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895淘金国度 >

第1254章

1895淘金国度-第1254章

小说: 1895淘金国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立住脚。敌对双方之间形成了一个宽达130公里的“真空”地带。格拉齐亚尼齐随即命令第11集团军进入这一真空地带实施占领。
  一时间意军锋芒大涨,在困境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墨索里尼甚至向希特勒发电报说:“为了祝贺德国盟友在大雅茅斯的胜利,意大利将在一个月内把拿下北非,为同盟献上贺礼”
  但这样不劳而获的馅饼绝不是那么好吃的,英军主动后撤留下来来的真空地带至少达到了让意军主力部队进一步分散的目标。
  事实最终证明了这块馅饼是有毒的,随后形势就急转而下,到了4月9日,英集团军得到从希腊等地调来的援军支持后转入反攻,然后一举击溃了真空地带内缺乏大城镇和坚固工事支持的第11集团军,意军为冒进和贪心付出了代价,至4月20日时,意大利在埃及边境二十多万大军居然被十万不到的英军连番击败数次。第11集团军基本折损殆尽,第10集团也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实力,英军甚至一度突破了意军防线,杀入了利比亚境内,最终墨索里尼只能红着脸向希特勒求援,希特勒虽然为意大利军队那不可思议的战斗力感到愤怒,但为了近东和地中海的控制权,还是决定正式介入,命令隆美尔的部队从班加西运动到了埃及边界投入到了战斗当中,依靠德军强大的战斗力,总算将战局稳定了下来,可惜因为意大利舰队无法解决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威胁,补给时断时续,让德意联军也无法展开下一步行动。
  可以说意大利在北非的战争在希特勒和叶枫眼里看来,几乎都是不可想象的,数倍于敌的力量,战役却打成了那般模样,这就是墨索里尼吹嘘的强大军队?
  英国陆军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连这样一支其中还包括不少殖民地仆从军的军队都可以以少胜多打败意大利军队,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摊上这样的盟友,希特勒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感受了。
  要不是之前考虑近东和地中海控制权的重要性,希特勒提前调派了隆美尔集团前往北非,只怕这一战就能让意大利人连利比亚都丢掉了。
  第742章 无能盟友
  一个无能的盟友绝对是一个负担。这就是希特勒现在最直接最郁闷的感受。现在德军虽然登陆英国,却因为一场风暴,丧失了大好局面,暂时被阻在东安格利亚一隅之地,希特勒可没有更多的兵力用来帮助意大利人了。在此之前他还曾有过想法,想要把隆美尔集团调回欧洲参与到对英作战当中去,现在已经不可能了,把隆美尔集团调走,光靠意军根本无法完成掌控近东和地中海控制权的战略任务。
  而现在希特勒想要让阿拉斯加海军帮助对付英国海军,结果又是意大利人,他们无法维持补给线的安全,又只有求助于阿拉斯加海军,这无疑是再一次给德国扯后腿,虽然阿拉斯加正式参加对英作战要满足三个条件,但希特勒却想试一试,哪怕付出更多一些代价,也要提前把阿拉斯加拖入对英战争当中。只是现在有了要帮助意大利人这一个借口,希特勒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叶枫了。
  意大利人只要提出出兵请求,阿拉斯加会无条件答应,这是当初为争取埃塞俄比亚和阿尔巴尼亚独立时白纸黑字写下的承诺。
  “如果只是保证意大利至利比亚的补给线安全,我想这并不需要阿拉斯加海军提供太大的帮助,光是你们的地中海舰队已经足以完成这一个任务,而你们不只一个地中海舰队。”
  叶枫微微一笑,希特勒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他当然很清楚,阿拉斯加九大舰队,地中海舰队事实上算是实力相对较弱的一支,但用来支持意大利人其实也足够用了,如果阿拉斯加真有心帮助德国,剩下的其他八大舰队完全可以抽调出一部主力战舰组成一支大型特混舰队参加对英国皇家海军的决战。
  沉吟片刻叶枫摸了摸下巴道:“其实元首阁下并不需要过分担心,英国舰队散布各大洋,想要集结起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最少也要将近半年时间才可能完成集结吧,现在只要你们稳定了控制区这些后方地区的局势,集中全力未尝不能在半年时间内征服英国,只要英国本土没有了,他们的舰队再强又有何惧?”
