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县委组织部长 >

第75章

县委组织部长-第75章

小说: 县委组织部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江林回答说吃了。

  姨妈说,晓诗出国了,你还是那么惦记姨妈。

  韩江林笑着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是你们的儿子呀。

  姨妈说,小韩真不错,怪不得晓诗挑来挑去挑上你,那姑娘不会享福,一个人出去做什么,在家里好好过日子,享享清福不行?

  韩江林憨厚地笑笑。

  姨妈吩咐保姆,小红,给江林哥倒茶。

  小红说,来了。

  韩江林问,姨爹呢?

  随省人大的一起到湖北考察去了。姨妈说,你的事情老头跟我说了,你太年轻,在市委讨论的时候,好几个常委都提出不同意见,姨爹和寥书记极力推荐你,这才得到提名,没有想到那边的选举也不顺利。

  韩江林笑容尴尬地凝在脸上。

  姨妈毕竟不是搞政治的人,并不忌讳韩江林的感受,你和晓诗爸同样没过选举关,是不是兰晓诗家的宿命?

  韩江林自我批评道,感谢姨爹的关心照顾,主要是我资历浅,代表们不熟悉。

  姨妈放低了声音,神秘地说,你姨爹和洪部长是校友,洪部长非常尊重你姨爹,这才让你选当上组织部长,洪部长答应过一段时间提拔你当常委。。 最好的txt下载网

飞歌唱晚8
这无疑是韩江林今晚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他的心兴奋得几乎在蹦出胸口。然而,他的表情是如此镇定,这一点连他自己都在内心里暗暗佩服此时的自己。

  韩江林和姨妈扯了一会家常,看时间不早,告辞出门。姨妈一再交待他要经常来家走动,韩江林愉快地答应。

  办妥计划中的事情,韩江林要找一间旅社安顿小周他们。小刘说在旅社睡不着觉,坚持开夜车回白云。

  韩江林问小周,你的意见呢?

  小周说,司长为大,我服从司长的命令。

  韩江林从口袋里掏出一纸申请,说,明天早上你直接到财政局,把这个报告交给王局长。

  小周看是划拨经费的报告,说,不要县长签字吗?

  你交给王局长就行。韩江林心说,这就是当官的好处,财政局长知道他迟早会进入常委班子,私下里向韩江林递上了橄榄枝,说需要什么经费,就向他直接打招呼,这次送的东西对于乡镇来说,数额较多,目标较大,他不想授人以柄,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印象,第一次动用这种特殊权力。

  韩江林说,你们赶早走吧,我打车回学校。

  小刘说,先送你,赶时间也不在乎几分钟。

  一向急躁的小刘居然这样稳重,韩江林不由得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家伙也变成成熟了,又想,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不是看人的目光也不一样了呢?于是觉得为人还是乐观一些好,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更多地倾向于正面评价。

  韩江林在床上躺下,想到事情办得如此顺利,是不是意味着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顺利期?这样一想,不由得兴奋起来,睡意全无。他索性垫高枕头,思考着杨育昌的建议,在南江举办一个民族风情节,以此为平台,招商引资,为南江的发展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但南江民族风情实在太丰富,从民族风情的地域分布上说,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装;从时间上跨度上说,三日一小节,五日一大节,几乎天天过节。民族舞歌更是多姿多彩,要找准一个切入点,确实非常困难。

  班里组织学员外出考察,回来大家忙着写汇报材料,韩江林暂时把举办民族风情节的事情搁置一边。他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思考问题像高温锅炒爆米花,不到成熟绝对不倒出来。

  星期六下午,班里的同学依靠酒桌上的醉生梦死为平台,建立所谓的关系生产力。韩江林依然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前几天他听到一位同学谈到一位留学生写的书,书中大谈国外留学生的靡烂生活。他虽然和兰晓诗离了婚,但在心里,依然保留着兰晓诗的一个位置。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管兰晓诗如何冷落他,离他如何距离远,依然是他心底那一道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虽然兰晓诗时不时给他打电话,给他发电子邮电,他仍然希望了解一个真切的兰晓诗,了解她在国外的生活。描写留学生生活的书本,无疑将给他了解兰晓诗的生活提供一个间接的蓝本。

