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新任县委书记 >

第7章

新任县委书记-第7章

小说: 新任县委书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的钱办自已的事,要注意生活作风问题,刘成龙就对周成峰怀恨在心,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总想找机会修理他,却苦于一时抓不到他的任何把柄。但刘成龙和周成峰关系不睦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后来刘成龙老婆娘家的侄子犯了*罪,刘成龙的老婆哭哭哭啼啼来找周成峰说情,希望能网开一面,周成峰正色回绝了,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刘成龙的老婆回去就和刘成龙大吵大闹,说他这个公安局长白干了,成天还要受一个副职的气,刘成龙当时就咬牙切齿的说走着瞧吧。

  有一天周成峰喝多了酒,就在自已办公室里躺下休息,炊事员胡爱英敲开门送了一碗醒酒汤进去。出来的时候却故意弄成披头散发的样子,还一边走一边系衣服扣子,这一幕被别人看见了,马上就传开了。刘成龙就召开党小组生活会,讨论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生活会上周成峰成了众矢之的,百口莫辩,大家好象商量好了统一了口径一样,一片声的声讨抨击周成峰,什么军阀作风,脾气暴躁,目中无人,刚愎自用,骄横狂妄,个人英雄主义,还有乱搞男女关系,生活作风问题等等大帽子一个劲儿的往周成峰头上扣,党员生活会几乎开成了周成峰的个人批斗会。前些年生活作风问题是很重大的问题,周成峰的所谓生活作风问题虽然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但周成峰最后还是被调离了公安局,踢出了政法系统,打发到民政局去当副局长。周成峰年轻时就当兵,一直当到副营职军官转业到清江县公安局做派出所长,副局长,一直与枪打交道,现在却被迫离开了自已喜爱的工作岗位,心里十分痛苦,接到调职命令后的第二天晚上,最后一次从下面派出所检查工作后开着吉普车回来,由于心情苦闷喝了一些酒,不慎出了车祸,吉普车撞破大桥护栏,凌空飞向了波翻浪涌的清江,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次飞翔。周成峰最后被定为自杀,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对党组织的不满情绪。临时工胡爱英的儿子后来竟被安排在公安局工作,成了一名人民警察,刘成龙办完这件事情后不久就退休了。

  周成峰死的那一年,周安邦正在读高一,父亲的死给了他巨大的打击,他开始变得消沉颓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来和一个讥笑他父亲的同学万广军打了一架,老师狠狠的批评了周安邦并责令他做检讨,周安邦一气之下就休学了,后来就到母亲的工作单位清江县供销社当了一名售货员。要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了一次重回学校学习的机会以及和杜小兰结成夫妻,周安邦也许现在还在供销社的商店里卖货,也许已经下岗了,如果这样的话,周安邦就永远也不会有从政的机会,就会经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八十年代中后期,清江县刮起了一股兴办职业培训学校的风潮,各个企事业单位乃至于职能管理部门都办起了职业学校,例如粮食局有粮校,卫生局有卫校,工业局有工校,供销社也办起了供销职工中专学校。供销社有一个同事对周安邦的母亲说,“你家小儿子看上去还蛮有灵气的,一个男孩子当一辈子售货员有什么出息?你托托关系走走后门为他弄一个名额去供销学校学习两年,回来后说不定还可以弄个一官半职的,当个把经理也不是没有可能。”周安邦的母亲就买了一些烟酒礼品到供销社主任的家里去了一趟,几个月以后周安邦就被公派到供销学校脱产学习,学习期间工龄照算,学费报销。

