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汉封疆 >

第86章

大汉封疆-第86章

小说: 大汉封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温柔乡英雄冢,就算霍光有着穿越者的身份也不能免俗。以前霍光也仅仅只知道这样的话,甚至还对此喷之以鼻,可当真正身处温柔乡时,霍光才知道所谓的雄心壮志,都抵不过美人在怀。

    “妍儿你再多休息一下,我这便去找兄长商议咱们的婚事。我霍光一定要给你一个名份。”霍光轻轻拍了拍李妍的手背说道,人已经忙着起身找衣服,不过这一下起身霍光才发现,自己都浑身酸软,估计一般是醉的,一半是累的。

    李妍在被窝中乖巧的点点头,脸上满是幸福之色。霍光此举让李妍心中说不出的甜蜜,虽然很早开始李妍就将自己看做是霍光的人了,可她们毕竟没有名份,虽然霍去病也说过为他们准备婚礼,但后来因为与霍显互换身份就拖了下去。现在两人有了夫妻之实,霍光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让李妍没有什么可奢求的了。

    这个时候的霍光还没有正室,他说给李妍名份肯定就是要李妍做自己的夫人,而一旦李妍拥有了安阳君夫人这个身份,那么也就意味着,霍光的爵位将来也会由她们的孩子来继承。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的一生无外乎就是为两个男人而活,一个是自己的丈夫,还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儿子,看看王夫人为刘闳所做的一切,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李妍听到霍光说给自己名份时如此幸福了。

    当然即便李妍得到了安阳君夫人这个名份,对外她也只能是夫人霍显,甚至她的身份也是出身奴仆。不过这一切对李妍来说都不重要!

    霍光穿起衣服,就走出了房门。一出门正好撞见在屋檐下发呆的霍兰,不过霍光的动静还是惊动了霍兰,也不知她在想什么,一见霍光出来就慌慌张张的站起来,脸色微红的对着霍光说道:“二爷……我……我……奴婢这就去给二爷打水梳洗。”

    霍兰开始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想说什么,憋了半天终于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她说完话转身就想走,不料却被霍光叫住:“等一下,兰儿你没事吧?先不用了,侯爷现在可在府上?”

    “没……奴婢没事。侯爷昨晚也喝醉了,今日在府中休息,并未出去。”霍兰依旧有些慌乱的样子说道。

    “哦,知道了,没什么事了,你去忙你的吧。”霍光随口说了一声,就向霍去病住的院子走去,对霍兰的异常他到没怎么放在心上。

    霍去病此刻正在院子里舞着剑,这是他的习惯,无论严寒酷暑每天起床后都要舞上几圈,本来霍去病也是要求霍光跟他一起早起练剑的,不过霍光还是有些懒,没坚持几天就将此事给忘了。

    “阿光,喝那么多酒,身体没问题吧?”没等霍光说话,霍去病就先开口了,一问就是关心霍光的身体,他这个兄长确实做的够好。

    “多谢兄长关心,睡了一觉感觉好多了。小弟有件事想与兄长商议。”霍光笑着道出来意。

    “哦,什么事?”霍去病闻言手上停了下来,收剑之后向霍光走来。

    “我想与显儿将婚事给办了,现在也应该给她一个名份了。父亲和阿母不在身边,此事只有靠兄长做主了。”除了私底下与李妍单独在一起的时候霍光称呼她妍儿,即便在霍去病面前也依旧以霍显相称,霍光要结婚这也不算小事,不是他说办就能办的。

    “哈哈,原来是此事啊。你也是时候该成家了,所谓成家立业,不如就将婚期定在你开府之日,成家立业一日而成,也显得吉利。”霍去病闻言哈哈大笑,他自然听出来霍光话里的意思,再看霍光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昨晚发生了什么,不过对此事霍去病也是极为高兴的,霍光成家对整个霍氏来说都是喜事。

