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天下为棋 >

第256章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256章

小说: 红楼之天下为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皇帝走了,贾家二姑娘这才从地上爬起来,道:“鸣琴,我进宫多久了?”

    “回姑娘,今天已经是第十七天了。”

    “如此,一会儿你去皇后娘娘宫里告罪,并请示娘娘,明日一早我想去给娘娘请安,希望娘娘给我这个恩典。”

    另外一个宫女秋葵道:“那姑娘想穿什么样的衣服?”

    贾家二姑娘道:“**里什么样的美人没有?富贵牡丹到烈焰玫瑰到空谷幽兰再到不开花的水仙,姹紫嫣红、千姿百态,就是我扮成一朵花儿也是无用。如此,就尽量平庸一些吧,不要太张扬,也不能太素净,不能犯了宫里的忌讳,更不能招了上面诸位娘娘的眼、让公主们不舒服。总之,在这样的基础上,你们看什么样的衣裳首饰配起来最舒服,就选什么样的衣裳首饰。”

    宫里面就是一块石头都长着耳朵。

    也就是说,宫里从来就没有什么秘密,哪怕是一点子风吹草动,想知道的人一定能及时知道。听说这位住在皇帝的养心殿偏殿里面的小女孩要来给皇后请安,宫里每一个女人都惊动了。破天荒的,这些女人们都早早地来了,没有一个迟到。

    皇后坐在上面,东西两溜靠背椅上按照尊卑分别坐着东一丽贵妃、西一赵端妃、东二吴贤妃、西二周德妃、东三季淑妃、西三敬嫔、东四宣嫔、西四昌嫔。至于嫔位以下低阶妃子,都只能站在这八位妃嫔的身后。

    按照规矩,皇后之下,有皇贵妃一位,皇贵妃乃副后,并不是每代都有,至少皇后身体康健的时候就不会有皇贵妃。皇贵妃之下设贵妃二人,妃四人,嫔九人,再往下,贵人、美人、才人、御女之流没有定员。虽然说妃位已经满了,可是贵妃尚缺一人,下面的九嫔更是只有三人,可以说,当今皇帝的**规模并不算大。

    坐着的这些妃嫔之中,以丽贵妃最为年轻,父兄兵权在握,膝下还有一个才落地没多久的女儿,是近年宫中最风光的女人。

    四妃之中,端妃是二皇子的生母,贤妃是六皇子的养母,德妃是七皇子的养母,这三个妃子年纪稍大,看着都是慈眉善目、端庄高贵的模样。宫婢上去的季淑妃,虽然出身最低,却有一个争气的肚子,一共为皇帝生下了一子三女,虽然小皇子落地即殇,虽然三个女儿只站住了一个,还病歪歪的,可是还是得到了皇帝的眷恋,每个月皇帝都会去他宫里坐坐。

    再往下的三嫔,都是生养过的皇子皇女的,虽然都没有站住,可是他们至少生养过,还有个过得去的家世,自然混了一把椅子。

    这些女人各就各位之后,贾家二姑娘才得到允许进来给皇后请安。看着这个趴在地上的小女孩,昌嫔先开了口:“都说贾家的女孩子生得好,臣妾惯来是不信的,只以为娘娘跟前的贾女史乃是特例,如今又见了这孩子,方知道往日里竟是我错了。只是臣妾听说,这孩子来告状连状纸都不曾带,说是不识字。虽然说女孩子无才便是德,惫懒至此,松散至此,终究是辜负了。也是皇后娘娘宽宏,依了臣妾的脾气,怕是要恼的。”

    众人都等着贾家二姑娘回答呢,却不想这个孩子跪在地上,歪着头,右手挠着右耳屏的根部,显然,这孩子有听没有懂,正困惑着呢。

    季淑妃温温柔柔地笑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回话呢?”

