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新任县委书记 >

第31章

新任县委书记-第31章

小说: 新任县委书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机问“两位要去哪里?”周安邦扭头看唐丽芳,他想先送唐丽芳回家然后自已再回招待所,唐丽芳赶紧说,“哦,先到滨江花园吧。”司机启动汽车,汇入了车流之中。此时已是夜幕四合,满街灯火,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此刻正是江州市最热闹的时分,尽显江州的繁华美景。

  滨江小区就在美丽的清江边上,幽静典雅,是江州市的高档社区,住在那里的人多是一些企业老板,公司白领或者象唐丽芳这样的文艺界人士,都是一些高收入群体,可以说是江州市上流社会人士扎堆的地方。官员们虽然羡慕这里的优雅环境,但却并不敢大摇大摆的住在这里,最多是在这里弄一套房当别墅用,或者是金屋藏娇,出入都很谨慎,因为这里的房价之高,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政府官员如果堂而皇之的住在这里的话,难保不会有纪委的人找上门来要求你说明财产来源。

  一路上周安邦和唐丽芳都没有说话,周安邦本想打破沉默说些什么,但却始终找不到话题,正在思量间,滨江小区已经到了。两个人下了车,周安邦把唐丽芳送到小区大门口,唐丽芳说,“周书记,谢谢你送我回来,上我家去坐一坐吧。”周安邦知道人家是在说客气话,大家初次见面,人家是个女同志,天又这么晚了,有什么好坐的呢,尽管周安邦很想上去坐一下,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已,他礼貌的说,“不了,太晚了,就不打搅你休息了,改日有空再来拜访唐小姐。”唐丽芳主动伸出手来和周安邦相握,两人相视一笑,这是周安邦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和唐丽芳接触,一股馥郁的香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令人怦然心动。两人道了再见后唐丽芳头也不回的走进小区大门去了。周安邦呆呆的望着唐丽芳婀娜多姿的身影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小区内的林荫深处,心中怅然若失。这么优雅美丽的小姐,不知今后是否还会再有机缘相见。

  周安邦回到市委招待所时,已接近晚上九点了,他想起来还要一桩事情没有完成,于是赶紧叫了胡师傅一起开车出去。胡师傅也知道周安邦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吃完了晚饭就坐在房间里喝茶等候,整装待发。

  两个人开车来到江州市委大院里,从车上一件件取出随车带来的烟酒茶叶等礼品,趁着夜色一家挨一家去送,白天汇报过工作的几位常委和主要领导的家里都走到了,由于白天已经汇报过工作了,晚上来只是表示一下心意,见面只是简单的寒喧几句就告辞出来了,因此拜访速度很快,七八个常委领导的家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就跑完了。至此,来江州的所有事情都办理完毕,周安邦的心情变得十分轻松,舒畅,刚才与唐丽芳分别时的惆怅感也一扫而空了。

  周安邦一看时间才晚上十点多钟,就问胡师傅困不困,胡师傅明白周安邦的意思,他在江州的事情都办完了,住在这里已没有必要,肯定想连夜赶回清江去。也是,做为县委书记,县里有多少事情等着他回去拍板决策和处理啊,哪里能在这里白白浪费时间呢。于是说道,“周书记,你有什么事就直接吩咐吧,我一点都不困,我们开车的,熬通宵都是经常的事情。”周安邦说,“那就辛苦你了胡师傅,我们连夜回清江去吧。”两人人于是回到市委招待所办理了退房手续,收拾了洗漱用具就开车往回返了。

  周安邦返回清江后,让龚志诚通知清江纺织厂和酒厂几个困难国企与江州市工行接洽,在三千五百万的总贷款额度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并办理贷款手续,并强调款一到位后马上要补发工人欠薪,一定要在距春节半个月之前把工资发放到工人手中,并对特困家庭酌情予以补助,让工人们过好春节,其它的事情等春节以后再说。

