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综穿]目标,名留青史 >

第60章

[综穿]目标,名留青史-第60章

小说: [综穿]目标,名留青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请君入瓮,而后瓮中捉鳖。我也已经凭此制定万全之策,攻弱避坚,甚至为此牺牲前来接应的族人。可我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败得这么惨。尤其是北门这边,几乎是在顷刻间就被消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告诉我,我究竟输在哪里?耶律休哥感激不尽。”

    慕容建中想想告诉他也没什么,就简单跟他说了他的布置。

    当慕容建中看到海东青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对策了。

    吩咐手下人布置一番后,慕容建中用魅影箭射下海东青,正式启动他的计划。他叫人把用契丹文写了封信,用弓箭射到城外。信中的内容就不用多说了。他几乎可以笃定耶律休哥一定会利用这次机会。当然,他也没有这么低端。他可不认为这么简单的计谋,耶律休哥会上当,然后直挺挺地通过南门往城里冲。再怎么说人家也是当代名将。这只是他用来掩人耳目和引耶律休哥上钩的诱饵罢了。只要耶律休哥来,不管他是怎么部署军队,都在慕容建中的掌握之中。

    不过,耶律休哥也够狠。采用了对城外辽军来说最稳妥的方案,直接不管接应他们的契丹人的死活了(虽然他们只是慕容建中找来的群众演员),利用宋军兵少,将军队分成四部,每股兵力都不逊于宋军,不仅能遥相呼应,而且在各个方向都对幽州城中的宋军保持压力。在战役打响后,攻弱避坚,攻打兵力最少的北门。慕容建中的兵力,在正常情况下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消灭其中任何一支的。只要其他方向的辽军能顶住宋军的攻击,等北军能突破幽州城门,那就是宋军的末日。

    但是,被耶律休哥寄予厚望的北军却全军覆没,而且,几乎是在顷刻间就灰飞烟灭。这个时候,他推翻了他原本的猜测,理所当然地认为宋军主力在北门,于是疯狂地攻击南门。可实际上,慕容建中在北门总共就安排了两百人。

    这两百人又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消灭比它多四十倍的敌人的呢?

    这就要从慕容建中发现海东青那时说起。他发现海东青之后,没有立即射杀它,而是整整让这只扁毛畜生在他头上耀武扬威了两个时辰。在这两个时辰,他布置了这个让八千余人命丧黄泉的陷阱。他派人在北城墙那边凿开数十个洞,每隔十步左右就有一个半个人那么高的洞。然后在里面填埋上轰天雷(宋代的火药制品)。当北门的辽军大部分都登上城墙之后,轰天雷瞬间一起引爆。经过白天攻城战的洗礼,再加上被挖了数十个洞,根基不稳。在轰天雷的轰炸下,城墙轰然倒塌。登上城墙和正在爬墙的辽军顿时中招,个个都死得极其凄惨。不是掉下来摔死的,就是被倒塌的城墙压死的,要不就是被碎石碎砖砸死的。这一下子,有*成的人直接挂了,剩下的辽军士卒也基本上都带着伤,即使没有伤,也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呆了。很快,这些漏网之鱼也被埋伏在北城民房之中的两百精锐宋军歼灭了。

    虽然四分之一的辽军已经被消灭,虽然当时耶律休哥已经失去理智,但辽军仍然三倍于宋军。不过,慕容建中却也留了一手,专门对付他。

    他在南门也有布置。在北城挖洞的时候,他又派人在南城墙挖墙。在南城墙上开了十余道突门(即暗门)。在耶律休哥将全部兵力都投入到攻城时,慕容建中先是佯作不敌,带着军队退到城下,实际上却是直奔突门而去,从突门中破开薄薄地一层砖墙,直接就插入了辽军军阵。出其不意地进入辽军的核心地带的宋军士兵马上发动猛攻,砍断云梯,屠杀还惊魂未定的辽人。辽军因此大败。

    听完了这些,耶律休哥苦笑道:“潘丞相真乃神人,吾远远不及啊!”

