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大丫鬟 >

第15章

红楼大丫鬟-第15章

小说: 红楼大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皓然和文皓杰虽然各有理由,认为此时用晴雯的嫁妆钱盖新房院不妥,但文李氏却难得强势的赞同此事,无论他们兄弟如何劝说,就是不肯收回决定。只让他们听从晴雯的按排,尽快着手料理盖新房院之事,好赶在年底之前,能迁入新居。

    等晴雯收拾好厨房,在院子里打井水,预备烧热水,好供全家人洗漱、沐浴时,就见文李氏的屋子开了门,文皓然和文皓杰兄弟前后走了出来。

    文皓然难得的板着脸,看也不看晴雯,就快步走回了屋子里。

    晴雯知道他这是因为她找文李氏说盖新房院的事情,而生了她的气,故心里也不怪他突然对她的冷淡,只无奈的叹了口气,仍旧站在井边打水。

    还是文皓杰有些看不过去,走过来,笑道:“大嫂,还是我来打水吧,一会儿烧水的事儿也交给我吧。大嫂回屋子里去,跟大哥说说话吧。大哥也没有怪大嫂的意思,只是心里稍有些疙瘩。”

    晴雯正色问道:“杰弟,你实话跟大嫂说。盖新房院这事儿,你是不是也怪大嫂?”

    文皓杰沉思了少顷,方略带为难的回道:“我也知道大嫂是为了咱们全家人着想,只是我心里是不想用大嫂的嫁妆钱的。我知道咱们家没有银钱,房院也有些窄小、破旧了,确定有些委屈了大嫂。只是我和大哥更想凭我们兄弟之力,积攒下几年的银钱,盖所新的房院来住。”

    晴雯此时虽然觉得他们兄弟有男人骨气是件好事,但也不禁感到有些无力,觉得古时的男子未免有些不懂得变通。

    深吸一口气,晴雯再次无力的道:“杰弟,你的意思,大嫂明白。相公的意思,大嫂也明白。只是大嫂希望你们明白,大嫂并没有嫌弃这个家的意思,若是嫌弃这个家,那大嫂也不必应允这门亲事,嫁到这个家里来。大嫂想盖所宽敞的新房院,不过是希望咱们家的生活能过得好些。如今相公的身子好了,再不必花钱请大夫、抓药,又有了教书先生那样的好差事,咱们家过上好日子,只是早晚的事儿。既然是早晚的事儿,为什么不早过上,非要晚过上呢?你看看娘,不过是四十岁的妇人,却已有白发了,咱们不能总让娘为着家里的事务而操心吧?你再看看霜妹,明年就要出门子了,往后回娘家来省亲,连个留姑爷住的屋子都没有。你也不小了,过二三年也要娶妻了,威弟和武弟也早晚有娶妻的时候,总不能还让你们兄弟挤着住吧?大嫂不过是想尽早盖所新房院,全家人宽宽松松的住着,将来你娶亲也好,霜妹回来省亲也罢,都是很方便的。杰弟,我希望你可以明白,大嫂既然嫁进来了,生死就都是文家的人。咱们家过好了,我才能有好日子。大嫂不会把你们这些弟妹看成外人,也希望你们这些弟妹不要把大嫂当成外人。我们是一家人,银钱是小,亲情是大,只要全家人能过上好日子,用谁的银钱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晴雯这里话刚落,就见文皓然开了门,站在了门口,轻声对文皓杰道:“杰弟,打水和烧水的活儿,就交给你了,让你大嫂回屋子里来歇歇吧。等一会儿热水烧好了,你在院子里喝一声吧。”

    语毕,也不叫晴雯,自行回身又进去了。

    晴雯见状,诧异的站在那里,心里虽然有些忐忑,却是不害怕的,只略带玩笑的问道:“杰弟,你猜相公现在心情好些了吗?他应该不会把我关在屋子里,狠狠的训斥一番吧?就像在学堂里,训斥那些不听话的学生们一样。”

    文皓杰被晴雯逗得笑了,安抚道:“大嫂,看来你还是挺怕大哥的嘛。没事儿,大哥刚才说话的时候,脸色柔和多了,应该是没事儿了。大嫂还是快进去歇着吧,陪大哥说说话,哄哄大哥就好了。大哥的性子,最是温和的,不会训斥大嫂的。”