    “全凭兄长做主了!”霍光施礼说道,在古代婚事本就应该是父母做主,如果父母不在就是兄长做主。不过霍光家族与一般家族不同,即便霍光父母尚在,也该由霍去病来做主。

    “嗯,为兄随后便以我的名义上书陛下。另外我想还是将父亲和你母亲接来长安吧?如此喜事他们二老也应该在场,如果他们愿意以后也可以就住在长安。”霍去病继续说道。以霍光现在的身份,他如果只娶妾室其实没人管得着,不过如果是正妻的话还必须要上书汉武帝,因为安阳君夫人这个名号还需要在朝廷备案的。

    霍光也没想到,霍去病还会派人去平阳接霍仲孺和阿母。因为阿母并非霍去病生母,而他本身也只是私生子,所以霍去病一直避免与阿母相见,当年他为霍仲孺在平阳置办产业,而不是接他们到长安就是这个原因。不过现在霍去病似乎因为霍光而改变了态度。

    “小弟一切全凭兄长安排。”霍光心中感动,不过客气的话他也不多说了,只需一句全凭安排便可。
正文 第一一四章 宦者苏文
    兄弟俩说了几句,霍去病就说要去为霍光婚事准备,而转身离开了。看着霍去病巍峨挺拔的背影,霍光又想起了自己初到长安时的打算,那就是想办法搞清霍去病的身体究竟有没有问题?

    不过这个想法虽然很早就在霍光心中产生,可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实施,不是他忘了这事,也不是他不关心霍去病,而是因为一直以来霍光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要知道在这个时期可没有什么例行体检之类的说法,甚至医学都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程度,就连中医史上的第一部医案也不过在二十年前才刚出现。

    而对后世中医产生深远影响的华佗、张仲景都还有两百多年才出现,更别说孙思邈李时珍这些人了。现在所谓的医者,不过都是一些官吏文人研习了前人医方而会一些治病手段,真正意义上的专职医者都还不多见。

    更关键是霍去病的身体现在看起来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难道要霍光找个会医术的人来给霍去病说你已经没多少日子可活了,让医者检查一下吧,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就算霍光出发点是好的,可霍去病会怎么想?而最大的问题还一个,那就是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那种,传说中把把脉摸摸骨就能看出隐疾的高人。

    对于许多问题霍光这个穿越者其实也很无奈,限制于这个时代的科学水平,很多事情不是霍光知道结局就能改变的,在这个感冒都极有可能让人丧命的时代,即便知道霍去病可能在半年后就死亡,霍光还是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阻止。

    新年之后长安城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时期,各地诸侯纷纷离开,连汉武帝的三个儿子也就国去了,一时间感觉整个长安城都没什么大事发生。不过作为一个国家,每天都有着许多的事情发生,长安城表面的平静,不代表大汉就平静。

    汉武帝跪坐在御案前,他的御案上摆放了数十份纸卷,这些都是各地的奏疏,从几天前开始,少府也制造出了可以书写的纸张,不过质量上比起吕术的纸还是有些差距。汉武帝就下旨让少府先将各地奏疏誊写一遍再上呈,这样即方便他的阅读,也可以直接在纸质奏疏上批复。

    今天汉武帝已经批阅了好几份奏疏,就在刚才他还看到了骠骑将军的上奏,说安阳君霍光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又与府上的侍女的霍显日久生情,他这个做兄长的便恳请汉武帝准许二人成婚。汉武帝看完这份奏疏后思量了片刻,便批复了‘准奏’两个字,算是同意了霍光这门婚事。

    如果放在后世,门阀出现后的中国社会,霍光要娶一个婢女做正室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西汉时期就完全没问题了,再说当今皇后不也是婢女出身吗?

    当然汉武帝要批复的奏疏肯定不会全是这样的小事,接下来的奏疏内容就让汉武帝看的脸色一沉。因为这样的内容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看到了,先前好几份奏疏的内容都讲了同一件事,就是许多郡守向汉武帝抱怨各郡盐铁官署制造的铁器质量低劣,而且价格比以前由商人打造的铁器还高上三倍左右。

    盐铁官营这是去年汉武帝最主要的一项经济国策,其主要内容就是在个郡国设立盐铁官营机构,所有盐铁的开采制造和销售都由官方经营,而这项政策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孔仅桑弘羊等人。

    这一政策本来是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他还指望着靠盐铁官营来增加国库收入。汉武帝的计划中,封禅泰山、远征西域、北巡匈奴、定西南、平南越,这些都被他提上了日程,而这每一项都需要大笔的财政来支撑。

