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无双大明 >

第152章

无双大明-第152章

小说: 无双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就更过分了,干脆让刘良女和凤姐把名字互换了过来,直让凤姐伤心之下暗暗抹泪,偷跑出宫来向刘良女诉苦。
  ************************************
  李月轩知道正德的想法,可是说到底和她也是关联不小,想了想也实在不好再去向正德开口,只好委屈刘良女道:“算了,陛下能不强将你接进宫已是难能可贵,这次咱们就由着他吧,我看你那妹妹对陛下也是渐渐倾心,她们日后相处时间常了,陛下自然会知道凤姐的好处的,咱们就不必去多费心神了”
  刘良女想起自己妹妹那委屈的模样,仿佛就是一面镜子一般,忍不住哀叹道:“公子,奴婢能留在公子身旁,本已是上天眷顾,如今妹妹又得陛下喜爱更是她的福气,只是对于女子而言,有一个真心喜爱自己的男人才是最大的幸福,如果陛下这般轻待凤姐,日后叫奴婢如何再与妹妹相见”
  李月轩一阵头大,刘良女心思细腻善良,自然见不得妹妹受委屈,可是自己把她带回来正德已经是宽宏大量了,若是再去干涉人家的家务事,势必讨不到好。
  想到这,李月轩眼珠转了转,忽有一念,笑道:“好了,别委屈了,我知道你定是在意陛下将你名字用在凤姐身上,她会难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叫这个名字,那咱们不叫刘良女了,咱们改名,看陛下怎么办”
  刘良女见他那一脸愤慨的模样,噗嗤一笑,道:“你怎地和陛下一个模样”
  李月轩故作惊奇道:“怎么一样了,我这还不是为了你”
  刘良女自然知道他的心思,便低低笑道:“是,是,公子准备给奴婢换个什么名字呢”
  李月轩想了想,脑中却忽然闪过一个红杉女子,神色不由一滞,刘良女见他神色有异,轻轻道:“公子,你怎么了?”
  李月轩回过神来,心下一阵失落,讷讷摇了摇头,然后强笑道:“没什么,我想到了,你不如叫芷萱如何?”
  “芷萱?”刘良女微一沉吟,觉得这名字清雅不俗,心里十分喜爱,便笑嘻嘻道:“公子取的名字真好听,以前可是常帮别人取么?”
  这话本是她无心打趣之言,却正中李月轩痛处,李月轩脸上一阵苦笑,喟然道:“以前就给一个女子取过名字而已”
  **********************************
  正德给凤姐用了刘良女名字几日,终于还是放弃了,刘良女改名芷萱让她明白了,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只有那个人才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豹房里的人现在虽然都知道凤姐不是刘娘娘,却是都已经习惯这么叫她了,凤姐如今已知正德渐渐正视自己,心中高兴,反而没有去在乎下人们的称呼,大家便都这么叫着她。直到几年之后,才改过来。
  半年之后,正德、凤姐回大同游玩,久盛楼改名凤临阁,传为一段佳话。不过那是后话,在此不表。
  正德三年四月中,正德在李月轩恳求下,领李月轩向太皇太后请罪,太皇太后不见,则跪于慈宁宫门前一日一夜,太皇太后终被两人所感,不再计较前事,病况亦见好转。
  两日后,正德召见李月轩、内阁三位大学士,六部大臣及五军都督府各都督,商议江南事宜。
  PS:刚和朋友一起去吃圣诞餐,肚子好饱,好饱,呵呵,祝大家圣诞快乐!
    涤荡乾坤 壹七五 用兵江南
     更新时间:2009…2…24 14:27:08 本章字数:3945
  今日老爷子的心情非常好,看着身旁的孙儿,眼中总是透着难以言表的欣慰和宠爱。
  昨夜看着李月轩满脸眷容的被侍卫送回家,李东阳虽还在生他的气,担心之下却忍不住前去看望,当得知李月轩是为得太皇太后原谅而弄得此番模样,心里不但不怒,反而暗喜孙儿真是长大了。当然,这也把老爷子心疼了半天。
  两人过了午门,门前的侍卫上前见礼,李东阳摆摆手,示意免礼。李月轩乖巧的如个犯错后的孩子般,一言不发的跟在李东阳身旁,心中却是有苦难言,暗忖若不是为了体谅老爷子对皇家那分特殊的感情,自己又何必受那苦楚。想起马怜儿都帮他揉了半天伤处了,可现在膝盖骨都还是隐隐作痛。
  侍卫们与李月轩倒是比较熟,毕竟他与正德关系匪浅,要常进宫见驾,加上脾性也很温和,从不乱摆架子,相对李东阳的畏惧尊敬而言,宫门侍卫平日倒是比较和李月轩亲近。
  见李太师今日面色不是太好,在李阁老面前格外乖巧,侍卫们还以为小太师因太皇太后之事刚被阁老责怪过,便也识趣的没上前招呼。只是行了一礼而已。
  李月轩此刻身子并没完全恢复,要不是今日正德忽然说有要事传召,他也懒得进宫来受累。
  爷孙两人过了午门,刚要走进奉天门,只听身后一身响亮的叫唤喊住了两人:“阁老,太师”
  李东阳、李月轩二人闻言驻足,回过头来,只见春风满面的陆完快步往这边走了过来,李东阳与李月轩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疑惑:今日不是全部召见堂官吗,陆侍郎怎么也来了?