    晴雯笑着点点头,快步走进了屋子,回身关了屋门。

    此时,炕上已铺好了被褥,文皓然正坐在褥子上,双腿上盖着被,倚靠在炕橱上,随意的翻看着手中的书。

    晴雯深呼吸两次后,方快步走到梳妆台前,卸了戴的头面首饰,打撒了秀发,然后爬上炕去,坐到了文皓然的身边。一面温柔的从他的手中拿上书,放在一旁的炕上,一面自行倒进他的怀里,拉着他的手搂放在自己的腰上,笑着撒娇道:“相公,你就看在娘也同意这事儿的份上,原谅我这次的先斩后奏吧。”

    晴雯的大胆亲近之举,让文皓然不禁红了脸,小心翼翼的顺势搂紧她,不自然的清了清嗓子,方无奈的叹道:“娘既然同意了,那就按娘说的办吧。只是盖房院的银钱账本,要交给我来记录,等往后咱们家宽裕了,再把钱银补给你。不过,这次可是下不为例,往后有任何事情,你都要与我商议,不能再越过我,直接去跟娘说了。就算你说了,我不同意,我们也可以多谈几次,不能再因为我不应允,而搬出娘来压我了,知道吗?”

    晴雯虽然不明白文皓然为何突然就好了,但心里自然高兴,必竟刚新婚就闹冷战,是她打心里不愿意的。

    原来,文皓然因为身子病弱,常年躺在屋子里的关系,耳朵很是灵敏,听力极强。刚才晴雯在院子里对文皓杰所说的话,一字一句都透过开着的窗户,飘入了他的耳中。

    虽然用新婚小妻子的嫁妆银钱盖新房院,让他心里感到很别扭,骨气上有些过不去,但是小妻子的真心,却让他觉得温暖和感激。他一直都觉得凭文家和他的条件,能娶到晴雯,确实是有些委屈她了。他一直都有些担心,怕晴雯吃不得苦,日子长了会嫌弃文家和他,会后悔嫁给他为妻。

    如今小妻子表明了心意,他心里悬着的大石放下,满满的都是欢喜之情,还哪里能狠得下心,对着小妻子板着脸呢?

    夜色深沉、明月高挂,相依偎着的人影,映在关严的窗上,随着屋内灯火的息灭,而消失在黑色的夜幕中……

    屋内的纠缠激情,紧紧相贴的肌肤,略有湿黏的汗水,诱惑的呻吟。和平度过婚后第一次小摩擦的小夫妻,恩爱欢喜浓蜜甘甜……

    三朝回门,晴雯在文皓然的陪同下,回了韩家。趁着男子们在屋外喝酒的工夫,晴雯将盖新房院的打算,告诉了韩老娘和金钏儿,求她们帮着找找,看有没有大一些的空地。

    金钏儿诧异的问道:“另买地吗?在原来文家的地上,盖不了新房院吗?”

    晴雯苦笑道:“就是因为屋子少,挤着住不方便,才想盖新房院的。这要盖自然就要往大了盖,往后就是小叔子们都娶妻生子,也能宽松的住得下。这要是盖大房院,那现在家里的地就有些小了,所以我想着另买一块地盖。至于现在的地和房院,等我们迁进新居之后,再看看能不能卖了。”

    韩老娘在旁听了,拍手笑道:“这可真是赶巧儿的事儿,那边儿正打算卖地,你们家就想着买地了。你舅公公家卖地的事儿,你们家不知道吗?”

    晴雯听了这话,方知道是李家要卖地,不解的摇头道:“没听娘说起,这几日忙着家里的事儿,也没有倒出工夫去舅公公家看看。这住的好好的,舅公公家怎么要卖地呢?”

    韩老娘笑回道:“李家旁边原来住着那家姓黄,老俩口养了四个儿子,娶亲生子的,人口也是极多的。后来大儿子发了笔横财,就将另一边儿住着的陈家房院买了下来,然后把两家的房院推平了,盖了一所极宽敞的大房院。再后来举家搬去了南方做生意,说是再也不回来的,就把那房院卖给了李家。因为李家人口少,黄家那房院又有些破旧了,所以就一直空着,也没有人搬进去住。昨儿晚上李老弟过来找你干爹,说黄家那房院空着也是空着,白闲着倒可惜了,想卖了那房院,再添一些银钱,在城里给李二开一家小木工坊。我正想着谁家有闲钱,你就来说要买地盖房院了。你们是至亲的亲戚,你们家要张口要买,想来李家也不会开口要太多钱。你回去跟你婆婆说说,让她去李家跟她兄嫂商量商量。”

    晴雯笑着点了点头,又给韩老娘和金钏儿打听了一些盖房院的事宜,又托着她们帮想想这料和工的事儿,晚上用过了晚饭,方随着文皓然回了文家。

    文李氏一听晴雯说李家要卖原来黄家的房院,也觉得那地方不错,而且搬过去之后,两家住得近了,也相互有个照应。故让文皓然和晴雯回去商议盖房院的简略图,将买地之事揽在了自己身上。

