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天下为棋 >

第163章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163章

小说: 红楼之天下为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他们是皇帝身边的人又如何?他们没有皇帝的手谕,也没有这个权利夺下兵权。没有兵权,他们也不过是普通的士兵。若是有人看他们不顺眼,要他们去送死,难道他们还能够抗命?

    而安远卫的将士们看到这些侍卫,立刻就知道对方是军纪严明的精兵,一个个如临大敌,拿着手里的长矛就出来了。

    一边是御前侍卫,一边是安远卫的军痞。就那么对恃上了,直到张游击出来。

    张游击在数个月之前才进过京,还带了一批军饷和军械回来。当然认得这群人里面有两个是熟人,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当即就拱了拱手,道:“这不是御前的马侍卫么?怎么……”

    马良摆摆手,道:“游击将军就莫要取笑兄弟了。兄弟可是被万岁派来保护一等神威将军贾赦贾恩侯大人的。不知道贾将军可在。”

    躲在帐篷里面烤火的贾赦和贾琏父子得到下面的士兵通传,这才出来。

    贾赦也认得马良。吃惊地道:“马侍卫,您怎么来了这里?”

    马良是皇帝跟前的人。也很有几分体面。以前贾赦在京里醉生梦死的时候,也没有奢望过能够跟马良搭上关系。

    马良苦笑道:“贾将军,您生了一个好女儿,兄弟这百十斤只怕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见贾赦瞪着眼睛不明白,马良就把贾玖献上红苕一事说了,又道:“令嫒当着两位丞相的面恳求万岁,日后红苕便是上苍赐给大齐的祥瑞,是张游击在边关发现的好东西。令嫒唯一的条件是,万岁确保将军的安危。”

    贾赦已经傻掉了。

    他也只是到了安远卫才知道红苕的事儿,当初张游击和下面的士兵们还为此感激他,他还莫名其妙呢。现在听马良这么一说,尽然是连皇帝也相信红苕是他们贾家花了几代人的力气弄出来的好东西,甚至连皇帝也不得不派出御前侍卫保护他。

    贾赦不敢在这当儿说他不知道什么红苕。

    他只得含含糊糊地道:“都是下官教女不严,连累了诸位。”

    马良摆摆手,道:“贾将军,府上为国为民,令嫒也是为了将军的安危。将军的确养了一个好女儿。”

    贾赦道:“小女进献红苕的详细经过,不知道马侍卫可清楚?”

    马良连忙与他细说。

    贾赦心中发苦。

    他的院子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他自己会不知道?他只种过花花草草,哪里种过什么红苕?怕是这东西是从别的地方得来的,而且还是他女儿花了大力气弄起来的,如果进献上去,他们贾家说不定能够换来一个世袭罔替的侯爵。可是为了他的安危,女儿不得不提早行事。

    如果献上那个红苕,自己跟自己的大儿子就是死在边关,他的小儿子跟女儿的下半辈子也能够得到朝廷照拂。而现在,却被女儿用来换取他的安危。

    贾赦相信,那个承担不起大功德根本就是女儿的借口。有了这份功劳,女儿恳求皇帝把自己弄回京,皇帝十有**也是肯的,可是女儿只求自己平安。

    女儿到底是女儿,这眼光终究是差了一点。

    贾赦又是辛酸又是遗憾更多的却是欣慰,竟然是说不出话来了。

    这一百号侍卫来到安远卫,让安远卫上上下下又惊又喜又愁。惊的是,皇帝居然会派出御前直班侍卫来保护贾赦;喜的是,增添了这么多的战力,今年的安远卫说不定会有一个好的转变;愁的是,这一百号侍卫带着一百匹马,哪里有那么多的草料养这些马匹呢?这些人的口粮也没有带多少啊?

    就在安远卫的将士们为口粮发愁的时候,得到道魁示意的道门商队为贾赦贾琏送来了书信和一大批的竹竿,当然,还有镰刀。

    贾赦看了女儿的书信之后,立刻就跳了起来,跑去找张游击了。

    张游击也很适应贾赦和贾琏的安分守己,当然,他也不看好安远卫的前景。他甚至准备好了,等战事一起,就把贾赦和贾琏送到军屯里去。他的妻子儿女也在哪里,只要自己的妻子儿女中有人活着,就一定会照顾贾赦和贾琏。而他则跟将士们,还有那些御前卫士们一起为贾赦和贾琏争取逃命的机会。

    张游击万万没有想到,贾赦会跑来找他。那会儿,他正在跟马良商量着新的一年的安排并好奇为什么有商队会带着这么多的竹竿来安远卫这样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贾将军,你这是做什么?”