    “混账……这个孔仅他都用的是些什么人?”汉武帝越看眉头皱的越深,最后终于忍不住一下爆发,啪的一下将手中毛笔重重的掷在了案几上。

    盐铁专营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孔仅,而在建立个郡国盐铁专营机构的时候,孔仅和桑弘羊都是每个地方亲自巡视,并且亲自出面找了当地最有名望的商人来出任各地主官。可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这些商人出身的盐铁主官身上。

    在这些告状的奏报在,全部向汉武帝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商人出身的盐铁官员,很快就暴露了商人重利的本性,这些人虽然熟悉盐铁事务,但多数都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生产出的铁器质量低劣的一塌糊涂,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铁质镰刀连草都割不断。

    汉武帝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帝王,尤其是在盐铁这样的国家命脉上。如果只是一两个郡守上疏汉武帝或许还会觉得是有人要打压孔仅,可是一连几天已经连续出现十多位太守上报同样的问题,汉武帝简直感觉是被人狠狠的扇了几巴掌。

    盐铁官营出现了问题,那就是直接对汉武帝的讽刺,而汉武帝动怒自然要找出替罪羊,毫无疑问大农令孔仅难辞其咎,即便那些盐铁官员徇私舞弊与他和桑弘羊无关,可治下不严用人不淑这个罪名是跑不掉的。

    “来人,立刻传孔仅和桑弘羊觐见。”汉武帝现在恨不得一剑劈了孔仅和桑弘羊,当即就大声喝道,要内侍去传唤两人。

    “陛下请息怒,大农令如今不在长安,他于两日前去往河南郡巡视盐铁事务了,大农丞桑弘羊倒是在长安,是不是去将他传来?”见汉武帝发怒这内侍连忙下跪说道,不过他倒也知道的清楚,竟然连朝中大臣的动向都一清二楚。

    “他还好意思去巡视,他巡视出的就是这样的结果?你先去把桑弘羊叫来。”汉武帝一听孔仅不在长安,还跑去河南郡巡视盐铁事务去了,心中更是气愤。不过这到是汉武帝错怪了孔仅,孔仅此人其实是个理想主义者,具体行事的能力方面有些欠缺,不过工作还算勤勉。

    “诺!”内侍得了命令不敢停留,立刻起身就向殿外退去。不过就在这内侍要退出大殿时,汉武帝又突然出声叫住了他“你等一下。”

    “陛下还有何吩咐?”内侍转身,又恭敬的站着静候汉武帝新的命令。

    “你叫什么名字,朕以前怎么没见过你?”汉武帝突然问道,不是下达什么命令,而是询问起这名小小的内侍来了。

    这内侍年约三十左右,体态看起来有些微微的发福,整个人并不出众,属于那种丢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的类型,唯一算是特色的就是那一双只有豆子大小的眼睛。

    “回陛下,小的是宦者苏文。原本侍奉陛下的张赢昨日染了风寒,这几日便由小人顶替他。”内侍自报姓名,所谓宦者其实就是普通的宦官。不过在西汉时期,宦官还不是阉人的特指,因为在东汉以前宦官只有部分是由阉人充任,大部分还是正常的男子,而且这些人也是有品级的官员。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官宦世家这样的说法,如果宦就是指阉人,那又何来世家之说?

    “你怎么知道大农令去了河南郡?”汉武帝有些好奇的问道,他叫下苏文不是下什么命令,正是为了这个问题。

    “回陛下,因为这几日要侍奉陛下,所以每日一早下官便会去少府查看那些朝中大臣的动向,以备陛下问询。”苏文恭敬的答道,他这个代班还真是尽职,竟然每天都要去少府一趟。而少府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长安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如果离开长安都需要事先去少府备案。

    “你倒是下了些功夫,快去吧!”汉武帝挥手说道,不过能得到汉武帝这样一句不轻不重的心中已经激动不已。

    出了未央宫,苏文就马不停蹄的去了大农令官署,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特殊事情,桑弘羊肯定是在这里的。这也是古代通讯落后,找个人也非常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