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

第28章

伐-第28章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紧缺的?”石青咀嚼着。“应该是没有立足之地?”

“错!”诸葛攸断然否定:“立足之地算什么?世间荒芜之地甚多,哪儿里容不下新义军?以诸葛攸看来,新义军有些莫名其妙,不知自身持何立场。大晋?大赵?或是另立旗号,打出一片天下?我不知道,新义军士卒不知道,石帅是否知道?”

石青有些踌躇,他的立场很清楚,新义军站在汉家黎民百姓一方。可这个答案却不能说。因为这是大晋、大赵的天下。公开自己的立场,等于造反。传扬出去,会遭到围剿。

诸葛攸有所误会,看到石青沉默,他眼中精光一闪,道:“石帅想做大事,当知变通之术。须知刚直易折……”

诸葛攸来开架式,意欲长篇大论,却不知司扬最烦这个调调,不耐烦地叫道:“诸葛攸,你有什么主意说出来就是了,哪来那么多废话。”

诸葛攸一窒,恼怒地瞪了一眼。“司扬。你是征东军出来的;你可曾见梁犊派使者降晋?他的征东大将军可是大晋任命的?”

“呵呵……怎么可能?”司扬嗤笑道:“什么大晋征东军,不过是哄人罢了。”

“哄人罢了?哪有你说的这般轻巧?”诸葛攸斜视司扬,颇有些看不起。“实话告诉你,这个哄人的旗号,抵得上十万大军。义旗高张。望风景从。懂不懂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有个哄人的旗号。而新义军最紧缺的就是这个哄死人不管埋的旗号。”

石青一震,有所领悟。

诸葛攸转向石青,截然道:“以诸葛攸看来,解决五大夫寨、徂徕山矿村易如反掌。石帅只需竖起大晋先锋旗号,派人前去联络就是了。对方未必都愿归降。一定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有人坐视旁观;如此便会分化。石帅暗中收纳愿降之人为内应,安抚观望之徒,去其戒心后,里应外合,突然发难;如此,什么泰山五大夫寨,还有冒充诸葛氏、羊氏的山庄,岂不尽在掌握;是偏是圆,任由石帅揉搓。稳定了泰山郡,这个大晋先锋旗号是继续还是丢弃,到时石帅一言可决,谁能阻挡。”

诸葛攸一席话,惊翻一群人。这个斯文人,怎么这般无耻,这般阴险?

“诸葛攸,你好奸诈!”司扬兴冲冲地吼一声。随后补充一句。“不过,我喜欢。”

诸葛攸白了他一眼,不屑道:“什么奸诈?不懂不要装懂;这叫权谋!这是变通!哼,算了,和没文化的人说了也是白搭。”

变通?

石青深吸口气。“好!我们变通!新义军衣甲无法改成大晋军制式;我们干脆扮作三义军。子弘。今夜大队由你负责统带,将三义军的旗号竖起来。我去通知韩彭,连夜把自愿兵拉过来。明天早上,我们就是北伐先锋,是响应大晋北伐的三义军……”

望向祖凤、诸葛攸;石青大笑。“……以后,睿远就是大晋朝廷先遣使,为联络青兖豪杰而来。祖大小姐就是三义军前部督,请大小姐以祖家名义遍发请柬,请五大夫寨、诸葛山庄、羊家楼的英雄们前来聚义会盟,大伙准备大干一场!”

第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

王师北伐,解民倒悬;三义军不敢懈怠,自请为先锋。北上兖州,希翼与泰山群雄合议会盟,共攘盛举。有意者可去汶水北草滩定盟立誓。三义军前部督祖凤恭候大驾。

子弟骑飞马传缴,泰山县、奉高城、诸葛山庄、羊家楼莫不震惊。

王师北伐?北伐军将从彭城北上?

请问三义军是怎么回事?祖凤又是何人?

震惊之余,各方人物纷纷向子弟骑打探消息。

“三义军由祖士稚公旧部组成。祖凤大小姐乃祖士稚公之孙;三义军前部督。”子弟骑傲然回答。

整个泰山郡为之震动。祖狄——这个名字不容置疑,不容小觑。哪怕是他的后人,一样不容置疑,不容小觑。

大晋北伐了!北伐军将从彭城而上!

永和五年,六月初八。

泰山群雄会盟汶水北草滩。

北草滩位于泰山县东南二十里处,新义军大营正东十里。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一是为了去除各方群雄戒心,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新义军家当过于寒酸,不能让人看到。否则,难免会让群雄心生疑虑。

一大早,北草滩上已是一片肃杀。一百二十名子弟骑打起精神散在四方,两百名用精选的衣甲装扮停当的步卒威武列阵。

唔——

号角长鸣。子弟骑飞驰快报:奉高城戴洛、孙留北两位小督护率部前来会盟。

全身披挂,英姿飒爽的祖凤眉际闪过忧色。疑问道:“怎么是小督护?”

