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419章

锦衣为王-第419章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有兵两百万,全是虚文,到崇祯年间,加练饷重新练兵,朝廷自己也是清楚,卫所兵是完全指望不上了。
  既然是完全无用,而且拖累了几百万的军户,怨气从生,不如在还有些活力的时候改起,岂不是更好?
  王越素称知兵,张佳木所说的,他自然也是明白。不过,文官特有的谨慎还是使得他出声反对:“太保所言自是,但此事是关系到朝纲稳定的大政,应该从容设法,慢慢消解。卫所不灵,还是在都督府不得人,如果选将任能,沙汰老弱,强将足兵,恢复到洪年年间的旧制,仍然是国朝之基石。”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张佳木知道卫所这种制度根本不合理,和汉唐初兴时在边疆的屯田一样,开始时充满活力,然后渐渐消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乱世易行,而承平之时待遇不一,根本就不能持久。
  试想,军户要自己种田,再交上给国家,还要备办武器与敌做战,还要千里班操训练,给皇家当免费的劳役,如此这般,谁能愿意?
  这种根本性的矛盾根本不是严刑酷法能解决的,就算如王越所说,做到了最佳的效果,其结果也就是使得卫所将领们不能贪污和役使军户,但根本性的矛盾仍然无法解决。
  除非国家花费大力气,提高卫所军的待遇,但那样又是事倍功半,根本就是费力不讨好。
  最佳的办法,自然是改制。
  只是张佳木也是知道,动作太大,却也难叫这些人跟从。当下听了王越所说,便是笑道:“我的意思是,暂且也不必动外地的卫所。京城驻军,原本就是营制,何必再留卫所的名目?不如仿宋制,募集营兵为禁军,拱卫京师。”
  “如果是这样,下官愿效犬马之劳。”
  按张佳木的意思,和原本的团营制度也差不离,只是把老家取消,所有的营兵称为禁军,沙汰下来的分列诸档,按原本的打算,给予一次性的补偿是一部份人,转为其余军制的又是一部份人。
  按京营原本三十余万人的编制,除了保留几万人之外,剩下的缺额数字全部从秦晋辽东等地招募,山东和河南的班操军也可以招募一部份,凑起十团营十二万人的禁军部队再说。
  这个差事当然很得罪人,好在事前已经做过不少的功夫,现在要王越做的便是动起手来,妥为安置那些淘汰下来的军人。
  至于能留用的,张佳木向着王越道:“保留他们的名册户籍,告诉他们,我还有安排。”
  “是,一切听太保的。”
  王越如此识趣,张佳木也很觉安慰,想了一想,便道:“城西的武校,你听说过没有?”
  “下官听说过。”
  挑选武校,也就是张佳木命名为讲武堂的地方极大,占地数百亩,已经放出风来,要选将门子弟入其中学习,从驻营行军,到旗号金鼓,再到骑射刀枪,兵法韬略,无所不教,亦无所不学。
  自校中毕业的,便有武举人的身份,等同于正式的武官。校中考核成绩靠前的,每年有一定的名额为武进士,也是极为难得的殊荣。
  武进士和武举人的考试,在早年也是很正经的,极为重视,正统末年到景泰这八年,无人过问,且文贵武贱的趋势开始,所以渐成没落之势。
  现在有张佳木这个强力武臣在,大家已经可想而知的就是武官势力将要大举反弹,连带着,就是武进士也会水涨船高。
  有此看法的人很不少,所以关注讲武堂的人自然也就很多。
  “这个讲武堂,武事要学,文事也要学,世昌兄可以为兵部侍郎,到讲武堂去帮我的忙。”
  王越向来留意军事,他知道将来的边军精锐,怕是十之八九要出自这个武校之中,自己能到学校中去,算是张佳木要大用他为统兵大将的先声,当下大喜过望,他可比余子俊要欢喜的多,当下站起身来,拱手道:“太保天高地厚之恩,下官无以为报,只能以死效之”
  第639章 思想
  时光荏苒而过,时间在很多人来说,如飞燕掠水一般,根本了无痕迹。但对有些人来说,又是格外的难熬。
  在锦衣卫的实际主持下,一场关系到整个大明未来的大变革已经悄然开始。
  对整个大明文官系统的核查与考量已经在进行之中,由内阁牵头,各部寺参与其中,核实官员名单,预备裁撤转并一些闲职,再由户部主持火耗归公一事,预备先由北方诸省来试行。