  希特勒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马上抓住叶枫话里的漏洞道:“若出现意外,在英国舰队集结前我们未能完成征服英国腹地的计划,总统先生一定不会愿意看到德国海军被英国海军摧毁吧”
  叶枫呵呵一笑道:“元首阁下,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只要你们解决了控制区内的问题,我们阿拉斯加就没有任何理由违背雅尔塔条约中的承诺。”
  希特勒似乎得到了他所要的答案,马上道:“这一点请总统先生放心,在此关键时刻,我们同样不会愿意看到控制区一片混乱,我想总统先生也应该知道了,就在昨天,我们控制的乌克兰地区已经成立了乌克兰自治共和国,而在此之前白俄罗斯自治共和国已经提前成立,明天,莫斯科及整个西俄地区也将成立俄罗斯族自治共和国,立陶宛则将成立东普鲁士自治州,我们德国不比阿拉斯加,让他们自治已经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大让步了。但我想这样已经足够化解控制区内可能的危机了,就算暴乱真的发生,短期内也不再可能过分牵制我们的兵力。”
  叶枫眉头微挑,只是轻轻点头,然后沉吟片刻道:“希望如此吧,不过元首阁下,虽然你们没有违背你们的承诺,但是我也希望你们记住,我们履行雅尔塔条约并不是无条件的。”
  希特勒脸上微微一笑,最后却是深吸了一口气,语气极为僵硬的道:“只要阿拉斯加可以帮助我们击败英国海军,那么,所有英国殖民地,只要阿拉斯加有能力夺取的,我们都将承认你们的宗主权。不知道这个条件够不够。”
  叶枫闻言却倒吸了一口气冷气,希特勒付出的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大了,以阿拉斯加的兵力分布和海军实力,绝对比德国、意大利任何一个国家更有能力夺取更多的英国殖民地,若希特勒真的愿意在征服英国后履行这个承诺,等于提前承认了阿拉斯加将能拥有绝大多数的英国殖民地。
  叶枫脸上神色变幻,显然在考虑其中的利弊,好半晌叶枫才淡然一笑道:“我们不会坐视盟友遭受巨大损失的。”
  叶枫的回答虽然还不够肯定,还有些模棱两可,但希特勒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答复,很明显阿拉斯加不能抗拒拥有绝大多数英国殖民地的诱惑。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坐视德国被英国人击败……
  ……
  莫斯科河大桥上两大巨头的会面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两人所说的话没有记录在任何文件之上,双方在这次会面时到底说了什么无从得晓,当然可以肯定的是,以两人的身份而论,他们的会面所说的绝不会是一些无聊的话题。只是缺乏了有力的文字记载证明,使得此次会谈的内容在后来的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让人无法解开的谜,甚至在口口相传之下,衍生出了许多版本。
  许多年之后,参与过这次会面的希姆莱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大致描述了此次会谈的情形。只是当时阿德双方参与会面的秘书随从或警戒的士兵都能证明,当时两人的会面,没有旁人在身边,离得最近的希姆莱等要员都远离几十步外,所以希特勒和叶枫两人所说的话绝不会让人听得一字不漏。加上桥下河水流淌声干扰,他们甚至认为不会有人听到两人所说的只言片语,所以希姆莱在回忆录中记载的两人会谈的内容并不被所有学者们接受。
  当然之所有这次会谈的内容成了后来历史中无法完全解开的一个谜,还在于两人会面后很长一段时间,世界大势并没有多少让人意料之外的改变,阿拉斯加也并没有马上介入对英战争,即便是出兵北非也是在几个月之后了。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历史学者无法从当时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当中推测出一星半点会谈的内容。
  唯一可以让大多数人接受的一个推测就是,这次会谈可能涉及到了德控区的一些问题,因为在此期间,希特勒在一直坚持采用殖民地式统治的德控区内,突然改变了一贯的做法。
