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王侯之女 >

第2章

王侯之女-第2章

小说: 王侯之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经历了一系列“起承转合”的演变之后,曹节最终会在曹操的力挺之下升格为皇后。虽然按着排序来说,这件事情似乎由二娘曹宪、三娘曹节、四娘曹华共同完成,而且史料上也是这般记载。

    但是穿越改变世界,人生难免意外。眼睁睁亲姐妹跳向火坑固然不地道,可是既然知道嫁给刘协不会有好结果,作为穿越女的小五自然就要竭力避免这个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满周岁的婴孩暗自下定决心,坚决果决决绝地抱住曹操大腿,努力刷出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存在感,不能坐以待毙随波逐流。

    虽然她到现在也没见过曹操……

    曹操不日将要回来的消息无疑是这内宅之中的一枚炸弹,而且是一枚很欢乐的糖衣炸弹。因着这个振奋人心消息的缘故,之前府中那种镇日难安的氛围逐渐消散开来,取而代之的是满满当当企盼和喜悦之感。

    父亲在古代一直是一个严厉之所在,这几日就连曹彰这熊孩子都开始变得老实起来,更别说之前就懂事的曹丕和一向安静的美包子曹植了。

    但是好景持续了没有多久。曹操身边一直随行的私事打理者——那个姓方名振字明生的方先生,再一次“形单影只”地回到了陈留这处宅子,带来了又一个炸弹性的消息,说是袁术骗得孙坚夫人手中的传国玉玺自立为帝,是以曹公又开始陷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之中,短期之内恐怕是不能前来府上探视了。

    卞氏接到消息时平静得体面带微笑,并让方先生带了曹丕的诗曹植的字和她晒的肉干回去,请司空万万不要惦念这里,一切当以朝中大事为重。

    但是当方先生刚刚走后,卞氏就坐在榻上抓着锦被失神了好久一会儿。

    小五也学卞氏坐在一旁抓着锦被发呆,顺带不免对卞氏的心理活动展开一系列猜测。

    如果说卞氏现在是夫人,曹丕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可能卞氏还没有那么心慌。但现在她只是曹操的一个侍妾,自己的荣辱和孩子的前程都系在曹操一人身上,才会对曹操在意到超过寻常关心的程度,对自己在曹操面前的存在感有着不自信的担忧。

    卞氏现在已经三十八岁了,即便她在同龄女人中保养算好,没有经历过风餐露宿下田织布,但看上去也已经没有了小姑娘的轻活感。光卞氏知道的曹操外室就有生了曹冲曹宪的环氏和生了曹均的周氏,还不算上这个宅子里的其他得脸女人,而那些没有子女的基本都可忽略不计。

    此时的小五再次意识到了自己已经穿越古代,不是之前独生子女守着一爸一妈过日子,即便他们对她懒散不争也时有不满,但归根结底没有第二个孩子去掏心掏肺。而置身于现在这个曹宅,如果小五表现不好,曹操可以宠信前头二娘三娘,也可以宠信之后的小七小八,只要她不努力,就会有别人将自己挤下去。

    小五现下只是一个侍妾的女儿,又是刚刚融入陌生环境之中,因着趋利避害属性想多一点也纯属正常。何况有个“三女侍一夫”的魔咒顶在那里,想完全放松亦是不可能的。

    更兼曹操到了晚年有自己的封国、用的是皇帝的仪仗,更兼有着天下人的信畏和最大的实权,算是魏国实实在在的开国君主。如果历史不出大的差错,小五也不会离世太早,那么她就是魏朝名正言顺的长公主一枚,既然知道历史走向,对待曹操也应当提前有“儿臣”对待“父君”的觉悟。

    介于曹操这人的一方面狠戾(对敌人)一方面宽容(对人才),心情晴雨表不按云层表露进行,小五穿越之前就一直以为该人是个双子座,所以怎样抱阿父大腿以及给卞氏长脸、曹丕加分,亦是一个需要考验的技术活。

    想再多也是无益,终究还是要等曹操真正归来以后,讨喜指数才得见分晓。
第3章
    在上一次“司空要回家”演习过后的差不多第二个月,方振先生又一次到来了这个坐标陈留的曹宅。

