不要插嘴”。似乎男人的事情只有男人和男人之间才能解决,与女人在一起只需要儿女情长罢了。这样的理论,特别是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似乎已经演变成一个真理。男人经常会讥笑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似乎女人除了做家务之外,没有别的事情能做了。可是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翻开历史,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女人,一个贤内助对男人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左膀右臂。历数历代的名王贤君们,特别是那些成功人士们,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站在那里。而且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过。
  

一凰难求(1)
春秋五霸之中,楚庄王也是一霸。不过在称霸以前,楚庄王却是一个贪玩的君王,在没有登上王位之前他特别喜欢打猎,动不动就带着自己的家臣们踏上了打猎之旅。不过后来他却成了一位发愤图强的君王,而这一切改变只是因为一位女子,是不是觉得不太可信呢?这讲起来可是一个十分曲折复杂的故事。
  在楚庄王成年之后,楚王为他娶来了一位容貌美丽还十分有才干的樊国公主,后世的人们称她为樊姬。楚庄王在刚刚即位时,贪玩的习性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有越来越放肆的架势。他终日不理朝政,只是通宵达旦地和那些美艳的宫女们在一起饮酒作乐。樊姬见状心急如焚,她数次苦口婆心地劝说楚庄王,却无济于事。反而是楚庄王,经常邀请樊姬跟自己一起饮酒作乐。樊姬越看越着急,最后想出了一条好计策,从此以后她不梳头也不洗脸。出门的时候也是只是寻常老百姓的打扮,整日里愁眉苦脸。目的就是要引起楚庄王的注意。
  楚庄王见了樊姬之后吃了一惊。当初自己迎娶樊姬的时候,他可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怎么现在这个样子了。就十分心疼地问她是不是生了病,为什么不施粉黛,整天愁眉苦脸呢?樊姬幽幽地说道,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大王终日迷恋那些美艳的宫女,臣妾梳妆又是打扮给谁看呢?楚庄王一听,马上表示改过,不再沉湎于享乐之中,开始处理朝中的政事。可是勤政的君王太难当了,每天工作都要很辛苦。不久之后,楚庄王就故态复萌。
  樊姬这下更加担忧了,如果楚庄王长此下去,作为一国之君,他就会误国误民,说不定就会断送楚国的大好江山。樊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命人在城垣上筑起一个高高的土台,命名为梳妆台。她每天晚上都一个人登上梳妆台,对着月亮和星星,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一面还喃喃自语。樊姬的透着几分怪异的举动,很快传到楚庄王耳中。一天晚上,当樊姬再一次登上梳妆台的时候,楚庄王就带着自己的近侍也来到梳妆台上,他好奇地问樊姬这么做是为什么,这么黑的天,谁看得见她打扮啊。樊姬说:“我在这里梳妆,打扮起来让星星和月亮来看。”然后接着说:“您白天在宫殿中忙着处理政事,没有时间来看我,到了晚上您又回来很晚,或者根本就不回来,就算是回来了,每次也都是醉醺醺的。我就算是在宫中梳妆打扮,您也看不见呀!所以晚上我就在这高台上梳妆,至少还可以打扮给星星、月亮看。”
  樊姬的一番柔情的话语,让楚庄王感到有些羞愧。他也终于明白了樊姬的良苦用心,马上表示自己从此以后不会沉湎于酒色之中,会认真地处理政事。那时候,作为一个君王在后宫之中藏有很多美女,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楚庄王也不例外,所以时不时有楚国的附属小国,送上来美女以示忠心。其实这么做的目的,不仅只是为了充实后宫这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不过这件事在樊姬看来,却不是小事一桩。如果将来楚庄王沉迷于女色之中,那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甚至因此而导致亡国。为了避免楚庄王误入歧途,樊姬就亲自去各地寻访美女。这些被选中的女子,都是品行容貌俱佳的女子。这么做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楚庄王身边的隐患,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楚庄王,使他对樊姬更加敬重。
  不过事情还没有结束。前面说过,楚庄王是一个很爱打猎的人,特别是在登上王位之后,经常带着自己的大臣们外出打猎。作为一国之君,把打猎当作自己的爱好,自然就疏于对国事的处理,甚至玩物丧志。樊姬就多次去劝阻他,而楚庄王始终不听。没有办法,樊姬就断绝肉食,从此再没吃一点荤腥。樊姬的行动感化了楚庄王,也使他觉悟过来,从此改过自新,从此不再惦记着打猎这类的事情,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国家政事上,而且处理国事也变得越来越勤奋和谨慎。
  后来,楚庄王宠信一个叫虞邱子的大臣,而且经常废寝忘食地和他一起谈论军国大事。樊姬感到又是高兴又是担忧。楚庄王肯专心政事,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可是如果只是偏信一家臣子之言,会不会偏听偏信?而且虞邱子似乎不是一位在政治上很有才华的人。于是在一次下朝后,樊姬特意盛装走出来迎接楚庄王,问他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竟然让他这样废寝忘食?楚庄王高兴地说,和贤良的大臣们聊天,就会让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和疲倦。樊姬接着问道楚庄王,他说的贤臣是哪一个呢?楚庄王不假思索地说是虞邱子。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凰难求(2)
听了楚庄王的回答后,樊姬捂住嘴巴大笑起来。楚庄王不解,樊姬就认真地说,如果您说虞邱子是个贤人那还可以,如果说他是一个忠臣就太勉强了。楚庄王十分疑惑,就追问樊姬这么说的原因。樊姬举例子说她服侍君王,算起来也有数十年,并且曾经为楚庄王寻访品貌俱佳的女子。现在比樊姬受宠的女子有的是,可是她却并没有想尽办法独自受宠,目的就是因为她知道楚庄王是一国之君,身边需要有更多的贤德女子。所以樊姬才不会计较个人得失,耽误了那些贤良的人。现在虞邱子做楚国的丞相有十多年了。除了他自己的宗族亲戚以外,他从没保举过真正有才能的人,也没有罢免那些不贤的人,难道这是一个忠臣应尽的本分吗?这样就等于说是蒙蔽君王。知道有贤人不举荐,就是不忠;不知能找到贤才,就是没有眼光,所以我才会大笑。这难道不对吗?
