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一朝穿成伴读 >

第25章

一朝穿成伴读-第25章

小说: 一朝穿成伴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再现了一下刚才哄韩说的笑容,韩嫣自己都被自己吓了一跳——噢哟!这种狼外婆的感觉!

    赶紧敛去了脸上的笑容,韩嫣哆嗦了一下,转身去看自己的书去。顺便琢磨琢磨那些侍女奶妈哄孩子的时候是怎么笑的?怎么觉得韩颓当笑起来都比自己慈祥呢?

    第二天,卫绾慢腾腾的拿着竹简,声音跟他的动作一样缓慢的念叨着《孙子兵法》,卫绾这个老头能文能武,现在看着慢腾腾的跟龟丞相一样,可是那双手是能拿得起大刀的!所以景帝也放心这个立过不少军功的老臣给刘彻讲兵法的——就算有遗漏,不是还有骑射老师程不识可以帮着再讲讲么?

    刘彻津津有味的听着卫绾念着竹简上的文字,余光撇了撇两只手撑着书挡在眼前,正对着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篆的竹简表情怪异的似乎在做鬼脸?

    刘彻偷偷瞥了一眼还在念书的卫绾,伸出一只手捅了捅韩嫣,小声问:“喂!阿嫣,你在干嘛?”

    “回殿下,韩嫣在笑啊。”韩嫣揉了揉差点抽筋的面部肌肉,一脸无辜的小声回答刘彻。

    刘彻被韩嫣纠结的面部表情惊得哆嗦了一下,狐疑的问:“你这是什么笑啊?”

    “哄孩子的笑。”韩嫣一本正经的回答道,随后扯了扯嘴角冲着刘彻咧开嘴角:“殿下,这么看起来是不是很慈祥?”

    “。。。。。。”刘彻纠结的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韩嫣这个问题。于是清了清嗓子,转过头来继续听卫绾念叨,决定不作回答!心中默念韩嫣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一会儿需不需要找个太医给看看?

    卫绾拿着书卷,看着刘彻桌子上平摊着一卷竹简一脸认真的样子颇为认真的听着,老头子欣慰的点了点头。读东西的语调也轻快了一点!目光往一旁挪了挪,只见韩嫣的那张桌子上,大大的书简跟屏风一样挡的严严实实,于是一时闹不准韩嫣是不是又溜号的卫绾,放下书简,微微偏头喊了一声:“韩嫣。”

    “……”

    “韩嫣!”老头子的语气加重了点,刘彻赶紧偷偷的推了推韩嫣,于是正在揉脸的韩嫣狐疑的看了一眼刘彻,只见刘彻眼神瞥向了卫绾,那意思——太傅叫你呢!

    后知后觉的发现了卫绾黑着的脸,韩嫣赶紧站起来:“有!”

    卫绾缓了缓气儿,开口道:“孙子曰: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是指?”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听着韩嫣流利的回答,老头子的脸色好看了些,点点头示意他坐下:“要认真听课,老夫跟弓高候也算有点交情,你在老夫这里学习,老夫也得给弓高候一个交代!”

    我要是不认真学你是不是还得跟我爷爷打小报告啊?韩嫣揉了揉鼻子,恭敬的点点头:“诺,韩嫣知错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后你要努力。”卫绾严肃的嘱咐了一句。

    “诺,太傅教诲,韩嫣定当铭记于心!”韩嫣继续一副恭敬的样子看着卫绾又缓和过来了的脸,在卫绾一边念叨“孺子可教也”一边欣慰的点头的模样,乖乖的落座。

    “呼……”松了一口气的韩嫣,揉了揉脸颊,这左右逢源,鱼目混珠的事儿真不是人干的。

    下课后,刘彻好奇的边收拾东西边问韩嫣:“阿嫣,你怎么每次溜号被太傅提问的时候你都能答上来啊?”随后颇为调侃的笑着道:“我还以为你能向我求救,让我帮你呢。”

    “回殿下,因为韩嫣聪明啊!”韩嫣一边大言不惭的回答着刘彻,一边痛心疾首在心里呐喊——那是因为我每天都开夜车,通宵学习好吗?我容易吗?

