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41章

大明官商-第141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工夫,马永成又晃荡进屋,朝冯虞点了点头。“派去了。”两人相对而坐,冯虞起身烧水沏茶,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胡乱聊上几句。平日两人没有深交,一时也找不到话题,不过决战之夜的才刚刚开了个好头,两人自然是精神抖擞睡意全无,总得找些话说,好打发时间。
    “厂公,现下东厂有多少人手靠得住?”
    “说实话,如今东缉事厂从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到掌班、领班、司房、役长,两百多属官,知根知底靠得住的不过二成,别个要么是新进的靠不住,要么便是给内行厂拉过去了。至于执事番子,忠心能战的也不过两百来人。毕竟东厂职责皆在侦缉,要上阵厮杀不免有些勉为其难了。现下这拨人马全在大内集结候命。只是若真要出什么大事,也未必能顶事。”
    冯虞笑道:“厂公,莫如此说。此番事起仓猝,能召集这些人手已是不易,紧要时,多一人也是好的。不过,眼下大内倒是最为紧要。只要皇上无碍,那就反不了天去。”
    马永成点了点头,“侯爷这话可是说到要害处。现下确是有些捉襟见肘,东西厂不是没人手,大半却靠不住。五军都督府那些公侯倒是腰杆硬,却无兵在手。现下发动起来,却是不敢再出下招,只能在此干等。===想来实在窝火。”
    “噢,此番发动,以何人为首,何人居中调度?”
    “这个……倒是无人为首。反正按着皇上吩咐各干各的。”
    “这可不行。如此大事,无人挑头。若是顺风顺水也就罢了。一旦有些差池,如何应对?”
    马永成“嘿嘿”一笑,说道:“话是这么说。可哪个能挑头?咱家与谷大用,一个督东厂,一个督西厂,谁听谁?谁服谁?张永此刻想来已经出城,也是指不上了。哦,侯爷,你是上过沙场打过大仗的。这时节。你可得当仁不让。”
    “呵呵,现下这局面,咱们人手太少,一动不如一静。捱到大军入城,就算是京营兵马司尽行反了。也不过是螳臂当车。来,品品我这家乡野茶。”
    马永成眉峰紧锁,漫不经心地接过茶盅品了一口,随即便是“咦”的一声。“侯爷,你这茶香高味醇,回味甘长。这是什么茶?”
    听这马永成是个懂茶的,冯虞正愁找不着软些地话题,当即便来了谈性。
    “厂公果然深得茶中三昧。这茶,名唤青茶。^^^^茶叶皆产自武夷绝壁石缝所生三株古茶树,臻山川灵秀之气。为无根朝露所泽。具岩骨花香之胜。单这一条,便是极难得的。
    制这岩茶。技艺上亦是极讲究的,且与而今绿茶做法大异其趣。简言之。有五道工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若是细究,则有晒、晾、摇、抖、撞、炒、揉、初焙、簸、捡、复火、分筛、归堆等十余道之多。
    泡茶,则须取清轻甘洁之水。茶具,则应以小巧精致为佳,玉书煨、潮山烘炉、孟臣罐、若深瓯四物万不可少。”
    看马永成有些发愣,冯虞笑道:“说白了,便是水壶、茶炉、茶壶、茶杯。”
    “哦”马永成恍然大悟。
    “至于泡茶之法嘛,更是讲究了。饮茶时,头一泡,冲入开水后,须用壶盖刮去面上浮沫,之后盖上盖,再用开水淋盖烫热。稍顷,开盖沏茶。通常是一壶茶分注四杯,每杯先倾一半,周而复始,逐渐加至八成为佳。这时,一边慢慢品啜,一边充水再泡。原本还有许多讲究,这会子不是时候,咱们便因陋就简罢。
    品饮岩茶,也有讲究。先嗅其香,再试其味。闻香,不可将茶杯久置于鼻下,应慢慢由远及近,来回往复。*****品茶,须引茶汤遍过口舌。这才能尽得其味。”
    “啧啧啧……还真是学问啊。”马永成听罢,依着冯虞所言,细细品了一番,当下面露喜色。
    “咱家平日里也无甚喜好,便是爱茶。这岩茶么,滋味大异于寻常,不愧岩骨花香四字。怎地如此好茶,之前从未耳闻?”
