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346章

蕙质春兰-第346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南洋,看到了忙碌工作的陈文蕙。



  当然,在画卷中发现陈文蕙的身影,也是让赵崇义惊喜了一把。因为陈文蕙把自己的样子处理的很隐蔽,一般都是混在人群中的,或者是在一个船舱处露出一个小脸蛋。这使得赵崇义开始的时候没有发现。但是,能看到心上人现在的居住环境也很让他高兴。他没有事的时候,就喜欢取出这些画来观摩。看的多了,才在无意中看到人群中一张脸很是熟悉,再仔细一看,不就是那个日思夜想的倩影吗?这个发现,让赵崇义惊喜万分,忙把四个画卷都找了出来,仔细的看着。这才都发现了陈文蕙的倩影。



  赵崇义不由得痴了。多么聪慧的人,多么大胆的表白。看来,自己并不是单相思,陈文蕙的心里跟他是一样的。这样的想法一直都温暖着赵崇义。



  陈文蕙在庆春城并不知道这些画卷对赵崇义的影响。此刻,刚刚和满城的百姓们一起过完年的她正在主持着学堂的开学仪式。学堂的开学,一来让庆春城的孩子们有了地方学知识。未来,一定能培养更多的人才。二来,解放了许多的照顾孩子的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们,这些人还是有劳动力的,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一下子就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去了。因为城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在招人。有工坊的,有修路的,有浆洗上的,有做饭的,有修建工程的。



  桂金霞的婆婆罗老婆子不用照看孙子,孙女,这下子就正式成为了桂玉霞家里的雇工。除了她之外,桂玉霞还找了三个婆子,现在四个人,每个人都分派好了活计,有给倭奴和大牛做饭的,有给倭奴浆洗的,有给他们夫妻两个浆洗的,有打扫院子,正房和倭奴的裙房的,桂玉霞本来就是宫里的嬷嬷,对于管理内宅还是驾轻就熟的。因此给她们安排的好好的。赚到了钱的罗老婆子心里的满足感特别强烈。年前干的这近一个月她得到了一两银纸,过年的时候,桂玉霞又给她包了一个一两银纸的红包。这下子,罗老婆子就把因为她的失误被罚的二两银子给赚回来了。心里的一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现在还能每个月赚钱,这日子,过的可是比在大楚舒心多了。当然,如果管家权能回到她的手上更好了。



  桂金霞现在已经是一等绣娘了。这一过完年,她就申请,要带徒弟,很快就批了下来。她人选都是现成的,就是之前每天在她家里跟着她学技术的那五个小姑娘。这五个因为已经有些基础,一下子就通过了府里的考试,成为了三等绣娘。这五个姑娘的家里很满意。对桂金霞又是一番感谢。桂金霞本人也很高兴,因为她现在已经是小管事了,一个月就有了五两银子的月钱。这要是搁在以前都够一家人花费一年的了。



  不过,桂金霞心里还有一个盘算。这天,桂金霞对丈夫桂虎说:“我现在成了小管事,能一下子支取半年的工钱,就是三十两银子。还有,作为管事我能贷款了,我们之前是大姐帮我们担保贷的五百两银子,我们买了三百亩的地。现在你都开荒完了,我们卖木材也卖出了一些钱。现在那些地里的活计你基本上都带着倭奴弄完了,番薯也都种好了,完全都线控去再买些地来开荒了。过年的时候,我听大姐说,大牛哥说了,以后我们这些靠着城里的地都会涨价的,到时候,他们家准备把地卖了,所以,他们开肯了许多离城市远一些的三千多亩地。那个才是将来作为庄园的。他们还给我算了一笔账,要是他们家的那五百亩地涨价了,他们拿那个钱,还有大姐的月钱,还有之前卖木材赚的钱,差不多就能把欠银行的钱给还了。到时候,他们可是就等于白落了远一点的那个三千五百亩的庄园啊。想想都觉得高兴。有了三千多亩的地,虽然一大半都是山地,种的是果树可是还是比我们那里最大的地主还地多啊。听说,这个事情,大姐还和城主说了,城主都觉得很对,可见,这城外的土地涨价是一定的了。我看,不如我们也去远一点的地方开垦,将来作为我们的庄园。这样,我们这三百亩要是涨价了,我们转手一卖,说不定欠银行的钱都能还清呢,那我们远处的庄园不就等于白赚的了?当然我们的钱没有大姐的多,不可能像她那样弄一个三千五百亩的庄园,可是,我们弄一个五百亩或者是一千亩的庄园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想想看,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不就是富翁了?就算是离城里远一些又怎么样?我们有那么大的地方,我们可以盖一个别院,每次我们一家人休息的时候,可以去别院住一下。就像是村里的财主那样?”



