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九道本 >

第2章

九道本-第2章

小说: 九道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好景不长,去年年后,雉县闹了场瘟疫,染病者不计其数,三不喜也是其中一位。县长一时愁的头发都白了许多,一面叫人去京城请名医来援,一面向朝廷上报,想募集些灾款,安排因病死去县民的后事。朝廷得闻此事也很重视,遂委派两位御医出诊,不到月余,病势就被控制了下来。

    县民们的病是好了,流言却飞了出来。不知谁起的头,传说只因那三不喜在县中祸害村民,终于惹怒了上天,降罪于他,才把这病带到了县里,所以这三不喜是个灾星,必须要驱逐出去。一时间流言四起,说三不喜整日不讲整洁,整个屋子乌烟瘴气,这病气传了出来,这才让大家得病的有之。说这三不喜食了病鸡,得了病,传染给大家的亦有之。总而言之,这三不喜是不能在雉县呆下去了。

    三不喜虽未做过什么好事,还没少做坏事,可这心地还算善良。他见县民们如此厌恶自己,也是心中发堵,本想与众邻里解释一二,再求县长说说情,可他树立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众人哪里能听得进他说的话。

    于是不得已,三不喜只好收拾行囊,背上三两件旧衣服,卷了一床铺盖,扛在肩膀出了雉县。

    他心灰意冷,漫无目间到了京城,走在路上浑浑噩噩间本想了却此生,未曾想,由于他长得奇丑,等闲人又不敢欺之,更兼膀大腰圆,竟被一富贵人家的管家看中,给人家做了一门房,看家护院。

    这让三不喜又看到了希望,他高兴的不得了,忙不迭的跟着人家走了,正好京城里无人识得他,便借此机会恢复了本名,徐上进,听起来总要比那三不喜强些。从此还真就戒了赌,踏踏实实在人家家中做起工来。

    这家主人是个大善人,常舍些米汤给城中乞丐,口碑不错。主人待他也很好,逢年过节还有赏银,无奈好景不长,一次他当值,在门口正发呆间,主人的朋友前来拜访,可见他这幅凶神恶煞的模样站在门口,不由害怕,竟是转身离去,时候修书一封送至府上,陈述其事,主人深以为然,却又不忍将其辞退,只好找了一朋友将其领走。

    那朋友家中缺个家丁,他正好补上这个缺儿。这家人在京做玉器生意,是京城第一玉器店,钱财颇丰,主人整日忙里忙外,对自己的儿子疏于管教,以至于儿子在外为非作歹,与城中一些富贵之家的顽童组成了个小帮派,自号金玉帮。平日里聚上三五人,各领了七八个家丁,到处闲逛,若是你见得哪家的闺女遭人调戏了,哪家的儿子被人痛打了,哪家的狗丢了,哪家的房子着火了,哪家晾着的衣服被人牵走了,那定是他们这伙小无赖干的。

    这天,家中小少爷又要出门“行乐”,蓦地发现了在院门口打瞌睡,新来的家丁徐上进。“嘿,这黑炭头听了,我来问你,你是何人?”

    少爷一开口,吓到了瞌睡中的徐上进,他睁眼一望,见是自家少爷,猛地惊醒,忙道:“我叫徐上进,是刚到府里来的下人,少爷有啥吩咐尽管说吧。”

    “哦?是新来的?本少爷见你长得五大三粗,不知道有多大力气啊?”

    徐上进道:“小的别的不行,这力气可是一等一的。”

    “有力就好,可会打架?”

    徐上进一愣,“打架?”心里嘀咕:少爷问我这个做什么?却也未及深思,直接道:“会的会的,小的从小就是与人打架打大的。”他却没细说,这些年他挨的揍也不在少数。

    少爷听罢高兴的很,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好像是找到了新奇的玩具一般,“那你从今天起就跟着少爷我吧,每月赏钱多加十文,只要少爷高兴了,那便短不了你的。”

    徐上进这一想:跟着少爷出去,恐怕也就是充当个保镖,出出力气也就罢了。再说这京城治安如此之好,光天化日之下,哪里有人敢当街行凶,这钱来的太简单了。

    想到这儿,他点点头道:“小人愿意跟着少爷。”

    只见那少爷满意点头道:“那就走吧,跟紧了我,一会儿我们去城东耍耍。”说完当先而去,身后还跟着另外三个家丁。

    几人一路溜溜达达,没半个时辰,便过了东华门,算是到了城东。城东多市集,徐上进自从进了人家府里,还真未曾好好出来见见世面。

    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让徐上进惊奇不已,想怪不得人们削尖了头都想往京城来,就这一会儿,徐上进见过的东西就已经超过他这二十多年所知的全部了。

    不说徐上进开了眼界,他的少爷终是在集市口遇到了他约好的“金玉帮”兄弟们。

    “霍,张鸣你怎么才来?”一个金玉帮成员,也不知是哪家的公子,锦衣玉带,相貌堂堂,只是这神情间怎么都带着些猥亵。只听他开口道,“你瞧你今日约的地方,这般脏乱,岂不是叫我等跌了份儿去!”