奉高城由五大夫寨中的戴峪、孙峪联手占据。

戴峪之主名叫戴真,原是大晋东莱守将,大晋南渡,他降了占据青州称王称霸的曹嶷;石虎打败曹嶷,将曹嶷部众降兵尽皆斩首;戴真吓得既不敢战,也不敢降,带着亲信家人逃进泰山。

孙峪之主名叫孙鼎,琅琊人,五斗米教徒;石虎征伐青徐,北方大乱,孙氏全族南渡,惟有孙鼎留下来,带着部分信众进了泰山。

戴真、孙鼎手下部众人丁各有两三千,算是一方豪雄;他们没来北草滩,只派儿子为代表。一方面说明足够谨慎,另一方面也是自重身份。毕竟,祖凤只是三义军前部督。

“无妨。今日初会,只是加强信任,摸清底细。谁来都一样。”诸葛攸慢悠悠地说。

石青暗自焦急,脸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是这个理,走吧,我们迎迎两位小督护。”

祖凤当先,石青扮作亲卫随后跟上;两骑飞驰东北,不久就见到一支两百来人的队伍。队伍分两列纵队,当先两人年龄都不大。一个斯文英气,约莫二十出头,一个英武健壮,不到三十。想必就是两位小督护。

祖凤纵马迎上,拱手抱拳:“三义军前部督祖凤有礼了。两位小督护前来会盟。三义军幸甚,祖凤幸甚!”

两个小督护看到祖凤,眼中俱是一亮,双双打马上前,抱拳还礼:“戴洛(孙留北)不敢当祖小姐大礼。今日戴洛(孙某)能与英雄后裔相见相识,三生有幸。”

戴洛、孙留北最先来到北草滩,诚心可鉴。石青不敢马虎,请祖凤亲自陪二人叙话,伍慈扮装文士,一旁插科打诨,曲意打听泰山郡情形。

不知道是因为祖士稚的名声太响,还是奉高城诚心结盟;戴洛、孙留北没有戒心,几乎是问必答。从他们口中,石青了解到,五大夫寨已名存实亡。

所谓的五大夫寨,是泰山戴峪、孙峪、王峪、左峪、山民村这五个峪的总称。五峪中人来路不一,初始每峪只有三五百人丁。去年春,五峪联合组成互联互保的五大夫寨,开始出山活动,掳掠附近人丁进山。由此短短半年,五大夫寨就膨胀起来,最大的王峪人丁一度达到四千多;就算最小的山民村也有七八百人。

人口急剧增加,不一定只意味着财富,有时还意味着负担;对于困居泰山的五大夫寨而言,庞大的人口与贫瘠的产出格格不入。去年冬天,粮食短缺的隐患爆发了,一万多山民陷入饥荒之中。为了争夺有限的食物储备,内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实力最强的王峪率先下手,火并了较小的山民村和左峪。戴峪、孙峪一见不对,结成联盟,共抗王峪。五大夫寨分成势同水火的两大阵营。与此同时,粮食的短缺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两大阵营各有上千人饿死。

这样下去,不用火并,饥饿就会让整个五大夫寨灰飞烟灭。两方阵营一见不对,随即停火,捱到今年春上,不约而同出山寻找出路,一方占了泰山县,一方占了奉高城。随后开荒屯耕,想法保住肚皮。

摸清了五大夫寨的底细,石青松了口气。只要他们不是铁板一块,新义军就容易趁机取事。

“北地沧桑,民众流离;实乃汉家儿女之大不幸。三义军响应王师北伐,为解黎民之倒悬。祖凤在此,恳求北地英雄戮力同心,共成大事。还北地民众温饱福祉……”祖凤激昂慷慨,一番话出口,举座动容。

戴洛、孙留北肃然站起,正容道:“戴峪(孙峪)敢不效死力耳。”

正说之间,号角再响,子弟骑来报:诸葛山庄二庄主诸葛尚、羊家楼少堡主羊琨前来会盟。

“好!北地豪杰历经艰难,犹自不忘汉家衣裳,一俟时机到来,立刻举师响应。祖凤佩服。”祖凤慨然赞叹,对孙、戴二人道:“两位小督护稍待片刻,祖凤失陪,要去迎迎二庄主、羊少堡主。”

戴洛一揖,斯斯文文道:“戴洛愿同往迎接二庄主、羊少堡主。请祖小姐首肯。”

