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天下为棋 >

第254章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254章

小说: 红楼之天下为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舟瞪了贾家二姑娘一眼,扭身也回去了。

    鸣琴见此,忧心忡忡地道:“姑娘,兰舟姐姐这一去,只怕皇后娘娘对姑娘会起了嫌隙。”

    贾家二姑娘道:“鸣琴,我知道你的担心。不过,我并不认为皇后娘娘会因此而针对我。皇后娘娘乃是一国之母,于我更是云泥之别。皇后娘娘根本就不用在意我的。甚至于,我的感激对于娘娘来说,从某种方面而言也是一种侮辱。何况,不动如山才是娘娘立身的根本,反之,则容易被人算计。”

    鸣琴还想再说,却遇上了各宫派出送礼的人,只得打点精神对付。

    贾家这个二姑娘是外臣家的女孩子,本来没有什么的,却当不得皇帝喜欢,还经常将之抱在怀里,故而,宫里的娘娘们也乐意将这孩子叫到自己的宫里陪自己说话,又或者借此吸引皇帝的到来。就是丽贵妃也不例外。

    毕竟丽贵妃的女儿如今还小,整天的吃了睡、睡了吃,根本连人都认不得呢。而且丽贵妃也舍不得让女儿吹了风,受一点点的委屈。所以,拿贾家这个小丫头当玩具也就成了他的首选。

    这日,内府送来了许多新鲜的花卉,丽贵妃召集了不少妃嫔来到西内苑赏花,自然,贾家二姑娘也奉命陪侍。

    之家丽贵妃悠哉悠哉地摘下一朵大红的月季花,笑呵呵地问面前的小娃娃:“丫头,你看这花儿我戴上可好看?”

    贾家二姑娘重重地点头,道:“娘娘气度不凡,这满园子看去,也只有这朵花儿配得上娘娘的气派。”

    这话儿说得直白,若是换了其他人丽贵妃只怕还真的要恼了,可是这话偏偏是出自眼前这个才七八岁的女娃儿。俗话说童言无忌,也正是如此,才更加让丽贵妃芳心大悦。

    丽贵妃身边的一众妃嫔都纷纷奉承着丽贵妃,惹得丽贵妃咯咯咯地娇笑个不住,也就在这个时候,听见一把女声,非常平静地开口道:“哦?如此,那么小丫头,你说说看。本宫又适合什么花儿呢?”

    众人这才看见原来是皇后娘娘也来了,连忙伏地给皇后请安。

    皇后摆摆手让众妃嫔都起来,这才对贾二姑娘道:“丫头,你还没有回答本宫的话呢。”

    只听这孩子道:“皇后娘娘,您为何要这样问啊?这宫里,除了皇上,也就只有您不拘什么花儿都能戴啊。哪怕您就是戴着一根草,照样是别人对您行礼、绞尽脑汁地找话儿奉承您。您又哪里需要在这上头费心?”

    皇后一听,大笑:“你这丫头,还真是直性子。”

    没错,他是皇后,哪怕他就是戴根草儿,也会有人在他面前拍马屁。就是不得宠又如何,这宫里光宠爱就能够活下去?女人争一辈子,挣的还不是名分二字!只要自己是皇后,就是下面的人都挑了牡丹又如何?

    皇后很自然地往主位上坐了,又搂过贾二姑娘,道:“没错,本宫是皇后,不需要跟下面的妃嫔争奇斗艳,只要稳稳地坐在这里,做一个赏花人便好。”

    皇后冷眼一睨,见丽贵妃依旧扬着脸站在那里,心中也是冷冷一笑,低头又去逗跟前的小丫头说话:“对了,本宫听你堂姐说过,你名叫贾迎春,是么?”

    谁知道,这孩子居然歪着脑袋道:“咦,臣女有名字么?老太太和太太们都叫臣女二丫头,哥哥和堂哥堂嫂堂姐在家里都叫臣女二妹妹,下面的堂弟堂妹和表妹们叫臣女二姐姐。就连父亲也曾经说过,臣女年纪小,若是早早的取了名儿,让鬼神知道了怕是不好,所以要等臣女再大一点、正式上册子的时候再取名字呢。难道这些日子父亲已经给臣女取名字了?大姐姐的消息真是灵通,臣女都还不知道这回事儿呢。不过,这个名字好奇怪哦。”

    丽贵妃笑道:“这个名字有什么奇怪的?”

