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11章

大明官商-第111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中坚。”
    “不错。我想,日后咱们都督府辖区汉人男丁三丁抽一,须服义务役五年,之后未晋校尉卒长者可准除役。此外,都督府所辖军马,旗号、服色、官阶均须变更,以免为人勘破,告到京师,徒增麻烦。”
    “大人可是有了腹案?”
    “不错。”说着,冯虞转到书架前,打开抽屉,取出一叠纸张交与朱潜。“你且看看,可有不妥之处,尽可提出。议定之后,立即发往台湾,都督府军民一体遵行。”
    朱潜接过文稿,细细读来,越看神色越是肃穆,口中不停叹道:“大人早已考虑周全,自明叹服!”看完之后朱潜说道:“大人,此案庞杂,一时间尚未能参透,能否让我带回细细思量,明日作答?”
    “有何不可?只管带去,莫弄丢了就是。对了,此番领军攻略吕宋的是何人?”
    “把总胡锐。”
    “此人倒是有勇有谋,善能用兵。这样吧,咱们去封信,以台湾都督府之名,封其为吕宋总督。吕宋诸岛用兵方略,准其便宜行事。另外咱们定个规矩,日后开疆辟土但有所获,从征军十取起一。其中三成归统兵官,全体将兵按官阶均分四成,另三成专赏有功将士。此令便由吕宋之役始。此外,日后各总督府所收赋税,五成缴交台湾都督府,五成留于地方,由总督全权支配。不过,当地养官、驻军、营缮、抚民开销尽在其中了。”
    朱潜听了倒吸口凉气,“如此厚赏,几年兵当下来,个个必是富得流油了。岂不是令治下人人向往从军开战,征伐四方!不出三十年,只怕南洋尽入大人觳中了。” 
                  第二百零六章 重组
    听了朱潜这话,冯虞“嘿嘿”一阵冷笑,“区区南洋算什么?但有一日,我水师战舰所及之处,尽列我华夏疆土。不过话说回来,此议是否可行,咱们再斟酌。总督事权也不好过大了,以免尾大不掉。”
    回到家中,朱潜又将文稿拿出细细揣摩。
    按着这份文稿,冯虞打算将台湾都督府改设南洋都督府,统管南洋军政民政。杨风代大都督一职,领台湾总督。黄伟任都督佥事,林炫任都督府参议。下头对应朝廷六部分设六政司,不过是将礼政司换为学政司。占领区设总督,统管军政事务,下设镇守使领军,经略使理民政。总督、镇守使、经略使任期五年,一般不连任、不兼领。
    军队这一头,军政军令分开,军政司只管军政,陆师、水师分设两提督,受都督府军令辖制。都督府之下专设参军室,专职参谋军务。
    军制方面亦有大变动,衔职分列。军职方面,火器部队按三三制编练,冷兵器部队按二五编列,官职由低到高依旧是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军衔则为下、中、上等兵,下、中、上士,少、中、上尉,少、中、上校,少、中、上将,元帅。军衔兼顾服役年限、军功、职务而评定。军衔识别标志由星、杠合成,平日缀肩袢,着甲时镶于胸甲、背甲。
    各路远征军应由火铳手、刀牌兼掷弹兵、炮军、骑军、辎重兵混编而成。军服、盔甲、旗号制式暂沿用官军制式。服色则改为灰绿。此外,南洋补给不便,兵士每人增发制式野战背囊一具,火铳手另有战术背心一件,战靴改为硬革底皮靴以护足。不过这些也只能等着相关工坊建成后逐步配发了。
    斟酌再三。朱潜次日下午方才来见冯虞。“大人,这份文稿我已细细看过,官制厘清,文武互制。已是颇为完备。只是有两条,不妨稍作斟酌。”
    “哦?说来听听。”
    “一个,不妨将杨风职务中那个代字去掉,以示信重。第二,这参军室须专设么?现行军中主簿、参军、镇抚、经历、都事等职照搬过来,为都督府幕僚当是尽够了。”
    冯虞说道:“第一条,自明说得极是。反是我小家子气了,便按你所说的办。至于第二条,增设这参军室,我自有深意。不过。这名号看来不甚响亮,容易引人误会,干脆改名作好了。”
    “总参谋部?”