    次日用过早饭,文李氏就回了娘家,找李老爹和李老娘说买地的事儿。李老爹和李老娘听说文家要盖新房院,心里自然是高兴的,文家的日子过得好了,他们也能跟着放不少的心。故也没有再说什么虚情,按着悠然村居住用地的行价,以二十两银子的亲情价,把那地卖给了文家。

 第二十章 寄卖卤味

    这地买好了,盖房院的工程也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因为晴雯不清楚古代盖房院所需要的料和工,索性只负责设计房院的图纸,将买料和请工的事儿,都交给了文皓然和文皓杰负责。又有韩家人和李家人在旁帮衬着,不过五日的工夫,所有的料就都买齐了,就是工人也都请好了,由擅长盖房院的韩大哥为工头。

    文家提供晌午饭,另外每个工人每天给五十文钱,韩李两家的男丁虽然也跟着帮衬,却是坚决不肯收钱的。晴雯见状,也只得暂时不提工钱的事儿,想着等房院盖好了,一次性给每人一个红包,把工钱给补上。

    这房院盖出来,可是文家自己要居住的,所以晴雯很看重工程的质量,在买料上面很是舍得花钱,故文家买的料都是极好的。晴雯更是多番嘱咐文皓杰,让他一定要盯紧了工人,务必把房院盖得结实、坚固,切不可偷工减料,万不要心疼银钱。

    晴雯为新房院画的设计图,更是让众人都惊叹了一番。先不说两米五的大围墙,也不说五间主屋上设计的阁楼,光是浴室和厕所的新颖设计,就让众人的眼前一亮。更别说牲口的窝棚和畜粪池建在后院里,与文家人居住的前院,隔着两米的高墙,就是畜粪池上竟然还加了盖子,可以遮挡住异味。

    韩家人和李家人看了那设计图,都是连声称赞,夸晴雯心思细密、虑事周全,纷纷说往后两家盖新房院时,也要请晴雯去设计图纸。

    文家盖新房院的进度很快,不过半月的工夫,已建好了三分之一了。晴雯算着最多再有一个月的工夫,应该就可以完工了,故开始盘算是打家具、置家什之事。

    这日用过早饭,晴雯收拾一番,换了出门的体面衣裳,拉着金钏儿,由文皓然驾车,进城里去找李二哥和入画,想托李二哥帮着打些家具,顺便在城里置办些家什应用之物。

    马车在李家茶饭铺子门前停下,李大嫂和入画出来,迎了三人进去。入画得知晴雯是来请李二哥打家具的,便急急的去了李家刚开的小木工坊,叫李二哥来茶饭铺子说话。李大哥快手炒了两个菜,留晴雯、金钏儿和文皓然边吃边等。

    晴雯一面吃着菜、喝着茶,一面看着铺子里墙上挂着的菜单子,见都是极其简单的吃食,且李大哥炒的菜和煮的面,极是家常的,说不上特别美味。又见茶饭铺子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客人,生意并不是很红火的样子,便小声问金钏儿道:“这铺子的生意,看起来有些冷清。按理说这铺子也开了好些年了,应该有不少的回头客才是,怎么生意却不红火呢?”

    金钏儿好笑道:“你当李大哥是酒楼里的大厨子呢?这家茶饭铺子先时是一对老俩口的,那时候李大哥年岁小,李老爹因与原来的老板有些交情,就把李大哥送过来当了学徒。那老俩口没有子女,李大哥又孝顺,几年下来师徒感情极好。后来老俩口先后没了,就把这茶饭铺子给了李大哥,算是感谢李大哥和李大嫂对老俩口的照顾。李大哥的厨艺就是跟原来的老板学的,不过是一些家常饭菜,跟正经的大酒楼可是比不了的。这茶饭铺子不过是小本的生意,招待的也不过是咱们这样的平常百姓,只要饭菜实在、银钱便宜就好,口味、花样上能过得去也就成了。”

    晴雯听到这里,心中一动,想出个赚钱的法子来,趁着李二哥和入画还没有回来,让金钏儿和文皓然在这里坐着,起身走到柜台旁,笑问李大嫂道:“大表嫂,我有件事儿要劳烦大表嫂,不知道大表嫂能不能帮弟妹一把?”

    李大嫂最是性情和善热心的,文李两家就是至亲,听了晴雯之言,忙笑道:“看然弟妹说的,咱们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能不能的。然弟妹有什么难处,只管跟嫂子说,嫂子若能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