    这小丫头歪着脑袋道:“本来就是啊。臣女家里虽然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也算得有头有脸的,多年来家里的女孩子都是跟着男孩子们一样取名的,尤其是嫡支的女孩子更是如此。像臣女父亲这一辈是文字辈,所以我们老太太唯一嫡出的女儿,也就是臣女的四姑姑就是跟着取了敏锐的敏字。到了臣女这一辈是玉字辈,哥哥和堂哥族兄弟们都是取了玉字部的单名,臣女也应该跟着哥哥们的例才对啊。可是这迎春却是两个字,这两个字是玉字部的吗?”

    丽贵妃笑道:“的确不是玉字部的。而且这春字也不算什么好字呢。你大堂姐不是嫡出的么?怎么他反而没有跟着你姑姑的例子按着家里的旧规矩取名儿?”

    贾二姑娘道:“贵妃娘娘,这个我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好像是二太太坚持,因着大堂姐不是嫡长房的姑娘,加上那个时候老太爷身上也不大松快,也没有理会,故而遂了二太太的意,让大堂姐用了元字。至于臣女,臣女虽然是祖父身后才出世的,也没有大堂姐那么显赫的娘舅家,不过臣女是贾家的姑娘,自然是按照我们贾家的规矩行事。”

    皇后听了,还来不及说话,就听见有人笑道:“没错儿,国法家规,这里头可是一点儿都不能错的。”

    只见皇帝一路走来,两旁的妃嫔宫人都纷纷下拜,就连皇后也站了起来。皇帝对着皇后摆摆手,示意皇后免礼,自己则抱这贾二姑娘道:“不过,名字么,可以是家中长辈取的,也可以是尊长赐下的。你也八岁了,没个正经的名字也不是事情。不如,就由皇后给这孩子取个名字如何?”

    皇后赶紧推辞:“臣妾才疏学浅,可比不上诸位姐妹呢。”

    皇帝道:“皇后这话却是差了,不说别的,就说你那手簪花小楷又有几人能及?”

    边上早就有宫人奉上纸笔。皇后见推辞不过,只得在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字。

    玖。

    玖者,一种酷似玉石的浅黑色石头,与价值连城的墨玉极为酷似,换了见识略略浅薄之人,很可能将两者弄错。皇后给这丫头取这个名字可真是意味深长。贾玖,假玖,说的不就是墨玉么?而且,玖与久同音,天长地久,这也是**里面每一个女人求而不得的梦。

    皇后写下这个字,周围的妃嫔们都愣住了,就是丽贵妃也对着那个字发愣。反倒是皇帝,见了此字之后微微一笑,道:“的确很适合这孩子。”转头,又去逗弄怀里的贾玖。

    看见皇帝这样的反应,皇后依旧端庄,丽贵妃撅起了小嘴。如果换了其他人,丽贵妃必定发作,可是写下这个字的是皇后,皇帝又在跟前,对这个字看似还算满意,丽贵妃就是心里有再多的不痛快,现在也少不得忍着。
03
    贾元春乃是皇**里的女史,打狗还看主人。之前贾元春被拖了下去,皇后也丢了脸面,可是听了贾家二姑娘的话,皇后也不恼贾家二姑娘了,反而对这孩子有了怜惜。

    没错,虽然说嫡庶之分云泥之别,可是这说的是同父所出的情况,如果是堂姐妹,则要先看父亲,再看嫡庶的。贾家二姑娘是庶女没有错,可是他的父亲是朝廷钦封的一等将军,而贾政不过是五品京官,贾元春是嫡女没有错,可是他还有一个庶出的妹妹,比不得贾家二姑娘乃是一等将军贾赦唯一的女儿,哪怕这个女儿只是一个庶出。

    看到身份比堂姐高贵、却被堂姐堂妹欺负的贾家二姑娘,皇后娘娘就想到了同样被**们欺负的自己,一时之间心中怜意大起,倒也不急着追究之前贾元春让他丢脸的事情了。

    这里,皇后与众妃嫔你一眼我一语地逗着贾家二姑娘说话,外间皇帝却常服而来,也不叫人通报,直接就进去了,把一屋子的女人都吓了一跳。

    等皇帝入座,众人礼毕,各自归座,这才听见丽贵妃开口,道:“万岁,据说贾家自诩乃皇家之下第一家,就是他们家的孩子,也是各个都有来历的呢。就好比皇后娘娘身边的这位贾女史,听说正好生在大年初一,就连算命的都说此女贵重。至于贾女史的胞弟更是了不得,落草的时候,居然从嘴里掏出一块通灵宝玉呢。万岁,臣妾空长了这么大,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稀奇事儿。也不知道那块玉长成什么样子,臣妾倒是想开开眼界。”

