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信息帝国 >

第45章

重生之信息帝国-第45章

小说: 重生之信息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东芝还是夏普,在半导体制造行业上都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半导体生产线的无尘环境要求必须清除大于0。18微米的尘埃颗粒,因此这些生产厂家错误的认为只要无尘环境只要能够达到0。5微米就足够了,因此制定了一个错误的生产环境标准。而实际上与半导体相比,液晶面板在生产过程中对尘埃颗粒的敏感度更强,因此按照那个错误标准生产出来的液晶面板,不合格率高的吓人,而无论是夏普还是东芝甚至是ibm,都没有想到是环境造成了这种情况。

    在前世,夏普、东芝都还在为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而苦恼,甚至不惜找到大洋对岸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让应用材料公司来帮忙。而应材公司也不愧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厂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93年的10月份才推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案和设备。

    而李想恰恰就知道这种设备的具体情况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李想的杀手锏!(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八三章 谈话
    ps:看《重生之信息帝国》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堂堂燕京市副市长家里的书房,那可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够进得去的,即便是家里人,没有老爷子的允许,他们也不能走进这间二十多平的书房。

    按照老大的话来讲,打从老爷子升任燕京副市长之后,这一年多来,他这个当亲儿子的,就进过那间屋子一次。而李想竟然在第一次登门就获得了进入到书房的资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大的荣耀。如果传出去的话,官场上的那些人一准儿得巴结着李想。

    家政人员很快就上了两杯香茗,茶是上好的明前龙井,水是专供市领导饮用水的玉山水,泡出来的茶叶味道自然是极好。

    轻呷了一口茶之后,老爷子开口说道:“小想啊,我听小钧说过你今年的打算,不过小钧那小子说的不是很透彻,于是今儿个呢,咱爷儿俩就好好谈谈,你有什么想法都给我这个当伯伯的说一说。”

    老爷子这么说,李想心里自然高兴。以前世李想对老爷子的了解,知道老爷子这是对自个儿捣鼓的那些东西感兴趣了。而作为燕京市的副市长,在老爷子的治下出现了这么一摊子事儿,而且未来的发展潜力无穷,再加上李想和史力钧的关系,老爷子自然要上心了。

    “史伯伯,去年年底我搞的那个汉唐实业,目前是这么一个状况的。。。。。。”李想开始和老爷子详细的讲解起目前汉唐实业的情况,既然老爷子想知道,李想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史伯伯,就目前来看,汉唐寻呼机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而且因为获得过国家科技发明奖的一等奖,因此我打算在明年给汉唐寻呼机申请国家名牌产品。”

    老爷子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有了国家名牌产品的这个称号,对于你们汉唐实业产品的市场在扩大是有相当积极的作用的。小想,这事儿我支持你,如果有什么难处的话,可以给小钧说,你也可以直接到家来找我。”

    李想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谢谢史伯伯了。史伯伯,因为汉唐实业现在已经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期,在资金方面而言,汉唐实业的资金量扩充的速度是相当恐怖的,不过,汉唐实业目前的规模已经严重的制约了汉唐实业的发展,因此我想在今年,将汉唐实业的规模继续扩大。不过,要扩大汉唐实业的规模,就涉及到一些企业并购的事情,这方面我有些犹豫。”

    “说说吧,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只要是为了工作为了发展,我老头子这里还是有一把子力气的。”

    “史伯伯,事情是这样的,去年我们汉唐实业的寻呼机是借助着改制后的宏达电子来进行生产的,从实际上来讲,改制后的宏达电子整体的生产力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而且因为宏达电子和我们汉唐实业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独~立企业。因此无论是从管理还是经营上,总是无法顺利的实现无缝衔接,造成管理资源和经营资源的浪费,因此我想在年后将宏达电子并购到汉唐实业中来,让宏达电子成为汉唐实业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根据宏达电子的实际生产能力,适当的扩充汉唐实业的经营计划,从而彻底解放宏达电子的生产力,同时还可以最少在解决两千以上的工作岗位!而且最关键的是,我前几天和宏达电子的管理层商讨过这件事儿,整个宏达电子对于汉唐实业的并购从上到下都是持一种非常赞同的意向,因此宏达电子那边对于并购来讲并不是什么问题。”

    老爷子听了李想的这一番话,沉吟了一会儿,抬起头来说道:“小想,你的这个想法很不错,回头你打个申请报告上来,我会在市长工作会议上提出你的这个计划,尽量的为你的这个计划铺平行政方面的道路。”

    老爷子虽然并没有一口就敲定这件事儿,虽说以老爷子的能力和级别而言,他即便是独自推动这桩并购案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老爷子毕竟不是分管工业和经济的,如果贸然插手这件事,引起的影响肯定不太好。因此老爷子才会有这种说辞。

    不过即便是这样,李想也很高兴,最起码老爷子已经认可了这件事儿,而且这件事儿确实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毕竟能够一下子解决两千个以上的工作岗位,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以前世李想对老爷子的了解,就算是仅仅有这种可以解决两千个工作岗位的优势,老爷子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去推动这件事成功实施。

    既然老爷子同意自己的计划,那么李想也就不客气了,继续说道:“史伯伯,其实今年我还有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相比于并购宏达厂,就要稍微大了一点儿。”

    “说!”老爷子很干脆。

    李想点了点头,道:“我听说燕京市电子管厂要进行股份制改制了,因此我想入股改制后的电子管厂,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把电子管厂并购过来是最好的!只是这燕京市电子管厂可是市里的直属企业,与宏达电子的性质不一样,所以这事儿还就真的史伯伯您给出出力。”

    “嗯?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电子管厂要进行股份制改制的事情我也知道,可是我很奇怪,电子管厂是生产显示屏的企业,你们汉唐实业是搞通讯电子的,你们两家并不属于一个行业啊!怎么,小想,你这是想搞跨行并购?”