    看着耶律休哥颓唐的身影,慕容建中一阵叹息。耶律休哥也算一世英雄,谦逊道:“耶律将军也是当世豪杰,堪称智将。只是太心急了,这才让敝人有可趁之机。此不足挂齿耳。”

    耶律休哥又是一阵苦笑:“那又如何?终究是败给你了。今日之败,唯死而已。”

    “将军……”辽军士兵都潸然泪下。

    耶律休哥抬起手中的剑,抹了抹剑身上的血,说道:“我从军打仗数十载,马革裹尸本就是军人的宿命。被潘丞相这样的英雄豪杰击败,耶律休哥心服口服。临行前,我已向太后立下军令状,不成功则成仁。今日就是我履行诺言的时候了。”

    慕容建中知道耶律休哥是真的已存死志,他这样说不过是敬耶律休哥也是个人物,安慰他一下而已。只是,耶律休哥下面的动作却惊呆了他和一群小伙伴。

    耶律休哥突然转身,对着千余辽兵道:“本将无能,累及三军。众将士可还愿追随本将?”

    辽军轰然答道:“愿!”

    “好!”耶律休哥马上下令:“众将士听令,拿起你们的武器,冲向宋军,斩杀潘仁美!”

    慕容建中和宋军的士兵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刚才已经准备自刎,现在这算怎么回事?

    耶律休哥复杂地看了慕容建中一眼,说道:“潘丞相令我非常佩服,但是,对不起了。为了大辽,我不得不这么做。”

    他败给人家是技不如人。他今日定会以死谢罪。本来他只想自个儿自刎就算了。但这个潘仁美将他玩弄于鼓掌之间,几乎是算无遗漏。他和杨继业父子是辽国的劲敌。他不能留这么可怕的敌人在世上威胁辽国的安全。就算是拼了这条命,他也要找潘仁美垫背。虽然把握不是很大,但无论如何,他都要试试。为此,他可以不要他的名声,也可以牺牲那上千将士的性命。

    宋军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准备受降的辽军会突然暴起,连准备好抹脖子的辽人将军也带头杀了过来。

    过了数息,直到辽军士卒冲到阵前三十步的时候,宋军才反应过来。

    “快,快,结阵防御。保护丞相!”

    “放箭,放箭!弓箭手放箭!”

    “……”

    ——————这是两军厮杀的分割线——————

    最终,耶律休哥发动的意图除掉慕容建中的决死冲锋没有取得成功。毕竟辽军已经精疲力竭,而且数量上也毫无优势。慕容建中也不是吃素的。除了一开始有些愣神被阴到之外,马上组织了凶狠的反击。

    渐渐地,耶律休哥身边的辽军将士越来越少,虽然也每一个死亡的辽兵最少能拉一个宋兵垫背(毕竟战斗力摆在那),有的甚至能完爆七八个。可是他的主要目的并没有达到啊!目标对象还是毫发无伤。这样一来,即使杀了再多的宋军也毫无意义。

    “太后,陛下,臣尽力了。”耶律休哥知道,今天他是不可能成功了。他身边已经不足百人,而且个个都带伤,围成一个圈,被十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只要宋军一个冲锋就能解决他们。

    他面朝南方,悲呼一声,把剑架在脖子上,朝着南面喊道:“韩隐,大辽就交给你了。”

    说罢,自刎而死。这次是真的死了。

    “将军……”剩余的辽兵悲呼。

    一个辽军军官突然说道:“吾等追随将军十余年,出生入死。今日自当生死相随。”

    说罢,拔剑自杀。

    其余辽兵受他感染,也都慷慨赴死。

    慕容建中默然地看着耶律休哥倒下,然后辽兵纷纷慨然赴死。他们是失败者,他甚至不知道他们绝大多数人的名字,但心中对他们的敬佩却油然而生。他可以指责耶律休哥卑鄙无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辽国的忠诚,为了辽国,他可以不惜自己的名声,更何况兵不厌诈,他这么做也可以理解。还有这些辽兵,明知必死,还是毅然追随耶律休哥,拼死一搏。不为活命,只为国家。放眼天下,纵观古今,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如果宋军遇到今天的情况,大多数人会可耻地选择投降吧。

    “我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啊!”慕容建中心中暗叹。

    尽管这一战辽国损失惨重,在不久之后或许还会因此失去燕云十六州。但辽*队的这种精神气犹存,它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这一点上赵宋却是远远不及的。在很长一段时间,辽国还会是赵宋的巨大威胁。因为这些可敬的勇士。