  正在两人奇怪时,陆完已经快步走到了他们身前,恭敬的作了一揖,道:“下官见过阁老,太师”
  李月轩虽品阶与老爷子相当,但却不敢放肆,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回礼。李东阳拱了拱手,笑道:“陆少保这是要去哪里?”
  陆完前些日清剿霸州绿林有功,回朝后加封太子少保,张永、谷大用则得了不少钱财,算是奖赏了。唯一什么也没得的恐怕也就李太师了。
  不过,加封太子少保虽然让陆完高兴了半天,但紧接着,正德听取大臣意见,因兵部尚书王琼任人得当,调度有方,也加封为太子太保,职位始终比陆完高上一等,陆完本还高兴的,听到此事顿时气愤不已。回家后大骂王琼一匹夫耳,安敢言功,不过沾我之光罢了。
  这话不知道王琼知不知道,反正李月轩和李东阳是知道的,不过看近日王琼也没有对陆完冷语报复,看来他不是真不知道就是不去计较,故意装起傻来。
  陆完满面春风,听到李东阳相问,拱手道:“刚刚陛下传旨,要召见下官,下官正要去乾清宫觐见陛下”
  李东阳神色微微一变,据传旨的太监透露这次召见的全是堂官,想不到陛下会召见这个侍郎,看来对他倒是很器重。不过此人满面春风,喜形于色,见到自己相问竟毫不知内敛的说起此事,看来始终太过轻浮了。这点轩儿就比他强多了。
  李东阳心中微微得意,淡淡一笑道:“老夫与轩儿也要去见觐见陛下,陆少保如果方便,就与老夫一同面圣吧”
  陆完听得激动不已,想不到内阁首辅李阁老会邀自己同路而行,这真是莫大荣耀啊,陆完急忙定了定激荡的心神,拱手道:“阁老有命,下官岂敢不从”
  李东阳看在眼里,微微笑一笑,心里却是更为可惜:此子虽用兵了得,战绩标榜,但锋芒太露却不知收敛,又毫无城府,比起王琼来可差的太远了。有王琼一日,他恐怕再难染指兵部尚书。李月轩没老爷子想这么多,见着陆完喜形于色,不加隐藏,反倒是觉得十分有趣。
  三人来到乾清宫,六部尚书、两位阁臣以及五军都督已经全部到齐,相比而言,李家老小和陆完倒像是迟到了一般。
  李东阳、李月、陆完轩进门后,六部尚书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见着同路而来的陆完一时也都费解起来,暗道:这小子跑来做什么,没听说今日有让侍郎来商议啊。
  只有张彩、杨廷和、王琼三人面色如常,似乎并未惊奇陆完的到来。正德要商议的事情,他们早已知晓。这几日李东阳因李月轩之事“抱病”在家,已是好几日没到内阁理政,这些天的政务几乎全由杨廷和、张彩处理,李东阳反而不知道内中原由。
  李东阳三人向正德行过礼,正德见人到齐了,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个笑脸,抱怨道:“昨日朕在太后门外跪了十多个时辰,这身子还没恢复,就由王尚书把事情说一遍吧,朕知道你们心疼朕身子金贵,朕就不作践自己了”
  王琼脸色一阵尴尬,哪有当皇帝开口这样说自己的。杨廷和、张彩和几位尚书以及陆完心里却都听得一笑,目光看了王琼一眼,微微咳嗽了两声,谁都没有说话。
  只有李月轩与正德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同时泛起一抹苦笑。
  王琼无奈,清了清嗓子,走到众人前,拱了拱手道:“各位大人,今日陛下召见各位大人前来,所为之事乃海疆之患”
  李东阳眉头微微一挑,心里已经了然接下来的事情了。
  王琼继续道:“据昨日兵部收到的急报,浙江、福建开始有小股倭寇开始侵扰临海,虽然没造成多大危害,但沿海百姓已经开始心惶不安,所以陛下决定,开始---向江南用兵”
  王琼说到此处,不再言语,目光扫过在场的各部大臣,最后落在了李月轩身上。
