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南岳剑圣 >

第3章

南岳剑圣-第3章

小说: 南岳剑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受伤倒是不怕,只是回到家中难以向娘亲交待,心生一计,打虽打不过,逃却十分可行,当下道:“孙学兄,此幅山水是顾先生赠予我的,你们先过来瞧瞧罢。”

  言毕将画卷取下拿在手中,雒新等见伊愿将画取出,言语之间已是许可,都心下大喜,齐齐走上前来观画。不防伊愿突然将身一转,向左剌里飞步跑去,雒新等不曾提防,待反应过来,伊愿已跑开数十步之遥,赵固率先醒悟,大喊一声道:“快追,那小子要逃跑。”四人前追后堵,皆是使出吃奶之力。伊愿跑出半里有余,回首一看,那四人紧随其后,心下急道:若是这四人一直这般追将下去,我将他们带至茅屋,母亲见了岂不又痛心责备,也罢,打便打了,只是不能以一对四,若是一对一交手,难道还怕你不成。当下停住身形,大声道:“雒学兄,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等紧追不舍,非好汉所为,现下咱们一对一过招,我若输了,情愿将画奉上。但反之则请各位学兄回家歇休。”

  他不说雒新等输了便愿赌服输,却说回家歇休,实是绵里藏针,颇为有意。雒新等四人见伊愿突然停止不逃,以为又有什么诡计,不防说出这一番话来。当下四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良久雒新硬着头皮道:“好,你小子不许使诈,哪位师弟先打头阵?”钟承训一捋衣袖,叫道:“我来。”言毕当胸一拳向伊愿打来,伊愿侧身让过,回手一勾,一式“推身踢阴”,专攻钟承训下盘,钟承训使一式“苍山烟云”避了开去,伊愿上步进拳,一式“三扛手”攻钟承训前胸,钟承训一缩胸,双手一架,使出“下关风月”,以守为攻。二人拳来脚往,不到片刻,已过三十余招,伊愿越打越急,心道后面还有三人,那雒新是四人之首,武功定然高出钟承训不少,若是再不取胜,今日只恐大败。当下俯身一低,左腿一伸一勾,混不管招式,一心只要取胜,钟承训猝不及防,被伊愿绊了个跟斗,伊愿不等钟承训起身,双手一揖,高声道:“钟学兄,承认,承认!”

  钟承训莫名其妙被绊了个跟斗,输得冤枉,心下大惑不解,本想争论几句好扳回些颜面,雒新面色一冷道:“孙师弟,你上。”孙玉喜先前见伊愿同钟承训交手,仔细观察伊愿出手套路,认得是少林六合拳法,心里有了些底,后来见伊愿突然使出一脚,不知是何招式,正自思索破解之法,一闻雒新让自己出手,不敢言语,当下不问青红皂白,一式“上关赏花”,专攻伊愿“膻中穴”,伊愿见孙玉喜出手犀利,专攻穴位,知此人定是擅长打穴,当下忖道:你要打穴,我便装作让你打中,你和我年岁差去不多,都是十五左右,内力修为定然不足,待你刚刚击中之时,内劲不及吐出,我飞起一拳,便将你打翻在地。当下故意左支右绌,破绽百露。孙玉喜一见伊愿步法紊乱,心头大喜,向前一探,中指已点在伊愿“肩胛穴”上,伊愿不避反进,重重一拳击打在孙玉喜额头之上,孙玉喜眼前金星乱冒,痛得哎哟连声,只得以右手捂住额头,无力再战。伊愿回身一揖道:“孙学兄,承认,承认。”孙玉喜见伊愿作揖打躬,气得怒火中烧,此时额头上肿起一个大包,痛怒交加,竟不知从何作答。

  雒新见钟孙二人皆不是伊愿敌手,正要亲自出马,赵固早已一个箭步,飞起一腿向伊愿前胸踢来。赵固这一腿早有预谋,他初时见钟孙二人用拳不能取胜,加之伊愿出招有时是少林,有时却无门无派,简直无迹可寻,他苦思良久,暗道武术有云:拳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现下我不和你近身作战,只来远攻,看你如何破解,因此一上来便使腿猛攻。伊愿见赵固脚法精巧,来势凶猛,变招迅速,不及反应,只得连连退让。