第九章(1)
周安邦知道这是自已这辈子最后一次进校门的机会了,因此认真学习,表现良好,很快就担任了班级团支部书记和校学生会主席,大会小会发言做演讲,这使周安邦有了锻炼口才的机会。由于表现出色,品学兼优,周安邦毕业后就顺利留校了,从供销学校的学生变成了老师,然后又获得了一个委培进修的机会,获得了江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并且在学校里入了党,成了*预备党员,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为周安邦后来从政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周安邦刚离开供销社不久,供销社就开始落实“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政策,把柜台和经营权交给职工承包,供销社成了一个空架子,后来周成峰的老战友出来说了话,周安邦又从供销学校被借调到县委办公室工作,之后不久,供销学校就因为生源不足而面临停办的结局,也许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保佑着周安邦,推动着他阔步向前,每一次都恰到好处的搭上了末班车,每一次又都成功的脱离了“险境”,因为每一次处在命运和人生的十字路口时都选对了方向,所以才成就了后来的周安邦,直至后来坐在了县委书记的宝座上,这一切都如梦似幻,却又无比真切。

  周安邦之所以认识了杜小兰并和她结为夫妻,是因为肖青松的热心帮助,有一次周安邦在老同学万广军家里喝酒,认识了同在酒桌上的肖青松,那个时候肖青松还只是县人事局的一个普通干事,因为热衷于打麻将而不能入党,正因为这事而苦恼不已。肖青松和周安邦两个人惺惺相惜,认为对方前途不可限量。肖青松把县人事局副局长的表妹杜小兰介绍给了周安邦,人事局副局长又为肖青松协调摆平了各种人际关系,为他入党发挥了临门一脚的关键作用,肖青松和周安邦两个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从此成了好朋友。后来周安邦通过人事局副局长的关系被顺利转正成了县委办公室的秘书,国家干部,周安邦终于找到了发挥自已特长的地方,周安邦从小爱好文学,文笔出众,写得一手好文章,而秘书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写文章,因此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领导因为周安邦的报告讲稿写得好,又是党员,于是经常表扬夸奖他,不久周安邦就被提拔为秘书科副科长,然后一步步升迁到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

  肖青松因为解决了入党问题,加上自已的亲舅舅吴本贵也从外地调入江州市工作,有了过硬的后台,从此在仕途上突飞猛进,没多久就弯道大超车赶上并超过势头很好的周安邦当上了县委常务副书记,成了周安邦的顶头上司。直到此时,肖青松对周安邦还是很友好的,只是后来周安邦升任县委副书记后,肖青松和周安邦之间的关系才变得微妙起来了,肖青松除了明显疏远周安邦,还经常在刘耀武面前打他的小报告。

  刘耀武和肖青松一样是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人,甚至比肖青松有过之而无不及,周安邦在刘耀武手下并不如意,非但不受重视反而倍受排挤,周安邦之所以能从县委办公室主任升任县委副书记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误打误撞,歪打正着。

  每年到了岁末年终之时,江州市和清江县都会有一个互动的活动。首先是市里的领导下到县里来检查工作,表达慰问和嘉勉的意思,县里当然要热情接待,除了给市里领导留下良好的印象外,还要期盼市里领导在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对清江县给予支持和重视。因此除了酒宴款待,临走时再捎带送一些农副土特产品当年货外,为了活跃气氛,让领导们玩得尽兴,还特地从团县委,妇联,电视台,县剧团等单位抽调一些年轻漂亮,活泼大方的女同志来举办舞会,表演文艺节目,让市里的领导们感受清江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孟晓燕也是一个文艺活跃分子,而且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言谈举止恰到好处,因此也从电视台临时抽调过来负责接待工作,周安邦当时是县委办主任,负责协调调度,因此和孟晓燕接触较多,两个人因此比较熟悉,印象也较深,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同志友谊。                                     市里的领导下来县里慰问后,县里领导就要去市里回访,拜会市里领导,汇报工作,感谢市里领导的支持和关照。刘耀武和王振华带队,县直各机关的头头们都参加,还有一些后勤服务人员,组成拜访团浩浩荡荡奔向江州市。周安邦和孟晓燕作为后勤服务人员也随团前往。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2)
刘耀武和王振华等主要领导去拜访市里的主要领导,县直机关的头头们去拜访市直机关的领导,专业对口,分工合作。白天拜访完领导,汇报完工作后,晚上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工作,那就是把带来的年货礼品送到各位领导家里去。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号召要抓干部作风和廉政建设,因此虽说只是一些年货礼品也不能大摇大摆,明目张胆的送,而是要做的隐密些。比如市委常委们虽然都是住在同一栋常委楼里,但你每次只能带一份礼品去一个常委家里拜访,送完第一份礼物后再返回楼外的汽车上取第二份礼品送第二位常委,而不可能一次性带多份礼品去领导家里,或者让人带着礼品候在楼道里,这样影响就很不好。十几个常委们一家家送下来,就要楼上楼下来来回回的跑十几趟,这可是个很繁重的体力活。如果个别常委们家里没人,你就必须要守株待兔,严防死守,哪怕是等到半夜也要把人等回来,完成任务。不能因为任何原因拉下任何一个领导。这样艰巨繁重的任务刘耀武和王振华自然不可能亲自去完成,于是就委托周安邦代表他们去表示心意,交待完任务后,刘耀武和王振华就先回清江县去了,天寒地冬的,早点赶回家里去钻进热被窝里睡一个好觉,而周安邦却还要带着手下人在这里顶着寒风守株待兔,搬运礼品。周安邦代表刘耀武和王振华拜访的领导是市委常委们和市政府的七八个正副市长,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要选一个得力的助手,