    “史伯伯,这个事儿呢,确切的来讲应该不算是跨行并购。在我的理解中,未来的信息产业中,显示屏这一块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别的不说,现在出现的pc机,日后肯定会成为信息产业中的中流砥柱,而作为pc机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显示器,在未来的发展也肯定是不可限量的。而且,我之所以对燕京市电子管厂感兴趣,主要是因为燕京市电子管厂具有生产液晶显示屏的能力,而在未来,液晶显示屏将会是比crt显示器更有市场前景的电子产品。就像宏达电子现在生产的汉唐寻呼机,其液晶显示屏就是从燕京市电子管厂订购的产品,而在未来,不仅仅是寻呼机需要液晶显示屏,移动电话、pc机、笔记本电脑甚至是家用的电视,都会用到液晶显示屏,甚至可以说,在未来,液晶显示屏就是取代目前的crt显示屏而成为信息产业中最主要的显示器产品!”

    老爷子双手抱着后脑勺,身子往大班椅上一倚,沉思了半晌,说道:“光有前景还不成,你要想入股或者并购燕京市电子管厂的话,还需要拿出现实的东西来,毕竟燕京市电子管厂可以一个拥有着两千五百名员工的大厂子,虽然现在举步维艰,可。。。。。。”老爷子犹豫了一下,没有把话说完。

    不过李想很清楚老爷子怎么想的,笑着说道:“史伯伯,您说的这些我能理解,我知道市里对于电子管厂的态度,也能想象的出来市里的想法。而我之所以今天给您提出这个计划来,当然是有我的想法了。刚才我跟您说的都是一些我计划中未来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我没有准备的话,又怎么敢把目光瞄向燕京市电子管厂呢?”

    看着李想那自信的神色,老爷子的兴致提了起来,笑着说道:“噢?看样子你早就有全盘的计划了?那就说来听听吧!”(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八二章 家宴
    ps:看《重生之信息帝国》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来到老大的家里,老大的一家人都在等着李想呢。

    李想进门的时候,老大的父亲,燕京市市政府主管教育、劳动、文化、卫生、体育、文物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工作的副市长,未来的国家某部委常务副部长、部长、沿海某经济大省的省长、省委书记和国~务院副总~理,史鹤年正坐在客厅的沙发里看报纸。

    老大母亲杨玉霞杨阿姨,现在在燕京市教委担任一名几乎没有什么工作任务的公会副主席,杨阿姨的身份注定她的主要职责不是放在工作上,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好身为副市长的丈夫就可以了。当然,这也是华夏高级官员夫人的基本职责。此时杨阿姨正在客厅里和一对儿女看电视,不过电视的声音很小,显然是怕影响了正在看报纸的史鹤年。

    坐在杨阿姨身旁的一对陪着老太太看电视的青年男女,就是老大的大哥和姐姐。

    老大的大哥叫史鸿程,今年二十四岁,不过人家已经在人民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现在正在某部委工作呢。前世的记忆让李想非常清楚,老大的这个大哥史鸿程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智慧,而且政治手段非常高明,前世李想重生的时候,老大的大哥在年仅47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某副省级省会城市的市长位置,日后的前途绝对是不可限量的。

    至于老大的姐姐史丽娟,比老大大了三岁,今年二十二岁,目前正在北师读大四,过了年就要进入到实习期了,至于大姐是继续读研还是进入到学校教书育人,这就要看她自个儿的想法了。

    前世因为老大的关系,李想经常能和这一家人见面,尤其是每年的大年初一,李想和身在燕京的三哥以及石市的四哥,都会去给老爷子老太太拜年,至于家稍微远点的老六和老幺,一般都会在初一下午专程赶到燕京来给老爷子和老太太拜年。当然,远在黑省和粤省的老五和二哥,自然就是在初三聚会的那一天给老大的父母拜年。因此前世李想和老大的家人关系是相当不错的,史老爷子和杨阿姨也都拿寝室里的这帮兄弟们当干儿子看,当然,那时候身居高位的老爷子绝对不会因为私事而动用手里的权力去帮助这帮人,他们这一代的领导人,那真的是毫不徇私。

    这辈子李想还是第一次见到老大的亲人,不过因为有了前世的记忆,李想一点儿都没有觉得有什么拘束的,老大的亲人除了看起来年轻一些,其他的没有什么变化。

    李想的到来得到了老大一家人热情的欢迎,李想这个名字,通过老大的嘴已经让他们的耳朵几乎都要起茧子了,因此一家人都对李想非常好奇,再加上前两天史力钧刚刚开回家一辆纯进口的奥迪100,以及史力钧说起李想这几个月以来干出的事迹,终于是让老爷子动容了。

    国家级发明奖项的一等奖还好说,毕竟随着国力的不断发展,科技文明的不断提高,很多国家级的重量奖项都落在了一些青年俊杰的头上,可是能让总理亲自下去视察,这个事儿就不简单了。如果这两件事同时发生在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大一学生身上,那就更了不得了。

    最关键的是,李想搞的这些事业,能够带动两千多下岗职工再就业,这对于担任燕京副市长的史鹤年来讲,那就更有实际意义了。

    因此当史力钧开回那辆车,并且说明了他也在李想的汉唐实业中占据了百分之五的股份之后,史老爷子终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再加上杨阿姨也想见见这个出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