    贾玖对着季淑妃拜了拜,道:“这位娘娘,方才这位娘娘说了半天,刚刚听上去好像是夸我,又像是怜惜我,可是细听着又觉得不像。这位娘娘,您这么温柔,心肠也好。您行行好,跟臣女说说,方才这位娘娘说了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

    后面站着的几个年轻妃嫔忍不住好笑,只听季淑妃依旧温温柔柔地道:“昌嫔的意思是说,你进宫有些日子了,为何到现在才来给皇后娘娘请安。”

    贾家二姑娘道:“原来昌嫔娘娘是在问这个,臣女不曾读过书,是个睁眼的瞎子,昌嫔娘娘不要跟我这个小孩子计较哈。至于娘娘问臣女为何不早些日子过来,臣女不懂宫里的规矩,不过,臣女家采买丫头的时候,都会将小丫头在别院里面养上两三个月,确定没有隐疾,也不曾带着病气,这才会让他们从角门进来。想来,之前让臣女住在那处偏殿里也是一样的道理。臣女卑微,如果因为臣女让娘娘们陷入险境,那就是臣女之罪了。”

    皇后眸光一闪,招手让人搬了个脚踏子放在中央,让贾家二姑娘坐了,道:“你这个孩子倒是有心。不错,这宫里面万岁的安危是第一要紧的。你且坐下说话吧。”又问贾家二姑娘多大了,既然不曾读过书,那可会做针线,家里安排了什么功课云云。

    贾家二姑娘呢,就老老实实地说了。三个亲孙女当中,贾母在意的就一个贾元春,哪里会管这个不得他心意的大儿子家的庶女?可以说,就是贾母身边的猫猫狗狗都比他这个贾家二姑娘有体面,不然也不会让贾家二姑娘这么容易地就逃了出来,还告了御状。

    即便贾家二姑娘已经尽力掩饰了,可是他又如何瞒得过宫里的这些人精子?!他越是掩饰越发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01
    步天街,登云梯,御鼓一响动九重。

    边关战事一日三变,百官在御前吵成了一锅粥,谁会想到就在右丞相与兵部尚书吵到最厉害的时候,从来就不曾响过的御鼓居然咚咚咚地响了起来。沉闷的鼓声回荡在金銮殿上空,让百官为之一凛。

    谁,是谁在这个时候告御状?!!!

    不要说文武百官,就是上面昏昏欲睡的皇帝也吓了一跳。

    上一次的御鼓响起是什么时候来着?

    御鼓一响,意味着有天大的冤情需要面陈君王,而这样的案子基本上会牵连出一大串的官员。这次的御鼓又会让多少人人头落地?

    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左右丞相也心中暗自嘀咕。能够爬到今日的高位,就是他们自己做得再好,也难保没有人往他们的头上扣屎盆子。更不要说,没有人能够一辈子都不犯错。

    一时之间,金銮殿上一片寂静。

    皇帝对自己的大太监王继恩微微点了点头,那太监赶紧去了。到午门外一看,却是一个小孩子。看衣着打扮可不是一般人家出生,倒像是富贵人家的女儿。

    “哪儿来的瓜娃子!这御鼓是你可以玩的么?来人,将这孩子乱棍打出去!”

    那小孩子尖叫着道:“我是来告状的!我要告家里的奴才!让我进去!”

    王继恩原来还以为会涉及自己身上呢,却没有想到这个小孩子是为了如此可笑的原因告御状,便止住了那些侍卫,道:“你真的是来告御状的?你可知道,要告御状,就必须滚钉板又或者……”

    “滚钉板就滚钉板,我今天一定要让陛下知道我家的冤情!”

    王继恩还想着让这孩子在滚钉板和打板子里选一个呢,却没有想到这孩子这么心急。他对着侍卫颔首示意,那些侍卫立即就搬出了钉板。

    那孩子站在钉板前,默默地给自己打气,正要弯腰,又被边上一个侍卫拦住了:“小姑娘,滚钉板要先脱了衣服鞋袜。你是女孩子,可以穿里面的单衣,不能再多了。”

    小女孩愣了一愣,继而很干脆地将衣服首饰都扒了下来,果真只留下贴身的单衣。

    看见小女孩如此干脆利落地滚钉板,就是王继恩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带着这个小女孩入内,等候宣召。

    皇帝一听一个小女孩鸣御鼓、告御状只是为了告家里的奴才,非常惊讶,就是文武百官们放松了下来,觉得有趣得紧。

    一声宣,百官就看着御道尽头,一个仅着单衣的小女孩慢慢地走来,看其身形,最多不过十岁,或者说,说这个孩子只有五六岁也是有的。如此年纪的小女孩居然会来告御状,文武百官心中不觉怜意大起。等这孩子入了金銮殿,看着那粉雕玉琢的小脸上还有鲜明的伤痕和血迹,更是让人为之唏嘘。

    皇帝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见了这么一个小女孩,他心里也软了。没办法,他的儿子少,女儿更少,健康的几乎没有,只能抢兄弟家的闺女充作自己的女儿。可饶是如此,终究是隔了一层。眼前这个小女孩面对自己也不露怯,可比宫里那些强多了。

    皇帝道:“下面何人,为何告御状?”