    徐上进的少爷,张鸣道:“我们平日都在城西玩耍,今天换换口味,你们不觉得新鲜的地方玩儿起来才刺激吗?”说罢还“嘿嘿”一笑。

    这群少爷一共四位,似是以张鸣为首,几人勾肩搭背的进了集市,身后各自家丁紧紧跟了上去。

章节目录 第二章 众生皆苦

    今日的晏阳楼物色依旧,那些漆木桌椅仍然静静的躺在那里,墙上挂着三排竹制的牌子,牌子上写着“水纹花鲢”,“磷火酱肉”等数十道菜肴,可不同的是,平常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的大厅,现在却无甚声响,针落可闻。

    少年话音刚落,打门口进来两个人,正是宋通达师徒。

    “马厮,将马栓起来,好生照料,马料要最好的!”那少年嚷着嗓子,仿佛怕人听不见似的,待得酒楼马厮应声牵马而去,二人环顾四面,这才发现气氛不对,这一瞧不要紧,那少年的眼睛再也挪闪不开了。

    一旁小六子见了好笑,轻轻一咳,迎面道:“二位大爷请稍歇片刻,待得伺候完这几位爷,再来招呼二位。”

    那少年充耳不闻,只顾直勾勾盯着三位婀娜,周遭的一切都影响不到他。

    小六子见了少年这幅模样,只好看向身后的宋通达,见宋通达向他点了点头,便又转而问道:“怎么样几位大爷,您们可是想好了?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呢?”

    那其中一名大汉开口道:“你们这个客栈有莫得清净点儿的地方?我们要好生休息,不要别个打扰哈!”

    小六子忙道:“有有有,小店有一西厢,从这儿出去便是,清净整洁,正适合安顿几位大爷。”

    说着回首一指,果真见大厅角落有一道门,通向酒楼西院。大汉眼睛一瞪:“那搞快三!带路!”

    小六子还未答话,宋通达的徒弟抢上一步道:“不知几位英雄打哪儿来?”那大汉好像无意搭话,只盯着小六子。

    少年说话间时不时眼神总飘向三个正主儿,似是要引起三位注意。果不其然,那红衣女子真的朝他望来。

    她上下打量了少年一眼,道:”我们是从紫沙江来嘞,小哥听没听说过喃?”

    少年一听,见红衣女子答话,心中得意,不自禁道:“自是听说过,可是那日泛紫光,夜回流,距此间万余里的紫沙江?”

    红衣女子抬起素手,以袖遮嘴,笑道:“小哥眼力好哦,不晓得是哪位大师门下咧高徒喃?”

    少年仿佛被这红衣女子的一颦一笑迷了心智,口中似是含着涎水,模糊不清道:“在下肖云飞,这位是家师,明河宋通达。”

    “哦?可是御赐教习,人称无影刀宋通达宋大侠?”那白衣女子听得肖云飞此言,本是无甚表情的俏脸也平添一丝惊奇,嗓子一开犹如天籁。

    “大侠不敢当,在下正是宋通达。”宋通达年少便在军队当差,大小数十战,军功赫赫,如今而立之年,官场上亦是混的风生水起。见得那白衣女子叫得自己名号,虽不喜几人排场,仍然客气回道。

    那白衣女子见宋通达应声,侧脸轻轻瞪了红衣女子一眼,对着宋通达道:“宋大侠可是打明河宋家庄子而来?这一路也有八千多里地了吧?”