    仗着自己聪明就不爱听课什么的,传到了外人的耳朵里那就是凭借着小聪明骄傲自满了。王娡听着身边人的报告,嘴角溢出了一丝笑容:“知道了,你下去吧。”

    “娘娘……”王娡身边的一位看似掌事的宫女看着那小黄门恭敬的退了下去,悄声叫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王娡:“娘娘,您不是说要跟陛下商量着将太子殿下身边的伴读换成您娘家的孩子吗?怎么……”

    “本宫原是想着,这彻儿和本宫的娘家关系密切些,也有利于将来外戚立足于朝堂上,况且这韩嫣在漪兰殿的时候,本宫就觉得这孩子的心思似乎不是等闲之辈的样子,而且殿下……”王娡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后,停住了话头儿,顿了顿开口道:“现在看起来,是本宫多心了,只不过是个被宠坏了的世家子孙罢了。仗着有几分聪明,有几分资本便目空一切。这样的孩子放在彻儿的身边,本宫倒也放心。”

    “那……王家的那几位公子呢?”

    王娡瞥了一眼那名宫女,淡淡的开口:“就说……殿下不同意就打发了吧。毕竟……本宫现在还是需要世家的势力,母家再怎么好,还是一个在朝廷都插不上一句话的外戚。”

    “诺……”宫女恭敬的一欠身。

    王娡扶了扶头上的珠簪,一叹气道:“本宫乏了,扶本宫去休息吧。”

    “诺。”

    ……

    刘彻看了看跟自己并肩往外走的韩嫣,抱着书简,低着头,眼神波澜不惊,表情淡然闲适。似乎刚在在课堂上犯二的那人不是他一样!于是忍不住的开口问:“阿嫣,你没事吧?”

    “殿下为何这么问?”韩嫣疑惑的看了看刘彻关切的眼神。

    “哦。那就是我担心错了。”刘彻无所谓的应了一声,看了看不远处的宫门对韩嫣说:“阿嫣,今天我就不留你讨论功课了,一会儿父皇要宴请条候,说让我跟着去。”

    宴请条候?韩嫣瞪大了眼睛:“周亚夫?”那个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赫赫有名的军神周亚夫?

    “是啊,就是周亚夫。”刘彻肯定得到点了点头,看了看韩嫣若有所思的样子,刘彻疑惑的开口:“你怎么了?今天一天都怪怪的。”

    “韩嫣没事,多谢殿下关心。”虽然是周亚夫是因为一次被宴请的时候因着席上无箸而面现怨色得罪了刘彻,被刘彻一句:“此人可畏,日后必能作虐。”的评价,从而在景帝心中留下了“不适为少主之臣”的印象,然后因着他儿子违法一起被牵连了,因不受刀笔小吏之辱,绝食五日吐血而死。

    但是应该不会是现在吧?韩嫣心存疑虑的跟刘彻告辞。

    刘彻看着韩嫣的背影,还是有些疑虑的问跟在身后的王公公:“阿嫣他今天真的没事吗?”

    “回殿下,这老奴也不是太医们,老奴不好乱说啊。”王公公恭敬的看了看刘彻,开口问:“这韩公子也不像是生病了的样子,许是学习太累身子有些吃不消吧?”

    “是吗?”刘彻仰头想了想,一拉王公公说:“走,去太医署!”

    于是等韩嫣回家后看着一堆来自宫内的药材,不明所以看了看领头的那位公公,只听那位公公一脸公事公办的说:“殿□□恤公子,故赐补血养气之药材。”

    “呵呵,是吗?”韩嫣尴尬的看着一盒鹿鞭,心里不断的咒骂着开药的太医,这是什么东西!谁需要这个啊!

    “阿嚏——”正在看书的刘彻,仰天打了个喷嚏,心想,谁在背后说我坏话?
第三十四章 【正文】
    这个据砖家说,这个情窦初开的年龄应该是最早也得十一二三。阿娇是肯定够了!毕竟她比刘彻要大上几岁,再加上女孩儿家本身开窍就早一些,而刘彻嘛……

    王娡看了看脸上带着些许羞红的阿娇,再看了看一脸满不在乎望天儿的刘彻。内心有些许的无力感,这一看就是还没开窍,还以为是办家家酒呢!

    这“金屋藏娇”的典故早就传的满大汉都知道了,可是这个美丽的故事背后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美丽?这个问题嘛……估计除了刘彻外也就是王娡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长公主将这件事情提上日程很简单,这《礼记》有载:“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其未许嫁,二十则笄。”而阿娇年龄也不小了,也该商量商量什么时候举行大婚了。毕竟在这十五甚至更小就嫁人了的朝代,这长公主的女儿那么大岁数还不嫁人这说不出去不好听不是?

