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综穿]目标,名留青史 >

第35章

[综穿]目标,名留青史-第35章

小说: [综穿]目标,名留青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燕国的新国君。

    就这样,李腾通过卖力的表演,竟然得到了一个国家。

    说实话,李腾治国的确有几把刷子。在李腾的领导下,燕国逐渐恢复了生机。燕国百姓对他也从一开始的犹豫和探究,变成了如今的心悦诚服。

    当然,燕国的势力还是很浅薄。国力弱得连中山国都可以随意欺凌。为了能找个好靠山。李腾向齐宣王上奏,说自己的齐王的臣子,那燕国就是齐国的臣子之国。他李腾是暂时替齐王管理燕地罢了。

    齐宣王对在燕国的失败耿耿于怀,不过,也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于是,李腾又为燕国找来了齐国这样的靠山。与它相邻的中山国不敢招惹齐国。于是就归还了被它占领的燕国的城池。

    对于李腾的手段,慕容建中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是个好演员啊!竟然凭借演技,就这么得到了战国七雄中的一雄之国。虽然,燕国在七雄中排在末尾,虽然现在燕国百废待兴。但李腾能无中生有,空手套白狼地得到一个国家。试问,当今天下,谁有这样的能耐?

    而且,李腾绝对不是甘于人下的人。他岂会一直对齐国忍气吞声,低三下四的。搞不好他会跟历史上一样,带着燕国,打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几乎覆灭了齐国。

    只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

    慕容建中转头看向坐在榻上,正在苦读兵书的乐毅,玩味地笑了。

    鬼谷子让他找个人继承衣钵。他挑来选去,找了很多人。最后选中了乐毅。将他毕生所学传授给他。几年前,孙膑也回到鬼谷山,将他们合著的兵书也传给了乐毅。

    有一件事要说明一下,孙膑也找了一个徒弟。他叫苏秦。还有,他听说鬼谷子当初离开鬼谷山云游四方,在外又收了一个徒弟。他的名字叫张仪。现在在秦国担任相国。

    不知道他们又会在这个时代演绎怎样的传奇呢?

    慕容建中想着。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算是这个故事的结尾。也许会有番外。家里没有网,在网吧传的。明天到单位就有了。
第31章 后续+番外
    慕容建中和孙膑相对而坐。

    孙膑笑道;“乐毅下山了,”

    慕容建中点点头;说道;“他对兵法的领悟能力很强,是个天生的兵家。他早就可以下山了。可是,他一直在等。”

    孙膑问道,“那现在呢;”

    “乐毅说现在是个好机会。”慕容建中答道。

    孙膑问道,“他去了哪里,”

    “燕国。”

    孙膑默然。燕国的国君,也就是他们的师弟李腾刚刚病故。乐毅却挑这个时候去。

    慕容建中笑道,“乐毅选的时机没错。我当时问他的时候;他告诉我说;‘燕国的旧主死了。新君正在招贤。’我就问他:‘燕国的招贤令早就已经传遍天下了。你当时为什么不去?’乐毅说道:‘当时我的学识还很浅薄,不足以承担一国的重任。如今我已经有这样的能力了;当时燕国虽然也在招贤,但国君已经老迈,即使有雄心也只能托付给下一代。而且,他跟师父的关系也不好。我去了未必能得到他的信任。在旧主的教唆下,我也未必能得到新君的信任;现在燕国的国君刚刚继位,肯定想有一番作为,这样就需要有自己的班底。旧王留下的顾命大臣虽然不错,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未必就会重用这些人。我这个时候去,只要能打动新君,就一定能得到重用。’既然他都这么说了,我当然要放他下山了。”

    孙膑不由自主地点点头,说道:“乐毅确实想了很多,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他选了一个比较低的起点。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随即他又慨叹道:“可惜,我的弟子却看不透。不仅急功近利,而且好高骛远。”

    孙膑说的正是他的弟子苏秦。苏秦才智不逊于乐毅,而且,比起乐毅来,他更加圆滑。但他却不如乐毅那么稳重。还没有学成就急于下山。而且,一下山就到秦国去推销一统天下的策略。结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慕容建中笑道:“你担心什么呢?苏秦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人。他现在不是奋起了。”

