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县委组织部长 >

第19章

县委组织部长-第19章

小说: 县委组织部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出众的才能得到哪个主要领导欣赏了?兰晓诗伸出纤纤小手点头韩江林的额头,我看你是一棵朽木,只有我兰晓诗还有耐心,看能不能废物利用,雕成一个什么活宝?

  兰晓诗一阵格格地快活大笑,说,能力是基础,培养是关键,培养的情况也不同,有培养成专业干部,有培养成奴才,永远只能当自己的下属,还有一种就是扶上马,送上程,通过小步快跑,给培养对象一块更广阔的天地。

  韩江林说,你说得头头是道,好像你说是书记和组织部长,干部都在你的掌握当中一样。

  兰晓诗笑着说,领导艺术、政治学这些大学课程不是出自政治家之手,大多出自专家之手吧?

  韩江林说不过兰晓诗,只是他仍然觉得上领导家提着点东西轻飘飘的,要送就送重礼,不送就干脆什么也不带,太少了提在手里不好意思。兰晓诗说,领导哪看上你这东西,你上门走一走,认一个门,像古时考中进士的人向主考官认个门生,表示忠心的意思,领导还需要你这东西呀,他们不缺物质,缺的只是心,干部的忠心,群众爱戴之心,同事的友爱之心。

  你抱着目的提着东西上领导家,就好比给钓鱼下鱼饵,一条鱼只需要少少的一点鱼饵,鱼儿就上钩了,你的目的达到了,如果你把一块几十斤重的鱼饵塞进鲤鱼的嘴里,鲤鱼还不被你噎死呀,如果把几斤黄金塞进鲤鱼嘴里,鲤鱼只有两种办法,逃走或接受,鱼儿逃走,你的目的落空,如果鱼儿上钩,但鱼儿死了,你损失饵料不说,定然因为巨额投资没有回报,你同样倾家荡产,小伙子,千万别做弄死鱼儿,闹得人财两空的傻事。

  这个时候,韩江林以一种解剖的目光看着兰晓诗,不明白她漂亮的脑瓜子里究竟装着些什么,竟然把世事分析得这么透彻。

  韩江林跟着晓诗,几乎认识了白云所有的关键人物。活动关系几乎就像一场经典的上门推销人才活动。兰晓诗真不愧策划高手,除了打晓诗品牌之外,她还准确地推销韩江林的卖点,一个是韩江林重点大学的闪亮学历背景,二是韩江林的月亮茶场,还有大家对韩江林被纪委审查的事心照不宣,领导们都觉得愧对韩江林。另一方面,韩江林经过纪委严格审查合格,证明是一个经得起组织考核的干部,这竟成了韩江林政治履历中的一个亮点。

  上领导家拜访时,晓诗除了买一些时尚的东西,还不忘让韩江林带一点茶叶。对自己茶场生产出来的茶叶,韩江林并不是那么自信,说,这怎么好意思送人?晓诗说,这哪是送茶叶,而是送你月亮茶场的名片。

  偶尔也取笑他,你手里可是月亮茶场的产品,人间难得几回品、能够滋阴壮阳的玉兔牌、嫦娥牌茶叶。

  韩江林听了这话就害臊,说,你也这么俗呀?

  晓诗狡辩道,这不是俗,而是时尚,目前最为流行的时尚元素,如果我连这一点都不懂,还怎么搞出雅俗共赏的宣传策划?

  在这样深层次的精辟交流中,韩江林对兰晓诗佩服得五体投地,越来越迷恋兰晓诗了。

  应对各种场面,应付外界的复杂关系,兰晓诗面面俱到、从容不迫。哥哥却是兰晓诗心中永远解不开的一道死结,每当兰晓诗出门,兰东进总是牵着妹妹的手,亲自把妹妹送到大门前,泪水汪汪地与兰晓诗告别,最后忘不了交待一句,晓诗,早点回家,别贪玩。哥哥的深情厚意让兰晓诗潸然泪下。兄妹手足情深,韩江林也一次一次被感动。这时,他和兰晓诗手牵着手,默默地穿过长长的老街。远远地回头,仍然看见兰东进站在门口遥望。

  

组织部长(30)
16

  人要有比较才有幸福感。年终总结会上,孙浩书记宣布每人发二百块福利奖,比去年多了一百块,比镇中心小学老师每人二十块奖金,已经是天上地下,镇干部一个个欢天喜地,邀约凑钱喝酒。