    方振下马入府已经是日暮时分,跟何管家攀谈过一阵儿之后才知这日是三娘曹节生辰,卞氏正带着孩子们在主院之中一起用膳庆生。

    小五被奶母抱在案边,身前搁着一只青瓷小碗,里面是加了糖霜的牛奶,可是她对这个提不起半点兴趣。

    牛奶在汉代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普及率,曹家的厨子有时也会将它用在做菜和主食里。而此时的糖多为蜜糖和饴糖,前者主要是拿蜂蜜制作,后者的传统制法则是用稻米、玉米高粱等制成的麦芽糖。

    在战国时期《尚书·洪范篇》中就有“稼墙作甘”的说法,说的是庄稼可以造出糖来。但此时糖并不是一种主要的调料元素,属于奢侈品而非必需品。直到后魏时期,实干家贾思勰才详实地记载了好多制糖方法,大大提高生产率,当然也是后话。

    小五的怨念并不在于那碗牛奶,而是对自己年龄和身体状态的不满。因为在她只能喝牛奶吃粥的时候,她的娘亲和哥哥们都在那边大快朵颐地涮着火锅,而且还是用分格鼎煮的鸳鸯火锅!

    分格鼎看上去比较像是一个圆锅,内部结构中间圆格外面四方格,五种不同的调味汤料在火上滚着发出诱人的香味。三岁的曹节也被允许偶尔食用一些涮过的肉糜,但是不满周岁的小五注定悲剧。

    痛心疾首的小五将目光转向后来者方先生,心底默默再次发出一声叹息。

    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大家基本都能数出,但是这个方先生后世却没有一点记载。原因在于别人是谋士可以出谋划策指点江山名垂千古,而这个方先生不管大事只管家事,职位相当于曹操的后勤部长,管理生活这块儿的他注定了要在史官笔下吃亏的。

    不同于小五的想了历史想后世,卞氏看到方振后的感觉是微妙而难以言喻的——既希望他可以带来好消息又怕他带来坏消息,既希望得到曹操要归来的消息,有怕再次失约造成孩子们的心理落差让大家纠结不已。

    喜动不喜静的曹彰跑去帮着方振多拿了一副碗筷,方振道了声“不敢”之后被曹彰强拉着坐下了。

    “先生也别‘不敢不敢’的了,快说说阿父那边的事情吧,他是又打仗了么?那些不服管束宵小之徒都被消灭了么?”

    卞氏瞪了没规矩的曹彰一眼,熊孩子看到了也似没看到一般并不收敛,只是一个劲儿地催促方振快说快说。

    方振捋了捋自己并不算长的那缕胡须,缓缓开口道:“曹公甚是想念府上的几位小郎和女公子们,尤其是五娘这个他还未曾谋面的孩子。这不……托在下带了好些宫中才有的宝物回来,说是给卞娘和五娘一点小小的心意。”

    卞氏有些失望,面上却还不得不撑着附和:“司空的心意妾身一直都是知道的,只要他平平安安的,妾身就再也不图什么了。”

    曹植在奶娘凶狠的目光下,无奈地放下了跃跃欲试喂向小五的肉片儿。曹丕见此状况微微一笑,对着方振开口发问道:“阿父归期未期,实非吾等所愿,丕久居陈留,不知天下诸事,还烦劳先生指点一二以解吾等忧思之惑。”

    方振听得这话眼睛发亮,总算有人把话扯到点子上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方先生打开的话匣就如同滚滚江水绵延不绝,把卞氏讲得双目呆滞、曹节讲得瞌睡连连,最终在曹彰涮光了两大盘牛肉之后宣告终结。

    而一旁的小五听得眼睛发亮面带潮红,小胳膊激动地上下挥动,倒让曹丕不由又是多看了小阿妹一眼。

    说起来袁绍袁术和曹操都是皇城根儿下的*,年轻时候过得都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游戏人生,通俗来讲就是“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的阶级友情。

    但不同的是,曹操父亲的养父是深得东汉皇帝宠爱的宦官,虽然那时候宦官的势力的确不小,但要真考据起家谱来还是上不了台面的。而那袁家兄弟俩却是地地道道的名门子孙、望族之后。小五上辈子玩三国卡牌游戏,制作方给袁绍的一大技能点就是“四世三公”,说的是他们家族四代人都曾经担任过“三公”的职务,简直就是牛叉到不行。

    袁绍和袁术之间还有一个更大的区别,那就是袁绍为庶室所出而袁术为正室所出,当然袁术无论后世评鉴还是名望地位都比不过袁绍,可见庶出不一定就不如嫡出。不过话又说回来,袁术连自己的庶出兄弟袁绍都是从来看不起的,又怎么会允许“宦官后人”曹操每天拿着献帝诏书在自己头上吆五喝六!

