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天下为棋 >

第77章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77章

小说: 红楼之天下为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元春愣了好一会儿,道:“时间真快。如今,二妹妹都要参加大选了。他是个有福的,出身好,又得上面喜欢。哪里像我……”

    也不知道贾元春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到底是有意无意,至少在边上玩水的人却是听进去了。

    不是每一个秀女都跟世家女那样有底气。那些世家女们,就是过了初选和第一次复选,也会在最后关头,用生病、花粉过敏、中暑之类的手段离开宫廷。也有些秀女,本着要嫁就要嫁得好、嫁得扬眉吐气的心情进宫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家族博取更多的荣华富贵。

    那个偷听到贾元春跟抱琴的话的人便是如此。这位乃是某省布政使的女儿,他的父亲乃是明经科上去的,所以能够做到布政使已经是到头了,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入阁拜相。这位盛姑娘也很清楚这一点,加上他也是有上进心的,自然也有了计较。

    作为地方官员的女儿,这位盛姑娘也是个有心人,早早地进了京,不但频繁地参加各种上档次的簪花会,还特别留意了京师里面有名的闺秀。而贾家的三个女孩子,则是这些日子以来,他得到的消息最多,却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贾家的三个女孩子,贾玖就不要说了,听说他的名字还是当今和皇后娘娘给取的。胆子奇大,才八岁就敢告御状。偏生得万岁的眼,早早地就被封为县君,又在不久之后成了郡君。去年又借着父兄的功劳,成为大齐唯一一个食双俸的一等郡君。光这份荣宠,就超过了很多王府出身的贵女。

    另外两个女孩子,听说是双胞胎姐妹,而且还是贾家的养女。姐姐身上有军功,又救了长乐公主,所以姐妹两个,一个是县君,一个是乡君,而且都有皇庄。

    旧年,贾家的女孩子还会出现在京师的簪花会上,可如今,贾家的女孩已经很少出席这种宴会了。听说是因为长乐公主受了惊吓、需要他们的陪伴。所以,除了兰陵长公主府和嘉善长公主府的簪花会,还有张家、梁家和颜家的簪花会,其他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见到他们。

    至少,他进京这么久了。的确没有见过这三位。

    这位盛姑娘立刻就找上了最近的宫女,道:“我听说,贾郡君与他的两个侄女儿也参加了这次大选。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怎么我进了北宫这么久了,都不曾见过他们?”

    那宫女看了看这位盛姑娘,也留意到了边上几位竖着耳朵偷听的秀女,微微一笑,答道:“回小主的话。贾郡君、贾县君、贾乡君打大选的第一天开始。就住进了弘徽殿。平日里,除了去长乐公主的清凉殿,很少出来走动。小主不曾见过。那是自然的。”

    这位盛姑娘瞪大了眼睛:“弘徽殿?”

    这位盛姑娘不清楚这座弘徽殿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却知道,跟他一样在地安门外排队进宫的秀女们,他们可都挤在通光殿呢。要知道。他们有三十几人呢。他们这些秀女,虽然每人一张床。却是三四个人挤一间屋子,就是伺候的宫女,也要跟别人拼着使唤,哪里跟这三位这样。竟然占据了一整座殿阁,享受着弘徽殿上上下下的宫人们的精心伺候。

    这种对比,叫他们不眼热都不成。

    就在这个时候。这位盛姑娘一错眼,看见几个内侍拉着一辆车子到了池塘对面的一座宫室的角门前。上前敲了敲门,里面立刻有人开了门,把这几个内侍,并那辆车子迎了进去。

    盛姑娘忍不住多道:“那是什么?”

    那宫女笑道:“回小主的话。那边便是弘徽殿。方才是送煤炭的车子。女孩子身体娇贵,总不好泡冷水澡的。”

    盛家小姐瞪大了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该不会跟我想的那样吧?”