    冯虞笑道:“厂公不知,这是我自创制茶之法,所产之量极少,也从不曾赠予他人,公公自然无处听闻了。”冯虞说的倒是实话。那三株后世所谓“大红袍”的茶树所在之九龙窠,以及九曲溪畔御茶园,是去年才交待崇安县盘下的。制茶法也是好不容易回想起来,试了许多回才整出来的。冯虞还真没打算靠这个赚钱,产量着实是少得可怜,自己喝还不过瘾呢。今日拿了刘瑾,冯虞心里高兴,这才肯分马永成一杯羹。
    马永成点了点头,“侯爷这可是藏私了。对了,这水用的是何处之水?”
    “京师玉泉山水。”
    马永成当即竖起大指,“侯爷好眼光,好品味!那玉泉山随地皆泉。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所谓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不与众泉同。*****泡茶,那是再好不过了。前朝宰相耶律楚特曾用玉泉水制墨,号玉泉新墨,亦是上等佳品。”
    “这个国城却是不知,受教了。来,再品一杯。”
    马永成捧杯在手,正待品味一番,却见那冯虞面色一凝,“有大队人马靠近。”
    一句话唬得马永成将一杯茶全合在自己前襟上了。“怎么?咱家如何不曾听见。”却见冯虞凝神细听,一会儿工夫,面色渐渐舒缓下来。“不妨事,自家人马到了。”
    这时,马永成也听见远处阵阵马蹄声响。奇道:“侯爷耳力竟如此了得!不过,你怎知是自家人,来的又是哪路人马?”
    “侍卫亲军!这步幅我熟。来人”
    随着这一声吼,亲兵团长赖时亨抢步进屋。“大人。有何吩咐?”
    “援军来了。大开府门,待上一干人犯,与弟兄们会合。”
    冯虞走到门口。又转身回来,抓起茶罐塞给马永成。“既是同道中人,这茶叶便当与公公共享。”
    这一手,让马永成大喜过望。===“侯爷真个是大将风度。决战将至还能顾着咱家,谢了!”
    二人率领上百亲随,押着人犯来到侯府大门外,转眼便见着无数点着火把地骑兵顺着大道飞驰而来。到了近处。看戎服旗号,果然是侍卫亲军骑一团。两方照面,冲在最前头的骑一团团长赵化成勒住马,一跃而下,匆匆行礼禀报:“大帅。骑一团团长赵化成率部赶到,听候军命。”
    “主力在哪里?”
    “嘿嘿,职部腿快,打前站。大队离着京城该当还有一两里地吧。一到北门。谷公公便会领着开到大帅府上。张公公领着我们到城外与谷公公会合之后,便转头去与团营会合了。”
    冯虞不假思索便令道:“你即可率本部兵马护送马公公与一干人犯至皇宫。随后在午门外布防,若有人胆敢迫近皇宫图谋不轨,格杀勿论。”
    “是!嗯?大帅,你呢?”
    “我这就往城门处与大军会合。你给我记牢了,今夜无论如何,决不能让午门失陷、万岁蒙尘。即便是百万大军来犯。你也得给我顶到主力抵达那一刻。”
    “大帅放心。职部誓与午门共存亡。”
    看着马永成与骑一团从面前呼啸而过,往皇宫方向冲去。冯虞轻轻呼了一口气。翻身上马,冲着身后数十名亲兵一挥手。便直奔城门方向驰去。
    此时,谷大用正在德胜门城门洞里转来转去,急得跳脚。身家性命,加上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全押在今夜这一举了。眼下还不知道马永成那边是否得手。即便得手,也还远没到高枕无忧地时候。刨开刚才过去那两千多号人,如今两路大军都还没到。现下自己能倚靠的也就是身边这两百多番子,万一刘瑾手下哪路人马发难,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这城门夺去。到时候门扇一合,胜负转眼便要逆转。
    正在胡思乱想,只听南边马蹄声起,约数十骑飞驰而来。不待谷大用吩咐,已有数十名手下各擎刀剑列队布防。谷大用不经意间瞥见,许多人地刀尖微微发抖。也难怪,正面对抗骑兵高速冲击,实在不是这些西厂番子所长。
    那队骑兵冲到近处,却放慢了马速,当先一人高声道:“前头可是谷公公地人马?”
    听到这一句,谷大用猛地松了一口气,这声音他认识冯虞。谷大用赶忙分开身前的护卫,向前两步喊道:“正是咱家,冯大人,你可来了!”
    两人见面后,冯虞四下看了看,问道:“看样子德胜门这边给公公守得是稳如磐石了。对了,原先那些门军呢?可曾看好了?”
