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凉粉冈 >

第10章

凉粉冈-第10章

小说: 凉粉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初秋的一个早晨,太阳如金灿灿的圆盆从东方冉冉地升起。天高云淡,红红的圆盆近在眼前,简直唾手可得。贺新从龙头峰中学来到十字路接叶珊。叶珊感动至极,有种为他奉献整个身心的冲动。要知道从龙头峰中学骑单车到这里得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呢。本来他们进山的路就从龙头峰中学经过,叶珊一再说,贺新你就在学校里等我就行了,不用你走这段重复路,我又不是没去过你的学校。贺新说这段路算得了什么?我让你一个人跑这荒郊野路算怎么回事儿?就这样他来了,真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小伙子呢!她打心眼里感激他。忽然觉得眼前的他已经长得很高大了,是一个能让自己托付终身的男子汉了!

    他领着她花半个多小时来到了龙头峰圩。进山的路就是水库东面那条。他说进山的路虽然不算难走,但她没有骑自行车走山路的经验,走起路来肯定吃力,山高路陡没个安全保障,所以他没让她再骑单车,他将她的自行车放到龙头峰中学来。说我载着你进去就行。她一脸的惘然——两人骑一辆车不是更加吃力、更加没安全保障吗?他说没事,山路我走的多了。她听起来,觉得他真是一个值得依靠的人。她又问,为什么不划船走水路呢,走水路挺好玩的。他说,骑单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划船的时间可多了,得走五六个小时呢,一天赶不了一个来回的。她便不再问,反正能进山就行。

    进山的路是一条蜿蜒但又比较开阔的粘性较强的黄土路,所以路上并无灰尘。一路上也不寂静,进山出山的人都有,大多都是骑单车,偶尔也会有手扶拖拉机或者农用汽车,有时在山坡或山头上会看到牧牛人或者砍柴人。他们或者高歌一曲或者高叫几声,让沉寂的大山横添几分生气。鹁鸪在山腰或者山顶上“咕咕咕”地高声啼叫。山坳里、山坡上沙沙的松涛声,气势恢弘而又韵律优美,象一个大型的乐队在为歌手演奏一支优美的乐曲。这样的情景让叶珊高兴不已。叶珊说,我原以为进山是多么的幽静和孤单呢,想不到大山是这样的充满生机。

    贺新说,别只管说话,小心道路坎坷处会把你震得摔下来。贺新每逢这样提醒,叶珊就会用小拳头轻轻地擂贺新腰板然后再紧紧的抱住他的腰杆。

    自行车跑了小半天后就爬了一道长长的陡坡。叶珊看到贺新将单车踩得很吃力,便跳下车来。她说,这山坡咋这样长!

    他也跳下来推着单车与她一起走路。

    他说这就是凉粉冈了,上坡路和下坡路都有二里多路,你现在还不感觉怎样的吃力,等下可就有你受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她就感觉身子发热、腿儿发软、嘴上呼呼地直喘粗气,不停地喊着累死、喊着坐下来歇歇儿。

    他踏着大步推车又不时的指着与他们一起爬坡的山民鼓励她道:“别停下来,爬这凉粉冈是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毅力和意志力的,人们都以一口气爬上山冈为荣。你看看吧,人家还挑着担儿,驮着东西爬坡呢。”

    终于爬到了冈上,她已经累得走不动了。她摊坐在一棵大松树下,嘴里一个劲地喊口渴。他说,知道了吧,这就叫凉粉冈了。以前冈上有人在摆凉粉卖呢。她说,现在怎么没有了凉粉?要是有一碗凉粉该多解渴啊!

    他说,不知道。凉粉是由一种凉粉草做成。听说现在山上凉粉草少了,要到一些崇山峻岭才能采到。同时卖凉粉赚钱不多,便没人做凉粉卖了。

    好一会儿,她才从大树脚下站起来在冈上转悠着看。

    这真是一座好山冈!

    冈上开阔而又平坦,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小,两侧长着又高又大的松树,遮天蔽日的,是休息乘凉的好去处。从这里看去,山、水、天都别有一番风韵。近处的山岭曲径通幽,条条山路象缠绕在姑娘秀发中的黄丝带,让人感觉既柔顺温情又动感十足。远处则云雾缭绕山外有山,云蒸霞蔚之中的高峻山峦有的象骆驼、有的象奔牛、有的象寿星、有的象牧童、有的象多情的少女、有的象互相依偎的恋人;巨龙山水库在崇山峻岭之中若隐若现又如仙女们在云中轻舞拂下来的几条白玉带。山水的衬托使这里的天空更加蔚蓝苍穹更加辽阔。总之凉粉冈上风景这边独好!

