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天下为棋 >

第169章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169章

小说: 红楼之天下为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一听。道:“万岁可说了什么?可有给什么赏赐?”

    贾玖苦笑道:“老太太,如今我们家哪里还敢求什么赏赐?能够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贾母一愣道:“你是说宝玉的那块玉?”

    疑问的句式肯定的语气。就是贾母如今都把贾宝玉的那块玉当成是烫手山芋。如果不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处置掉这块玉的话,贾母早就把这玩意儿给砸了。不过就是一时半会儿地没有办法收拾这块石头,贾母也叫人把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压在了箱子的最底层。现在贾宝玉戴在脖子上的是金质的寄名锁,并不是那块通灵宝玉。

    贾母根本就不需要贾玖来回答。就跟贾玖反复强调的那样。贾宝玉的那块石头对整个贾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经历多当年王氏女的种种,贾母很清楚朝廷在某些事情上的态度。可以说,贾宝玉能够活到今天,完全是因为他自己不成器和自己对他宠溺无下限,不然,贾宝玉跟其他的孩子一样早早地读书在读书上展现自己的天分,那么那年落水的就不会是眼前的这个孙女儿,而是贾宝玉了。

    对此。贾母的心中严重怀疑,自己的小儿媳妇到底是有没有脑子的,居然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来!为了争权夺势。居然拿全家人的性命当儿戏!当初的自己是被驴踢了脑袋么?怎么会忘了封口,反而跟着发疯将事情闹得满城皆知。

    如今后悔却是迟了。

    想到这个,贾母就阵阵心塞。

    作为一个历经世情的老人,贾母当然知道红苕的好处。若是当初没有贾宝玉的事儿,只怕这会儿贾家就是世袭罔替的公爵府了,哪里会是什么一等神威将军府!甚至只要红苕在。就是改朝换代,贾家也会跟孔夫子的家族一样被人高高在上地供奉着!甚至贾元春根本就不用有这么多波折。说不定跟丽贵妃一样,进宫就是正儿八经的妃子呢。

    想到自己居然跟这样一桩大富贵错身而过,贾母悔得肠子都青了。

    沉默了一会儿,贾母这才开口:“二丫头,那这红苕之事,如今如何了?”

    贾玖苦笑道:“还能如何呢?有宝玉那块玉在,若是再弄个红苕出来,只怕有人会说我们家天命所归。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家没有造反的心思,上面也容不得我们的。父亲和哥哥又在北面,也不知道好不好,孙女儿就用这红苕跟万岁交换,让万岁无论如何要让父亲跟哥哥平安归来。”

    “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么?”

    贾玖道:“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边关之人应该知道我们家跟红苕之间的关系的。只是外头会不会让我们得了这个功劳也难说。我们家能够拿回一部分原来属于我们家的军中的影响力就不错了。”

    贾母一愣,忽然跟泄了气一般,软在了填漆榻上。

    他也知道,贾玖这样做,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若是不把这红苕送上去,只怕日后爆发出来,贾家怕是没有人能够活下来。用来换自己的儿子平安归来,贾母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再者,贾玖也说了军队中人还是知道自己家的好的,这就够了。

    贾母到底是为母亲,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贾母叹息一声,拍拍贾玖的手,道:“二丫头,难为你了。放心,没事儿,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你父亲平安回来,只要人还在,将来说不定还有好事儿等在后头。既然你父亲做了这么一件功德出来。他自然会得到漫天神佛的庇佑。”

    贾母没有让贾玖继续留在他的屋子里。他也需要时间整理自己的心情、理清自己的思路。贾玖相信,只要贾母有一点脑子,他就会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做。

    倒是晴雯。他怎么也想不透,所以等他们三人爬上了骡车,就忍不住问了:“姑娘,老爷为什么一直都不跟朝廷报喜呢?若是老爷早早地跟朝廷报备过,也没有这么多的事儿了。”

    贾玖叹息一声,道:“作物的育种与改良最是急不来的,甚至一二十年都看不见起色也是有的。毕竟人家在这大地上生长了数千年。还人家呼啦吧唧地该了生活习性,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儿?!也就是这种东西最是忌讳急功近利。可是二太太是怎样的人品。我们都很清楚。别的不说,就说宝玉的那块玉。当年父亲若是把红苕报给了朝廷,再闹出宝玉衔玉而生的事儿来,只怕这会儿家里已经人丁寥落了。由二太太身上。我们也可以知道王家都是些什么人。换而言之,他们王家借着我们家的力进了万岁的眼,如果不做那些有的没有的,也少不了他们的富贵,可是你们看看他们后来做的?这红苕是好东西,只怕被他们一折腾也成了祸国殃民的祸害了。”

    晴雯道:“祸害?怎么可能?”

