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信息帝国 >

第84章

重生之信息帝国-第84章

小说: 重生之信息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电话,李想挠了挠脑袋,宏达厂那边问题不大,可汉唐实业这边还有不少事呢,最起码刚刚装修好的那幢小楼得抓紧时间搬进去啊!
第一二一章 成功买入
    大厅中的冷清,也给李想和海魁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负责接受委托买卖的窗口没有人啊,要是赶上大牛市的时候,在现在只能通过窗口进行买卖的年代,几十上百的人在窗口等着排队进行委托买卖,光是排队就能够把你给急死。

    现在可倒好,持续了将近半年的阴跌,把大家伙儿的心气儿都跌没了,就算是再喜欢股票的股民,也架不住这么个跌法啊。

    九点半开盘之后,李想一看大盘的走势,心里就乐了。

    今天的大盘是典型的低开高走,然后在触摸到前一个交易日的低点之后,转头开始高台跳水。一开盘,大盘就跳空低开了12点,以402点开盘。或许这跳空低开的12点换在后世的华夏股市不算什么,可在现在,那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毕竟现在的大盘才四百来点,跳空低开了12点,那就是将近3%的低开幅度了。

    大盘跳空低开之后,迅速开始上涨,到了十点多的时候,一度触摸到了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点位,也就是说,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沪市大盘上涨了2。8%。

    原本挺有上涨动力的大盘,在某些沉不住气的股民的抛售或者是庄家的刻意打压下,开始迅速回调,很快就将大盘的点数打压到了开盘点数之下。

    而这个时候,才是李想准备介入的时候。

    不枉前世李想特意对这一段时间的大盘和个股进行过极为详细的研究,因此李想对于11月16日这个大牛市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大盘走势还是非常清楚的。

    到了中午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大盘已经逼近400点的心理关口,而这个时候,李想将早就已经填写好的委托交易单递进了窗口。

    李想递进去的单子有两张,一张是写着54。5元价位的海立股份的委托交易单,一张是写着46元价位的金丰投资的委托交易单。

    将这两张交易单递进去之后,李想随即又写下了两张委托交易单,上面依然是这两个股票的名字,只不过价格换成了55元和46。5元,然后李想又写下了两张同样的委托交易单,上面的价格换成了55。5元和47元。

    看到李想这么操作,一旁的海魁很是纳闷的问道:“七哥,你填这么多的交易单干什么?”

    李想笑了笑,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今天海立股份的价位我估摸着最低能够下探到54块钱左右的价位,而金丰投资估计会下探到45。5元的价位,因此第一份交易单我都按照我估计的最低价的价位上多填写了五毛钱,为的就是能够买进来。所以咱们必须在大屏幕那边一边看着股票价位,一边时刻注意着咱们能不能够成交。喏,看到大屏幕旁边的那台悬挂着的彩电没有?那里面会显示出成交的价格和数量。你记住刚才我填写的价格和数量了没有?”

    海魁点了点头,李想说道:“咱们这就过去看大屏幕去,时刻注意着这两个股票的价格和旁边那台彩电的成交情况,一旦咱们成交了,那么立刻去窗口去确定一下。而一旦股票到达了这两个价位,彩电上还没有显示出咱们成交的数量和价格,那么同样也要去窗口确定一下。如果没有成交的话,就将第二份交易单递进去,如果还不成的话,就将第三份交易单再递进去!”

    海魁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这是提前做准备啊!”

    李想笑着点了点头,没吱声。

    其实这两个股票最好的介入时间是明天,因为在明天,这两只股票都会继续下探,不过,明天这两个股票下探的时间非常短,很难把握住用最低价购买进来。而且明天还要购买天宸股份和南玻a的股票。尤其是天宸股份,那可是一个新股,想必购买这个股票的人会非常多的,因此明天大部分精力将会放在天宸股份上,这两只股票今天趁着人少直接购买就是了。至于价格,高也高不了多少钱,照着日后这两只股票都是上百元的价位,多出个一两块钱根本就不叫事儿。