    山冈上也不寂静,树下有三三两两的赶路人在歇脚儿。叶珊看到北面山坡上几座两层的楼房围成了半个“口”字形,楼房的四周又围了篱笆墙。叶珊很感兴趣,便跑过去看。贺新告诉她,这是学校呢。叶珊走到了篱笆墙前,看到了木栅栏门上方一块门板大小的厚木板上写着几个苍劲的大字:凉粉冈小学。叶珊说,是学校,里面一定有水,进去要几口水喝吧。贺新就用力推了推木栅栏门,挺牢靠的。贺新说,今天是星期六啊,学生不上学,里面哪会有人。叶珊也用力拍打着木门,但一点动静也没有。不过看到建在山坡上、掩映在松树中的教学楼和校园中处处盛开的火红的扶桑花叶珊还是不住的感叹——这学校真美!

    贺新看到叶珊不停地要水喝,便突然间来了灵感道,有了。他将单车靠在篱笆墙边,然后领着叶珊从学校北面一条小路一直走下去。一会儿来到了山脚下的一口清泉。

    叶珊看到了泉水,象遇到救星一样。她捧起水,连喝了几大口。贺新也喝了几口。走了远远的山路,爬了长长的山冈,口不渴才怪哩!

    喝够了水,叶珊就坐在泉边那圆溜溜的大石头上。

    叶珊看着贺新道:“你来过这里啊?咋对这地方那么熟悉?”

    贺新说:“当然来过。小时侯我在龙头峰学校读书,周末就和同学经常跑进山来玩,记得那一年我们学校搞建设,老师就组织我们进山来扛木头呢。今年春天我们还带学生来这里野炊哩。”

    “野炊?你们野炊的地点在哪呢。”叶珊听说野炊更加来了兴趣。

    贺新向身后指了指:“从这条小路走过去只翻过一座山,便有一片茶园。刚才你也看到了,龙头峰水库就通到那里,那边有山有水的。是野炊的好地方。”

    听贺新说得那么好,叶珊又缠着贺新带着他玩儿去。

    贺新领着叶珊沿着一条羊肠小迳翻过了一座小山包又爬了一道小山坡,来到了半山腰上。叶珊忽然看到路边有几棵好高大的树,其中一棵足有三四层楼高。叶珊很高兴,拉住贺新的手就走过去将树合抱起来,可不管她俩怎样的沿着大树转圈儿,就是不能将树抱过来。

    叶珊啧啧地赞叹,又用力拍打着树身,然后仰着头往上看。却看到树上结满了拇指般大小的黄橙橙的果实。

    叶珊说:“这是什么果呢,竟这么多。能吃不?”

    贺新肯定地说:“这叫木麻果,能吃的,不信你尝尝。”于是指着掉在地上的果实。

    叶珊往地上看,还挺多的,就检起一个要往嘴里送。

    贺新赶忙止住她:“慢,掉在地上的不卫生,不吃它。”只见他双手一抱两脚一蹬,便麻利的爬了上去。惊得叶珊不住的大叫:“要小心、要小心啊!”

    贺新爬到了一枝高高小丫上,然后用脚猛蹬几下,树上的果实便象小冰雹一般的纷纷掉下。叶珊兴奋得“哎呀呀”的弯腰检起来。贺新从树上跳下来。叶珊将手中的果实递给贺新。贺新将一个放进嘴里道:“尝尝吧,别只顾检。”叶珊看到贺新吃了,也嚼了一个,然而她马上用手按住小嘴巴叫了起来:“天,太酸了!”

    贺新道:“没事儿,慢慢嚼,你就嚼出个味儿来。”

    叶珊就慢慢嚼的起来,感觉这木麻果是先酸后甘,而且那瓤儿就象泡泡糖一样,怎么嚼也嚼不掉。

    贺新看到叶珊嚼出了味儿,便问:“怎么样,有意思吧?”

    叶珊一个劲地点头:“有意思、有意思!”

    叶珊只吃了两三颗便不再吃了。贺新鼓励她道:“再吃几颗、再吃几颗。”

    叶珊不停地摆手:“不吃了、不吃了!”

    贺新道:“知道了吧,这果为什么长在树上没人摘?”