  赵固刹那间攻出二十腿之多,伊愿退后二十五步,仍然无法破解攻势,赵固一式“冲箭炮”,伊愿再退后一步,恍惚瞟见身旁有株碗口粗的苍柏,当下一个转身,躲在树后,赵固不及收腿,重重一脚踢在柏干之上,那苍柏簌簌作响,拦擞不已,赵固痛得惨声扑倒。伊愿本来节节后退,现下猛然间却不战而胜,煞是吃了一惊,用手一捋头发道:“赵学兄,得罪,得罪。”赵固顾不得和伊愿言词争锋,此刻他右腿伤及趾骨,疼痛非比一般,哎哟之声不绝于耳。雒新见赵固受伤,再也无心与伊愿恋战,只得发狠道:“姓伊的,此事未完。”背起赵固,再不提山水画之事,和钟孙二人急赶回城就医。

  伊愿连胜三人,虽是有些取巧,但终穷还是赢了,心下甚是得意,且不管明日雒新又将如何,但保住了顾先生的五尺山水,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当下整理一番,便自归家。

  次日伊愿兀自装作无事一般,照常听课,遇见王博一伙仍然执礼有加,王博昨日吃了大亏,但见了伊愿问候,却也并不生气,只是眼神里多出些许杀气。而脚上受伤的赵固却缺了课,下午由黄和旭开讲论语,众学生认真听讲,黄和旭正讲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句时,突然馆外一人高声叫道:“扬州范文同,前来请教大观四杰黄和旭先生。”众学生听得一怔,孙玉喜向旁边王博悄声道:“王师兄,这范文同号称扬州三明书院第一讲书,据说学富五斗,才华渊博,此次有备前来,只恐黄先生今次要被搞得灰头土脸了。”王博低声道:“且不管先生胜负,反正有得热闹可瞧,总是乐事。”孙玉喜点头称是。

  原来旧时书院,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便是讲书之间的踢馆,这敢于踢馆者,不但学问要好,还要能知已知彼,了解对手的根低,倘若对方学问高过自己,不识相的打上门去,到时输得灰头土面,此后便难在该处教学,名声也颇不好听。而范文同今次前来踢馆,意义又不相同,是在课堂之上,面对众学生一对一的较量,完全不留后路,试问若无必胜把握,又岂会如此行事?故此孙玉喜才说黄和旭麻烦到了。

  黄和旭一听有人点名挑战,略一沉思道:“请进。”话音刚落,一青衣文士走了进来,伊愿见那人颧骨高耸,眼神犀利,一副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态,顿时心生反感。范文同行至堂内,在圣人像前鞠了三躬,转身向黄和旭道:“末学请黄先生出题。”黄和旭道:“远来是客,不才候教。”范文同道:“若论经史文章,各人见解不同,古云文无第一,实是难分高下,现下咱们化繁为简,专比对联,易分强弱,不知黄先生意下如何。”黄和旭道:“请赐教。”虽然嘴上说出赐教,但心下实是忐忑,黄和旭在大观书院以通晓经论见长,对于对联,确非最强。而范文同在扬州文坛称雄一时,对对联正是他第一所长,以已之短,迎彼之长,实是无奈。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范文同道:“末学便以窗外这杨柳为题,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这一上联粗看上去虽然对仗不难,遣词也较通欲易懂,但此时正值暮春,写景抒情,意境幽远,颇不易对。黄和旭沉思片刻,听得馆外洗砚池中青蛙啼叫,灵光一闪,应道:“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下联对仗工整,同时将范文同比成青蛙,联藏双关,以守为攻,对得精妙。范文同赞道:“黄先生果然不愧为大观四杰,不过末学还有一对,请赐教。”黄和旭道:“请。”范文同略一思索,吟道:“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鹿鸣席首,先生我乃摘星汉。”范文同刚将上联吟完,学生中不禁有人叫出一声“好”来。

  这首上联,气势宏大,联内之意我非蛙虫可比,乃是上得青天摘取星辰的英雄好汉,原来这范文同曾中过江苏乡试第一名,在发榜次日官府举行的鹿鸣宴上坐第一席解元之位,此后也中了进士,不过名列第二甲靠后,他在联中巧妙的避开二甲进士一节,只提乡试第一,实是聪明机巧,难怪学生中有人按捺不住,情不自禁的喝了一彩。黄和旭闻听此联,心内焦急,苦思良久,虽然凑得几条,权衡之下终觉比不上范文同的恢宏大气,一时难以应对。此时范文同也不催促,只是悠闲的盯着馆内诸学生微笑颔首,不言而喻,已是胜券在握。黄和旭久不能答,神色颇为尴尬,黄和旭平素生性严谨,学规极严,多不为众学生所喜,此时虽然处于下风,但学生们大多袖手旁观,一派漠然。