  但今年是赶不上了,赋税收取有一定的时间,今年如果改火耗归公,那就很容易引发混乱,这是内阁或张佳木都不愿看到的。
  至于一些陋规,则是已经提前改了。
  比如地方官员收取商税,可以自行截流的做法,已经明令禁止。商税亦是一律归公,地方的办公费用会在将来指定名目或是由中央财政直接拨给。
  张佳木在财政上的做法,类似后来的清朝。
  清朝在洪扬之前,财政上是完全的中央财政,户部管理一切,地方上的费用除了极少数的办公维挂费外,一切经费的使用都需要中央拨款或是报销。
  就算是赫赫有名的福康安,用银如流水一般,但最后还是要走户部的程序,小书办难为福贝勒,在当时也是时代一景了。
  后来就不行了,地方军兴,瞬息万变,再等京师里的户部进行中央统筹,以当时的通信和道路条件完全不可能。除非清廷愿意放弃南方,不然的话,就非得放权不可。
  在现在这种时候,张佳木要搞中央财政,在法理和条件上完全可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不会放权给地方。
  其中原因,就在于他要办的一些大事,非得加强中央威权不可。
  地方一旦有财权,就有离心力,从晚清的现实就能很清楚的看出来,就算是张佳木生活的那一段时间,分税制下,中央地方彼此利益牵扯,很多时候,地方根本不买中央的账,所以就税制财政收入分配来说,无疑就是一柄要当权者极为小心的双刃剑……
  至于新吏治,在前两样没有确切的流程的前提下,无疑还要再多拖一阵子。
  但新军制,已经是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了。
  武校的地址挑好,已经开始建设,这一部份的款子是锦衣卫自己垫的,所以校舍建设很快。
  同时,在全国各地都以锦衣卫的名义在招收武校的学生,卫所军户的子弟当然优先,普通的百姓只要是清白良家子,又孔武有力,或是识文断字的都可以,只要自忖能通过入学考试的,就不妨一试。
  通过初试,就可以领取盘缠,到京师再来复试,就算复试不通过,也会发盘缠统一由张佳木的邮传送回家,所以一个月间,报名武校的学生就已经超过万人,初试之下,也会有数千人通过各种渠道到京师来。
  讲武堂是张佳木改革军队的先声,从组织制度到将官任免,再到营制、兵制、军饷、后勤、荣誉、养老、伤患,一切制度都要重新再来过。
  这么大的动作,如此多的大事,就光是公文往来,就已经把中央各部的官员和小吏书办们忙的不可开交。
  九月初,张佳木上书皇帝,奏请户部添加吏员,皇帝经内阁批复曰:依议。
  户部,是张佳木在中央部务改革的先声,无论如何,户部最近要负担的责任太多太重,而人数是可怜复可笑的。
  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财政,再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要对整个中央到地方的财政进行一次大梳理,然后再把每个官员的俸禄根据实际情形实重制定一次……然后再把火耗归并入中央财政,根据各地离府库的远近和地点加上运输条件来制定火耗的征收额度……这一切工作都要户部的二百七十三个官员和吏员来做……
  是的,二百七十三人。
  张佳木听到这个数字时都被气笑了,说中国是中央集权的大政府还真是一个笑话,一个管理这么庞大的国家,官僚数字几万人,加上武官十几万人,加上皇亲勋戚几十万加上军队有几百万吃皇粮的大帝国,还要有造桥修路治河等中央级拨款的大工程,负责这一切事物的就是二百七十三人
  这其中还是连官带吏,不少官员就拿俸禄不干事的,反正具体事物有书办吏员去做,官儿们闲着没事,愿意做点事就做点,平时闲了没事就写字画画儿,要么吟诗弄月,饮宴无度,部里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少几根萝卜根本也无伤大雅。
  张居正为一国首辅执掌天下的时候,母亲死了不肯丁忧,一生令名都毁了。因为这个帝国的官员就是这样,家中有丧事居丧二十七个月不办事,反正少了几个人也无妨,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凭什么你江陵相国就能赖在位子上不走?