    那宫女没有回答,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这下子,盛家小姐就是不嫉妒都不成了。

    这么热的天,即便是心静自然凉,可终究是入了夏。他们这些人,挤在通光殿里面,不但洗练的水要自己打、吃的饭要自己拿,运气不好的,起得晚的,有可能连洗脸水都打不到。身体瘦、出汗少的还好,可要是身材丰满一点、出汗多一点,这接下来的日子就难熬了。

    他们这些人,为了洗浴,少不得打点一下,给那些宫人们一点好处。饶是如此,他们也只能擦擦身子,不可能痛痛快快地洗澡。哪里像弘徽殿的三位,竟然是泡澡,而且还是热水澡!

    这位盛家小姐立刻就跟贾元春起了共鸣。

    这种对比,叫人不起仇恨值都不成呢。

    那宫人显然也发现盛家小姐想岔了。不过,他也不至于多嘴多舌去提醒对方。这种事情,也是秀女考核中的一项。贾玖三人能够有这么的待遇,那是长乐公主为他们张罗的,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封爵。至于其他的秀女,谁让他们是个白身呢?白身就只能享受白身的待遇。如果心性不好,被赶出宫廷,那也怨不得别人。

    盛家小姐显然也不是那种没有涵养也没有心机的人。短暂的惊诧之后,他又问:“那么,方才那两个人呢?”

    那宫女立刻道:“回小主。那两位是采女。其中一位曾经是宫正司的女史,得罪了上面,故而被打发了。工部员外郎贾大人的女儿,也许小主曾经听说过。”

    盛家小姐迟疑了一下,道:“贾郡君的堂姐?”

    那宫女道:“小主,贾荣国侯与贾工部员外郎已经分宗了。”

    盛家小姐点了点头。

    他自然是知道分宗是什么。哪怕是亲兄弟,分宗之后就不是一家人。哪怕他们自己嘴上依旧用着旧日的称呼,这关系也远了。不过,既然身为女史,会不懂这个?还是说,这女人是有意在这池塘边上说这个,为的就是引起别人的注意?

    盛家小姐一下子上了心。

    ps:双倍月票啊,过十二点就作废了啊。有的丢几张。

    厚着脸皮求。(未完待续)
048贾元春
    那一天长乐公主跟端荣长公主之间再度闹得非常不愉快。长乐公主打回到宫廷的那一天开始,就对端荣长公主不假辞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端荣长公主则跟过去一样,他的评价,依旧不高。而且,长乐公主会和亲、和亲会不成功、长乐公主会遭遇不幸,很多人都知道,这里面有端荣长公主的手笔。

    所以,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不闹的。但是跟这一次这样,端荣长公主送上门去被对方讽刺,那还真是少见。

    不久之后宫廷中隐隐就传出了流言:本届的秀女之中有人跟长乐公主存在不正当关系。

    这个流言传得很快,在短短数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宫廷,皇后娘娘大发雷霆,处置了不少宫人,就连皇帝也忍不住把长乐公主叫到了养心殿。

    面对着父亲的质疑,长乐公主微微挑了挑眉,道:“父皇,我跟他的事,您不是早就知道了吗?如果不是您的默许,儿臣又怎么能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接进宫来,陪伴儿臣呢。”

    如果说,和亲之前的长乐公主对皇帝还有幻想的话,那么现在的他也算是看清了他的父皇。他的父皇,当今皇帝,根本就不是他儿时梦想中的英雄。不要说跟太上皇相比,就跟老义忠亲王、跟其他的皇叔皇伯们相比,他的父皇、当今皇帝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性格懦弱、缺乏魄力、甚至还有些天真。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缺陷,已经拥有了这么多年的名分的父皇,又为何会被太上皇压得死死的?又为何保不住他这个女儿?甚至可以说,当今皇帝能够坐上这把椅子,完全是因为他的运气好。

    长乐公主很清楚。如果当初他的父皇强硬一点的话,主和派根本就不可能占据上风,更不会有和亲的事儿。

    可以说,他会和亲,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眼前这位、他从小敬爱着的父亲造成的。

    皇帝被女儿的话着实噎了一下。

    他颓然低下了头。

    的确,没有人比皇帝更清楚,长乐公主真正的救命恩人不是贾倩。而是贾玖。皇帝可以想象得到。当初被马贼当成战利品的长乐,被困在帐篷里连哭都不敢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天而降。宛如救世主一样,杀掉了所有的马贼,并将他从深渊里面拉出来,这样的行为对于长乐公主来说。意味着什么。

