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汉封疆 >

第60章

大汉封疆-第60章

小说: 大汉封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的那句问话。东方朔还记得,就在十多天前,长安夜空出现了一次火光,不过那次只有一点,远不像现在这样映照天际,而当时汉武帝问的第一句话也和刚才的话几乎一模一样,不过后来证实那火光只是霍光燃放了一支可以飞的灯。

    同样的话在这个时候问,东方朔首先就想到这漫天火光是不是也是霍光弄出来的。而先前汉武帝的异样,配合眼前的情况,东方朔片刻间豁然开朗。

    因为汉武帝的声音特别大,原本都还失神的众臣都被汉武帝这一声给惊的回过神来,而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东方朔身上,所以人都知道东方朔是以博学广知而闻名,都期望的看着东方朔,希望他能解释眼前之景。

    在众臣的目光注视下,只见东方朔动作夸张的朝着汉武帝一拜而倒,而后口中大声喊道:“此乃天降祥瑞,正是应了长安未央之景,预示我大汉将千秋永固,万世不朽!此乃万民之福,我大汉之福啊!”

    东方朔言语不多,只是简单的四句话,首先确定这是祥瑞,而后点名这异象就代表长安未央,是指大汉王朝永远光明,万世不朽。

    汉武帝心中非常满意东方朔的表现,心道这家伙果然上道,这句句都说到了汉武帝的心坎上。不过汉武帝知道现在还需要自己继续演戏,而后激动的说道:“史官何在?快快将今夜之景记下,明日昭告天下,朕要将此事永载史册!”

    “臣遵旨!”司马谈正好今晚在场,老实说他这个太史令也被震惊的有些呆了,现在时候都没了自己的想法,反正东方朔和汉武帝说什么就是什么。而这种想法不仅是他一人,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

    “启奏陛下,此等异象千古未有,臣以为当以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御史大夫张汤走了出来,他这话倒是让汉武帝都为之一愣,因为张汤是出了名的执法严酷,他竟然说出大赦天下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未央宫中发生的一切霍光都还不知道,他只是等到孔明灯漂浮到未央宫方向后又迅速下令全军上马,而后在霍光的带领下上前期门军在月色中急行,当长安夜空的孔明灯陆续消失后,霍光已经带着人来到了长安城的东南方向。

    这次全军都点着火把,一到长安东南霍光就立刻下令全军分散,开始寻找四散在城外的孔明灯残骸。这样子到不是汉武帝的计划,而是霍光自己的主意,一千七百多盏孔明灯肯定无法完全搜集,其中一部分甚至会直接落在长安城中,不过霍光想来只要大量销毁这些孔明灯,即便长安城中偶尔有发现,因为数量太少也肯定不会引起注意,倒是如果大量出现孔明灯的残骸,说不定就会引出什么事端来,霍光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只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整个搜索过程一直持续到了黎明时分,霍光将上千期门军四散开来,几乎进行了地毯式搜索,而且还是三番五次的搜索。最终霍光果然搜集到了一千五百多盏孔明灯遗骸,这让霍光心中不觉舒了口气,如此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霍光预计。

    而后霍光事不宜迟,就直接找了个地方将这些残骸全部焚毁。做完这些事情后,霍光知道终于让期门军全部返回大营,随后将三爵观的临时营地也拆除,又将这些人待会期门军营,这一千期门军算是彻底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做完这些事情,霍光又马不停蹄的返回长安,这个时候城门也正好打开,不过返回长安后霍光不是先回侯府休息,而是直奔县衙而去,到了县衙他又是命令全县衙役都当大街上去巡逻,如果发现可疑的东西都带回县衙,所谓的可疑物品自然就是孔明灯。

    这个时候长安城中还不是人流量最大的时候,所以霍光这个举措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不过就在霍光在县衙中等着这些衙役回来报告成果的时候,一个未央宫内侍就来到了长安县衙。

    “陛下有旨,宣长安令霍光觐见!”内侍正是来传召霍光的,不过这个也是应该有的,霍光知道这时候汉武帝肯定会找自己去询问一下昨夜的情况。

    于是霍光还没等到衙役的汇报,就匆匆的跟着内侍去了未央宫。这个时候霍光虽然一夜没睡,不过还一点倦意都没有,因为这个时候见到汉武帝,也能知道汉武帝对自己会是怎样的处理。