    李想购买海立股份的数量是二十手,也就是两千股,如果能成交的话,那就是十万零九千元,至于金丰投资,李想则是购买了三十手,如果能成交的话,那就是十三万八,两只股票一共让李想花费了不到二十五万,至于剩下的那五十多万,明天李想打算用六十多元的价位购买七千股天宸股份,剩下的钱就全部用来购买南玻a。

    这是李想早就计划好的事情了,而且李想也同海魁详细的谈过这事儿,但为了让海魁再增加点记忆,李想和海魁找了个没有人的地方,一边看着大盘和彩电,一边再次和海魁讲述了一边自个儿的计划。

    海魁现在是彻底迷上了炒股,就在两个人嘀嘀咕咕的说的正上劲儿的时候,海魁忽然兴奋的指着彩电低声说道:“七哥,咱们的股票好像是成交了!”

    李想闻声看去,果然,在那台悬挂在大屏幕旁边的大彩电上,正显示着一条条的成交信息,其中一条就是海立股份图54。5元的价格成交了两千股。

    李想拉着海魁立刻到交易窗口去确定,结果果然是如此。

    两个人回到了原地方,一边说一边继续盯着大屏幕和彩电,一直到快十一点半收市的时候,金丰投资也成功的买入。

    看到两只股票按照自己的心理价位成功买入,李想也是很兴奋。只要不出什么天大的意外,那么二十天之后,金丰投资将会给自己带来百分之三百的回报,而三个月之后,海立股份的回报将会超过百分之六百!

    如果明天能够成功的按照计划买入天宸股份和南玻a的话,那么在三个月之后,这两天投入的这七十五万,将会变成最终的七百五十万甚至是八百万!

    看到这两只股票已经全部成功买入,李想很是兴奋的招呼海魁:“走,兄弟,今儿个中午咱俩好好喝两杯,庆祝一下咱们的发财计划成功实施!”

    海魁也是很兴奋,像他这种刚刚接触股票的新瓜蛋子,而且一上来就接触到这种动辄几十万的交易,把这孩子也兴奋的不轻。毕竟现在才是92年,远不是后世二十一世纪随便来个散户就敢投个十万八万用来炒股的年代。这年头,二十多万的资金对于海魁这种生长在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孩子来讲,绝对堪称是天量资金。

    出了工体,哥儿俩来到了新中街,看到有一家刚刚开业不久的川味菜馆,两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大笑着走了进去。

    这家川味馆子绝对是新开张的,门口玻璃门上贴着的‘开业大吉’四个大红字还崭新崭新呢,进去之后,屋里的桌椅什么的也是崭新的。一问老板娘,果然,这家馆子开张还没有三天呢。

    听口音,老板娘就是巴蜀人,而且据老板娘说,后面的大厨就是她家的那口子。他们两口子以前在山城开馆子,后来听人说燕京这边的人很喜欢川菜,这才千里迢迢的跑到燕京来淘金。

    老板娘很善谈,而身为老板娘老公的大厨做出来的菜,味道也相当地道,不愧如老板娘所说的那样,除了肉和菜都是从燕京本地采购的,其他的调料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从巴蜀邮寄过来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汁原味的巴蜀调料,才让这些菜的味道显得极为地道。

    李想和海魁一共点了四个菜,一道回锅肉,一道水煮肉片,一道麻婆豆腐,一道歌乐山辣子鸡,结果没一个小时,这四盘子菜就被两个人风卷残云般的全部吃了进去。搞得两个人都有点不相信竟然能吃进去这么多。

    就是这川菜实在是麻辣了点,李想和海魁从饭馆里出来之后,足足有多半个小时,嘴里都感觉不出来其他的味道,整个儿都是麻的。

    下午也没有什么事儿,两个人干脆一块儿回到了学校。李想在寝室里继续捣鼓mpeg-2的技术标准,而海魁则跑去图书馆,寻找相关的炒股书籍去了。这孩子,一上午的空儿,就迷上了炒股。

    一下午加上一晚上的时间,李想将mpeg-2的技术差不多搞出来三分之一,剩下的那些,估计再有一个来星期就能全部捣鼓出来。

    这mpeg-2的技术还就真的快点儿捣鼓出来,而且不仅是mpeg-2的技术标准,还有完整的vcd设计图纸,当然,最关键的就是vcd机芯的设计图纸,因为只有有了这两种东西,当下个月孙燕生来皖省和老姜共同成立万燕公司的时候,李想才会在那个时候提出自个儿的要求来。