  罗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立刻就同意了桂金霞的想法,第二天,夫妻两个就去贷款了,拿到钱之后,立刻去买了更多的地,继续开荒去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 走访
  陈文蕙在年后,明显比年前闲了一些,因为工作都布置下去了,剩下的就是手下的人干活了。她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就去了城中走访一些百姓。好知道自己的政策执行的怎么样,还有哪些新情况出现。



  陈文蕙在走访中发现,普通的百姓,占人口数量最大的是那三个县迁徙来的百姓。他们几乎是一穷二白的过来的。只是拖家带口的,带着双手过来。他们在大楚的时候就是生活在京城西北的贫困县里面。他们是贫困县里面的最底层,没有土地,靠给地主种地为生,稍微有一点儿天灾*就活不下去了。他们中间很多人,全家只有一件衣服,剩下的人都是衣不蔽体的状态。这些人,全家只有一床破烂的被子,或者是干脆就没有被子,只是盖着麦草为生。自从皇帝颁布命令,让他们这一批人迁徙之后,他们也咒骂过,恨过,虽然自己的家很穷,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恋土情结他们还是有的。刚开始的时候,县城里的各级官吏是粗暴的对待他们,强行让他们迁徙,为了这个还把一些不愿意迁徙的人关到了牢房里。这些百姓们迫于压力没有法子,开始收拾起来本来就不多的家产,准备迁徙。



  可是情况很快就好转起来。陈文蕙的二哥,陈文麟带着许多的管事来到了这三个县城,和当地的官员一番交涉,开始给这些百姓们发放衣服,被褥,还有分批坐上了马车,从自己世代居住的小村子集中到了城里的码头上。然后坐着船,往京城进发。这些人船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晚上盖着棉花做成的温暖的棉被,这真是梦想不到的福气。这还不说,他们虽然每天呆在船上,但是日子过的一点都不难过。因为每天饭菜都是做好了的,他们只要拿着碗去打饭就行了。很多人,从来都没有过过这样每天都能吃饱饭的生活。在船上,虽然只有两套。但是一向都勤劳惯的他们。每天都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每天都把自己的住所收拾的整整齐齐。他们的住所就比较拥挤了,都是十几个人挤在一个狭小的船舱里面。每个船都是最大限度的装载着这些百姓。可是,这些并不算是困难。毕竟。他们都是吃苦长大的,这一点拥挤还是吃的消的。除了拥挤之外,他们每天都能吃饱穿暖,这还不说。每天还有专门的人员,来教导他们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这些百姓中大多数人都珍惜这样的机会。作为贫苦大众的他们几辈子都是不识字的,现在能免费学习,每个人都珍惜这样的机会。当然,也有那些不愿意学习的。这些管事们也有方法,若是学习不好的,他们就给停止供应一天的饭食。饥饿是最大的动力。很快,大家都掌握了许多的字。这样。到达了京城。在京城休整了两天,住在帐篷里面。不惯做船的他们能脚踏实地的呆上两天都很高兴。过了两天,他们又被集中起来到了另外一个大船上,这次是从京城的运河到达上海城。这个城市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航程还是很顺利,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除了吃饭就是认识字。这样几天之后,他们都到达了上海城。到了上海城之后,他们又带着帐篷住到了城市的一个专门的空地上,这样休整了三天之后,他们坐上了海船,开始往一直都新光城进发。这一次的航行时间长一些,大海上很颠簸,他们中间很多人都生病了,不过,船上都有大夫,给他们治病,所以,也没有出现死亡的现象。这个海船很大,虽然他们住的很挤,但是,管事们允许他们每天都到甲板上欣赏壮阔的大海景象。当然了,在这里,还是要学习。不过,学习已经开始不在是简单的识字了,开始有先生教导他们认识一些农作物,还要他们背这些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内容很多,而且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农作物。一直到他们到达新光城都还没有学完。…