  张安邦见孟晓燕人长得清清爽爽,又落落大方兼口齿伶俐,礼节周全,很是精明干练,因此就亲自点将要孟晓燕来协助自已,孟晓燕也是积极要求进步,追求上进的人,见有这样和领导们亲密接触的机会,自然也是欣然应允,热情高涨。

  周安邦决定先从市委常们开始挨家挨户的拜访,天黑以后,周安邦一行三人把车开到市委常委楼前面,周安邦让司机在车里等候,然后和孟晓燕两人带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开始一家一家的敲门拜访,说是拜访,其实敲开门以后把东西放在客厅里讲几句话后就退出去了,连口水都不喝,周安邦和孟晓燕两人就跟送货的搬运工差不多。遇到警惕性较高的户主,连门都不让进,周安邦只好站在门口说几句话,把东西放在门边就离开了。但周安邦心里却很快乐和充实,他认为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能为市里的领导们服务是自已的荣幸。偶尔遇到一两个温和热情的户主,就请周安邦和孟晓燕进屋休息喝茶,并且打量着他们两个说,“你们是两口子吧?真是夫唱妇随啊!”两个就涨红了脸,也不做解释,任由别人去误会,两人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周安邦每到一个领导家里送礼时都不忘了说一句话,“您好,这是某某领导家吗?我是清江县委办公室的周安邦,代表清江县来拜访领导。”别人代表单位送礼都只说某某地方某某单位,或者说明单位主要领导人的名字,但周安邦却特别强调自已的名字,这样一圈跑下来,江州市的每个常委和正副市长们都知道清江县委办有一个叫周安邦的人了,由于信息传递的方式很特别,对方反而影响深刻。这才是周安邦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刚开始时孟晓燕单独和周安邦在一起时还显得有些拘谨,再怎么说人家也是县委领导,不能太随便。楼上楼下一、二十圈跑下来后两人之间变得自然随意了许多,孟晓燕甚至紧贴着周安邦走路,就差动手去挽他的胳膊了,外人看起来更象是夫唱妇随的两口子了。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周安邦和孟晓燕尽管累得额头冒汗,但却都很高兴。孟晓燕掏出手绢递给周安邦擦汗,周安邦胡乱擦了两下,孟晓燕说,“还没有擦干净,天冷,小心着凉。”说着动手关切地替他擦了一下额前的汗珠。

  周安邦这才近距离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孟燕,这是一个娇小可爱的女孩子,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干练爽朗的气息,大约二十四五岁的样子,长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圆圆的脸庞,由于天冷加上出汗此时红扑扑的象个大萍果,个头不高,身材匀称性感,尤其是胸部丰满挺拔,象两个熟透了就要离开枝头的果实,让人看了不免心头砰砰乱跳。后来周安邦才知道,原来孟晓燕已经二十八岁了,由于长相年轻,身材娇小,所以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

  孟晓燕见周安邦目不转睛的打量自已,到底是女人,不觉有些害羞,垂下头轻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