    贾赦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只挥舞着手里的书信。

    张游击一愣,接过来一看,立刻跳了起来。

    他熟悉狄人的作战方式,自然知道这信上的办法对狄人会有多大的杀伤力。

    张游击有些不确定地道:“贾将军,这信是谁写来的?”

    贾赦脱口而出:“还能有谁?就是我那闺女。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张游击,这个法子有用不?”

    张游击道:“他娘的,我们安远卫周围可没有竹林,所以大家也没有想到这个法子。可谁会想到,这不起眼的竹子还能够这么用?贾将军,今年大家伙儿有救了。”张游击也顾不得许多,当即就踢了自己的副将一把,道:“去,把大家伙儿召集起来,有活儿干了。今年大家能不能活下去,就看我们快还是那蛮子快了。他奶奶的,把老子派到这儿来,还不是想吞了这红苕的功劳!也不看看老子也是有人罩着的!”

    那副将道:“将军,这道门送来的竹子真的有用?那不是柴火么?”

    张游击狠狠地踹了部下一脚,道:“什么柴火,告诉下面的小兔崽子,今年大家要想活下去,就看这些竹子了。没有粮食?我们就吃狄人的马!没有刀箭?我们就拿狄人的!老子就要那些黑了心的看看,把老子送到这安远卫,老子也能够活下去,不但能够活下去,还能够风风光光地立功。”

    马良接过那书信一看,立刻道:“快,看着那些小兔崽子些,可别让他们把这些竹竿当柴火给烧了。今年兄弟们能不能回去,就看这个了。”

    马良的副手立刻冲了出去。

    马良道:“贾将军,这个送信的人不知道可在,可是府上的人?”

    贾赦这会儿也喘过气来了,摇摇头,道:“不是,那人也说了,他们跟道门原来有些瓜葛,因为我闺女托了道门的关系,所以才通过他们送信。也只有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把这些竹竿送到安远卫来。”

    马良道:“那么他们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面为我们凑到足够的马料和口粮喽?”(未完待续)
05访客
    贾母觉得没意思不等于薛宝钗也觉得没意思,至少薛宝钗对贾玖晋封郡君一事可是很上心的。等贾玖回到自己的屋子,将一应事物安排妥当,薛宝钗也来了。

    贾玖一见薛宝钗便笑道:“我就说宝姐姐一会儿变来,果然叫我给说中了。”

    薛宝钗笑道:“倒是我的不是了,扰了妹妹休息。”

    贾玖摇摇头,道:“宝姐姐来了也好。我这次可是被季淑妃给吓到了,也亏得自己当时应对得还算不错,好歹没有得罪了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只是这位淑妃娘娘,我怕是真的得罪了。想到将来,我这心里还七上八下的呢。”

    薛宝钗道:“看二妹妹说的。既然是这位淑妃娘娘算计妹妹而妹妹又没有中他的圈套,这又哪里能怪妹妹呢?二妹妹将来选秀,又不是这季淑妃管着的,就是将来进了宫,只要不是分在他的宫里,还不是各过的?二妹妹为何如此发愁?我倒是要为二妹妹道喜呢。二妹妹小小年纪就是正六品的郡君了,京师这么多的权贵家,妹妹是独一份。按照这个势头,怕是一进宫便是一位娘娘呢。”

    贾玖道:“宝姐姐,将来的事儿谁说得准呢?我只希望那天的话传来传去不会传错了,惹得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恼了我才好。别的,我也不求了。倒是宝姐姐,今年的生日宝姐姐打算怎么过啊?你也说个章程来。妹妹也好准备生辰礼。”

    薛宝钗笑道:“哪里还用妹妹准备什么生辰礼?”

    贾玖道:“喏,这是宝姐姐你自己说的,不然。到了宝姐姐生日这天,我带着人去宝姐姐那里大吃大喝,完了,我拍拍衣裳走人,宝姐姐可莫要笑话我不知礼数。”

    薛宝钗笑道:“妹妹尽管来,我难道还能够短了妹妹的吃食不成?”