  李月轩自然知道王琼看着自己是什么意思,那分用兵江南的奏折就是他亲自所拟,江南及东南沿海各省的军备资料也是他命内厂送到兵部的,里面甚至还有日本国内局势以及倭寇势力,常年盘踞地带等资料。可谓事无巨细,列的清清楚楚。让王琼暗叹内厂收集情报之厉害。比起东、西二厂及锦衣卫不知强了多少倍。
  王琼对李月轩这个厂督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时间慢慢过去,各部大臣虽然心里早已知道此事今年必然实施,但此刻听到要正式用兵还是忍不住腹中一叹,看来又要再动兵戈了,朝廷这两年兵事不断,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刚晋户部尚书,才从延绥回朝的丛兰并不知道朝廷原来的这份决议,此刻猛然听到,心里不由一紧,想了想出列道:“陛下,此番用兵江南,不知陛下可是准备妥当了,要知此番作战目标乃是倭寇,他们常年奔袭于海上,并非陆战那般简单啊”
  正德看了丛兰一眼,然后又斜睨了一眼王琼,王琼会意,面向丛兰道:“丛尚书刚晋尚书一职,在边疆呆的太久不清楚朝廷当初的决议,其实朝廷早已开始着手准备,现在已经具备海战的实力了”
  丛兰眉头微跳,道:“噢?”
  王琼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分折子,朗声道:“这是浙江、福建两省上呈的备战情况,丛大人请看”
  丛兰接过折子,细细看了一遍,目露惊叹之色,想不到朝廷为了此战竟然动用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筹划之细密周详,直让人膛目结舍。
  丛兰满怀敬佩的将折子递回王琼,神色凛然,王琼心中满意,看向各部大臣微微笑道:“各位大人,浙江巡抚赵勇贞日前上书,浙江一省已完成朝廷交于的造船任务,造福船十二艘,大型战船三十六艘,其他各类船只六十余艘,共计一百三十余艘,再加上改造原由船只,目前光浙江一省朝廷可用战船已有两百余艘,现在,大船正在安装火炮,只需月余,便可下海杀敌”
  “而福建一省也动用所有了财力物力,在两个半月内造各战船只共计一百四余艘,两省水军训练也已渐收成效,在三月底的实战演习中,两省水军大破海盗。。。”
  王琼的声音在寂静的乾清宫里回荡,更多的消息慢慢公布出来。直让这些大臣们神色越来越丰富。
  各部尚书好几位都是新近的,虽然都知道李月轩当初的奏议,以前却都未参与其中,此刻突然听到朝廷竟然暗中筹划了这么多事情,心里当真是惊骇无比。
  纵观在场众人,除了李东阳、杨廷和、张彩、李月轩、曹元和王琼一直面色如常外,其他人的神色都由最开始的紧张渐渐转为轻松。
  王琼道:“各位大人,正所谓双管齐下,事倍功半,如今朝廷虽然末兵厉刃,精心备战,此战定是毫无悬念,但若是能把伤亡减到最低,那是最好不过,所以朝廷决定让高丽、日本两国参战,据内厂送来的情报,高丽国也是长年受倭寇侵扰,其患不在我大明之下,而且它们一直臣属我大明,用之乃天经地义;日本国如今国内虽然纷争不断,诸侯割据,不过不久我大明即将开设海岸,通商诸国,据内厂在日本国的密探来报,日本国一些领主有意与我大明通商,愿意出兵共同围剿,朝廷商议再三,决定向这两国派遣驻地使团,周旋此事”
  王琼接到内厂送来的消息上把那些领主都称为大名,王琼本也想这么念出,但一想到我大明与大名字音偕同,实在说不了口,便算了。
  众位大臣见王琼把朝廷的打算道来,都心中激荡,正德看在眼里,心里嘿嘿一笑,暗想此战自己和月轩、内阁三位大学士还有王琼那老小子没少费心思,头发都白了几根,现在看来,这帮大臣倒是都被吓到了。
  正德见王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