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嫣华 三零五:日食 >

第149章

大汉嫣华 三零五:日食-第149章

小说: 大汉嫣华 三零五:日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榻之上,鲁元神色复杂,“陛下,你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呢?如果……”她顿了顿,“如果你真地打算就此放过阿嫣,便让椒房殿中地那位张皇后慢慢病逝,又何苦做出这样一个声势,让人以为阿嫣还好好的在家中呢。”

    刘盈微笑了一下,道。“阿姐,你好好将养身体。否则,阿嫣纵然在外头,知道了也会担心地。16K。电脑站.16k.cN”

    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想地,只是不愿意将阿嫣在自己生命中的痕迹全部抹去。于是宁愿欺骗自己。有时候,刘盈自己也开始怀疑,谎话说多了,也就成了事实。只要他肯去宣平侯府,就能见到阿嫣盈盈的迎出来的身影。

    没有阿嫣陪伴在身边的日子,似乎一日一日如流水,并无特别声色,待到宣室殿前亦挂起了花灯。刘盈才想起来,原来已经是到了上元了。

    他在极度地热闹喜庆中忽然想起去年的这一日,与阿嫣同逛安陵灯市,她坐在飞云背上,仰首去看那一盏光彩夺目的杏花灯,一瞬间的时候,神态柔和安宁,仿佛流光溢彩。

    他为她吹了一夜蒹葭,那样的疯狂,这一生再也不曾有过。当时他以为人世间钝痛莫过于此了。可是,纵然心痛,阿嫣当时还是依在他的身边。如今他纵然愿意吹上一夜又一夜的蒹葭,却再也没有人在身边倾听了。

    刘盈于是遣退了从人。独自一人来到未央宫中最高的一处小阁,城中一点点地灯火,将长安城照耀的恍如白昼,长安依旧繁华,他却已经没有阿嫣陪在身边。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有一瞬间刘盈想要落泪,他想。如果阿嫣现在在他身边,他忽然很想很想亲一亲她的眼角眉头。

    忽听得身后有一人笑道,“皇兄。”刘长拎着酒翻进水阁,唏嘘道,“我也不爱长乐宫中的宴会,独自一人溜回来。远远的见了这儿有人。却没有料到是皇兄你。”

    “不如,皇兄。你陪我喝酒吧。”

    刘盈亦愿一浇心中块垒,于是应道,“好。”

    兄弟二人就着月色喝酒,刘长笑道,“今儿个,太后在宴上说,我年纪也不小了。该娶正妻了。皇兄,我母亲早逝,父皇也不在了。婚事便求你和太后做主,你可千万要给我挑一个好一些的女子。”

    刘盈笑问,“那八弟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呢?”

    “嗯。”刘长便被问住了,他今年十五岁,十五岁的男孩子,更喜欢的是打猎,击剑,蹴鞠那些快意飞扬的东西,而不会更多地去注目那些柔软多情的女子,一时竟答不出来刘盈的问题,于是问道,“皇兄,你喜欢怎样的女子呢?”

    “我?”刘盈怔了怔。

    我喜欢阿嫣。

    “小皇嫂怎么样?”

    刘长兴致勃勃地问语吓了刘盈一跳,几乎以为自己不经意间将心中的话给说出口了。见刘长的眼睛闪闪发亮,凑近了问自己道,“皇兄觉得小皇嫂漂亮不?”

    阿嫣离开未央宫已经有四个月了,宫中知情人噤若寒蝉,不敢在提张皇后三个字。他也只是将她放在心中,夜深时静静想念。今日夜空灿烂,月华如水,他又已微醺,忽然很有一种冲动,和人谈一谈阿嫣。

    他哗啦一声灌了一大口酒,方笑道,“漂亮。”

    阿嫣的模样就仿佛在这个清冷的月夜,重现在心头,她有着长长的娥眉,清凌凌的一双杏核眼儿,因为嫣然笑意而微微眯起,左颊之上若隐若现的一个酒窝儿,闪闪动人。

    也许,全天下还有很多地美丽女子,可是在他心中,阿嫣是最漂亮的那一个。

    “我的王妃正世,家世自然不能差,不然配不起我这个淮南王身份。”刘长依旧咋咋呼呼的,“不过,皇兄,你可千万和太后说一声,让她给我择一个性情好的,可不能像吴王家那个翁主一样善妒,天底下还有那么多漂亮的美人,要是娶回家一个悍妇,那可不是自找麻烦么?刘盈微微一笑。