    孙膑也有些欣慰地点点头,说道:“索性他能及时改过。‘头悬梁,锥刺股’可是一时美谈啊。他今后的成就定然不凡。绝不会比我们四人逊色。”

    说到他们师兄弟几个,慕容建中也有些黯然。纵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见得有多融洽,张仪他没见几面,跟李腾的关系恶劣到干脆就老死不相往来。但他们终归是师兄弟。现在却骤然有两人去世。张仪是最小的一个,也是最晚入门的小师弟。但他却是最早去世的。前不久,李腾也死了。

    慕容建中叹道:“张仪为秦国四处奔走,李腾为燕国殚精竭虑。终究命不长久。即使我们如今闲云野鹤,也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

    孙膑也感慨道:“是啊。我们都是半截入土的人。现在是他们年轻人的天下。”

    在他们谈话间,鬼谷当代的传人已经开始了他们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

    乐毅虽然属意燕国。但他最先去的国家却是赵国。此时赵国的国君是赵雍,即著名的赵武灵王。他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赵*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对外战争也多次取得胜利。对于名将的渴求并不是很强烈。再加上乐毅没有报出自己的师门。所以,赵王并没有重用他。仅仅将他当做普通的将领。乐毅也没有因此恼火。只是在做自己本职的工作。跟着赵武灵王的大军四处征伐,击败胡人,灭掉中山国。乐毅在赵国虽然没有得到很高的地位,但他却也结交了赵国很多权贵,跟赵太子何的关系非常好。而且,他在赵国从军,积累了不少经验,将自己所学结合实际,总结出他独具一格的战法。赵国之行让他从一个单纯的军事理论家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他的名声也逐渐传开。

    赵国沙丘之变,赵武灵王身死。乐毅果断离开赵国,前往魏国。以前魏国上将军弟子的名义结交魏国权贵。魏王听说他是庞涓的弟子,就派人去请他,跟他商量国策。

    乐毅为魏王谋划:“王之惑,在于国事之艰;国事之艰,在于魏之友乏。毅愿为大王结交四方。韩、赵、魏同出先晋,为三晋兄弟之邦。虽为财,为利,对有争斗,然终为兄弟之国。冤家宜解不宜结。毅先仕于赵,与三晋权贵多有交情。何不使毅之韩赵,结三晋之好。”

    魏王同意了乐毅的建议,给了他一百乘车,出使韩国和赵国。而乐毅凭借他的才智和以前的人脉,出色地完成任务。三晋再次同盟。

    随后,乐毅又趁机向魏王提出北上与燕国相善。魏王欣然同意。给了他上卿的官印和三百乘车。乐毅退还了官印,带着三百乘车和使团来到燕国。

    此时,乐毅在各国的名声已经很大了。再加上他又是慕容建中的徒弟。燕王从他父亲那里知道鬼谷门人的厉害。于是就想留住乐毅。他以最高规格的宾客之礼迎接乐毅。对他十分客气,并希望乐毅留下来辅佐他。乐毅本来就对燕国有意。将礼物送给燕王,表示愿意做燕国的臣子。同时遣返魏国使者,向魏王说明情况。魏王竟没有对此发怒。

    燕王对乐毅的加入很高兴,但也很疑惑。他知道乐毅的经历,他去过赵国,魏国,这些国家都比燕国强大,它们都没能留住乐毅,为何乐毅会选择燕国?

    乐毅坦率地说道:“我王,乐毅出山,知我王雄心,欲承先人(李腾)之志,破齐兴国。本欲投奔我王。但燕国地处偏远,国力疲弱。虽有先王励精图治,然终究不如齐国远矣。燕国若想成事,必依靠他国之力。因此乐毅先不之燕,而仕赵,及武灵王薨,又入魏。如今三晋皆是王之友邦,大王幸甚。”

    燕王没想到乐毅前期做了这么多工作,帮助燕国不动声色地结交了三晋三国。对于乐毅的才能拜服不已。

    乐毅又向燕王推荐他的同门苏秦,他跟燕王说道:“乐毅可以兴兵,苏秦却可以兴国。周之兴也,必要吕尚;燕之兴也,必要苏秦。”