    说完两个人都顿了顿,也都拿着帕子掩着嘴笑了起来。他们两个的性子原来就有些相近。人又是群居动物,贾家又这么大。贾玖不跟薛宝钗往来,难道还跟下面的丫头婆子们论交么?所以在无关厉害关系的时候,他跟薛宝钗还是能够和平相处的。当然,这也仅仅是无关厉害的时候。

    说笑过后。才听薛宝钗道:“二妹妹,不知道二妹妹可听说了,道门出了大事儿了。”

    贾玖奇道:“道门?怎么了?怎么没有人跟我来说?”

    薛宝钗道:“这也是我那哥哥跟我说的,说是道门在清理金水河的时候,发现河床上躺着好几副尸骨,后来根据衙门在河床底部发现的几样东西,最后确定,死者跟季淑妃家里有些瓜葛。”

    贾玖一听,便道:“方才我还在奇怪呢。以姐姐的性子。应该不会轻易开口,偏偏今日在老太太那里却很健谈,话题的中心还是一宫主位的淑妃娘娘。”

    薛宝钗道:“还说呢。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是我哥哥无意中在酒席上听说,道门这次从这金水河里面捞了不少金银财货。我当时还在奇怪呢,那几条可是京里有名的臭水沟。后来才知道,这事儿跟人命案子有关。”

    贾玖皱了皱眉头,迟疑着道:“宝姐姐,你这话却是差了。道门哪里就缺少那点子银钱了?别的不说。就说那香火钱,哪里会少的?而且道门中人。不少都是杏林高手,多的是人捧着大把大把的银钱求医问药。道门要钱那还不容易?哪里需要经营这种人命买卖?!”

    明知道事情的起因结果,贾玖还是要当作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作出一副迷糊的样子来,将两者混为一谈。

    薛宝钗道:“若是这事儿跟宫里有关呢?听说其中的一副尸骨经过辨认之后,确定是当初元皇后的胞弟。当初这位国舅爷无故失踪,在京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于连元皇后的死也跟这事儿少不了的关系。如今这位国舅爷的尸体找到了,只怕这宫里就不妙了。”说着又指了指贾玖梳妆台上的簪子。

    贾玖一愣,做了个口型:皇后娘娘?

    薛宝钗点了点头。

    贾玖皱起了眉头,道:“我记得元皇后去世也快十年了吧?人走茶凉,万岁如今对元皇后还有几分情也难说。再者皇后娘娘还为万岁生了两位皇子呢?这是万岁仅有的两位嫡皇子。若是真有什么事情,难道万岁就不顾两位皇子了?倒是季淑妃,听说元皇后在世的时候,他就是元皇后的人,甚至那位国舅爷出事之前最后见的人也是他的娘家人。二妹妹,你说……”

    贾玖道:“宝姐姐,妹妹很感激宝姐姐为我周全的心。只是这事儿事关重大,我们还是不要再说了。”

    薛宝钗也想起来。他似乎太着急了一些。

    的确,元皇后的胞弟的尸体找到了,可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以酒醉落水之名不了了之。事情已经过去十年了,就是要找证据,也太过困难。而且元皇后已经过世,皇帝愿不愿意大办也是未知之数。

    这件事情也许会在后宫里面掀起巨浪,也有可能一点儿水花都激不起来。

    如果说薛宝钗为何会这么兴奋,其实跟王子腾和王家脱不了关系。王子腾已经被任命为九省检点,按理说应该早点出京公干才对,可是当不得皇帝对他的怀疑未消,导致他迟迟未能成行。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子腾几乎可以说是不上不下地被掉在那里。那种滋味,不是当事人根本就无法感觉到。

    也正是因为这种尴尬的处境,让王子腾宛如惊弓之鸟,而大年初二,薛姨妈带着一双儿女回娘家,无意中提起的这桩新闻。就成了王子腾的救命稻草。

    王子腾当场就回了书房,琢磨了两三天之后,又把薛蟠叫了过去。而薛蟠也很清楚自己不如妹妹聪明。回头就一五一十地跟薛宝钗复述了王子腾的种种猜测和希望。

    以王子腾来说,他当然是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