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棒杀’下重生,庶女媵妾 >

第18章

‘棒杀’下重生,庶女媵妾-第18章

小说: ‘棒杀’下重生,庶女媵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年了,洛阳城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辞旧迎新之时,一匹由西城门破门而入的快马打乱了一城的欢笑。

“不好了!不好了!胡人过黄河了——胡人过黄河了——”

“什么?胡人过了黄河了?”

“胡人怎么会过黄河呢?黄河自古以来都是天险啊!”

“愚昧至极!如今寒冬之际,黄河河面结冰,又没有雨雪天气,胡人的马踏着黄河河面自然可以越过黄河!”

“这可怎么办呀……胡人过了黄河,洛阳城将要不保……”

“慌什么!胡人虽然过了黄河,但还没有踏破我洛阳城的城门。陛下还在这里呢!尔等便慌乱成这样,成何体统?!”

“如何不慌?洛阳城距黄河不过百里之遥,胡人转眼可到。陛下有兵勇守护,可南退至其他城池。还有那些士族大家再南边均有支系族人可以接待安身,我等庶民生路何在?生路何在啊!”

整个洛阳城陷入一片惊慌之中。

贺氏家族自然也不例外。

贺公彦身为御史,自然要在朝中和中大臣一起商议国事。而贺家大宅之中,温夫人却已经跪在王老夫人的榻前,请她收拾行囊准备南迁了。

王老夫人十分的固执,已经摔了两只茶盏,此时见温夫人跪在自己榻前,她还是余怒未消,拍着榻边连声说道:“我不走!我不走!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洛阳城!你们要走的尽管走,我一个人留在这里!”

温夫人已经无计可施,只得跪在那里苦声相劝:“母亲,郎君两日未回,但举国南迁已成定局。郎君身为朝中重臣,自然要随陛下南去建康。母亲您一个人留在这里叫郎君如何放心的下?!”

王老夫人不是糊涂人,只是她这辈子都呆在洛阳城,此时一想着要离开便心如刀绞。听了温夫人的话后,她流着泪说道:“叫你们郎君来跟我说!叫你们郎君来跟我说!总之若不跟我说个明白,我是不会走的!”

温夫人一向温良谦恭,此时自然除了苦劝再无别的办法。

一屋子的丫头婆子都跪在地上嘤嘤哭泣。贺纹等人更是惶惶不安,一个个拿着帕子拭泪。

正僵持不下之时,外边忽然有人回道:“回老夫人,夫人,郎主回来了!”

王老夫人立刻从榻上坐起来,指着门口喊道:“子冉回来了?快叫他进来!快!”

贺公彦一进门,屋子里嘤嘤的哭声便一下子止住了。

贺绣跪在贺纹之后,抬起头来你悄悄地看了贺彦一眼,心中暗暗地想着,贺家举家南迁就在此时了。她记得上一世王老夫人便是在这次南迁中去世的。王老夫人去世之后,贺公彦又在南迁的途中得罪了一些人,从而被陷害,降了官职。

也正因为如此,贺家才把自己和贺敏许给了谢燕文为妻,陪嫁了两倍的妆奁并附送了自己这个庶女。

婚姻一定,贺家得谢家的庇佑才顺利的度过一道难关。

陛下定都建康后,贺公彦不但官复原职,谢公翦还被封为宰相。

因此谢家和贺家的关系更加稳固,她也理所当然的随着贺敏嫁进了新任宰相谢公翦的府中。

事情又到了如此关键的时候,贺绣从心里默默地想着,决不能再重蹈覆辙,决不能再随贺敏一起嫁入谢府。

从王老夫人的院子里出来,贺绣还是懵懵懂懂的,直到贺酆从一旁的过道里忽然跑过来,拉着她连声询问,她才从恍惚中惊醒。

“阿姐,你怎么了?叫你好多声都不理我!”十一岁的贺酆脸上稚气未脱,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着关切的目光。

贺绣和贺酆姐弟二人从小一起玩耍,关系十分的要好。

看见贺酆,贺绣眼前一亮,忙拉着他疾走几步回到自己的院落里,又屏退了众人,方低声说道:“酆儿,父亲他们要南迁去建康了。你想不想去?”

贺酆用力的点点头,说道:“我听说大哥二哥都去,我自然想去。姐姐,你也会跟我们一起去的。你不必担心,我刚刚听见管家在安排车辆了。用不了几日我们就要上路了呢。要回南边去了,真是好啊!北方好冷,姐姐,我不喜欢。”

贺绣着急的拉着贺酆的手,说道:“酆儿,你不要走好不好?咱们去求父亲,让娘亲陪着你我,咱们三人留下来,好不好?”

“姐姐!”贺酆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胡人就要来了!我们留下来干嘛呢?等死啊?!”

第36章 兄弟质疑

贺绣看着贺酆焦虑的样子,拉着他的手劝道:“酆儿,你相信姐姐的话,胡人一时半会儿还打不到洛阳城来。爱萋'这对你来说是个机会,你去跟父亲讲,你愿意留下来看守家园,只有这样,父亲才会重视你,快去!”

“我不去!”贺酆一把甩开贺绣的手,生气的说道:“胡人已经过了黄河,眼看就要打到洛阳城来了。全家人都在准备南迁,我为什么要留下来送死?!就算我是庶出,也不能做这样的屈死鬼!”

贺绣恨铁不成钢的看了看明净的天空,又耐着性子劝道:“酆儿,你我是亲姐弟,难道姐姐会害你吗?”

贺酆皱着眉头说道:“是啊是啊,姐姐,你我是亲姐弟,难道你非要害我才甘心吗?”

