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汉封疆 >

第116章

大汉封疆-第116章

小说: 大汉封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位都是大汉最顶尖的权臣,卫青、庄青翟、张汤等人也都是如此。

    随着后面那些官员也一一不如正殿坐在了自己的席位上,很默契的正殿之中再无半点声响,似乎连呼吸的的声音都被这些朝臣有意的控制到最小声。

    “皇帝陛下驾到……”果然就在这时候,内侍的声音在正殿中回响起来,与此同时汉武帝在数十内侍宫女的簇拥下走入正殿坐在了御案后。

    “宣旨吧!”汉武帝刚毅落座,就对着身旁的内侍说道。

    这时候那些还不知道霍去病死讯的朝臣都还有些意外,因为这个流程与以往朝会有些不同,往常一般是汉武帝先开口,就算有什么事先拟好的旨意,也是散朝前宣读。而且刚才汉武帝声音虽然不大,但靠的近的朝臣还是听出了汉武帝声音不如往常有力,更多了些伤感颓废的感觉。

    紧接着汉武帝身前的内侍便拿出一道拟好的圣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开始宣读起来。而这圣旨的内容正是关于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死讯,其中也提到了一些汉武帝对霍去病后事的一些处理事宜。

    霍光听得很清楚,这事关霍去病后事,让他不得不上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汉武帝要霍去病陪葬茂陵,而且这处墓冢距离汉武帝的地宫只有几里之遥。要知道在汉代有着大臣陪葬帝王陵墓的传统,而距离天子墓冢越近说明陪葬者身份地位越高,能距离汉武帝主墓如此之近,这就是极大的殊荣了。

    “骠骑将军英年早逝,乃是我大汉的损失,此乃国丧!诸位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汉武帝说话的声音比以前慢了不少,他一句国丧二字,让霍去病的死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因为只有皇帝皇后太后这些死了才称得上国丧。一个臣子无论如何也是不应该用国丧这个词的,不过汉武帝都这么说了,这时候倒没谁出来反对。

    霍光心中却默念着国丧这两个字,他知道如果真将霍去病的丧事做成国丧的话,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这对霍氏将来也不是好事,所以这个时候不等其他朝臣出来反对,霍光自己犹豫了一下就立刻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安阳君,你有什么话说?”汉武帝目光看向霍光,因为霍去病的去世,汉武帝其实对霍光莫名又增加了不少好感。

    “臣代全族上下谢陛下厚爱,不过兄长只是臣子,纵有功劳也不能享受国丧之礼,而且兄长临死前还对臣说道,匈奴未灭,西域未平,大汉之路任重而道远,兄长还告诫臣下,要一切从简!”霍光慢条斯理的说道,听上去好像还没从悲痛中恢复过来,而他后面这几句话,简直让霍去病的形象又高大了不少,听得连汉武帝都默然不语。

    霍光感谢汉武帝如此看重霍去病,可国丧之礼他们绝对承受不起,因为国丧期间全国都不能张灯结彩,不能奏乐,连婚嫁都禁止。汉武帝或许一时悲痛说出这样的话,而这些朝臣暂时也都不说什么,可几天几个月后,等霍去病的影响力渐渐消失的时候,如此招人妒忌的事情,对霍光还是整个霍氏都不是好事。

    “骠骑将军啊……”汉武帝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他也说不出多的什么话,只是长叹的喊了一声霍去病的官职。整个朝廷又沉默了片刻,汉武帝才继续说道:“既然是骠骑将军的遗愿,那就以他吧!不过骠骑将军的墓冢决不能马虎,朕要将骠骑将军的墓冢修城祁连山的模样,让后世子孙永远记住骠骑将军的功绩!”

