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铿锵种田记事A >

第41章

铿锵种田记事A-第41章

小说: 铿锵种田记事A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八道:“你急什么?既然已经定了,咱也不放李二哥家了,直接带回去不好?放心,我老早想过了,早晚咱得养一个,今儿遇上就是这孩子和咱们有缘分。”
  
  几人走到一半,又掉头回去接了那孩子。 


第五十三章 。。。 
 
 
  见几人回来特意接那孩子,李二嫂子的心彻底放下来了,把孩子严严实实地包好送到车上,赵八方胜还跟她再三的谢过,这才赶车往回走。
  
  这么一折腾,天色就有点儿晚了。杜安把赵八撵进车里去,自己赶着车往回走。既然他们两口子要养这孩子,这会儿孩子抱回来了当然急着想看看,这点儿眼力价他还是有的。再者,今天出来吃杀猪酒,因为小孩子不上桌的规矩,自家并没有把谨儿带来,而是接了大柱二柱到家里给小孩儿作伴,这会儿回去晚了,恐怕小孩儿要着急。杜安想着,甩了甩鞭子,发出“啪啪”的声响,拉车的骡子慢慢跑了起来。
  
  杜家这车里照旧是点了火盆的,并不冷。赵八坐到方胜身边,看着方胜怀里的孩子。那李二嫂子把孩子包的太严实了,连脸都盖住了。轻轻拨开盖着的被角,露出小孩睡得红扑扑的脸,这孩子因着这几天的折腾,瘦了不少,如今好容易换了干净的衣裳被子,正睡得香呢,时而吧嗒吧嗒嘴,时而转转小脑袋,就是不醒。
  
  杜仲平怕冷着孩子,拿个火钳子正在拨着火盆,好让火在烧的旺些,一时抬头看见赵八看得目不转睛的样子,有些好笑又有些心酸,自家这两个哥哥,能走到今天可真是不容易,如今安稳下来再养上个孩子,也算是老天疼好人。想了想,对着俩人道:“胜哥,八哥,这孩子咱们接回来了,可还有不少事要张罗,赶紧的合计合计,如今都腊月二十了,得趁着年前把该预备的预备了,省得到时手忙脚乱不说,东西也都不应手。”
  
  俩人抬头看着他,孩子抱回去养着就是了,还要预备什么?
  
  杜仲平看着两人的眼神,不是吧,这两位还不知道养个孩子,特别是没断奶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吗?就是谨儿这么大了,自家还处处小心呢,这么点儿大的,碰上这俩大男人,杜仲平已经可以预料到往后的日子得有多么鸡飞狗跳了。
  
  “杜安,咱回去的时候到裁缝大婶家去一趟,请她到咱家赶点儿活计。”车里传来杜仲平的声音,可是怎么觉得有点儿有气无力的呢?杜安答应一声,赶车绕道。
  
  对着赵八他们疑惑的眼神,杜仲平觉得自己的头开始疼了起来:“这孩子抱回来,总不能光着吧?得做点儿小衣裳出来。这还不算,尿布、小褥子、小被子都得准备很多才行。进了正月就不能动针线,现在不做就来不及了。”
  
  两人恍然,光顾着看孩子,这怎么养两人真还没核计过。目光炯炯地盯着杜仲平,盼着他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杜仲平抬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最重要的是,这孩子也就四五个月吧?”
  方胜忙答道:“四个月。”
  杜仲平叹一声:“这还没断奶呢,咱得怎么喂啊?恐怕这村里也没地方找奶妈去吧?”
  
  这倒是个难题,现在村里有奶的妇人只有一个,就是单良的老婆,可是人家自己儿子还喂不过来呢,这些日子可没少见单良求着人去抓鱼什么的给他家媳妇下奶。断没有人家不先顾着自己儿子的理。再说,这大冬天的,孩子总不能就搁到人家家里吧?抱进抱出的要是吹了风倒不好了。两人没了主意,又一起看向杜仲平。
  
  方胜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道:“今儿我看王嫂子给孩子喂得就是米汤,小孩儿喝得也挺香的,要不咱也熬米汤吧?”
  