    汉武帝召见霍光的地方依旧是金华殿,在殿中依旧还存放着霍光上次见到的那盏孔明灯。

    “爱卿昨夜辛苦了!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汉武帝开口第一句话就对霍光表示了感谢,霍光也能感觉得出来,汉武帝是真的高兴。

    “为陛下分忧是臣份内之事。”霍光依旧那么中规中矩,不邀功也不叫苦。

    “看爱卿的样子似乎一夜未睡,都去忙了些什么啊?”汉武帝没有直接谈及昨夜异象之事,好像只是关心霍光随便问问。

    “回陛下,臣昨夜搜索了长安东南,将一些不该出现的东西全部销毁了,今日一早又下令长安县衙寻找城中可疑之物,如今已经完成十之**,余下的已经不足为虑!”霍光回答的相对含蓄,不过意思还是表达的很清楚,就是告诉汉武帝善后的事自己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哦?很好,爱卿办事朕就是放心,前几日卿严格执行缗钱令,这对整个朝庭推行法令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乃大功一件,不知爱卿想要什么样的封赏?”汉武帝明显有些意外,不过确实很高兴的那种意外,他也没想到霍光办事竟然如此干净利索,连后续的事情都想的如此周到。不过汉武帝表扬霍光却没有直接说制造异象这件事,而是拿前几日带期门军清算桑弘羊家推行缗钱令说事。

    霍光很识趣的连忙躬身一拜,而后说道:“臣身为大汉长安令,执行大汉法令乃是职责所在,臣不敢邀功!”

    “呵呵,这赏罚分明才能天下归心,朝臣用命。有功不赏是为无道,朕可不想做那无道昏君!”汉武帝呵呵一笑的说道,而且还直接上升到了有道无道的高度,这让霍光也没什么话可说了,不过汉武帝说的严重,却没有明确表示要封赏霍光什么。

    “如果没什么事,中午就留下了陪朕一起吃饭吧!”汉武帝突然转移话题,竟然让霍光在宫中与汉武帝一起吃饭,这也可以算是汉武帝对霍光的奖励,如果只是奖励霍光推行缗钱令,赏赐他一顿饭到也说得过去,而且很符合规矩。不过如果这就是对霍光制造异象的赏赐,那就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臣谢过陛下!”霍光再次一拜,在宫中陪汉武帝吃饭,这也确实是一项殊荣,而且还不是一般官员能有的待遇。

    “今日正好猗兰殿准备了,你就陪朕一起过去吧!”汉武帝似乎已经结束了与霍光的谈话,不过让霍光也没有想到的是汉武帝居然是要他陪着去猗兰殿进餐。

    如果只是一般的宫殿到没什么,甚至就算是去椒房殿霍光也不觉得奇怪。在未央宫中椒房殿是皇后的居所,而猗兰殿一般都是夫人的居所,在西汉时,夫人还不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而是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一种封号,而在皇宫以外则专指列侯的正妻。

    猗兰殿曾经是汉武帝生母王夫人的居所,汉武帝当年也是在这里出生的,而现在的猗兰殿依旧是王夫人的居所,不过这个王夫人不是王娡,而是汉武帝的王夫人。这即是一种巧合,也可以看出汉武帝对王夫人的宠爱。

    而问题就出在这个王夫人身上,因为他就是刘闳的生母,也就是那个被霍去病逼着封王就国的皇子。这种安排明摆着就是让两个仇人见面,霍光实在不明白汉武帝这样安排究竟是何意?
正文 第八十章 真正的优势
    霍光心中虽然不想见王夫人,不过汉武帝的赐宴又不能不去,无奈也只有硬着头皮去了。霍光估计王夫人是肯定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了,好在汉武帝在一旁想来也不至于太过尴尬!