    感慨良久之后,慕容建中说道:“将他们厚葬吧。他们都是勇士。”

    ……

    幽州一战结束,宋军以少胜多,大败辽军。但同时,在辽军决死反扑之下,宋军损失也不少。慕容建中无奈地发现如今宋军已经无力再战。只能暂时放弃南下跟杨继业一起夹击耶律斜的计划。

    眼前明明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他却无力把握。其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不过很快,慕容建中就不必纠结这件事了。

    幽州一战,耶律休哥率领的三万辽军大多不是战死就是自杀了。但也有在夜间走失,逃逸的漏网之鱼。他们往南投奔耶律斜。耶律斜很快就知道了耶律休哥败亡的消息。

    耶律斜对战友战死感到痛心,对慕容建中更是恨之入骨。但他尚存理智,知道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最要紧的是趁杨继业这边没有得到幽州的捷报,赶紧撤退。要不然,等杨继业完全反应过来,他的下场也不比耶律休哥好多少。

    耶律斜当机立断,下令烧掉带不走的辎重,三军向西前往蔚州、云州。他亲自带军断后。

    因为辽军都是骑兵,即使行动迅速,再加上耶律斜够果断,根本没有给杨继业多少时间反应。等杨继业探知明确的消息,耶律斜已经溜了老远,追之不及。

    杨继业带着军队到幽州跟慕容建中会合,谈起这件事悔恨交加。后悔没有拦住耶律斜,让他给跑了。恨自己无能,白白错失一举歼灭燕云地区辽军主力的机会。

    慕容建中劝慰道:“杨将军莫要懊恼,如今形势大好,虽跑了耶律斜,但已经对我军构不成太大威胁了。云、蔚、新、武等西方四州有耶律斜大军镇守,先放在一边,小心戒备就行。当务之急就是收复燕山五州(儒州、妫州、蓟州、檀州、顺州),特别是居庸关,以防开春之后辽军大举南下。”

    杨继业知慕容建中说的有理,就暂时放下心中的郁闷,同他一起商议收复燕山五州。

    耶律休哥兵败身亡,耶律斜引军西去,据城自保。燕山五州没有多少军队,他们几乎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收复了五州。宋军后续的部队这时候也赶到,陆续收复了寰州和应州。耶律斜苦于兵少,只能眼睁睁看着宋军收复两州。

    至此,除了被耶律斜控制的四州之外,长城以南再无辽人的势力。

    此次北伐虽然只是临时起意,其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也。因此准备不是很充分,规模也不大。但战果却非常丰硕。收复了燕山五州和太行山的三州(朔州、寰州、应州),还有涿州,可谓是大获全胜。

    此战功劳最大的自然是以少胜多,挫败辽国大将耶律休哥,一举扭转战局的慕容建中。赵光义对他倒是挺大方的,赏赐像流水一般流进他的丞相府,剌封他为燕国公。要知道,赵宋为了避免官员权威过重,只有德高望重或功劳甚大的死者才有的荣耀,他能得到这一荣誉,足以名垂青史了。唯一让慕容建中哭笑不得的是,转了一圈,他的爵位还是燕国公(在北齐时,继承慕容绍宗的爵位)。不仅是他本人,他的家人也因此受惠。潘旭连升三级,连身为女眷的潘影也被封为县主。

    赵光义对慕容建中一家可谓是荣宠至极。但对杨家却显得非常刻薄。

    赵光义以杨继业畏缩不前,延误战机,致使辽寇耶律斜逃脱为由,对他小惩一番,将他降了一级,罚俸一年。还特意下旨斥骂杨继业,对杨继业和其诸子的功劳视而不见。

    圣旨一出,朝野一片哗然。杨继业虽然让耶律斜跑了。但这并不是他的错,只能说耶律斜这小子实在太滑溜了。而且,当时的情况还不明了,他选择稳妥处理也是无可厚非。赵光义此举根本就是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况且,有句话说得好。杨继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然他不是此战的主角,但也出力不少。朔州城还是他收复的呢!

    以八贤王为首的百官对此愤愤不平。赵光义下这道圣旨分明是脑袋被门给夹了(当然,他们只敢在心中腹诽)。

    不过,慕容建中却看出了赵光义的用意。除了平衡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