“去吧!大伙儿一起去。热闹。”孙留北很豪爽,干脆利落地出了帐。

自此,泰山郡各方势力来得差不多了,虽然都是使者一级,但仍然让人振奋。只待泰山县使者抵达,这次试探性的会盟,就算大功告成。

泰山县最近,可使者迟迟不到。这是为何?石青百思不得其解。

沉吟间,他随祖凤迎来了诸葛尚和羊琨。诸葛尚年近四十,是个文人,一身名士装扮。羊琨则是个锋芒外露的年青小伙。

与奉高城两位小督护的热情相比,后来的两位对王师北伐的兴趣淡漠了许多;应付、观望之色很浓。

诸葛攸也过来了,眼睛盯着诸葛尚不放。在他的记忆里,诸葛氏全族南渡,没有留下人手照管北方产业;这个诸葛尚是从哪冒出来的?

客套寒暄一阵,诸葛攸啾准时机,趋到诸葛尚身边问道:“二庄主,小可与诸葛氏颇有些渊源,对诸葛氏家系也算熟悉。不知二庄主是哪一系?”

诸葛尚警惕地瞅了他一眼。“请问,阁下是……”

“小可葛攸。”诸葛攸笑眯眯地回答。诸葛氏原本姓葛,他说自己姓葛倒没有心理负担。

“呜……”诸葛尚含糊一声,转身与羊琨攀谈,将他谅在一边。

山寨啊山寨,李鬼撞见了李逵。

石青正好瞧见这一幕,摇头晃脑地叹息。这时候,耗子悄悄靠近,低声道:“石帅!子弟骑抓了一个名叫刘复的文人,他自称是兖州刺史刘启的密使。”

“兖州刺史刘启?”石青一楞神。这还得了,短短两天,消息就传到兖州刺史耳中了,这可是大赵朝廷的官员。唯一让石青安心的是,这个刘启是晋代双杰之一刘琨的幺弟。刘琨是和祖狄并称的人物,他的弟弟会真心事赵?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据史料记载,一年后,刘启孤身南下,投奔大晋。如此看来,他绝不会从中作梗,破坏新义军的好事。

心惊肉跳之余,石青疾步而出,去见刘复;一出大帐,正碰上一脸慎重的侗图。侗图神秘道:“石帅,东北来了一伙不速之客。自称是青州刺史刘政的密使,请见祖小姐。”

青州刺史刘政?

石青一阵眩晕。这事闹大发了;新义军为夺取泰山郡,随便竖了个旗号;不想假戏成真,四周心向大晋的全都跑来联系。

他奶奶的。这些人该怎么打发?

第四十章 两个密使

“睿远。你出的主意,你负责善后。”石青喊来诸葛攸,将情况一说,强迫诸葛攸去应付兖州和青州密使。

“此事易耳。”诸葛攸轻描淡写,说出来的话却让石青心惊肉跳。“新义军索性假戏真做,以大晋名义拿下青兖两州再说。”

这家伙真是个莽书生!难怪敢用三千残兵平定河南,屡屡挑战慕容氏。可新义军拿下青兖两州,夹在大晋北伐军和大赵之间,岂不是找死。石青冷汗淋漓,连连摇头:“不可!不可……新义军必须蛰伏,绝不能让影响扩大。”

“不会扩大。石帅,你不见青、兖来的皆是密使么?这些人提前联络,意欲安排后路。可不会公开和大晋勾连。”

诸葛攸一言点醒梦中人。石青一拍脑袋。“不错。他们有顾虑,不敢和我们公开来往。暗中么……呵呵。睿远,你去见见他们,来使有什么要求,你可以替大晋朝先答应下来,然后,想办法找他们要点援助。”

“放心!攸自会省得。”诸葛攸坦然自若,毫无愧色。对他来说,这不是行骗,这是手段,是智慧。

兖州密使刘复是刺史刘启的儿子。刘复斯文有礼,说话不紧不慢,很是从容。没有密使那种鬼鬼祟祟的感觉。

石青侍立在诸葛攸身后三步外,一边打量一边暗自点头。不服不行,世家子弟的风度气质,伍慈这等草根寒门拍马也赶不上。

刘复没说兖州意欲投诚附晋,也不提大晋北伐;只随口打听了一下三义军。然后就聊起南渡各世家境况。

石青摸不着要领之际,也在暗自庆幸。幸亏是诸葛攸出面,换作他人,还真应付不来这种话题。

诸葛攸是大晋先遣使,北上是为了联络北地豪雄。为了饰演这个身份,此时他格外沉稳谦和。和刘复说起世家逸事,不时发出愉悦的笑声。

天近午时,石青上前附到诸葛攸耳边,低声提醒,还有青州来使等着他应付呢。

刘复看出有异,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