  刚走进书店,接到杨育昌的电话,说在河滨公园门口等他,晚上一起吃饭,有要事商谈。韩江林听杨育昌的语气有些严重,猜想一定与上次申报的项目材料有关。心里既有些兴奋,也有些着急,想买了书立即赶过去。韩江林找遍了书店角落,没有找到他想买的那本书。韩江林向书店服务员打听,说书卖完了。韩江林颇为失望,问,哪里能买得到呢?服务员说,如果你有心想要,可以预付书款,留下地址,等新书进来,我们给你你邮过去。

  韩江林没有多想,掏出所需书款,并留下了南江的地址。事实上,像他这样没有家的孤家寡人,工作单位是他唯一的家了。无依无靠的人生际遇让韩江林黯然心酸,在走出书店的刹那间,居然撒下了一滴心酸的泪。

  在河滨公园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门口的石敦上东张西望。韩江林没想到在这里碰上碰石瑞良,欲走上前打招呼。石瑞良呆滞的目光从韩江林身上滑过,溜向了别处。韩江林心里一惊,心想,传说中的事情肯定是真的了。双休日,石瑞良和司机两人开车到东江温泉游玩,一人带了一个小姐,没想到车出东江温泉时出了车祸,司机死亡,石瑞良身负重伤,两个小姐也一死一重伤,调查的结果是两人私自出车,事故责任又全在石瑞良单位的司机,两小姐死伤之时,身上除了一件单薄的短裙,不再有任何衣衫。石瑞良承担了赔偿小姐的医疗费、丧葬费,还因为闹出绯闻,被市纪委开除处分。这一场灾难下来,原来志得意满的石常委,现在落得疯疯癫癫,流落街头,境遇发生如此大的变故,韩江林嘘吁不已。听说石瑞良逢人便解释车祸发生的经过,想为自己推脱责任,颇有点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经过一再说明,那一点绯闻越抹越黑,弄得家人脸上无光,恨不得赶他出门。

飞歌唱晚9
念他是二郎神表哥,曾经为他认识二郎神牵线搭桥的情份,韩江林本想上前打招呼,但他的模样不光让人害怕,还怕他纠缠不休。心想,媒人牵线搭桥以后,媒人自然从中退出,石瑞良现在已是一个废人,于事无补。韩江林放弃了上前招呼的念头。

  在河滨公园跳骚市场,杨育昌蹲在地摊边上翻旧书。韩江林在一旁蹲下,问,淘到什么好书没有?

  杨育昌抬头见韩江林,招呼一声,来了?跳骚市场都是别人不需要的东西,哪能有什么好书?

  那不见得,许多价值连城的国宝,都曾经流落在民间市场。

  杨育昌一笑,别人能淘到国宝,我们怎么遇到这样的机会?

  凡是宝贝都是通人性的,过尽千帆皆不是,等的就就是千年一遇一缘,等的就是自己人的主人罢。

  这样说未免有些迷信了。

  对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贝、或者巨大的财富,有时候也只有用迷信的方法才能解释得通。

  官员表面上的形象还是非常讲究,杨育昌不想再讨论迷信的事,笑问,你从学校来得这么快?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领导招呼立马行动喽,我们屠书记用人三原则,一看干部走路快不快,走路快的人,办事利索,二看眼睛,眼珠儿骨碌碌转,说明这样的人脑袋瓜子灵活,点子多,三看坐的姿式,姿式端正,说明耐心细致,可以委托以重任。

  杨育昌哈哈大笑,干部考察是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没想到你们书记弄出了看相这么一套。

  韩江林说,用表面的行为评判干部似乎有些滑稽,实则也有些道理。

  如果一个干部走路不快,眼珠儿不转,那又怎么办?杨育昌侧目注视韩江林,你这个组织部长不会这样评价干部吧。

  韩江林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个部长还没有走马上任呢,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家伙。

  从行动看性格肯定有道理,但是干部考察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不能这么失之草率,不过,我想你们书记不过说说笑罢。

  哪里,那是他的经验之谈,韩江林问,主任大人有何指示?

  面对大部长,我一个小主任哪敢有什么指示,我刚参加完省里的一个汇报会,老婆孩子不在家,我懒得弄饭,想请你喝杯小酒。

  韩江林知道不只是喝酒那么简单,说,我请你还排不上队呢,哪还敢要你请?说吧,吃山珍呢还是吃海味?