    猗兰殿因为曾经是王娡的宫殿,所以汉武帝对这里已经进行了几次翻修,虽然还比不上椒房殿,但在未央宫中也属于很不错的宫殿了。

    王夫人如今三十出头,有一种人妻独有的风韵,加上因为保养的好,看上去确实风姿绰约,也怪不得汉武帝如今独宠她一人。王夫人虽美,不过霍光可没胆量去仔细看她,从一进入猗兰殿起,至始至终霍光都只盯着自己的脚下,一副谨言慎行的样子。

    “臣霍光见过夫人!”霍光第一次见王夫人,出于礼制就先施了一礼。

    “免礼吧!我道是谁,原来是如今风头正盛,被誉为大汉甘罗的长安令霍光啊!”王夫人先前看到汉武帝到来还一副笑盈盈的样子,不过一听陪汉武帝的是霍光,立刻就变得阴阳怪气起来,而且她还特别强调了甘罗这两个字。

    霍光知道这是王夫人在给自己下马威,果然她将刘闳封王的事迁怒到了自己身上,因为甘罗少年成名,最后却是载在了秦王后手上,王夫人也有自比秦王后,想要除霍光而后快的意思。

    “夫人谬赞,霍光不敢当!”霍光不可能直接顶撞王夫人,不过还是软绵绵的用一句话顶了回去。后世的记忆中霍光基本不知道这个王夫人是个什么人,不过就是穿越后这些时间也足以让他对王夫人有所了解了。

    霍光知道王夫人一直以来都将自己看成是王娡那样的女人,她也一心想要将刘闳扶上太子之位,加上汉武帝将她安排在猗兰殿,这更让王夫人信心爆棚,以为自己将来可以母凭子贵,母仪天下。直到霍去病突然率百官上书请求封刘闳为王,这个时候王夫人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也因此对卫霍外戚恨之入骨。

    “阿光,来这里坐下!”汉武帝感觉到王夫人不高兴,连忙出言打断两人,示意霍光到他身边坐下。

    “陛下,臣妾去看看都准备好了没有!”王夫人看出了汉武帝有意为之,心里对霍光是更不爽,不过他毕竟是堂堂皇帝夫人,还是能很好的控制情绪,就借口去看下宴席准备好了没有离开了。

    霍光心里真是叫苦不迭,这汉武帝哪是赐宴啊,分明就是在给霍光找罪受,还平白无故给自己树立一个如此巨大的敌人。如果霍光不出现,王夫人或许根本不会将霍光这么个小人物放在眼里,哪怕霍光现在如日中天,可王夫人也只会记恨着霍去病和卫青,怎么也轮不上他霍光,但这样出现在王夫人面前就不一样了。

    想到王夫人霍光不由的联想到了李妍,看来无论是为了卫霍外戚,还是为了自己,或者说为了与平阳公主的约定,霍光都不得不尽快执行心中的计划了。来自朝堂的威胁,那毕竟都是有迹可循的,可如果是来自皇帝的枕边风就完全无计可施了。

    霍光心中深思,表面还是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坐到汉武帝身侧。老实说霍光对吃什么完全不关心,他还在等汉武帝表露意图,展示出今日赐宴的真实目的。

    当霍光坐下,目光微不可察的向猗兰殿四周扫了一圈,这一下还真让他有了些发现。霍光看到猗兰殿中除了一些宫人内侍之外,在一个角落里还有一张案几,而案几之后坐着一个人正在用刀笔往竹简上刻划着。

    “这是干什么?竟然有史官在场?”霍光心中一惊,他没想到这里竟然有史官,也就是说今日猗兰殿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下来,甚至刚才他与王夫人的对话已经被一字不漏的记下了。

    史官随行记录皇帝一言一行,这个传统也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不过现在的起居注还没有到一言一行完全记录的程度,像汉武帝留某个臣子吃饭,那么只会记录为某年某月,帝在何处赐宴于谁,这样简单的一句话。

    如果出现连席间谈话都要记录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只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汉武帝认为这些谈话可能会影响将来的历史。不过在短时间内这样的记录还会被封存,只是留待以后史官编写史书用,到不用担心弄得人尽皆知。

    “你我君臣二人还是第一次一起用膳吧?朕与你兄长到是经常这样!”汉武帝随意的说道,他没有称呼霍去病的官职或爵位,用意就是随意一点,气氛融洽一些。

    “陛下对我霍氏恩重如山,我与兄长万死无以报陛下厚恩!”皇帝说话随意归随意,那是为君,而霍光为臣就必须时刻认清身份,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先谢恩,而后表决心。其实这种形式可以说是一个延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