    叶珊连连点头:“因为不能多吃。”

    虽然这样,但叶珊还是在口袋里塞了几大把的木麻果,说是留着呆会儿慢慢地品尝。

    贺新催叶珊,快走吧,爬上这座山顶就到了。于是便牵着她的手沿着小径小跑上去。

    叶珊没走过那么多的山路,一会儿就喘了粗气,边走边抱怨:“还要爬啊,你不是说只爬过一座山就到了吗?刚才不是爬了一座?”

    “刚才那座太小,不算数。真的,到了这座山顶你就会看到一片美景的。”看着劲儿松下来的叶珊,贺新顿了一下又道,“这就算累了?我们走的这条还是近路哩,要是走东面那条宽阔点儿的道儿得远一半的路程,还要转几圈山腰那才叫累呢。。。。。。”

    “还有更远的道儿啊?我可不愿走得那么费劲。”

    “那是进茶山来的车辆走的道。”

    “还有车辆走的大道啊?那干嘛你不开摩托车进来?”

    “走那道儿便没有木麻果懂吗?”

    “是这样啊?那走这条道值得。”

    叶珊就这样被贺新连哄带拉的走走停停的爬到了山顶。

    到了山顶,叶珊喘得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瘫坐在草地上。

    贺新道:“怎么可能坐下来呢?往前看吧。”说着走过去将叶珊强拉起来。

    叶珊勉强站起来,往贺新指的地方一看,立即快乐得“哇!真美啊!”的大叫起来。

    她看到前方不远处几座小山包上一条条蜿蜒曲折而又梳理得整齐的带子和小山包前开阔碧净的水库。

    眼前的美景让叶珊兴奋不已。

    贺新说:“这就是茶带了。美不美呢?”

    叶珊一叠连声的说:“美、美,太美了!”

    她不顾沿途的劳累,快乐的拉着贺新的手朝着茶带走去。

    他俩在茶带上采茶,叶珊快乐得象一只小鸟儿般唱起采茶歌来,贺新也和着唱。

    叶珊说:“怪不得刘三姐的采茶歌唱得那么好,原来在茶山上就是有一种好心情呢!”

    贺新笑道:“那你是刘三姐我是阿牛哥了。”

    叶珊便用两只手指同时在自己脸蛋的左右两边上上下下的划了几下子说:“真是‘老鼠上磅——自称自’,到底有几斤几两啊,也敢自比刘三姐和阿牛歌。”既又问,“贺新,你说这里怎不见采茶人呢?我们在这采茶人家该不会骂我们吧?”

    “也许人家今天不采茶。这里的人最淳朴了,我们采点茶是没问题的,我们野炊的时候也采过的,人家采茶人就在这里,却是随我们采,采茶人说吃了他们的茶 ;才知道他们的茶好吃,等于帮他们做广告呢!”

    听贺新说得有道理叶珊就放心地采起茶来。叶珊采了茶将自己的裤兜塞满了又塞到贺新的裤兜里。

    “真贪心啊!”贺新说。

    “人家爱茶不!”叶珊快乐的说。

    茶山的四周山高林密,让人对莽莽的巨龙山横添好多神秘感。

    “贺新,你说这巨龙山有多长多大?”

    “这长嘛它象一条巨龙在我们宝盆县这片桂南大地上盘旋,我们宝盆县总面积有二千四百多平方公里,这样算来这条龙环绕在宝盆县上该有四、五百里长;至于大呢,小时候听老人说那时没通巨龙山公路,步行走出这座山得一两天功夫,这跋山涉水的总有一百多里吧。”

    “啊,这该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一条龙了!”叶珊频频点头感叹,她心里暗自佩服贺新的讲话说事的形象生动。她想到他们到西都去上学汽车在这巨龙山中走,沿途层峦叠嶂、山高岭险、林木茂盛——很是令人震撼!

    “凉粉冈这一带则尤其令人神往。你看山冈有多长、水库有多远,松树、杉木、竹子树种又多又繁茂,山峰神奇而秀丽,山民淳朴而憨厚。。。。。。”贺新啰嗦得都找不出再好的词儿来赞美了。

    两个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喋喋不休的边说边走。

    好一会儿叶珊又让贺新带到水库里玩水。淙淙的小溪从山涧里流向水库,山涧的水清清的,石子儿圆溜得可爱,快乐的小鱼儿沿水库往小溪上游。叶珊高兴得卷起裤腿跳下小溪捉鱼。叶珊以为小溪里的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