    皇帝心里咯噔一声,正好,贾家二姑娘站在屋子中央,正好跟他打了个照面。

    贾家二姑娘见皇帝看过来,还以为皇帝要他解释,便趴下来磕了一个头,道:“万岁,这个臣女也是知道一点的,我们荣国府第一代荣国公就是出生在大年初一。老祖宗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历下赫赫战功,我们荣国府上上下下都引以为荣。之所以夸大姐姐的生辰好,那也是大姐姐沾了老祖宗的光。至于贵重二字,与其说是夸大姐姐,还不如说是为老祖宗而骄傲。”

    皇后看了看皇帝,问道:“那么,那通灵宝玉呢?真的是你那个堂弟胎里带来的吗?”

    贾家二姑娘连连摆手,道:“那块玉,娘娘您一看就知道,当不得真的。中间是一块五彩玉,边上还有跟臣女的指头那么宽的金子呢。臣女为此迷惑了很久,还被家里的奴才笑话有眼不识金镶玉。可是娘娘,臣女只听说吞金自杀,也见过那些丫头婆子是如何整治那些犯了错儿的姨娘侍妾通房的,听说只要手里的戒指那么大的一块金子就能够要了一条人命去。如果真的有那么大的一块金子在二太太的肚子里,那二太太是怎么活下来的?又是怎么生下臣女家的那个堂弟的。这是臣女想不通的第一个问题。”

    皇后听了点了点头,道:“倒是有几分道理。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贾家二姑娘道:“娘娘,既然这金镶玉已经有这么宽的边了,再加上这中间的玉,您想这块通灵宝玉到底有多大。臣女的亲弟弟,还有堂嫂的侄儿刚出生的时候,臣女都记得清清楚楚。都跟刚出生的的猫崽子一样,才这么一点点大。如果这玉真的是堂弟的嘴里挖出来的,那他刚出生的时候,嘴巴要多大才能够装得下这么大的一块玉?能衔得住这么大的金镶玉的,也只有大头大嘴的妖怪,哪里有什么相貌!母亲曾经私底下偷偷跟我说过,据说自打祖父去世之后,我们老太太的身子就不大好,经常精神恍惚,连说话都不利落,到了后来根本没办法起床。那个时候,家里两位老爷都私底下商量着,要把后事准备起来,给老太太冲一冲。堂弟这块玉原来是请外头的和尚开了光、诈作堂弟胎里带来的,为的就是让老太**心。母亲说,当初老太太摸到这块玉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都好了起来,也知道吃饭了。所以我们家上上下下都当着块玉是通灵宝玉,平日里绝不漏了口风,为的就是老太太能够好好的。”

    说话间,就有人将贾宝玉的那块玉取来了,皇帝和皇后一看,心里也相信了七八分,都道:“也难为你们了。”

    下面的妃子们一想到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整张脸都只剩下一张嘴巴,都打了个寒颤。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婴儿,那岂不是妖怪一个?!只怕才落地就被烧死了。这样想着,所有的后妃们的感觉都不好了。与其让他们相信这个孩子是带着金镶玉出生的,他们宁愿相信,这玩意儿是荣国府里有人为了讨好贾母、让贾母安心特别弄出来的。

    后面的贾元春也在等着自己主子给自己出气呢,却得来这样的消息,气得前仰后合。更让他绝望的是,连之前跟他交好的小宫女都不肯理会他,还将他给的荷包丢还给他了。偏偏贾元春对此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且说前头,了却一桩心事,皇帝就跟皇后说起闲话来了,中间偶尔有宠妃插嘴几句,却都是文绉绉的,贾家二姑娘没听得几句,就已经晕了。

    完全有听没有懂。

    贾家二姑娘的皮相不错,如今更是蠢萌蠢萌的样子,倒是让皇帝和皇后想起他们已经夭折了的女儿,尤其是那双迷糊的眼睛,特别像。大概小女孩迷糊的双眼很难以区分,一时之间,皇后倒是把这个孩子跟自己已故的女儿给弄混了,居然问贾家二姑娘:“听了这半天,你可有什么心得?”

    结果贾家二姑娘脱口而出:“听着好累人哦。万岁真的好辛苦。”

    皇帝非常惊讶:“为什么这么说?”

    贾家二姑娘道:“就是啊。明明一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东西,偏偏要绕来绕去、拐上七八个弯才会透露出一星半点儿的,简直就是不想让人听懂嘛。听说宫里的娘娘们都是朝廷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