  听了樊姬的一番话,楚庄王恍然大悟。第二天上朝,他就将樊姬的话告诉了虞邱子。虞邱子听完后吓得不知所措,心中也万分的惭愧。于是,他下朝后就四处寻访良才,后来就把真正有贤能的孙叔敖亲自举荐给楚庄王。楚庄王经过一番考察后,重用孙叔敖,在孙叔敖的辅佐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楚庄王就成为诸侯国之中的霸主。
  翻开过去的那段历史,我们只能看到那些风云人物叱咤天下,却很少能看到有女子的身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女子们,用软弱的双肩,挑起了一半原本属于丈夫的重负,虽然她们很少正面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但是却让历史不能忽视她们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们原本可以尽情地享受自己应得的那份感情,或者是那份应得的柔情,可是她们却选择了与丈夫一起并肩作战。也许很多人都嗤之以鼻,甚至会不屑一顾地一笑。可是却不能否认,有些女人,不仅仅只是男人的一半,同时还是男人事业上的得力助手。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很有争议,比如说诸葛亮和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的婚姻,一直都备受争议。不过却不能否认,诸葛亮的很多成就,都有黄月英一半的功劳,甚至有些本来就是黄月英的功劳,却让好事的后人,把功劳归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史书上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还有说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再加上他很早就以才名闻名于世,所以就是一个很抢手的英俊才子,不过诸葛亮却迟迟没有娶亲。后来他在南阳(一说河南南阳卧龙岗;一说湖北襄阳之西20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也在时时刻刻等待着机会出仕。诸葛亮在这里不仅找到了一个日后成为名相的机会,而且还找到了与自己相伴一生的妻子。相对而言,诸葛亮与妻子黄月英的结合显得更富有戏剧性。
  在隆中之地附近,还有一位沔阳名士黄承彦。据说黄承彦与夫人原来有两个儿子,可是这两个儿子都夭折了。第三个就是女儿。黄承彦夫妇担心女儿也不长命,便用一些卑贱的字为女儿取名,目的就是为了希望女儿能健康成长,所以就取名“阿丑”。不过阿丑也没有辜负这个小名字,她的头发黄黄的,皮肤还有些黑。这在那个讲究女子“唇红齿白”的年代里,她可就是一位丑女子了。不过阿丑从小就聪明伶俐,尤其是特喜欢读书,在没有认识诸葛亮之前,春秋诸子的著作她都一一认真地学习过,而且还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让黄承彦极为欢欣。转眼到了黄月英快要出嫁的年龄,黄承彦把目光投向了已经27岁、尚未娶亲的诸葛亮。
  诸葛亮经常向黄承彦请教问题,所以对诸葛亮的才学黄月英早就有耳闻。黄承彦也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思,认为诸葛亮对诸多名门佳人都不屑一顾,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志在邦国。所以他想要的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贤内助,而不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美貌女子。于是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里,黄承彦安排了一次特别的宴会,邀请诸葛亮前来。
  诸葛亮兴冲冲地来到了黄家,正要进去,却不料从屋里突然窜出两条猛犬,直往诸葛亮的身上扑过来,诸葛亮吓了一跳。正在这时,却见丫环走出来,朝两只猛犬的头上拍了一下,霎时两头猛犬就停止了扑势,丫环又拧了一下狗耳朵,两只猛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来。诸葛亮仔细一看,原来两只狗都是木头做的小狗。黄承彦这时也迎了出来,把诸葛亮迎到了屋里。诸葛亮赞叹两只木犬制作精巧,黄承彦大笑道:“那两只小木犬只是小女没事的时候做出来的,肯定吓着你了,真的是非常抱歉啊。”这一番话让诸葛亮心中一动,他其实早就听说过黄月英的才名,只是没有想到黄月英竟然如此聪明。
  

一凰难求(3)
说话的中间,诸葛亮看到墙上挂着一幅《曹大家宫苑授读图》,黄承彦见机忙说,那是自己女儿的信笔涂鸦,让懂得书画的人见笑了。说完黄承彦又指着窗外开得旺盛的鲜花,还有修剪得整齐的草丛,对诸葛亮说,那些花花草草都是女儿一手栽培出来的。
  这一次见面,诸葛亮对黄月英的才干万分倾心,所以回去之后马上就请自己的哥哥为他提亲,把黄月英娶回家中。婚后不久,诸葛亮就被刘备的三顾茅庐请出了山,从此南征北战近十年,而黄月英也成了诸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