    长乐公主会跟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把贾玖死死地拽在手里,这种行为一点都不稀奇。因为他也盼望着有人能够把他从现在这个局面之中拯救出来。

    皇帝迟疑了一下。在长乐公主对面坐了下来,迟疑了半天,才道:“可是长乐,那丫头是本届的秀女……”

    长乐公主跪在地上。挺直了背,昂着头,盯着皇帝的眼睛。道:“父皇,这很重要吗?女儿跟他之间有没有私情。这很重要吗?父皇,其实您很清楚这个流言的真正目的,不是么?”

    皇帝抽了抽嘴角,看了看长乐公主,不自在地移开了眼睛。

    能够最后坐上这把椅子,当今皇帝也许是个懦弱的人,却不等于说他是个笨蛋。就跟长乐公主说的那样,他也很清楚流言的真正目的。这个流言会流传成这个样子,在皇帝看来,也许这里面有端荣长公主想报复自己的杀子仇人,更有人想砍掉他当今皇帝的臂膀。

    无论是太上皇还是当今皇帝,抑或是皇后,乃至是长乐公主,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对身边的人都有一个评价。

    就拿贾玖来说,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一次见到贾玖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对于皇帝来说,是个跟他的皇权没有多少关联、一个需要他照拂才能够保护自己的、可以宠爱也可以随时放弃的臣子家的女儿。因为看到了帮助对方对维护皇权有好处,因为对对方的感觉不错,所以皇帝帮了他一把。

    等皇帝再度得到这个孩子的消息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进入了道门的眼,得到了道门的支持。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臣子之女,甚至对道门也有了影响力。如果说,之前的皇帝能够把这个小女孩当成普通的、即将没落的臣子之女的话,那么现在,看在道门的份儿上,这个拥有大选资格的女孩进宫之后,他给予的位分就不能太低了。至少,将对方礼聘进宫的时候,即便不是一个嫔,也不能比嫔低两级和两级以上。

    不过,那个时候,皇帝也认为,一个起点较高的后|宫就能够打发对方了,让皇帝意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正好是他把贾赦贾琏父子打发到边关的时候。

    那个时候,皇帝的想法是:把贾赦贾琏打发到边关,以平息太上皇和勋爵权贵们的怒火,即便这父子俩死在边关,他也可以让贾琮继承贾赦的爵位并且在贾玖进宫的时候给予一个较高的位分进行补偿。

    可是贾玖献上来的红苕让皇帝意识到,贾家并不是那个他可以随便牺牲的人家。即便贾赦和贾琏在当时的确看不出来有什么价值,让他选择在太上皇和勋爵权贵的压力之下选择保住贾赦贾琏,但是他绝对会因为这个决定,错失一个重要的盟友。

    那个时候,贾家明明脆弱得一阵风都能够吹散,可是皇帝就那么神使鬼差地接受了贾玖的提议,对贾赦和贾琏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贾玖用自己的办法帮助他的父亲和哥哥。事实也证明了皇帝的猜想无误,这个女孩的确保住了他的父亲与哥哥的命,甚至还让朝堂之上出现了新的势力洗牌。

    皇帝很清楚,对于那些真正的世家也好,对于那些清流也好,对于那些跟道门关系密切的人家也好,这些人家。要的只是华夏传承,至于权柄掌握在太上皇的手中还是自己的手中,这些人家根本就不在乎。

    所以,后来的势力洗牌,让太上皇的实力大损,却让他有了掌握权柄的机会。这也是当时他想晋封贾玖为一等县主的原因。不过那样一来,贾玖势必会成为太上皇的手中刺眼中钉。而让皇帝再度对贾玖点头的便是。贾玖的谨慎,宁可不要封爵,也不让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成为靶子的眼光和行动力。要知道。换了别的女孩,说不定就沾沾自喜、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封爵,而不会想到太上皇的反应,更不会想到朝臣们的反应。

    这也让皇帝对贾玖的评价更高了一层。

    但是。经过一年的仔细观察,皇帝已经很确定。这个被自己女儿当成救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