    拿到玉玺袁术再也忍不住了,果断举起反旗过了一把皇帝的瘾,却不想因着他的*统治,江淮一带经济倒退民不聊生,搞得曹操很是头疼。

    最后方先生用不知听来的还是自己概括的做了总结陈词,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人若不除、天必除之!你们这些曹公的家属也不必担心了,袁术就是个跳梁小丑,曹公出手他会完蛋,曹公懒得出手虐他他自己也要完蛋。

    熟知三国历史的小五不得不多说一句,方先生这句话在两年之后便成为了现实。

    方先生本非好事之人也非多事之人,这些话其实是曹操临走前嘱咐他跟几位公子说的,为的就是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曹昂眼见着就这么死了,他最中意的继承人也没有了,自然要在后面几个儿子里栽培提拔起来。

    但很快地方先生有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曹丕和曹植听得入迷也就罢了,可没成想五娘只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娃娃,竟然听得比那兄弟俩更是入神了三分。再想到这个女孩子出生在建安元年八月,方先生眯了眯本来就不大的眼睛,心中一阵儿清明——这个孩子,怕是来历不简单。

    对比卞氏那边大家国事家事探讨得如火如荼,四娘曹华的母亲杜氏这边就冷清太多。四娘曹华这年不过也是两周岁的孩子,到了这个点儿早就打着瞌睡被奶母抱下去了,剩下杜氏对着丫头玉翠闲话家常。

    虽然卞氏比杜氏早进门几年,但要真说起来大家不过都是侍妾,谁也不比谁高贵。何况杜氏家里是正经读书人,卞氏只是歌舞坊出身,她自认为自己读过的书比卞氏会唱的曲子还要多。可是现下卞氏儿女双全,在大郎曹昂死后,二郎曹丕的地位与往时相较更为不同,叫她怎么可能心理平衡得了。

    心里这般想着,口中自然难免抱怨:“都说方先生素日是跟着司空出门行军的,怎么目光也跟那些拜高踩低之人一般短浅。卞氏不过是跟我一样的人儿,他倒是好,每每过来都当成是大夫人一般恭敬待着,当真是把读书人的脸面都丢光了。”

    玉翠有些为难地张了张口,想着还是不要火上添油,毕竟二郎的生母卞氏地位真的是今时不同往日。

    “要奴婢说,杜娘您也别恼,夫人临走之前把这个家的账簿和库房钥匙都交付给了卞娘,自然是觉得……是觉得……她早入门一些,跟别人还是不同的,再说司空也没说什么别的,那就说明司空对这件事情亦是应了的。况且杜娘您想想,若是换了别人,什么郭娘杨娘的,管起家来哪里又及得上卞娘妥帖公允呢?”

    想起郭氏杨氏那一脸刻薄的揽财样子,杜氏突然就觉得这丫头说得还真是有几分道理。

    “这还罢了,我好歹是读书人家的闺女,管家这些事情真的撂给我我也不稀罕。我而今最看不惯卞娘的,倒也不是这些她长一寸我短一寸事情。”

    玉翠正在铺床,听得这话又是笑了:“那杜娘您觉得是什么?”

    “是她那个小闺女。”

    “您是说五娘?”

    “不过也是个小女孩罢了,现下怕是连话都说不溜呢,净是听卞氏那边的人说五娘聪慧清灵,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女公子。我就不明白了,吹这么大牛皮又有何用,女儿家还真能封侯拜将不成?”

    玉翠知道杜氏脾气,你要不顺着她把这话说圆了,恐怕这一晚上估计都不得消停,便只得笑着应承:“杜娘说得是,卞娘这自幼没读过几本书的,见识学识怎能与您相提并论?您也早些安置吧,等明儿咱们再去打听方先生带来的消息也不迟。”

    杜氏生气地一口气将灯盏吹灭:“知不知道的也没什么要紧,每每见到卞氏我就堵得慌,明儿且等等再说吧。”
第4章
    劳碌命的方先生这次过来也没有什么大事要交代,主要办事顺道外带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