  杨育昌喜欢韩江林的直爽,说,既不要山珍,也不要海鲜,咱们就旁边的小酒馆里,弄两个小炒,喝点酒。

  杨育昌的意思转变得那么快,心底本来说想着韩江林一定不会让他掏钱。别看杨育昌是大机关的副主任,管着千万上亿的项目资金,但机关越大,管理越规范,公家的钱轻易进不了个人的腰包,甚至报销一顿饭钱也麻烦。韩江林就不同了,别看官不大,权力却不小,基层管理不规范,如果想捞、敢捞,油水也不少。许多省级机关的领导,自己无法捞,大多利用所熟识的基层领导这种关系,以项目资金的方式把资金转出去,个人利益则通过基层事前的跑项目资金,或事后基层的感谢费用,转换一种方式换取了自己的利益。韩江林身陷官场时间不长,主政南江也不久,经手送出的资金已近十万。十万,对于南江这样的贫困乡镇,可不是小数目。或许官场中人,自古以来就是这种做的,高高在上的官员,则以清廉自命,以博取皇帝或民众的欢心而得到提拔,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四下派出自己的心腹爪牙,大肆捞取好处来孝敬他们,要不然,何来一年清知府,十万花花银的官场遍地*?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上层撑腰,一个小小的知府敢这样为所欲为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飞歌唱晚10
杨育昌这类人还没有派出爪牙的能力和条件,只能在工作中尽量捂紧自己的口袋子,用自己的手爪和别人的爪子掏公家的。公家的不管吃多少都不令人心疼,公家就像一条溪流,流过你家门前,你不吃,别人也会吃;现在不吃,将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白云吃公家就有人吃出了经验,吃出了思想,大言不惭地宣传“公家的便宜不吃遭雷打”“人生太短,吃死算卵”,吃自己则不同,多吃一点则减一分,往外掏一分都令人心痛的。

  从韩江林的角度,为了拉关系、跑项目,招待上级领导理所当然。每到结帐的时候,韩江林自然而然摆出一副勇往直前的姿态,因此,在圈子里,博得了很好的名声。这次自然也不倒外,热情地说,小酒馆是小老百姓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地方,杨主任去那儿,太寒碜了,我不好意思。

  十年寒窗苦读时,餐餐有冷馒头填肚子就不错了,哪会想到今天还能够挑馆子喝小酒?杨育昌说完,叹息一声,江林,不能忘本呀。

  韩江林听出这句话的真诚,或许平时公款吃喝时的大酒大肉也非本愿吧,就说,好吧,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饭店因为杨主任光临而蓬荜生辉呢。

  小店虽小,布置却非常讲究,可见南原人对吃的精心。南原人有闲,有闲人不富,但非常讲究吃喝,讲究生活享受。南原菜系中的几个主菜,青椒童子鸡、宫爆鸡丁、鱼香肉丝在品尝家嘴上,排得上名角。

  两人在二楼一个小包间里坐下,服务生上来点菜,韩江林把菜谱推过去,杨育昌轻轻抹开,说,有野味没有?

  服务生报上了几种野味。杨育昌说,来一只竹榴,黄焖。服务生下楼后,杨育昌面露得色地对韩江林说,大饭店的菜名好听,料大都是温室育出来的,不像这类小酒馆,菜都是纯天然食品。

  黄焖竹榴火锅端上桌,满屋飘香。杨育昌拈了一筷尝味道,满意地点头,嗯,味道不错。又动手调小火,文火慢炖,越炖味道越醇。

  韩江林酌满酒,束手坐着,虽然是他做东,白云规矩是主不吃,客不领,客要等主人发话,凡事一旦沾了官,就有了官场规律,一律由职位最高者发话。杨育昌举杯和韩江林轻轻一碰,说了声谢谢,又问,一口焖还是两口?

  头三杯等不得,后三杯急不得,这是喝酒的规矩。

  杨育昌滴点酒敬天地菩萨,说,与其说是规矩,不如说是喝酒的方法,头三杯急酒热身,迅速进入活跃气氛,融洽感情,后三杯嘛,大家已有酒意,慢喝细品,能够尽量把酒意消化在酒桌上。

  杨主任不仅是个美食家,还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