    并且这阿娇大出刘彻不少,刘彻这是年龄小,还未曾感觉到这花花世界里的那些莺莺燕燕暗送的秋波。等到再过几年,刘彻逐渐开窍了,遇到了比阿娇年轻,漂亮的女子谁知道他是不是记得自己曾经说过的“金屋藏娇”?再者说,这王娡自从当了皇后后,对自己,对阿娇虽然还是那样的亲近。可是她刘嫖可是自小在宫里长大,又是权倾大汉的长公主。这宫廷里的人心险恶她看的可比王娡多得多,所以长公主敏锐的能觉察出来王娡现在逐渐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话语里现在是客气有加,但是那几乎微不足道的恭敬不足也拉响了长公主心中的警报。别到时候王娡翻脸不认账,那么她刘嫖这几年劳心劳力的筹谋不就是为他人做嫁衣,打了水漂了吗?

    于是在长公主的明里暗里的操纵下,便有了今天长信殿的会谈。

    窦太后还在伤心刘武的离世,所以一听长公主居然是来商量婚事的,老太太虽然知道长公主心里的算盘打得是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怕王娡不认账,于是到她这个老太太这里求个准话儿。但是弟弟尸骨未寒,姐姐就要张灯结彩的商量着嫁女,说实话,老太太心里还是有些许介怀的。于是精神头儿就显得有些愈发的不济。

    这些王娡都看在眼里,但是长公主不介意,她介意有什么用啊?她可没忘自己还有“金王孙”这么个把柄握在长公主的手里。就算现在已经是死无对证了,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年栗姬那个蠢货都能查的水落石出,难保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是不是能查的更加清楚!说不定自己这皇后的位子都保不住了。

    长公主不在意的看了看王娡一身暗紫色的华服,还有头上精致奢华的珠簪翠玉,这脸上虽然妆容精致,但是那一丝的不自在还是没有逃过长公主的眼睛。笑着拉着窦太后的胳膊说:“母后,您看,这彻儿和阿娇定亲也有年头了,这彻儿都长这么大了呢,阿娇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说着拉过自己的宝贝女儿,继续道:“母后,我们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两个孩子的婚事了?”

    “这彻儿才多大啊?还什么都不懂呢就这么早考虑婚事?你也太急了点。”窦太后闭着眼睛,苍老的声音带着些许不赞同。

    “哟~母后,这世家子弟有多少个不是彻儿这么大就通晓人事了?这彻儿也只是没人告诉罢了。”长公主眼神意味不明的看了看坐在窦太后旁边的刘彻,语气带着些许的玩味。

    “你这臭丫头,在孩子面前胡说些什么?”窦太后忍不住的拍了一下笑的前仰后合的长公主笑骂道:“你给我有点长公主的样子,看看你现在跟那些市井妇人有什么区别。”

    长公主闻言扁了扁嘴,颇有些说风凉话的语气道:“唉,母后啊,女儿现在这个年纪不就是个妇人吗?女儿这个年龄还能在风光几天?女儿现在不就是想漂漂亮亮的送阿娇出嫁吗?”

    “……但是现在不行。”窦太后移开了眼睛,语气带着些许笃定。

    王娡看了看窦太后的样子就知道老太后在纠结什么,于是赶忙见缝插针的笑着道:“这太后说的对啊,彻儿现在还小,况且这梁国还有些分封的事情没处理完,恐怕陛下他……”

    “我知道这武儿刚走陛下和母后伤心,而我这个做姐姐的,怎么能在弟弟刚走没多久就办喜事儿呢?”长公主一把抢过话头儿看着窦太后道:“母后,女儿知道您心里是怎么想的,女儿也不是上赶着非要嫁了阿娇不可,这……女儿只是想跟皇后商量一个准话儿,毕竟阿娇年龄大了,再拖可就成老姑娘了。”

    “就是就是。”阿娇坐在长公主的怀里傻呵呵的跟着附和。惹得长公主忍不住一笑,伸手揉了揉阿娇的脸颊道:“就是什么啊?就这么急着想嫁出去啊!”阿娇闻言羞红了脸,钻进了长公主的怀里,反倒惹得长公主笑的更加开怀了。

    “好了好了。”窦太后听着这母女俩其乐融融的笑闹,忍不住挥手随口答应道:“要哀家看啊,干脆就定明年吧,这具体的日子啊,就让太常那些人去挑着吧。”

    达到目的了的长公主笑着看了看王娡,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