    小红笑道:“晴雯,姑娘说的也是事实。你想,既然这东西这么高产,王家人为了在万岁面前露脸。哪里会由着下面的百姓继续种植稻米小麦?只怕鸡飞狗跳地逼着下面的百姓全部改种红苕了。百姓们一来没有种过红苕心里没底,二来也不知道种植红苕的窍门在哪里,一来二去的。哪里不心存怨望的?再者,朝廷如今的律法可是说得明明白白的,能够用来纳税的也只有那么几种粮食。等秋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收了数以万计的红苕,却没有人来收。一方面是一刻都不能拖延的赋税,一方面是根本就卖不出去的红苕。若是落到这样的结果。老百姓还不跳起来。那才是官逼民反呢!按照王家人的脾气,好的是他们的。坏的是别人的过错。只怕那个时候,他们撂挑子把事儿往府里一推。你说,按照前两年的情况和王子腾的得宠程度,万岁会愿意相信谁?”

    晴雯听了恍然大悟:“怪不得呢。若是让王家人知道了,功劳被抢走了不说,连苦劳都没有了。糟蹋了心血且不说,还给家人招了灾。换了我,我也只怕也会跟老爷作出一样的决定。”

    贾玖道:“可不是。”

    晴雯哼了一声,道:“二太太还真是害人不浅,害了我们老爷不说,连他自己的儿子都成了牺牲品。”

    贾玖道:“如若不然,老祖宗为何要示警要求我们分宗呢?怕是老祖宗也知道这事儿不好办呢。”

    话虽这样说,可是只要贾母在,只要贾政依旧住在这府里,只怕两家之间的联系还是少不了的。难不成,还真的要借建大观园把贾政踢走?

    贾玖忍不住低下头去思考这样的可能性。

    贾母的身子还硬朗,看起来他活到八十几岁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家里可经不起折腾了。若是贾政继续住在这里,将来有个什么事儿,就是用分宗说事儿,人家也不愿意相信自己家跟他们无关。

    所以,让贾元春封妃,然后建省亲别墅,让贾政一家子搬过去照应那座省亲别墅。只要这座省亲别墅不盖在这将军府里,自然就跟自己没有关系。

    从理论上来看,还是有操作的空间的。但是时间上来看,却有些紧。

    贾玖的屋子里,贾琮撑着眼等待姐姐的归来。他一听到前面的院子里传来声响,立刻甩开脚丫子啪嗒啪嗒地跑到门边。他好歹还记得姐姐的吩咐,天黑之后不许他踏出房门,只得抱着门框向外探头探脑,等看见贾玖进屋来,立刻扑过去,一把抱住姐姐的大腿。

    贾玖摇了摇头,伸手牵起弟弟的手,一起进了里屋。

    贾琮到底是小孩子,从皇帝驾临就硬撑着,就是贾玖被贾母叫去了也没有回去睡觉,这会儿已经累得不行。跟贾玖腻歪了一会儿就开始打呵欠。

    贾玖等贾琮睡着了,将他放在摇床上,等他睡着了,还是吐泡泡了,这才道:“看起来应该给琮儿准备屋子了。对了,我吩咐的事情可都准备好了?”