  韩江林本想和年轻干部热闹一番,趁机打点群众基础。兰晓诗来了电话,叫韩江林到姑妈家取一条鱼,再带半斤茶叶上南原。兰晓诗的话就是圣旨,韩江林不问为什么,立即无条件执行。办公室小刘见韩江林这么畏惧未来的老婆,取笑他,我原以为韩镇长是铁厂人,心硬,不会像南江干部一样患气管炎,没想到这么快就染上病毒,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啊。

  韩江林笑着说,气管炎不是坏事,而是福气,你看南江的干部一个个满面红光,全是气管炎的功劳。

  兰芳已经接到侄女的电话,为韩江林准备好了装鱼的特制塑料袋,韩江林一到,兰芳把一条肥嘟哮的鳜鱼从鱼池里捞起,装进袋子。店里坐着一位外地老板,看到鳜鱼顿时眼睛放亮,说,老板娘,鳜鱼多少钱一斤?兰芳说,这是别人预订的货。外地老板看着鳜鱼,很遗憾的神情,还能不能弄到这么大的鳜鱼,给弄一条来,我出高价。兰芳说,鳜鱼要在春天桃花流水间才长得肥,到那个时候你再来南江吃鳜鱼。兰芳边说话,边利索地给韩江林扎好塑料袋,吩咐韩江林,注意别让鱼刺划破袋子,在路上别耽搁,六点前你要赶到南原,到了给晓诗打电话,她等着你。

  无论从兰晓诗父母那里,还是在兰晓诗姑妈这里,韩江林都能获得一种浓浓的亲情,亲情正是韩江林内心渴求,长期以来所缺乏的东西。现在他越来越感觉到离不开兰晓诗家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一辆班车在天华山盘山公路最狭窄处出了故障,前后堵了几十辆班。韩江林心急火燎,跳下车走到故障班车处。高山风寒,大概车抛锚了不少时间,一些乘客在公路边生升起了火,司机两手油污,忙得满头大汗,发动机仍然叫不起来。一个花白头发的魁梧老头低着头在和司机商量着什么。韩江林急匆匆走到司机身边,问,师傅,车什么时候能修好啊。

  司机无奈地摊开双手,需要更换一个零件,打电话叫人从县城送来,半个小时以后到。

  韩江林看了看天色,气愤愤地踢了车轮一脚,这不争气的混帐东西。

  白发老头和蔼地说,年轻人,别性急,看看能不能想点什么办法让大家快些离开,免得饥寒受冻。

  韩江林观察了一下车道,说,叫前面的车让一让,我们把班车往前推一推,前后的车勉强可通过。

  白发老头微笑着点点头,还是年轻人脑子好用。他对司机说,为了多数人的利益,暂时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我们推车。

  韩江林的热血激情喷发,立即按照白发老头的意见组织人员。老头也要和大家一起推车,韩江林说,老头,你别动手,年轻人一个多出一分力,等得你动手了。白发老头挤在韩江林身边,边推车边说,我不能光说不干呀,重在参与。

  大家齐心协力,把班车推到了路边,腾出了一个可以通过的车道。白花老头和韩江林一起到冬田里洗手,笑着说,人心齐泰山移,今天得到了检验。问韩江林,年轻人,在哪里工作?韩江林敷衍一句,给老板打工。白发老头微微一笑,没再说什么。

  韩江林在车站下了车,看到兰晓诗亭立在出租车前,向他招手。韩江林说,夹道欢迎贵客啊。兰晓诗说,怎么才来,快上车,今天去一个重要的亲戚家。

  韩江林心说,难道特意叫姑妈准备了这么难找的鳜鱼。心里非常好奇,问,是不是到潘书记家?

  兰晓诗轻轻拧了拧他的鼻子,真不愧是官场中人,政治嗅觉这么灵敏,一块可塑之材。挽起他的手臂,温柔地依靠他的肩头,说,这几天加班加点改那个国企策划,累死我了。

  韩江林见兰晓诗眼圈儿发黑,亲昵地拍了拍美丽温婉的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悠着一点,别透支身体呀,我想和你白头到老呢。

  晓诗双眼皮微微一抬,露出可爱的柔媚笑容,升官发财死老婆,这是官员间流行的口头禅。

  韩江林捂住她的嘴,说,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兰晓诗心里又一次感动,紧紧地搂着韩江林,轻声说,谢谢你,亲爱的。

  市委宿舍区背靠南原河,临河有几栋较为陈旧的独立小院。兰晓诗领着韩江林走向中间的一家小院,院前停着一辆小货车,一个中年人把煤球从车上搬下来,一筐筐搬进院子。

  兰晓诗告诉韩江林,这是姨爹的司机。上前热情地叫,王哥。韩江林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兰晓诗,脱掉外衣主动上前搬运煤筐。王哥看了韩江林一眼,笑着对兰晓诗说,小兰,这是你男朋友吧,小伙子不错啊。