    阿嫣却是很爱妒忌地,她大约是觉得,我既然已经一心待你,你自然要还我这份情意。说话地样子很有些悍然,但是很可爱。

    他本身对于女色并不是很看重,年少的时候,因为对母亲专横地反弹,曾经很是放纵过一阵子。如果,能够得到真心所爱的,那么放弃其它的女子,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是,那个最爱的女子,却不是他的女子。

    刘盈忽然意兴阑珊,起身训道,“你也不小了。不要尽想着要妻子怎样怎样,也好好想想你这个做丈夫的,能够为她做些什么。”

    刘长诺诺的听了,心中却不解,他们适才不是说的好好的么,皇兄为何忽然发作起来?

    他本来还想问问皇兄,娶了一个不仅年纪比自己小了足足八岁,论辈分还是自己外甥女的小皇嫂,究竟感觉如何?与小皇嫂在一起的时候,小皇嫂究竟是喊他舅舅,还是夫君?(咳!刘长童鞋,幸好你没来的及开口问,不然,你皇兄真的会爆滴,做人不能尽戳人家死穴。)

    刘盈负手而行在未央宫中重重折折的廊庑之中,他忽然就明白了一件事情,他曾经微薄的希望,时间能够放淡他对阿嫣的想念,岁月的尘灰会让阿嫣的样子慢慢的从心里褪去。他便可不必一直一直挂念。

    ∩是,他的心执意不肯忘记阿嫣。

    它固执的将阿嫣的模样一点一点的刻下来,不时以想念来擦拭,于是历久弥新,很多年以后,再提起这个名字,她在自己心中的模样依旧清晰如昨。

    他一直存了一种奢望,在生命的下一个转角处,看到阿嫣的笑靥。在那种深深的冀望中,他才明白,他到底有多么在乎张嫣。

    这个取名寓意微笑的女孩,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她在他心中种下了一棵种子,不经意间,早已长成了一棵苍天大树。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玲珑骰子安红豆 一八零:春雷(上)

    本章《春雷》配乐是周杰伦的《兰亭序》

    听过这首歌的可以回想一下歌词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早春的第一枝桃花在枝头绽放春意的时候,各郡国挑选了新的才俊之士,送入长安太学学习。于此同时,最初一届的太学生也结束了他们的三年太学学习。

    在各名学生的考绩名册中,排名第一的,是一名籍贯河东,名叫严助的年轻人。

    〈到了这个名字,刘盈愣了一下。他没有因私情而废公事的习惯,严助虽有野心,倒也是确有才学,用之得当,可为能臣,当初匿名所陈的那份奏章,虽有失之偏激之处,却也颇有真知。于是授谒者令,待诏金马门。

    陛见的时候,严助觑见了皇帝的容颜,不由瞠目结舌,待退下来之后,很是呆愣了一会儿。

    第二日常朝,两位丞相就长沙郡民生上计,以及关东马场设置之事与皇帝商议,待诸事议定,刘盈疲累不堪之际,抬起头来,宣室殿中松香环绕间,仿佛又见到阿嫣巧笑倩兮的娇颜。

    终究是忍不住,取出了那份压置在众多章奏下的宫人名册。

    薄薄的一册书上,誊写着七十六个放还宫女的名字,供奉,籍贯。刘盈知道,这其中,有一个是阿嫣拟的假名。

    这七十六个陌生的名字,有一个属于阿嫣,他慢慢地猜。会是哪一个。

    她怕自己认出来,一定不会用与本名相关的姓名,但是她素爱雅致,也一定不会使用太粗俗的字眼。1——6——K

    这样排除下来,最终圈出了二十六个人。

    他忽然苦笑。将名册推开,刘盈,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呢?就算知道了阿嫣现在在哪儿,你又能够怎么样?

    你若没有信心能够留住阿嫣,就干脆的放手吧,留给她一片驰骋的蓝天。

    阿嫣,我要学着,在思念你地时候。戒掉你。

    这一日春光正好,刘盈行在未央宫中,忽见了沧池之边开出了一朵桃花,不由起了兴致,命人取来纸笔,在一旁兰水亭中石桌上摊开,画亭前的那一株新开的桃花。

    横伸而出的枝桠上,桃花又开的润泽了一些。

    其时,新纸从发明到遍行天下,不过数年光阴。刘盈虽然已经废弃了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丝绸,开始使用新纸习字作画,单因为三四年的练习抵不过半辈子地经验依循,画技便很生拗。依着水边桃花的形态画了几笔,忽然想,说起来,这新纸的发明,也是阿嫣鼎力促成的呢。

    阿嫣似乎在自己身边留下了太多的痕迹,于是自己偶尔一个垂首,都能够想起她来。

    待到刘盈回过神来,看着笔下。不由哑然失笑。原来自己失神之际,竟是不经意的画了站在水边桃花树的一个少女,虽只有几笔轮廓,但神态宛然,可不正是阿嫣?