    赵栋家的连忙道:“回姑娘的话,姑娘要的花盆数量不够,奴婢已经叫下面的婆子用木板打了几个结实的敞口木箱子。只是这些婆子的手艺不大好,这种木箱子也只能用来装土,想不漏水,那是不成的。”

    贾玖道:“就要他漏水才使得。”

    赵栋家的道:“是,按照姑娘的吩咐,将那边的屋子都腾空了,姑娘要的春凳也都齐了,火炕也起了。就是不知道姑娘还有什么吩咐。”

    贾玖道:“如此甚好。将那些箱子花盆什么的装满泥土。回头我会将那些藤蔓种下。来年说不定有人会跟我们要红苕苗。”

    小红道:“姑娘不是说,以后这红苕跟府里一点关系都没有。”

    贾玖道:“若是红苕真的这么高产。你以为道门和儒门坐得住?这可是系着天下苍生的宝贝呢。”

    红苕既然如此高产,自然能够解决不少人的温饱。这个世界跟其他的世界不一样,他是修仙世界,没看见明明绛珠草不需要神瑛侍者的甘露,可就是因为神瑛侍者的举动不得不下凡还债么?

    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世界很注重因果。无论这红苕的事情最后有没有宣扬,可是这个因果还是加在了自己身上。换而言之,即便没有宣扬,天地还是会承认这份因果是属于自己的。所以,红苕的种植范围越广,对自己的好处也就越多。

    既然皇帝已经知道了红苕,那么,来年就可以开始大规模地种植红苕了。所以,现在准备好种苗就成了必须。

    红苕可以利用藤蔓进行扦插繁殖,但是这种扦插却是要讲究季节的。现在是冬季,原来就不是进行扦插的季节,加上这些藤蔓在寒冬里面冻了这么久,需要贾玖用灵疗术激活他们的生命力,才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扦插后的成活率。

    所以,贾玖打算亲自动手,而且也只能由他亲自动手。

    坐在小杌子上,贾玖亲自给小红晴雯两个丫头示范如何挑选合适的藤蔓,其实他已经借此机会开始检查这些藤蔓的状况。然后用晴雯和小红将藤蔓挑拣出来,剪成一段段带着小小的叶和芽的种苗备选,然后由贾玖施展灵疗术,激活了藤蔓的生命力之后,再种入简易的花盆之中。

    这些花盆,连同里面的土壤,都是用开水烫过,然后放在火炕之上烘烤。等温度和湿度达到合适的程度,贾玖才会把经过处理的红苕苗种下去。当然,在此期间,贾玖不会忘记刷上几个灵疗术,刺激红苕的生长。在整个过程中,花厅里面的温度始终在贾玖的监控之下。

    忙活到天亮,小红和晴雯两个都累得回去睡了,甚至连接替小红和晴雯的锦绣和绣橘两个都累得睁不开眼了,贾玖这才忙完了。

    这个花厅里面原来的家具都挪到别处去了,就连插排也拆了下来,使得原来的三间屋子连成了一片。距离墙壁一尺的位置便是两张并排的春凳,春凳上便是两个木头箱子,木箱也不高,最多也不过是七寸左右,箱子里面种的便是红苕。春凳上架春凳,上面又是两只木头箱子。

    临时找不到足够大的架子,也只能这样了。

    贾玖在这个花厅里面守了两天,确定这些红苕都活了下来,这才回去休息。即便他有【高级修炼场】可以兑换时间休息,但是这三天下来,不停地刷着灵疗术,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为了保证这些红苕苗能够尽可能多地活下来,他可是绷紧了神经,就是当初中了胭脂恨也不过如此了。(未完待续)
79交换
    最后到贾家的人并不少,微服的皇帝身边少不了内侍和护卫,张錫賢既然来了,那么作为他的孙子大理寺少卿张烨也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祖父而来了贾家,此外,两位宰相左相祁英右相梁鉴和户部左侍郎郑靖都来了,甚至颜洌也跟来了。

    唯有嘉善长公主,因为要主持簪花会,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机会。

    当然,为了不惊动贾母,皇帝甚至没让开中门也没走侧门,而是走了宁国府跟将军府中间的私巷,然后从小门经过进穿堂直接往贾玖的院子里去了。

    跟着皇帝来贾家的几位大臣都很清楚红苕意味着什么。如果红苕真的能够亩产千斤,那天下大势也会跟着发生倾斜,甚至引起巨大的无法逆转的变革。

    民以食为天。如果老百姓的饭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朝堂之上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这是无法漠视的事实,也是皇帝在多年潜邸生涯得来的宝贵经验。

    贾玖院子里的丫头婆子们可不少,他们看见贾玖带着一大群陌生男子进了这院子都吓了一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