  正说着,就觉得车停下了,杜仲平撩帘子一看,正是到了裁缝家门口,就道:“喂什么咱回去再说,我先找裁缝跟咱们回家走一趟吧。”
  
  杜家算是裁缝大婶的老主顾了,出手向来大方,所以虽是到了年底,看在杜家以往的情面上,当然也是看在工钱丰厚的份儿上,那大婶二话没说,跟着车就去杜家拿料子,答应一定尽快赶出来。
  
  等到了家,几个孩子正和旺旺玩儿的开心,旺旺饿了,可是大人不在家,谨儿就拿了热水化开了奶末,喂给旺旺吃。旺旺正美得尾巴直摇,那边几个大人回来了,还抱着个娃娃。
  
  杜家两个翻箱倒柜找出了细布打发走了裁缝,才有功夫去看谨儿。谨儿对着胜叔怀里的小人儿好奇的紧,又要照顾旺旺吃饭,只离得远远的看着。几个正为喂什么发愁的大人,见了正吃得香甜的旺旺,都是眼睛发亮,谨儿机警挡在了旺旺前面,怎么大人出去一趟,回来看着旺旺竟然像二柱看见了安叔的点心似的?他们要把旺旺怎么样?
  
  事实上,大人们没有对旺旺怎么样,但是却把旺旺的额外加餐都拿走了。这还不算,八叔居然还把自己以前的小衣服也都拿走了,好吧,衣服小了,自己穿不进去了,可是那也是自己的衣服啊!更难受的是,八叔胜叔他们晚饭都没吃就带着那小不点儿匆匆回家去了,这下没有八叔抱着玩儿也没有胜叔帮自己背功课,谨儿耷拉着小脑袋很失落。
  
  扑进爹爹的怀里,还是爹爹最好了。
  
  杜家两个看着谨儿委屈的小模样有些好笑,家里从来只有他一个小孩儿,谨儿都习惯了家里几个大人都围着他转,这下来了个更小的,恐怕谨儿要吃味儿了。杜安刮刮谨儿的小鼻子,转身去给他做晚饭,嗯,今天就做点儿小孩儿爱吃的吧。
  
  吃了饭,杜安把给赵八他们准备的饭菜送过去,还额外用小砂锅用今年新下的大米熬了浓浓的米汤,要是那孩子不认冲出来的奶,就只能将就喝米汤了。
  
  这一晚真正是不平淡的一晚,谨儿因为晚上的事变得越发的缠人,杜仲平费了平日几倍的精神才把他哄睡,与杜安耳鬓厮磨一阵,正是似睡非睡的时候,就听见赵八叫门的大嗓门。不但把杜仲平两个叫醒了,连谨儿也被吵醒了,谨儿搂着杜仲平的脖子死活不松手,杜仲平无法,只得把杜安踹出去帮忙,自己在家里哄着自家的小祖宗。
  
  这也没得清净,没一会儿的功夫杜安又跑回来翻箱倒柜,叮嘱了杜仲平好好在家就又出去了。一会儿又听得后院传来打水的声音,乒乒乓乓闹了半宿。直到天边泛白,杜安才回来一头扎到炕上。杜仲平把谨儿的被角掖好,自己轻手轻脚起来。先是到赵八家窗外听了一听,没什么响动,估摸是睡着了。自转回家来,不忍心叫杜安,就自己熬了粥,等着过会儿叫谨儿起来吃饭。
  
  唉,好困,一晚上没睡好,杜仲平一边烧火一边庆幸着已经给学生们放了假,等会儿还能补个觉。旺旺已经醒了,在杜仲平脚边转来转去,杜仲平摸摸圆滚滚的小东西,可怜见儿的,你的奶末要让给小娃娃吃了。
  
  一时日头高升,听得谨儿在屋里叫爹爹的声音。杜仲平赶紧把灶边收拾干净进屋去。这小祖宗从昨天就开始黏人,醒了要是见不到人还不知怎样呢。进到屋里,连杜安也醒了,给谨儿穿了衣服,正收拾被褥。
  
  杜仲平给谨儿收拾着,一边问:“怎么不多睡会儿?昨天晚上怎么了?”
  
  杜安哈欠连天的道:“不知那户人家怎么喂得孩子,半夜里拉起肚子来,孩子哭个不停,八哥他们没带过孩子,就慌了手脚。幸好咱们家预备了各色现成的丸药,弄了点儿给孩子灌下去,这才消停下来。”家里有药也是因为谨儿年纪小,怕一时有什么事来不及请大夫,就各色都预备了点儿,没想到谨儿这两年小身板挺结实,倒是用到了赵八他们孩子身上。
  
  杜安又笑道:“你不知道,昨天半夜八哥洗了多少东西,嘿嘿,他那屋里都挂满了。这往后他头疼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杜仲平斜了他一眼:“谨儿小时候你也没少洗,这会儿又笑话起人来了。”
  
  杜安抱过谨儿大大的亲了一口:“那怎么一样?给我们谨儿洗多少我都乐意,咱们家谨儿多好啊,是吧谨儿?”
  谨儿抱着杜安脖子亲回去,如今他怕安叔也向着那小娃娃去,自然表现好点儿。
  