    那些所牵挂的,所思念的。瞒的过众人。却瞒不过自己地心,不经意间倾泻在笔下。这才知晓。

    刘盈望了望左右,见离的最近的侍从都是侯在亭外,于是放下心来,既然已经画了,便不妨从心所愿,画到底吧。//。16k

    //。16k

    他重新蘸了墨,沿着适才的落笔续画。面前无人,但他原亦不需要观看,阿嫣地模样刻在自己的心底,不需要刻意回忆,便宛然在那儿。于是不再抬头,落笔亦越来越快。

    他画的是阿嫣的侧面,她在树下抬首看枝上落花,眸光似水,微笑宛然,栩栩如生。收笔之后观画,不由讶然,此次画画不过是因一时兴致,枝头的桃花,旁边的池水都画的一般,但唯独观花的阿嫣却是形神肖似,情致款款,格外地好。依稀仿佛竟是阿嫣真的在身旁,伸手往树上摘下一枝桃花,笑问他桃花开的可好。

    无关画技,他凭的,是一颗爱人的心。

    他观看许久,提笔在画上一笔一笔认真提道: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

    从尔何所之?乃在大诲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终究,阿嫣已经离开了他的身边,与他天各一方。

    椒房殿地门楣是一种庄严地朱红色泽,更多的体现地是一种母仪天下的威严而不是少女喜欢的轻舞飞扬,阿嫣曾经抱怨过太老气,她年少活泼,其实更喜欢昭阳的富丽堂皇或者是玉堂的清幽雅致,但是她说的时候也并非是想要得到什么结果,总是逗他笑笑就过去了。(手机阅读16k)

    没有了阿嫣的椒房殿,虽然依旧是富丽堂皇依旧,刘盈走进来,却总觉得透着一丝冷清。

    他摇头阻止了殿外一脸讶然的小宫人,轻轻的走进去,见殿堂俨然,却殿去人空,不由得心中难受。忽听得殿中侍女声音道,“皇后娘娘不在了,陛下也少来椒房殿了,这一批冬炉收回去后,不知道明年,我们还在不在这里。”听声音,似乎是他曾经在阿嫣身边见过的那位叫菡萏的女官。

    “噤声,”解忧严声道,“天家之事,不是我们这些做婢子的好乱议的。”

    “有什么关系。”菡萏撇脸道,“反正如今也没人听见。”正说着话,忽见一个人影从殿门外投进来,吃了一惊,起身见是刘盈,更是微微变色,连忙拜道,“参见陛下。”

    刘盈见椒房殿中案几俨然,仿佛还是阿嫣常在的时候的所置,舒爽清洁,一旁解忧轻轻道,“婢子想,皇后娘娘可能还会回来,于是都按着她在的时候的喜好摆放的,她回来之后,才不会不习惯。”一时忍不住,不由偷偷背过身去拭泪。

    刘盈点点头,道,“你们先出去吧。朕……想独自在这里待一会儿。”

    他绕过屏风,来到阿嫣床前,见一方藕色帐子打起来,清香悠然,床前摆了一本《管子》,却是她走之前最后一日,在殿中看的书。

    阿嫣虽然读遍儒家一切典籍,却并不尊崇儒家,相反的,她最喜欢看的却是《管子》,她总说,孟子在著述中描写的天下大同固然让人向往,但是却像飘渺的空中楼阁,有生之年都落不到实处,反而是像管仲这样,切切实实的治理好一个国家,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才是更让人钦佩。

    所以比起儒家的孔圣人,阿嫣更尊崇于齐相管仲。

    这与刘盈的儒家定见显然完全不合,他总是认为,管仲的治国之术虽好,不过是术,孔孟的大同才是真正的道。每次两个人提起,总要争论一番。但如今阿嫣离开了,他便没有了论孔管的心情,坐在床上翻看了一下《管子》,将它合起来,起身放入床前书架,一个不小心,带的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