    “这个不劳侯爷挂心。咱家怕生出意外,那几十号人缴了刀枪之后,全拉到城门外野地里……”说着,谷大用将手掌往脖子上一抹,“咱家手下这些猴崽子就是干这个的,干净漂亮,一点动静没有。”
    冯虞听到这话,眉头一下就锁了起来。都说这谷大用心狠气狭,果然没冤枉人。有心责备他杀人如草芥,冯虞转念一想,这会子同舟共济,却不好纠缠此事,免得徒增内耗。
    “谷公公,如此处置也好,免生后患。不知张公公走了多久?”
    “你那两千号人一走,他也换了马,往团营老营方向去了。咦,侯爷,你地人马来得也太快了。咱家估量着,怎么也得下半夜吧,哪知才一个时辰就到了。难不成是那张永会缩地法?”
    “呵呵。前两日,为防安化王余孽生事,我部两万多人奉旨移师北门外不远处驻防。来回一个时辰,差不多。说来也是皇上先见之明啊。”
    两人正说话间,一名番子飞奔而来:“厂公,侯爷,西面有一队五城兵马司的巡兵过来了。”
    这几天,给慢得如老牛一般的“莫拉克”台风折腾得,每天几乎就睡三四个小时,抽空码了一章,自觉质量一般,只能请诸位见谅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尘埃落定
    大用听说不过是五城兵马司的巡兵,将嘴一撇,“咱家还当是什么紧要货色,不过是几个步快,慌个什么?你去,知会一声,西厂在此公干,识相的给咱家绕着走。”
    说罢,谷大用转头笑道:“下头无能,却让侯爷见笑了。”
    冯虞连连摆手:“过谦了。值此紧要时候,有事多禀报也是应当的。”
    说话间,只听着城外隐隐有些声响,却听不真切。众人停下动作,个个摘耳细听。不多时,那声音渐渐近了,却似闷雷在天边滚过一般。听着这动静,冯虞大喜,说道:“想来是咱们的大军到了!”
    谷大用问道:“侯爷,你怎知是自家人马?”
    “呵呵,正北方向,除了团营与侍卫亲军,还有哪路人马?”
    此时,大军渐渐近了,千军万马发出的雷鸣一般的蹄声已是清晰可辨。驻防这段城墙的京营兵马此时才被惊动,一个个盔歪甲斜地奔出敌楼,许多还是赤手空拳,后知后觉地胡乱嚷嚷着:“什么动静?”“百户大人在哪里?”“快落城门”乱成一锅粥了。
    冯虞见此情形,不禁摇头叹道:“这还算是官军么?今夜若是鞑子奔袭,京城只怕是难保。”
    回头看谷大用,对着这炸营一般的场景,这位谷公公是目瞪口呆,似乎也不知该如何应对了。冯虞心底暗笑,说道:“公公,请借圣旨一用。”
    “啊?”谷大用一下子没回过劲来。
    “圣旨!”
    “噢!有、有!”谷大用如梦初醒。赶忙从怀中掏出圣旨。递与冯虞。冯虞一把接过。招了招手。带领自家亲兵上了城楼。
    见一名武官登城。看服色还是个大官。四下乱窜地兵丁们不由停下脚步。看这人要做什么。冯虞伸右手将圣旨往空中一托。高声喊喝:“本官乃侍卫亲军都护、领兵部尚书、镇辽侯冯虞!奉圣谕急招十二团营、侍卫亲军入京听用。你等不必慌乱。本部主官何在。唤他出来听令。”
    那帮兵丁听说面前这位便是大名鼎鼎地冯虞冯国城。据说还持着圣旨。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此时。队伍中不知哪个喊了一嗓子:“回大人。咱们值更百户这会子不知在哪个窑子里快活呢!”这话一出口。周遭兵士哄堂大笑。丝毫没有错愕地神情。看这情形。带队长官溜号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冯虞听罢苦笑一声。“既然如此。尔等便听本官号令。各守城垛。警戒候命。”
    正在此时。只听远处有人高喊:“快关城门。莫让反叛进城”
    听了这话。众人都是一惊,齐齐往城下看去。只见南边大道上一骑飞奔而来,后头气喘吁吁跟着百来号人,似乎是五城兵马司的服色。
    原本那些守城军兵都打算遵命而行,这一下子,重又乱套了。不少兵丁攥紧了刀矛,满眼狐疑地盯着冯虞。
    “哪里钻出来的混账东西!”冯虞低声骂了一句,即刻吩咐跟随在身旁的赖时亨。“西厂番子不知顶不顶用。你带人下去,务必全歼。哦,将那骑马的拿下,我要审他。”
    待赖时亨领命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