  杜仲平摇头:“八哥他们自然是一样的心思,谁家孩子谁不疼啊?一会儿你吃了饭再睡会儿吧?”
  杜安摇摇头:“不了,一会儿我还得出去呢。”见杜仲平挑起眉来,忙道:“八哥说他要在家帮着带孩子,村里人请吃杀猪酒就不去了,让我代他去呢。”
   

第五十四章 。。。 
 
 
  家都说小孩子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话果然不假,杜仲平在心里偷偷腹诽着。
  
  这小娃娃可能是前两天被饿怕了,因此不管是冲的奶还是熬得米汤,真正是来者不拒,几人也就彻底的放下了心,只要能吃就好。吃得好了,哭起来就是中气十足的,饿了要哭,尿了要哭,甚至半夜醒了也要哭。方胜经常抱着孩子在地上一走就走半宿,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赵八心疼得不得了,只是那小东西居然还挑人,没奈何,只能包了家里其他的杂事,在孩子睡着时慢慢地给方胜揉揉胳膊。
  
  还是杜仲平看着方胜两眼上抹不去的黑眼圈,想着这么着不是办法,出了个主意:白天时别顺着那孩子,多让他玩儿会,晚上累了自然也就不那么闹了。方胜还有点儿舍不得,他总心疼那孩子前些天吃了苦,怎么着都顺着。还是赵八狠得下心,特意到集市上买了花花绿绿的拨浪鼓小风车天天逗着玩儿,这才好些。
  
  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杜安。要说杜安做生意的时候倒有几分精明,遇到家里的事儿就有点儿一根筋了。他这两天干了件糗事:他看着方胜他们带着孩子辛苦,就想着好好做点儿好的慰劳慰劳。走到集市上买菜时和人闲话,说起家里的带孩子辛苦啊什么的,偏那卖菜的竟是个外村的,又不熟,就道,那你就给做点儿炖猪蹄、炖鸡汤、还有鲶鱼什么的给补补吧。杜安也没多想,按着人家教的就做起来了。
  
  一顿两顿的大家还没觉出来,连着两天才反映过味儿来:这黄豆炖猪脚、老母鸡汤就不说了,什么鲶鱼汤、小米粥红糖卧鸡蛋分明是产妇吃了下奶的啊?这给两个大男人吃算怎么回事?方胜两个啼笑皆非,既感动于杜安这么心疼自己,又觉得实在好笑。杜安也没想到竟然闹了这么大个乌龙,也是不好意思之极。还是杜仲平给他打了个圆场,让他把那好容易得的鲶鱼汤给单良家送去,他家媳妇奶水不足,正到处寻摸这个呢。
  
  杜安送了东西去单良家,果然单良十分领情,特意把他带进屋子看了看他的儿子。出了月子的孩子果然已经不是前些天那红皮猴子样了,长开了白白胖胖很是可爱。最重要的是,小孩儿是放在吊在棚上的悠车里的,单良媳妇就坐在旁边,时不时的推一下,悠车晃晃悠悠的,小孩儿一点儿都不闹。
  
  回去一说,赵八一拍大腿才想起这码事儿。可是一时半会儿哪里寻去?想来想去,里正家已经养了两个孩子,定是有的。赵八风风火火直奔着里正家去了。
  
  有了悠车,果然好多了,孩子再不用时时抱着。赵八把小孩子的玩儿意儿给吊在悠车顶上,小孩儿醒了自己都能玩儿半天。
  
  乖乖的小孩儿还是很惹人爱的,能吃会长,没几天就又是白胖白胖的了,两个眼睛黑亮黑亮的,软软的手指抓到什么都往嘴里送,就连流口水都显得小嘴儿红红的。小孩儿不哭了,谨儿也就愿意往跟前凑合了,谨儿还是挺有脾气的,这小东西一来胜叔八叔就不跟自己玩儿了,还呜呜哇哇一直吵,他才不愿意搭理呢。更别说还抢了自己的衣裳和旺旺的口粮。杜仲平对于谨儿的小性子真是哭笑不得,只得哄着他,以后弟弟跟在你后头,就像二柱跟在大柱后头,多么威风。想了想大柱平日里威风的样子,谨儿总算肯亲近小孩儿了。
  
  这小孩儿小孩儿的叫着也不是回事,方胜和赵八正正经经的要给孩子起个名。这孩子算是两个人的,名字就成了问题。赵八最爽利的人,就道这名字里得有两个人的信息才好,才能体现出这是两人一起养的孩子啊。名字是肯定不能重了的,这和长辈同名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儿,就只能从姓氏上下功夫,嘴里把“方赵”、“赵方”来回念了两遍,直接拍板定了大名就叫“赵方”。
  
  杜仲平点头说好,这“方”字属水,又是个吉字,这孩子可不是因为“水大”才到北方来的?这正是合了与赵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