    “不错。所谓总参谋部,便是襄助大都督行指挥调度全军之权地专设部司,主管规划建军方略、研拟战略战术、搜集研判军情测绘地形、统管军机讯报、统管三军教训操演、统管军资调度,有作战规划指挥之实权。”
    朱潜大惊,“这总参谋部职权如此之大!”
    “不错,故而务须所用得人,否则宁愿虚位以待。我想着。日后待台湾规模已成,便劳动老兄你去台湾接掌该职。”
    见冯虞如此看重,朱潜无话可说,只能感激地一拱手,“愧领了。”
    冯虞笑道,“现下便有个差事要给你了。此次吕宋运回的那些东西,如何分拨,你需拿个方略出来。”
    “行,可有大致章程?”
    “台湾所需诸事优先。其次。杨家多分些黄白之物,这两年,我那老丈人为建军、经营台湾等事,垫了不少银子,亏空甚多。再次,京师需得打点到位。不是缴获不少宝物么。便用那些现成货,省些金银下来买农具、工料、辎重。迁民入台,需用之处多了去了。”
    “明日我便拟个条陈出来,大人斟酌着办。”
    见朱潜要走,冯虞赶忙拉住,“还有一事商量。我想,待思献回来,你便去一趟台湾,十天半个月尽够了。建工坊、学堂等民政事务,你比杨风强。所谓万事开头难,这会子去帮他一把最是紧要。另有一节,经略南洋,用间与用兵同等重要,这方面你也是老手。此番入台,你带两个信得过的校尉过去,仿着锦衣卫规程,另设一个侦事局。外探番邦,内察官民。不过,这个局子只有访查之权,无权拿人断案。有何消息,便直通你处。日后你到台湾,这侦事局也只听你一人调度,与都督府无干。明白么?”
    朱潜郑重点头,一拱手,转身去了。第二天,朱潜果然拿着张单子上门交差,冯虞粗粗看了一眼,硫磺、银两尽数发往台湾,黄金宝货三成划给杨家,两成留作打点之用,剩下五成贩售变现用作采购各类所需物资。
    冯虞将这单子交还朱潜,“就按着这上头所列处置。对了,交待下去,日后南洋所获财货,除金银外,尽行发运台湾交都督府,免得来回转运,空耗运力。”
    “不过,财货清单还是要发过来一份,如何分派处置,还是得大人你定夺。”
    冯虞点头道:“说得是。对了,思献在京城可有消息?”
    “万邦园这条线前两日发来消息,思献已将那块天黄送入宫中,正德大喜,当下着人刻上昌寿二字作私章用了。李东阳、张永、刘瑾几人府上也都送过。现下京师已轰动了,那些手上大把闲钱的,正四下打听呢。思献的意思,打算遍邀京师雅士办个品评会,与天下印石同台相较,如此方能一鸣惊人名动天下。”
    “好主意!我都想赶去京师一睹盛况了。”
    “掐算日子,也就是这几天。只怕大人你是赶不及了。”
    “呵呵,说着玩地。你说,思献原本一副高人雅士的做派,怎么跑路子跑得如此顺溜?”
    “思献并非不通俗务不明世道之人,原本心无所求不屑为之,如今既已出山,说不得要为大人卖些气力了。对了,大人,京师还有个消息大人须得警惕。”
    “什么消息?”
    “线报称,内行厂派人来福建,或是出自刘瑾指使,意图不明。” 
                  第二百零七章 天罗地网
    “内行厂?!”冯虞的眉峰当即便锁了起来。“内行厂直属刘瑾,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皆在内行厂监察之例。地方上又无东西厂派驻人手,这些阉狗来福建,明摆着是要对付我的。莫不是咱们经营台湾动静太大,给他们探得什么风声了?”
    “按说是不会,朝廷素来不在乎南洋动静,咱们攻略台湾用的又是私兵。此外,如今台湾至福建之间海面,来往海船尽挂杨家旗号,外人也无从探知动静。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是那李俨,诨号李四海的,手下还有不少海船四下贩私。或许是他听得什么消息,报与朝中某位权臣,又为刘瑾获悉。再不然,便是咱们手下有刘瑾的坐探!”