    “臣叩谢陛下!”霍光叩首拜谢。将霍去病的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这与历史上倒是一样的,不过以这个时期的生产力,要人为修建如此巨大的建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算是下了血本的。

    “另外让骠骑将军之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再任其为侍中。至于安阳君已经不适合长安令之职了,其任职朕会另行安排。现在讨论一下骠骑将军的谥号吧!”汉武帝这几句话说出却是让霍光有些措手不及。前面让霍嬗继承爵位,又让他成为侍中,算是成为后备官员,这些都是正常的。可是这时候汉武帝竟然一句话卸了霍光的长安令职务,不过好在汉武帝说了句另有安排,这个时候的另行安排应该是更高的官职等着霍光,不过汉武帝不当即宣布却要这样拖下去,不仅霍光就连所有朝臣都感觉有些奇怪。

    谥号这是帝王重臣死后才有的封号,也是用一两个字来概括其一生的功绩,与帝王谥号褒贬不一不同的是,历代重臣死后的谥号都是褒义,赞扬其功绩的,算是对其的一生做出盖棺定论。比如萧何的爵位封号是酂侯,而死后的谥号是文终,也被后世习惯称为文终侯。

    历史上霍去病的谥号,霍光后世的记忆也不知道。不过如今的霍光也算博学多才,对谥法也有些了解,而谥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含义霍光也都基本了解,对于霍去病的谥号,他心中也有了一个想法。
正文 第一五七章 第一次联手
    “陛下;臣以为骠骑将军乃是开疆拓土;威震敌国的名将;首先可以用‘桓’字。”还没等霍光开口;倒是朝堂之上的为首第一人丞相庄青翟首先说道。

    以桓字为谥;这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本来这个字也是霍光想到的;现在庄青翟先说出来;倒是省了霍光不少事。以桓为谥主要也是针对那些战功卓著;尤其是在对外族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人;其中历史上以桓字为谥号最出名的就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诸侯霸主;齐国国君姜小白;也就是后世熟知的齐桓公。

    齐桓公最著名的事迹就是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北拒北戎;南方楚国。所以他死后的谥号就是桓。而霍去病大败匈奴;以桓字为谥号也是恰到好处。

    原本谥号有一个字也可以了;不过从西汉前期的情况来看;一个字的谥号成了皇帝的专用;而大臣死后的谥号都变成了两个字。所以除了一个桓字;霍去补会有一个字的谥号以桓字连用。

    “陛下;兄长为大汉远征外族;扬我大汉国威;同时又不忘传播仁义。臣以为可以用景字”第一个字定下了;霍光毫不犹豫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之所以用这个景字;其实霍光还是存了一些私心。因为霍光对霍去病太了解了;而这几年的相处下来;霍光知道后世之人认识中的霍去病并不完整;在霍光眼中霍去病不仅是个勇猛无敌的绝代战神;同时也是个深谋远虑。智慧过人的统帅;而景字在谥法中就有仁义智慧的赞美之意。

    霍光的私心就是想通过这个谥号。让后世之人记佐去病不仅只有勇猛;他不希望在后人眼中;霍去病只是一个勇猛的武夫!

    “以景为谥……恐怕不妥啊……”霍光刚说完;朝堂之上就想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不过也仅限于窃窃私语;还没有谁当众站出来否定。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桓字还是景字都是上佳的谥号;可是这个景恰恰也正是先皇的谥号。虽然避讳的要求只是避讳君主尊长的名讳;对于字号这些并无要求。可是以先皇的谥号再为霍去病谥号;总觉得让人感觉不妥。

    “景桓侯……好……就以景桓为谥!”汉武帝倒是没怎么犹豫就直接拍板说道;以他对霍去病的喜爱;这个时候绝对不会吝啬一个谥号。

    “臣谢陛下!”霍光拜服道;定下谥号也就定下了霍去病的功绩。

    “骠骑将军事了;诸位还有什么事吗?”至此霍去病的事基本定下了;后面的事就是霍家自己去操办。茂陵中霍去病的墓冢不可能这么快修好;在这之前霍家还是要给霍去病找一个上好的墓地;等到茂陵墓冢建好之后再行移棺。

    “陛下;臣有一事启奏!”今日朝会的气氛很是沉闷;原本都以为至此这个朝会也该结束了;可汉武帝例行公事的一句问话。还真有人出来。而且这还不是别人;就是霍光旁边的桑弘羊。

    “大农令有何事?”汉武帝原本也打算离开了;桑弘羊的出现让他也有些意外。不过这里是朝廷;既然桑弘羊出来了;肯定又事情需要在朝堂上商议。

    “回陛下。臣最近收到不少商人状告各郡告缗使的状书;因为上告人数太多。牵扯范围太广;而臣也无权处理此事;所以请陛下圣裁!”桑弘羊走出席位;在正殿中央跪拜。

    “有多少?”汉武帝眉头一皱;下意识的问道。

    “足有五车……”桑弘羊立即答道。

    “诬蔑……这绝对是诬蔑。桑弘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陛下桑弘羊此举居心叵测;陛下明察秋毫;千万不要轻信谗言啊!”桑弘羊话还没说完;杨可就忍不住的喊道;他眼睛瞪向桑弘羊;恨不得剥了桑弘羊的