  周安邦又召开了两次常委会,讨论确定了清江纺织厂,清江酒厂和清江制药厂等重点国企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并让新班子对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清江县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讨论学习,结合本厂实际情况拿出改革兴厂的具体方案,经县委县政府讨论通过后在春节过后立刻着手进行改革,重振国企雄风。根据肖青松及清江组织部对全县干部考核评比的情况,对部分干部作了调整,并且在干部调整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了公开公正,因才施用,决策公开,程序透明,并没有如人们所猜想的那样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对现有干部实行大换血,也没有在干部队伍中造成大的震荡,因此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称颂和拥戴。在这次干部调整中,东风乡党委书记张仁本调任县劳动局长,乡长董嘉绪接任书记,县电视台工作人员孟晓燕调任清江酒厂业务副厂长,清江纺织厂厂长熊锦堂也办理了退休手续。这一切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看似变起仓促,实则是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而且事先周安邦与王振华,肖青松及一些县委重要领导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取得了共识,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因此整个过程平稳有序,波澜不兴,顺利达成了目标,并未出现任何纰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与变化,周安邦正式进入了县委书记的角色,展示了自已成熟的政治才能和领导艺术,在清江干部和群众中的威信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完全掌握了清江县各项工作的主导权,有人说清江县已正式进入了周安邦时代。

  熊锦堂在办完退休手续交接完工作的当天晚上就被清江县纪委的人带走了,清江纪委接到县委书记周安邦批转的群众告状信,要求熊锦堂协助进行调查,对一些情况进行说明。告状信为熊锦堂列举了几大罪状,主要有腐化堕落,大吃大喝,赊销货物,包养情妇,安插私人,以及利用公款给县里领导送礼等,熊锦堂平时在清江纺织厂盛气凌人,颐指气使,作威作福,平时干部职工们都敢怒不敢言,现在熊锦堂倒台了,大家纷纷站出来控诉和揭发熊锦堂的违纪问题,其中就有厂工会副主席老张等人揭发熊锦堂制造谣言,指使人写匿名信告周安邦的事情。周安邦说,最后这条不算是错误,以后不要再提了,不论熊锦堂是出于何种动机,但是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是他的权利和自由,但是熊锦堂其它的违纪问题要一查到底,重点查一查他有没有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问题,给广大干部职工一个交待。

  就在清江县纪检部门紧锣密鼓的对熊锦堂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时,有的人坐不住了,首先是肖青松急匆匆的来找周安邦为熊锦堂说情,肖青松说,“周书记啊,熊锦堂是纺织厂的老领导了,在纺织厂搞了几十年了,过去也为纺织厂和清江县做出过重大的贡献,这么多年了,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搞企业嘛,整天与金钱帐目打交道,难免会有一些小节问题,周书记你也知道的,现在是市场经济,放开搞活,要想开拓市场,就要与与各方面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难免会有一些迎来送往,请客送礼,甚至支付回扣的事情,这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现在就是这么个大环境,你不这么搞,别人也会搞。熊锦堂以前也说过,如果说他在企业经营中有问题,那么清江县的那些国企领导人都有问题,要查就一起查,看哪个能经得住查,如果只查我熊锦堂一个人,我到死也不服气。熊锦堂也主动谈到过写匿名信告状的事情,他说他当时也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在其中发挥了一些不好的作用,现在是悔之晚也,希望周书记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他这一回。”周安邦笑着说,“我早就说过了,写匿名信告状的事情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错误,不管熊锦堂是出于什么动机,指使人写匿名信向上级反映问题,这是他的权利和自由,我个人都可以原谅他,因为这件事情客观上促使县委了解了国企工人的困难情况,并且更加坚定了县委改革国企的决心。”

第四十一章
肖青松想了想又接着说,“熊锦堂还说了,他对周书记也有一个了解和认识的过程,越是到后越是觉得周书记你是一个勤政为民,胸襟开阔的好干部,清江县有了周书记这样的好的带头人,是清江人民的福气,清江县以后的发展就有希望了,他现在虽然退休了,但还是愿意为清江县的改革和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工作了这么多年,在清江县甚至是江州市都还是有一些人脉关系和各方面的资源的,只要周书记有需要,一声招唤,他愿意鞍前马后的为周书记效力。具体来说,清江县纺织厂在春节后马上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改革整顿,万事开头难,他毕竟在企业工作了几十年,熟悉了解企业内部和市场的情况,他愿意为此出谋划策,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还有纺织厂的改革肯定还会需要一些银行贷款作为启动资金,他在江州的银行系统方面也有一些老关系,可以从中协调沟通一下。”