    历史上,孙燕生和老姜合伙成立的万燕公司,就是在92年的12月份成立的。孙燕生平时都在美国,也只有在公司成立的时候才会来到华夏,因此要和孙燕生详谈mpeg技术专利授权的事宜,下个月就是一个好机会。现在都十一月中旬了,留给李想的时间最多还有半个月。
第一二零章 抄底
    昨天家里老太太住院,老毛病,疏通血管,检查什么的忙活了一整天,因此第二更没有及时更新,还望各位大大谅解。

    一顿酒喝道差不多快十点才结束,三个人虽然都没有喝多,可是三瓶一斤装的五十六度红二还是灌进了三个人的肚子。

    李想的酒量不算差,平时喝一斤红二问题不大,可是要是和云子和姜波的酒量比起来,李想的这点酒量就不算什么了。

    云子身高体壮,而且岁数从那里摆着呢,再加上这家伙几乎是成天喝酒,酒量早就练出来了。别说一斤红二了,就是他自个儿喝进去二斤,该开车的开车,该干嘛的干嘛,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至于姜波,这家伙的酒量就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别看姜波的体格和李想差不多,可这家伙的酒量似乎是天生的。二斤红二进了肚子,屁事没有,就是再喝上二斤,这家伙也能和凉白开一样,咕咚咕咚的往里灌,如果继续喝的话,这家伙依旧是探不出底儿来。

    早在好几年前,李想就曾经见到过姜波的壮举,那还是姜波刚刚考上警校的时候,当时姜波的大姐结婚,大姐的公公婆婆就在自个儿家里的四合院里摆酒席。五六年前的燕京老百姓家,红白事儿还不兴去饭店吃饭,通常都是在家里摆酒席招待客人。

    前几年燕京办婚礼的时候,格外注重那些老习俗,因此在结婚当天,作为新娘子唯一的弟弟,姜波身上的任务可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按照老燕京的结婚习俗,结婚当天,小舅子是要跟着新娘子一起到男方家的,因为小舅子要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把女方家里陪送的大红绣花门帘挂在新房的门上,也就是所谓的‘挑门帘’。

    而且作为男方唯一的男性代表,在酒席上,姜波这个当小舅子的就是身份最尊贵的客人,通常都是和男方父母坐在主席上,而且主席上那些陪酒的,要以把舅爷喝倒为主要任务。

    主席那一桌十个人,除了姜波他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的奶奶之外,剩下的六个人都是来陪酒的。这六个人的任务就是把姜波这个小舅子喝好喝倒!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六个人平均一个人喝了足有一瓶二锅头,可姜波这家伙愣是屁事没有。那六个陪酒的都喝多了,姜波还笑呵呵的在那里坐着。

    这事儿可是李想亲眼看见的,作为关系极为亲密的邻居,姜波的大姐就是李想的大姐,大姐结婚,当时才十二岁的小毛头李想也跟着过去凑热闹,毕竟大姐夫的家里着李想家不过二里地,结果就让李想看到了姜波喝酒的雄姿。

    当时李想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啊,可后来渐渐大了之后,尤其是在十六岁之后喝上了酒,李想这才明白姜波那天的壮举是何等的牛叉!

    有了前世经历的李想很清楚,姜波这家伙估计就是属于那种体质特殊的人群。

    李想前世曾经听很多人说过,有一种人体内有一种特殊的酶,可以让进入体内的酒精像水一样,根本就不会吸收酒精,因此这种人可以称得上是千杯不倒、万杯不醉的人。怎么喝都没事儿,因为人家根本就不吸收酒精,喝酒就和喝水一样,怎么会醉呢?

    其实李想很清楚,这种说法只能是说对了一半。因为酒精只要进入人体内,是不可能不被人体吸收的,一般而言,一斤酒下肚,有二两会在胃里被吸收,剩下的八两基本上就全部会被小肠吸收。而酒精就会进入到肝脏。不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