    那小女孩拜了一拜,道:“启禀万岁,臣女之父乃是昔年荣国公贾源之嫡长孙、现蒙朝廷钦封的一等将军贾赦。日前,臣女听说家奴周瑞之妻拿着荣国府的帖子包揽诉讼生受了三千两白银,并亲眼见到此人将证据藏到了荣禧堂。臣女虽然年幼,却也知道,这天底下只有陛下之言才是金口玉言,陛下之下,哪怕是王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如果此事爆发出来,必定是父亲代那奴才受过。臣女想救父亲,故而前来告状。”

    皇帝一听,沉默了一会儿,道:“这个周瑞是你们家的奴才?”

    小女孩答道:“启禀万岁,此人是我们荣国府二太太的陪房,不是父亲的奴才。而且,此人曾经多次在人前人后诽谤家父。希望陛下能够为臣女一家做主。”

    刑部尚书得到允许才开口道:“小丫头,既然你父亲是袭爵之人,那么这事难道不是你父亲指使的么?”

    小女孩回答道:“这位大人,我父亲虽然得了朝廷的钦封,但是并没有住在荣禧堂。哥哥曾经亲口告诉我,荣禧堂里面的陈设乃是国公才能够享受的。所以父亲一直住在荣国府东北角的院子里。如今住在荣禧堂里面的人乃是父亲的胞弟臣女的二叔、工部员外郎贾政。当家之人,也是二太太,并不是臣女的母亲。”

    这一下,大家心里就明白了,这个小女孩哪里是来告家里的奴才的,分明是求皇帝做主,给他们家撑腰的。

    皇帝道:“小丫头,你可有状纸?”

    那小女孩摇了摇头:“回万岁,臣女不识字,所以没有状纸。”

    “不识字?你几岁了?”

    “万岁,臣女今年八岁了。”

    御史中丞出列道:“陛下,不管事情因由如何,但是尊卑有序。工部员外郎居然住在了国公在能住的荣禧堂,那是逾制、冒渎之罪。臣请弹劾工部员外郎贾政。”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群大臣纷纷拜与御前。

    皇帝道:“小丫头,朕夺了你叔父的官位,然后让你父亲搬回荣禧堂住着可好?”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跪在下面的小女孩居然如此回答皇帝:“陛下,臣女是来告那些家奴的,不是来告叔父的。臣女家里的那些奴才们一个一个都厉害着呢,欺上瞒下,还偷我们荣国府的东西。不但让我们贾家的子孙叫他们爷爷奶奶,吃着我们家的饭、拿着我们家的银钱,还在背地里骂我的父亲。万岁,臣女不求别的,只求您派人将这些奴才抓起来。臣女只想知道他们都做了哪些恶事!臣女不想让父亲替这些奴才背恶名。”

    皇帝刚开始的时候还想宁事息人,可是一听到什么贾家的子孙都要称呼那些做奴才的为爷爷奶奶,不觉心中一动。

    他心念一转,就叫了自己三个成年的儿子并自己的心腹兼爱弟来:“老二、老六、老七,你们也大了,也该见见世面。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去办。十六皇弟,你负责给这三个孩子把把关,免得让他们被下面糊弄了去。至于小丫头你,先安置在宫中。你脸上的伤口可不能马虎,来人,赐冰肌散。”

    宫中之人都是聪明人,如果皇帝对这个小丫头感觉一般般,他也只要事后让太医院里的医官给这个小丫头看看就是。如今居然在金銮殿上当众赐下冰肌散,显然是对这个小女孩非常满意了。

    何况为了几个区区家奴就派出三位皇子一位王爷,显然皇帝要大办。

    既然已经明白了圣意,下面的人自然知道怎么做。一时之间,京城里鸡飞狗跳,就连禁军和王府护卫都出马了,就为了查抄荣国府的荣禧堂和荣国府的奴才。

    虽然贾母将贾家乃是京师二等公卿挂在嘴边、自认皇家之下便是自家,可是荣国府已经多年不见御使也是事实,如今家里突然来了三位皇子和一位王爷,更是让贾母惊讶万分。连忙停了戏班子,让人伺候自己更衣。至于他心爱的宝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