  周安邦心想这个熊锦堂还真是个老狐狸,刚开始时暗中和自已作对,在背后使阴招,现在看到风向不对了,自已已明显处于下风,就开始随机应变,见风使舵,俯首称臣了,又是做检讨,又是拍马屁,又是表忠心,真是丑态百出,令人作呕。周安邦说,“老肖啊,熊锦堂能有这个态度我很高兴,他是一个老党员干部了,也应该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不能退休,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发挥一个老党员应有的作用嘛,对于他的这个态度我个人是充分肯定的。但是对熊锦堂的调查也是秉公行事,例行公事,并不涉及到个人恩怨,更不会有打击报复,这也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凭空干预的,一切都是控程序和纪检原则执行的。”

  肖青松见周安邦满口大道理,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知道他对有人给江州市委领导写匿名信告他的状这一件事情还耿耿于怀,一时也不好再说什么,沉默了起来。

  周安邦见肖青松不再说话了,也不想过于让他下不来台。说实话,周安邦从内心里讲并不想得罪肖青松,不想驳他的面子,自已要想在清江县坐稳书记这把交椅,顺利的干一些事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要依靠王振华,肖青松这些实力派的支持和帮助,毕竟他们在清江县工作了多年,根基深厚,人脉资源很广,就是在江州市也有自已的靠山,如果得罪了他们无疑是自找苦吃,自已给自已挖坑设限,更何况肖青松之前还与自已有很好的私交,在工作上生活上都给自已提供了许多帮助,自已如果一点情面都不讲,别人会在背后骂自已是小人得志,转面忘恩。大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人们对许多事情的评判和人心向背掺杂了太多的客观因素和世俗人情。可是周安邦也不想拿党性原则来做交换,来做讨价还价的筹码,那样的话自已就彻底沦为了一个政客,一个投机分子了,对于要不要给肖青松一个面子,暂缓或中止对熊锦堂违纪问题的调查,周安邦确实感谢到很为难,他陷入了巨大的矛盾心理和深深的苦恼之中。

  周安邦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对肖青松说,“老肖,你的意思我明白,你也是一番好意,考虑到我刚上任,凡事不可操之过急,要张驰有度,有理有节,稳定压倒一切,这些年你也给了我不少帮助,说内心话,我对你是很感谢谢的。至于熊锦堂的问题,我会再认真考虑一下,看看怎么处理更妥当,你看可好?”肖青松见周安邦的态度总算有所松动,心想也不能逼得太紧了,要给周安邦一个借梯下台的时间,于是说到,“周书记,你能够理解我,我很感动,我能力有限,对你的帮助也十分有限,但我的心是真诚的,我只是出于一番好意对你提一些建议,当然你是一把手,决定由你来做,无论最后你做怎样的决定,我个人都是支持你的。”两人又聊了一些闲话,谈了一些关于天气的问题,就友好的握手,结束了这次谈话。

  周安邦晚上下班回到家中,见家中来了一个客人,杜小兰正在陪客人喝茶聊天,儿子小国就趴在妈妈腿上看动画片,很显然,客人正在等待自已下班回家。杜小兰一般很少单独在家里招待客人,她自已并不热衷于交际应酬,也很少把朋友往家中带,因此来家里的客人绝大多数都是来拜访周安邦的,平时如果周安邦不在家,杜小兰就会实言相告,客人就会放下随身携带的礼物主动退去,也有个别客人坚持要留下来等待周安邦回家的,杜小兰也只是倒好一杯茶水,端上烟或瓜籽水果后就去忙自已的事情了,很少会主动陪客人聊天的,今天这个客人却和杜小兰聊得十分火热,客人谈吐风趣幽默,不时把杜小兰逗得笑出声来。

  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