    肖云飞张口接道:“那可不是,不过咱师徒二人有上等好马,不过四五日便也到得京城。”肖云飞说完抬头偷瞄了白衣女子一眼,“冷艳!”心中与那红衣女子做了对比,果然各有千秋,心中更喜。

    这白衣女子似是对肖云飞不敢兴趣,轻点其头,对着宋通达道:“宋大侠远来辛苦,还请自便,早些歇息吧。小女子三人一路赶来也甚是疲惫,改日再与宋大侠相叙。”说完也不在理会他人,“走吧。”

    一旁小六子听得仔细,见白衣女子要走,忙引着刚才的大汉向着西厢而去。

    肖云飞见几人无意攀谈,这可着了急,紧跟一步道:“我与家师这几日在京便住在这晏阳楼,不知几位可有闲暇,容在下做东,为几位小姐接风洗尘。”

    那红衣女子听得肖云飞说话,意欲转头答话,不想又被身旁白衣女子微微一瞪,顿时没了脾气,只听那天籁之声又响:“承蒙肖公子好意,我们姐妹心领了,不过我们姐妹上京另有要事,无暇相顾。待得过些时日,我们姐妹做东,给肖公子陪个不是。”

    肖云飞一听这声音,骨头便已一身酥了半边儿了,忙不迭的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在下就不耽误几位姑娘了,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宋通达见徒弟这幅模样,早已心中有气,又不便发作,只“哼”了一声,心中暗骂:妖女!看了看徒弟那好色的德性,一阵不舒服,声音也就不免大了些:“小二,我师徒二人远道而来,需要休息。给我们挑间上房,再打两盆热水,随便来上四个菜送到我们房里,快去!”

    宋通达话罢,另一小二接着,将其引上楼上客房。

    直到那三位女子背影完全消失在自己视线,肖云飞才慢慢醒来,左右一看,没见着师父,迷蒙间仔细一想,“坏了!自己失态了!”向小二问清了地方,这才追上楼去。

    ————————————分割线————————————

    偌大的京城,过了东华门便是集市,真个儿是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车马人川流不息,好一番太平景象。

    只见一挑夫,头戴斗笠,右肩上扛着个扁担,两头儿各坠着一个藤编大筐,打东边儿集市口儿走穿了整条路,直到了西边儿集市口儿,这才回头,选了个好位置,落下扁担,斗笠一摘,脸上挂着得意的笑。挑夫掀开藤筐的盖子,清了清嗓子,吆喝起来:“瞧一瞧看一看啊,刚摘的苹果,口口甘甜,要买的赶早儿,不买没有啦!”

    像这般摊贩,在集市里比比皆是,当前走上一圈儿,也是比对价格,看看别家的成色。

    他直卖了半个上午,藤筐就要见底了,还剩下十来个的样子,这果贩十分满意:“今天收获不错,早早收了,一会儿去东头儿买条好肉,回家给我那婆娘煮些肉汤吃。”

    正美滋滋的想着自己的婆娘怎么用好话奉承自己能干,一双小手伸进了框中,两手各攥紧一个苹果,“嗖”的一声扭头儿就跑。

    “嘿!你个小王八蛋给老子站住了!敢偷老子的苹果!”边骂边追过去。

    待果贩一走,也不知打哪儿猛的冒出一群孩子,各个衣衫褴褛,衣不蔽体,乌泱泱将那两个藤筐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多时,“呼啦”一声便散了开来,再瞧那两个可怜的藤筐,可不是藤筐么,还真就剩下藤筐了,空空如也,别说苹果了,就连个果胡儿都没有了。

    果贩听得身后孩子欢呼,猛的回头一看,孩子早已钻进人流中,不见踪影了,旋即大骂道:“真他妈晦气,碰上这么一群小乞丐!”再转回去看那前面的孩子,更是连跑到哪个方向都不知道。果贩叹了口气,转念一想,今天生意似也不错,这十几个苹果就当自己积积善德,施舍给他们了。可这心里还是不舒服,嘴上咕哝着:“这群小兔崽子,真他妈混蛋!”

    叨叨了一阵,又左右望了望,像是期盼又能看见这帮小乞丐回来那么一两个,好被他抓住,打两下出出气。

    发了一会儿呆,便盖好藤筐,扛起扁担,朝集市东头儿买肉去也。

    京城东南角,是一片破瓦房,其间更有残垣断壁,据这一带的老人说,这片废墟原来是前朝京城里的一个王爷府邸,那王爷权柄极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执掌生杀大权。可不知怎么惹怒了一伙贼人,那群贼人怒不可谒,纠集兵马,跟朝廷对着干了起来,这不,贼人成了叛匪。叛匪声势越闹越大,直到一次,一股叛匪直捣京城,生生打破了奉天门,冲了进来,多亏城卫军拼死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