  大明少了你就玩不转?
  就是这种情绪之下,使得夺情在明朝成为一个匪夷所思的事,任何讲究政治名声和立场的官员都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丁忧权。
  于是可以看到,后世人说皇帝不作为,中央部府寺缺额一半以上的官员,内阁都只有两三人办事,但奇怪的事,这个帝国居然没出太大的问题,后来的跨台也是因为这个帝国的痼疾已经难以医治,而天灾伴着双重的人祸降临,所以无药可知了。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这个帝国的官员们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又在做些什么了。
  治官不如治吏,就目前这个阶段,就是如此。
  户部的吏员分为最高六百石的长吏,然后是四百石和三百石、二百石到一百石的辅吏,百石以下,便是斗食小吏,只能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了。
  九月中旬,整整六百名从锦衣卫吏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全部充入户部之中,在内阁和吏部的配合下,这些吏员也算是第一批新俸禄的受惠者。
  以往的俸禄标准,官员都很菲薄,更加不必提那些被歧视的小吏们。当然,吏员们也不可能完全靠俸禄吃饭,他们上下其手,勒索贪污,用额外的收入来弥补名誉和收入上的双重不足。
  新的吏员当然不必如此,吏部和户部已经最先把他们的俸禄给制定好了。
  大明各部,原本是分令吏、攒吏、典吏,这种分法已经被取消了,户部的官员俸禄暂且未定,但所有的吏员就按自己的实际工作来额定俸禄,比如户部的宝钞广惠库,原只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大使正九品,副使从九品,底下有典吏和攒吏若干人。这一次就是增加了大使丞、吏等若干,裁撤副使,多加吏员,而吏员俸禄,则是以三百石到一百石不等。
  事实上,广惠库大使的年俸不过四十两,一样也是要折宝钞和以物抵俸,这一次有品级的官员没有改俸,名义上是他助手和下属的吏员们却拿着比他高十倍的俸禄,一时之间,改制加俸的议论,一下子便是上扬了十倍有余。
  而同时,有些闲曹却面临被裁撤的危险而惊慌不已。
  比如鸿胪寺已经无公可办,衙门除了用来积灰已经无所作为,对这些衙门,自然是有裁撤的打算。
  好在风声一出,就又有安抚人心的说法:衙门纵撤,官员仍然可以择地安置。
  比起一直有捐班和大量恩荫的清朝,明朝此时还没有传奉官,所有的官员都是正途出身,而比起宋朝来,明朝科举中式的人数是有限额的,所以没有冗官之害。
  这自然也是在定制的时候考虑到了前宋的弊端而做出的改革,所以在明朝改制,最少在官员安置这一块,所受到的压力就小的多了……
  天顺二年的八月到十月之间,地方上感受到的震动还有限,南方诸省除了看邸报的人群外,几乎对几千里外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只有特定的人群,比如官员和士绅才会在邸报上看到一些细微的变化,这变化看似不大,但也足以发人深省。
  除了正式的邸报之外,还有锦衣卫已经开始正式对外发行的“卫报”,每份卖一个铜钱,贩夫走卒也买的起,当然,总要识字才行。
  大量的消息自京城中源源不断的流出,不停的冲击着的人固有思维,在南京,在广州、福建、昆明,无数人借由邸报和锦衣卫的报纸来了解京师之中刚刚开始的变革,已经有无数人思索着,借着报道来权衡着京师之中变革的利弊所在,无形之中,一场全民的大思索也是借由京城的变化而悄然展开,无数的官绅士子,在华屋或是陋巷,在学堂或是青楼花街,思考或是辩论者。
  在大明,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前中期的历史上,对人的思想也是钳制的,甚至,做的比清朝还要血腥和野蛮。
  洪武年间,国子监生因为不满祭酒宋讷所为,有监生写状子帖在墙上,历数宋讷的不满,但此事触怒了朱元璋,一声令下,监生们人头落地,并且将头颅挂在旗杆上,以警示其余的监生。
  国家储备人才和官吏的最高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