  到了新光城,老规矩,他们又休整了三天。这里已经和大陆上不一样了,这里气候和暖,空气湿润,燥热。他们这才明白,为什么管事只给他们发放了单衣,因为这里单衣就够了,要是在大楚,这个时候,应该都是深秋了。三天之后,他们又坐上了海船,往吕宋岛进发。每天还是在学习,航行中度过,这样几天后,就到达了吕宋岛。他们以为已经到了目的地,可是管事们告诉他们,这里并不是目的地,是黑家的普宁城。他们要去的是庆春城。不过,到了这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去庆春城,他们这些人被分成了四部分,一部分去了庆春城,一部分去了同仁城,一部分去了天水城,最后还有一批人留在了普宁城,不用跋涉了。



  现在陈文蕙接触的这些就是经过长途跋涉过来到了庆春城的百姓,他们虽然很穷,但是这些人是自由民的身份。到了庆春城,这些人才看到,这里是一片丛林,没有城市,城市是要他们建设的。所以,管事给他们发放了帐篷,三天的干粮,然后告诉他们,他们有两条路选择,一条路是到城里的建筑工地上去干活,这样每天给管饭,每个月有工钱。第二条路是,若是手里有积蓄的,可以去城外开荒,不过,要先买地,一两银子可以买三亩山地,一亩平地。开荒出来的木材之类的可以卖给城主府专门收购的工坊。



  如果准备开荒的,可以向城市的银行贷款,最多可以贷款一百两银子。若是去工地上干活的,也可以贷款给家里的老弱妇孺们买小牲畜,小家禽回来饲养。最多可以贷款十两银子。



  这样宣布之后,这些百姓们,都议论纷纷。其实,这些政策在船上,已经有管事们告诉他们了。可是他们都不敢相信。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现在白吃白喝已经很让人惊讶了,哪里还能白给他们钱,让他们创业,要是真的像管事们说的,那这些人多辛苦几年,勤劳一些,还不得都成为富翁啊?虽然他们在船上大多数人都不信。但是到了庆春城,看到管事们这样和他们一说,还现场把银纸给搬过来,整齐的银纸码放在那里,一群管事拿着笔准备现场办公。几个胆大的上前去摸出身份牌子,登记了一下,然后申请贷款一百两银子。居然在一阵核对之后,立刻就拿到了手上。并且有专门的人引领着去了衙门办理买地的手续。办完之后,又让他们去买工具,立刻就带着他们去了他们买的地里,让他们开始开工吧。



  这样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一时间都行动了起来。



  很多在船上就打好主意的人就去贷款买地开荒去了。还有一部分人不敢贷款那么多的,就去工地上干活,每个月有月钱,也给家里的妇孺们贷了款买牲畜喂养。



  这些人开始的时候,条件很不好,很多人挤在一个帐篷里面。随后,第一批住房盖好了,许多工匠家庭都买了宅子,住了进去,空出来很多帐篷。这些帐篷被再次分发到那些贫民百姓手里。这样每家能分到两个甚至后来分到了四个帐篷。一家人已经可以住的宽敞一些了。但是,这毕竟是帐篷。庆春城这个地方又特别的湿热,帐篷住着很难受。



  好在年前盖房子的工程进度的快了,这些百姓有一大半都住到了临房里去。这个临房真是让这些百姓们高兴啊,宽敞明亮,遮风避雨,不过不大,也没有宅院,但是每家根据人口的多寡可以分到两间甚至三间的住房,还有另外的厨房和杂物间各一个,每排房子还有一个干净的厕所。这样的房子已经被他们在大楚的茅草房好太多了。最让人高兴的是,每个房子里还配有简单的家具,也就是一张杂木的床,还有简易的杂木的桌子。连个柜子都没有的。但是这样也让他们高兴很多,因为他们很多人在大楚的时候就是家徒四壁的,现在还算是有个床了,有个吃饭的桌子了,已经不错了。



  至于别的东西,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