  在德控制区内连续几日,陆续成立了乌克兰自治共和国(后来历史简称西乌)、俄罗斯民族自治共和国(后世称西俄),白俄罗斯自治共和国,就连被认为普鲁士人发源地之一的立陶宛一带也成立了东普鲁士自治州。
  允许这些控制区内大族自治的同时,还允许自治政府训练一批安全部队,一下子将原来已经开始联合的各处民族派别给分化了,一半人因为这次自治转而开始重新接受德国人的统治,剩下的一半人中也有不少人开始转为中立,导致反抗运动的火星一下子就被扑灭了不少,虽然后来这些反抗势力仍然采用武装反抗的形式发起暴动,但因为有了自治政府的安全部队,也减轻了德军的压力,基本上达到了以乌制乌,以俄制俄的目的,使得在此其间,德军仍然能集中绝大部分精力用兵英国。
  同时自治政府为了争取更多的权力以及压制那些反抗势力,在此期间也不得不进一步靠拢德国,以争取更多的支持,稳定他们的自治政权,使得德国的资源搜集虽受到影响,但却不至于致命,而那些被自治政府镇压的反抗势力成员也被自治政府主动送往了德国,仍能缓解德国男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德国人的接收也仍旧可以心安理得,可以说这都有力的支持了德国的对英战争。
  这是这段时间的大事件,也是对德国产生了直接好处的大事件,只是在大桥会谈开始前,民族自治已经开始了,所以虽然很多人认为会谈与此有关,但却也不为所有人接受,至少很多人都认为,两大巨头会面绝不会只是为了这样的事情,毕竟德控制区不管好还是坏,与阿拉斯加人似乎都没有什么直接干系,叶枫有必要为这件事情,从费城远赴莫斯科和希特勒进行一次短暂的会晤?
  何况从后来对战后局势的分析来看,德控区的混乱对于阿拉斯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么阿拉斯加为何当时要插手德控区的政治局势?
  一切的一切看上去都没有真正让人信服的解释。唯一能让人信服的就是,以希特勒和叶枫的身份,两的会谈绝不简单,他们不会是傻到在莫斯科河大桥上叙旧聊天……
  大桥会谈后,希特勒返回德国,叶枫返回费城,一切归于平静,但在前线,德军的攻势却极为猛烈。
  希特勒从加莱和科坦唐半岛又抽调了超过十个师的部队投入到了东安格利亚,意图以强大的兵力优势突破英军防线。
  4月29日,德军有13个师推进到距伊普斯维奇仅8公里处。伊普斯维奇可算是英国东南部最大港口。在此英军筑有混凝土野战工事,还利用河流和水渠设置反坦克障碍,在城郊部署有20个设在暗堡里的炮连,其中15个是口径150mm重炮,这些火炮既可向海上目标射击,又可控制内陆道路。只是兵力不足,因为前一时期的战斗已消耗了不少有生力量,虽然从多佛尔和伦敦调来了十多万精锐,但这些部队却需要分布到从贝里圣埃德蒙兹到伊普斯维奇那长达上百公里的防线上,在伊普斯维奇仅仅只占这些兵力的四分之一左右已经算是防线上驻军最多的了,到最后防区司令摩根中将把勤杂人员都编入战斗部队,才勉强在伊普斯维奇凑起7个师的兵力。
  所以金斯林至伊普斯维奇防线看似厚实,但当德国人集中数倍的兵力优势不惜一切代价发动强攻时,这道防线并非没有危险。
  5月1日,德军为保全港口设施,以广播敦促守军投降,遭到英军拒绝。于是德军决定对伊普斯维奇实施强攻。
  5月2日,德国空军进行攻击前的航空火力准备,出动500架次飞机对伊普斯维奇实施密集轰炸,投弹1100吨。随后德军13个师二十多万大军从西北面发起猛攻,英军殊死抵抗。激战到5月4日,摩根已耗尽了所有预备队,他致电伦敦要求空投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授予有功人员以激励士气,仍准备死守到底。
  但德军被困于东安格利亚近月时间已经寸步未进,希特勒震怒无比,前线将士也是多受指责,为尽快攻下伊普斯维右,最高指近官龙德施泰特迫切需要海军提供舰炮火力支援,可恶劣天气使得舰炮火力支援迟迟无法执行。
  直到5月5日开始天气好转,德国海军才派出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组成舰炮支援编队支援地面部队,德D集团军群司令维茨勒本为避免舰炮误伤己方部队,要求军舰除提供召唤射击外,只能对射击军舰的英军炮火还击,取消了其他一切远距离舰炮射击。如此海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