    “不会是毛自卿么?”冯虞问道。
    “不会!”朱潜答得斩钉截铁。“这些日子,我已在市舶司伏下许多暗桩,如今那毛自卿一举一动皆在我眼皮底下。最近这家伙消停了许多,又拿了咱们不少好处,屁都不敢放一个。”
    冯虞来回走了几圈,蓦地立定脚跟,转头对朱潜说道:“不管他如何打算,咱们自有应对之规。现下第一紧要事,便是查清那李俨背后是何人撑腰,对咱们是友是敌。能拉便拉,又财一起发。若不成,就如赵大一般处置了。至于京师来的这拨客人,不论来意如何,总归是要对咱们不利。这么着,即刻派人分头把守福鼎、崇安两县分水关。北人入闽,不论借道浙江、江西,必经这两处。一旦现形,从速调集人手,寻僻静处将这帮龟孙密裁。尸首埋藏深山,给他们来个踪迹全无下落不明。”
    “这个……妥当么?打狗还得看主人。”
    “呵呵,就是要让内行厂、让刘瑾心存疑忌。咱们这日子才能过得安稳些。其中关键。便是活计定要做得利落。不能留下蛛丝马迹给人抓住把柄。这个,还须你亲自布置,定要万全才是。”
    “明白。”
    内行厂役长刘永千不甘万不愿,领了个远赴福建的差事。在京城。役长虽说是个排不上号的小角色,可这内行厂是刘公公亲领,可说是手眼通天,看哪个不顺眼,锁镣一抖将其拿下往北镇抚司一送,平白编个大罪。掉过头来再找家属敲银子。刘永自打从东厂投奔过来升了役长,几个月工夫连敲带拿,已是五六千两银子入账,其中半数孝敬上官,还落个能员的风评。哪知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回这棘手差事一下来,掌班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你说在京城好吃好喝的何等自在。大热的天千里迢迢跑到福建访查锦衣千户。什么好处没有还沾一身尘泥,什么事嘛!
    刘永越想越气。嘴里不禁便骂骂咧咧起来。身边一个番子见长官不开心,忙凑过来劝解:“档头,这回出京,小地以为也是个肥差。咱们到了福州府,先将想要的东西搞到手,再将身份一亮,不说来意,地方文武哪个不是战战兢兢死命的巴结。”
    “巴结个屁,你不想想咱们要对付地是何等人?漏了风声,巴结没份,死命倒是差不离了。老老实实办了差赶紧走人。若是做得漂亮,刘公公那边或许还有些恩典。还有,说过几回了,在外莫叫我档头,小心漏了身份。”
    四下看看,刘永更是一肚子气。“我说你们几个,咱们这一路扮地是商贾,不是截道地,一个个横眉立目的作甚,敲惯了竹杠放不下脸来是怎么的?都听明白了,冯虞是什么人你们心里该有个数,他可不是一般的锦衣卫,见了咱们跟老鼠见猫似地。他可是皇上信臣,正二品的龙虎将军,边备提督,锦衣卫指挥同知,领的福建千户。在福建那一亩三分地上,人家可是有权有势还有兵,真要翻脸了,咱们逃都逃不及。前头可就出来了浙江地界,都给我加上八倍小
    翻过一个山头,前方便是闽浙交界分水关。几个卫所军懒洋洋地缩在关门里,拿个蒲扇可劲地扇着。天近正午,日土毒着呢。
    刘永这七个人牵马驾车到了关门处,那几个兵丁见是有钱人打扮眼睛一亮,当即横起长矛拦住去路,“什么人!何处来,何处去!”
    一个扮作车把式模样的番子赶忙迎了上去,“我家老爷是京师来的,欲往福建采办海货药材。几位总爷行个方便。”一把制钱偷偷塞给那领队的什长。
    那什长颠了颠手中钱币地份量,又问:“可有路引?”
    “有、有。”番子回身便要去拿,那什长却改了主意,一摆手,“算了算了,看你等也不象歹人,放行。”
    过了分水关,刘永愤愤地回头看了一眼关城,骂了一句:“只知敲竹杠,没个守兵模样。”浑然忘了在京师之时,自己那竹杠敲得可比这几个兵丁狠多了。
    待刘永等人走远,那什长反身上城,冲着关楼内抱拳施礼,“大人,想来便是这一拨了。”
    却听搂中有人问道:“几成把握?”
    “京师来人,七人一伙,看那几人都有功夫在身,暗藏短兵,骑马姿势也是同道中人……九成把握。”
    “好!回去有赏,你先退下吧。”
    “是。”待那什长退去,关楼门扉一开,一名便装独臂男子健步而出,正是岳海。在他身后一羽信鸽振翅而起,向南飞去……
    刘永一行沿着官道一路向南,往福鼎县城方向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