  兰晓诗大方地说,是啊,今天特意带来姨妈这里考察过关的,不行好改弦更张啊。她给了韩江林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王哥说,行行,我看人多了,小老弟额宽目明,印堂发亮,将来一定大富大贵。

  兰晓诗笑笑,进屋去了。平时在家袖手旁观的兰晓诗,进屋就和保姆在厨房忙开了。韩江林进屋时,鳜鱼已经清炖在锅子里。韩江林在厨房洗了手,兰晓诗说,姨爹和姨妈就回来了,你到客厅里坐吧。

  韩江林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门外,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进来,王妹,今天整什么好吃的,这么香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组织部长(31)
韩江林起立,缩着手毕恭毕敬地站着,中规中矩地叫了一声,潘书记。抬头看见潘建平,顿时满脸通红,傻呆呆地看着潘书记。潘建平乍看韩江林,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走过来握着韩江林的手,说,小伙子,今天是第二次握手啊。韩江林拘谨地笑着。兰晓诗从厨房里跑出来,说,姨爹、姨妈,回家了?这是小韩,我今天特地带过来给你们看一看,姨爹下乡检查的多,难得碰上。

  潘建平幽默地说,真是朋友路窄,我们今天恰好就碰上了,你的这个打工仔不错啊。

  晓诗看了一眼满脸通红的韩江林,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孙姨体型较胖,从街上走回来,累得气喘吁吁,此时在沙发上坐下,亲切地对韩江林说,小韩,坐看电视。

  潘建平闻香走进厨房,看着锅子里的清炖鳜鱼,说,晓诗,你每次来,姨爹都有好口福。

  保姆王妹说,这是小韩哥从乡下带来的鳜鱼。

  潘建平说,晓诗,以后不许这样。晓诗笑着说,小韩在南江镇工作,带条清江鱼给姨爹尝鲜,给姨爹一个忆苦思甜的机会,想一想当年的事情。

  潘建平乐呵呵的笑,很满意晓诗的机灵乖巧,问,晓诗,市委需要你这样高素质的人才,没有向仕途发展的意向吗?

  晓诗摇摇头说,我可是吸收姨爹和我老爸的教训,为人民早早白了头,最大的收获就是两个字,清贫。

  潘建平爽朗地哈哈大笑,说,晓诗,你不会像别的年轻人一样,被金钱的光环遮住了双眼吧。

  晓诗笑笑,我只是想过一种清贫但更自由的生活。

  吃饭时,新鲜的鳜鱼汤让潘建平和孙姨味口大开。潘建平说,晓诗,你用什么配料,煮出这么好的味道?

  晓诗说,清炖鳜鱼或者清蒸鳜鱼是南江镇的一道名菜,关键就是要保持鳜鱼的鲜味,加配料会影响汤的纯味和鲜味,怎么样,姨爹,想喝鳜鱼汤,你就要经常回南江看一看喽。

  潘建平回忆起在南江的生活。韩江林不适地插了一句,说,刘永健主席还常常念潘书记呢,说他特别佩服潘书记踏实的工作作风。

  吃过饭,潘建平和韩江林在客厅里坐。兰晓诗泡了两杯茶,说,姨爹,小韩是南江月亮茶场的场长,这是他们的产品,你老人家品一品,味道怎么样?兰晓诗巧妙地以敬茶的方式介绍了韩江林。

  潘书记笑着对韩江林说,整天和泥巴打交道的茶场老板,难怪自称打工例子啊。

  韩江林又弄了个满脸通红。

  潘书记接着刚才的话题,打听一些故人的情况,顺便问韩江林有关月亮茶场情况,和南江茶叶生产发展前景。韩江林对答如流,就茶叶生产谈了个人的一些思路。潘书记称许地不停点头。收拾好厨房,兰晓诗在潘建平身边坐下,说,姨爹,我对小韩还处于考察期,我老骂他腐木不可雕,姨爹看看是不是一块可雕的材料?

  潘建平指着兰晓诗笑着说,从小就算你的小算盘打得精,不可雕的材料你兰晓诗会带到姨爹面前?

  晓诗红着脸说,我想让姨爹给他一个职业指导。

  潘建平说,你这个策划师可是专业指导,我们这些非职业策划师,只好靠边站喽。

  兰晓诗说,你看小韩现在调市里工作好呢,还是在基层好。

  潘建平微笑地看着兰晓诗,说,你这个问题,就好比上楼,是站在楼上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