    此时的苏秦已经名扬天下,各国诸侯都想请他来自己国家。连当初拒绝他的秦国也不例外。不过,考虑到燕国跟鬼谷门的关系匪浅。苏秦还是在乐毅的邀请下,来到燕国。

    在跟乐毅和燕王一番交谈之后,苏秦决定帮助燕国。

    随后,苏秦被派往齐国从事间谍活动。苏秦很快就取得齐王的信任,成为齐王的宠臣。不仅劝齐王归还燕国的城池,还怂恿他不断攻伐周边的邻国,与各国交恶。

    同时,他也不忘秦国之耻。不断游说山东各国,合纵对付秦国。最终,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和乐毅的暗中帮助。苏秦佩六国相印,联合六国一起攻打秦国。不过,苏秦暗中却劝齐王出工不出力。趁着五国攻秦的时机,灭掉宋国。齐王果然同意了,在五国攻秦的时候,兴兵灭掉宋国。

    五国攻打秦国,因为内部矛盾重重,很不顺利。最终也难免失败。但五国见齐国虽然派出军队,但却出工不出力。顿时对齐国怨气丛生。跟齐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苏秦入齐的目的基本已经达成。

    但苏秦却没能在齐国全身而退。与苏秦争宠的齐王其他的宠臣记恨苏秦,派刺客刺杀他。苏秦临终前出狠招,让齐王将他五马分尸,并宣称他是间谍,以此诱出凶手。

    消息传到燕国,乐毅悲痛不已。对左右说道:“齐王为苏秦报仇,手段未免太残忍了。”

    乐毅心中自责,但却更想为苏秦报仇。

    在苏秦的活动下,齐国跟其他国家的关系已经极其恶化。乐毅很轻易就联络了山东其他四国一起对付齐国。

    苏秦死后一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在济西一战,击败齐国主力。随后,他遣返各*队。独自率领燕军进攻齐国。他先集中力量攻下齐国国都临淄。齐王出逃,被诈称来救援的楚将所杀。随后,乐毅在齐国巡行作战,花了近四年(比历史上少了一年哦)的时间,占领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仅剩莒和即墨没有收服。

    和历史不同的是,燕王没有病逝,也没有猜忌乐毅。依旧对他信任有加。虽然齐国的最后两座城池很难收服。但它们毕竟已经孤立无援。又坚持了两年之后,城中军民绝望,最终开城门投降燕国。

    燕国吞并齐国之后,空前强大。战国的格局也因为燕国的崛起而改变。历史进入了另一个轨道。

    占领齐国之后,燕王为了表彰苏秦的功绩,将他厚葬。却没想到,他的陵墓很快就被憎恨他的齐国人给掘了。幸好乐毅早就有预料。所谓地苏秦墓只是个衣冠冢。

    后人对于燕国以弱胜强,灭亡齐国的奇迹赞叹不已。尤其是它最大的功臣乐毅和苏秦。但也有人将乐毅的话改编,称“周之兴也,吕尚在商;燕之兴也,苏秦在齐”。是褒是贬,只有说话的人自己知道了。

    不过,对于在战国时期叱咤风云,数次改变天下格局。令各国国君谈之色变的鬼谷门人却受到人们的热捧。鬼谷两代人都被冠以很高的名誉。值得一提的是,慕容建中被后人赞为“战国第一名将”。他和孙膑合著的兵书被称为《鬼谷兵法》,称为与《司马法》,《孙子兵法》并称的绝世兵书。

    ps:乐毅和苏秦的事迹,是参考了史实的。我再加以改编。包括乐毅的成长之路。我个人认为,这才是一代名将应该走的路。从一个理论家到真正的兵家,必须像乐毅这样,不断实践,积累经验。至于慕容建中,别忘了,他之前已经从军数十年了。

    作者有话要说:先把番外发了。新的章节可能有些来不及。晚上看情况。
第32章 李腾番外
    ‘p‘*wxc‘p‘‘p‘*wxc‘p‘  李腾番外

    我叫李腾。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穿越。而且还是穿越到战国这个漫天烽火的时代。一开始;我彷徨、无助,小心翼翼地接触这个社会,又提心吊胆;怕有一天遍地的战火会将他给吞噬掉。直到他被鬼谷子所救;还收我做徒弟,还将传说中的《太公六韬》传授给我。

    我真的是又惊又喜。这可是传说中牛气哄哄的鬼谷子啊,不仅鬼谷子本身是个牛人,教出来的徒弟也个个不凡。每一个都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无论把那个人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