  (本书新浪网首发,最新更新地址://vip。book。sina。/book/index_115400。html,若要转载,请与作者冰原画蝶联系,QQ:460334039。)

  伊愿平时里与黄和旭交情至厚,素来敬重其治学严谨,此刻见先生危急,也冥思苦想,现下虽是暮春,但大观书院内盆花仍有盛开,伊愿探头四顾,希望能看到些许物件激起灵感,无奈学馆内除了圣人画像,便是笔墨纸砚,桌椅板凳,此外别无他物。

  寻思良久,突然想起清晨来书院时在礼圣殿旁见到的一盆早开芍药,芍药本在夏季开花,顿时脑中电光一闪,大喜,故意哎哟一声道:“王学兄,我今日过礼圣殿前见到有几个花盆摔倒在地上,是否是你昨日打扫六艺馆时不小心碰倒的?”王博听得伊愿冷不丁的来这么第一句,一时不知发生何事,六艺馆和礼圣殿相距甚远,再说礼圣殿仍书院圣地,有工役日夜看守,就算有几个花盆倒了,也早被杂役收拾干净,岂会留到晨课之时?王博不知伊愿何意,又恐上了伊愿圈套,只得沉声斥道:“伊学兄,你好不识相,我焉敢将礼圣殿前花盆摔倒,不要胡说八道。”二人在下面争执,虽然声音不大,但黄和旭早已听到,忆起礼圣殿前的芍药,终有了下联,当即清下嗓子,缓缓道:“不才有一下联,请听: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琼林宴上,少爷本是探花郎。”

  此联一出,顿时满堂喝彩。这一下联,又是一语双关,原来黄和旭昔年曾参加会试,名列第一甲第五名,后来金殿面试,因策问对答如流,加之相貌雄伟,皇帝大笔一挥,将其点为探花,其后做翰林院庶吉士时因上书言事得罪了当朝首辅施明宗,而被贬回杭州,郁闷之下方才进入大观书院执教,这一往事,天下士林大多知晓,便是远在扬州的范文同也有耳闻。更进一重,范文同虽然也是进士及第,却没有资格参加皇帝亲自恩赐的琼林宴会,但黄和旭可是货真价实的天下第三,琼林宴上也是坐于前头,故而此联一出,黄和旭心内也甚是颇为得意,如此气魄,果然比那范文同高出许多。

  范文同连出两联,都难不住黄和旭,反被讥讽,神色再不悠闲,暗忖:这黄和旭素来擅长经史,士林尽知,不想今日对起对联来竟然毫不含糊,自己向以对联称雄,徜若今日被这厮赢去,不说在杭州士林界颜面尽失,便是扬州文坛,只怕也颇不好看。当下苦思良久,灵光一现,心道:若要难倒这厮,除非用王荆公当年三难苏东坡的对子不可,当下润一润喉,沉声道:“咱们江苏镇江府,古名铁瓮城,城外有金银玉三山,当年荆公先生曾以此作联难过苏学士,联曰: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现下你我二人都来应对,若是黄先生才高一筹,末学便再无话说。”

  黄和旭适才连对两联,若非伊愿提示,只恐此刻早已败北,现下又要对王荆公三难苏学士的第三联,这第三联正是王荆公三联中最难对的绝对,虽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北宋距今,名士大儒出了不少,王荆公的一二联已然有人续上,但第三联却终是无人能对,试想以那名满天下,才高八斗的东坡先生尚且被难得半生困闷,更何况自己,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迫于当前形势,只得硬着头皮道:“请。”范文同道:“我对下联:火焰峰口,日月星熠一胜境。”范文同此联,将“熠”字作本义:光耀、鲜明讲,形词名用,虽然理解上有些麻烦,但对仗还算工整,他以日熠、月熠、星熠、火熠四光,比喻火焰山为一风景胜地,对得虽是有些牵强,但终究说得过去。

  黄和旭一闻此联,左思右想总是词穷,他早年便知此联,彼时也曾苦思冥想,查书询友,至今日也未对出,何况此等仓促情形?方待出言认输,黯然离馆,突然一人在堂下大声道:“范先生,王荆公此联虽然有些难度,但昨日我家先生在苏堤之上已为我等作过详细解析,此刻不劳我家先生费力,我便读来与你知晓。我家先生的下联是:夏柳枝头,秋冬春时四佳景”。众学生初闻范文同下联,虽觉略略工整,但将鸟兽不至的火焰山做为胜境来对,终觉欠妥,此刻一闻伊愿对联,虽然柳枝冬日里光秃一条,说是佳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