    “陛下;臣句句属实;那些被廷尉任命的告缗使已经使得天下怨声载道;甚至有些告缗使假借告缗之名干扰各郡县衙门的工作。这些人居心叵测臣请陛下彻查!”桑弘羊毫不退让继续说道;而且他这话说的很有针对性;首先桑弘羊只字不提告缗令的不是;只是抓住告缗使中饱私囊扰乱法纪。而桑弘羊也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些告缗使有干扰地方的越权之举;这一点就是汉武帝不能容忍的了。

    或许汉武帝可以因为告缗令给自己带来了大量的钱财;而对这些告缗使贪污行为不闻不问;可是滥用职权甚至将手伸向个郡县衙门;这是任何皇帝都不能容忍的;因为这等于是在篡权。

    桑弘羊这句话简直引得朝堂一片哗然;原本这携臣也一个个人精似的;这些事情也都心知肚明;可如今有人明白着在朝堂之上提出来;那意义就又不一样了。

    “真有此事?”汉武帝看着朝堂之上的情形;眉头紧皱的问了一句。

    “陛下;臣也有一事启奏!”就在这时候霍光突然站起身来说道;任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霍光会出来说话。虽然霍光还没有说出具体事情;不过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要说的事肯定也与告缗令有关。

    而几乎所有朝臣都以为;这个时候霍光出来说话;基本就是替杨可说的;因为霍光与桑弘羊有旧怨;这件事已经天下皆知了;而杨可与霍光并无任何过节。正常情况下这时候霍光替杨可说上几句话;以后就能联手杨可对付桑弘羊。

    “安阳君有何事上奏?”汉武帝声音平静的说道;不过这个时候能用平静的声音;已经与先前微怒的感觉有所不同了。

    可以说霍光是如今大汉真正的新贵;尤其是霍去病的去死;让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延续到了霍光身上;汉武帝细微的感情变化;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这种喜爱甚至可以用宠爱来形容。

    “回陛下;臣在河内郡平乱之时;廷尉府也曾派来以为告缗使;此人名叫吴放。请问廷尉可有此人?”霍光慢慢说道;果然是与告缗令有关;不过他提到吴放时又转头向杨可确认到。

    杨可此刻也弄不清霍光为什么要这么问;不过吴放也算朝廷官吏;是廷尉府的吏员;他也没什么好否认的;便点头说道:“是有此人。”

    “有就对了。陛下;这吴放初到河内郡;因为乱局未定;所以臣就让他先到比较安全的州县。可是仅仅五天之后;臣便接到州县县令的举报;说这吴放借告缗使之职敲诈州县商人;甚至还直接向州县县令索要贿赂。此事河内郡诸多官吏都可作证;臣这里也有一份吴放招供的供词;原本臣也想回京之后上奏陛下的;因为骠骑将军之事臣险些忘记;刚才大农令提起却让臣想了起来。请陛下过目!”

    霍光一边说着一边从画中取出一个布袋;又在布袋里拿出一折纸张;最后举过头顶等着内侍来取走。

    “呈上来!”汉武帝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霍光这一手无疑是做到了铁证如山;关键是霍光当众拿出供词;这就让汉武帝不得不公开处理这件事了。

    霍光此举让朝堂上下除了意外还是意外;甚至连卫青都不知道霍光竟然完全站在了桑弘羊一边。甚至这一幕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原本是生死大敌的两人;竟然联手在对付杨可。虽说官场之上只有利益;可这转变也太快了些!

    杨可此刻心中大感不妙;当日他就担心霍光会与义纵联手;可最后的结果竟然是;义纵都死了;霍光竟然还与桑弘羊联手来对付自己了。更关键的是;霍光的身份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别看他如今连任何官职都没有了;可那平乱之功是足以封侯的!

    “混账……吴放此人现在何处?”汉武帝匆匆阅读完供词;便狠狠的一拍御案说道。原本桑弘羊说的那些;汉武帝都觉得有袖张;可现在看了这供词;他就多少有些相信了。几天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