“你!”贺绣咬牙切齿,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前世的记忆犹在眼前,自己这个天真的弟弟在南迁的路上因为言语不当触怒了老夫人,被父亲一句话就给逐出了家门,最后惨死在胡人的手里。

他可是唯一跟自己骨肉相连的弟弟,贺绣再世为人怎么可能看着他去傻乎乎的送死呢。

况且贺酆的死讯传到陈氏的耳朵里后,陈氏便一病不起,没几个月也死去了。

这也正是前一世的贺绣伤心痛苦的事情之一。

“酆儿,你相信我,我们是要南迁的,但不是这一次。你留下来,等过几个月再走也不迟。若是你主动请求留下来,父亲肯定会派一对英勇强悍的家兵保护你,他会对你另眼相看,你将前途无量!”

“够了姐姐!”贺酆已经十分的不耐烦,“你自己拿了粮食送去施粥棚去讨得父亲的欢心倒也罢了,那是你聪明,有本事。可你也不能不顾我的死活!要留你自己留下来,我是一定要跟着家族南迁的,我才不要留下来给胡人当军粮!”

贺酆说完,便长袖一甩匆匆离去,再也没给贺绣说话的机会。

“酆儿!酆儿!”贺绣急匆匆的追出了院门,但贺酆已经跑得没了踪影,哪里还肯听她多说一个字呢。

贺绣长叹一声靠在旁边的假山石上,但觉得浑身一丝力气也没有。连最亲的弟弟都不相信自己的话,这个世上还有谁会相信自己呢?贺绣无力的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回忆起有这段时间的所有事情。

“咦?这不是阿绣吗?你一个人靠在这冰冷的石头上做什么?”身侧是一声质疑的询问,声音温润如玉石相击,甚是好听。

阿绣猛然惊醒,转身朝着来人福了一福,乖顺的叫了一声:“大郎君安好。”

来人正是贺康。从他的记忆里,阿绣不过是个稍有些才华的小女娃罢了,今日忽然在这里遇见,却见她一脸悲痛的靠在山石上,说不出的失意。然那种失意和悲痛却在看见自己的一刹那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恍惚中让贺康甚至怀疑自己刚刚是看花了眼。

贺绣见贺康审视的看着自己并不说话,便把都低得更低,又重新问安:“阿绣给大郎君请安。”

“阿绣啊。”贺康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抬起头来吧。你是我的妹妹呢,怎么跟家里的丫头们学起来了。”

“是,阿绣谢大郎君。”嘴上虽然这样说,贺绣心里却想在你们的心目中我并不比那些被看重的丫头们好多少吧?

“家里人都在收拾行装准备南迁,你在这里做什么呢?”贺康一边说着一边往前走。

贺绣只得跟上去,低头回道:“回大郎君……”

贺康侧脸看了一眼低眉顺眼的贺绣,轻声笑道:“我是你大兄。你虽然是庶妹,但也无需如此生分的称呼。”

“是,大兄。”贺绣从善如流的改了口,并继续说道:“阿绣听下人说,胡人已经过了黄河,不日便要打到洛阳城了。不知大兄以为如何?”

贺康转头看了看四周,轻轻地蹙起了眉头,说道:“阿绣,时事政治不是你们女孩家所关心的事情。老夫人和夫人会南迁,你和阿纹她们都会跟随一起。家中诸事自有父亲和我料理。你就不要多想了。”

“大兄。”贺绣紧走两步上前去拦住贺康的去路,诚恳的说道:“自从阿绣来到洛阳,得母亲厚爱。如此关键之时阿绣自当服侍母亲左右。可是,大兄,我觉得那慕容家的军队不一定会踏入洛阳。所以,阿绣这次愿意留在洛阳看守家园,等父亲和大兄把家中财物尽数南运之后再随最后一支家兵南迁。”

贺康听了这番话后沉默不语,眉头皱的更紧。

贺绣见状,便顺势跪下去,朗声道:“大郎君准阿绣称呼一声‘大兄’,便是视阿绣为妹。请大兄答应阿绣的要求,给阿绣一次为家族尽力的机会。”

贺康叹了口气,摇头道:“你又不是男儿身。若是胡人的铁蹄果然踏破了洛阳城,你非但性命不保,连我贺氏家族的颜面也要受辱。这样的话以后不可再说,快些乖乖的回去收拾行装吧。”

贺绣听贺康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知道在说什么也是无用,只得屈膝答应一声,侧身立在一旁。等贺康走远了方原路返回。

前一世,洛阳城并非落在胡人之手,而是被那些起义的流民给功开了城门。之后那些义军中发生了内乱,才让胡人趁机而入,一举攻下了洛阳城。

此时慕容氏的军队虽然已经过了黄河,但却被朝廷的军队挡在二百里之外的平阳城。

贺绣一边往回走一边想着当时的战况,心里暗暗地盘算着如何趁此时机把自己那三百多车粮食变成更多的金叶子,然后再带着金叶子南去建康,在建康的周边悄悄地置办一片田地以保自己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之事。

不知不觉的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一进门祝嬷嬷便上前来拉着她低声回道:“姑娘,你去哪里了,四处找不到你,可急死老奴了。”

贺绣忙问:“奶娘,发生什么事情了你这么着急?”

祝嬷嬷扶着贺绣的胳膊进了屋子,把小丫头们都指使出去后方低声说道:“我那老头子刚叫人来说,现在外边的粮价涨了两成呢,他叫奴才问问姑娘,咱们那三百多车粮食运往南边去太扎眼,你看是不是趁机卖一些换成金叶子,也方便携带。”

第37章 料中时势

祝嬷嬷的话一落,贺绣立刻摆手道:“不要不要!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卖粮。爱萋'奶娘,你告诉祝叟叫他一定想办法把那些粮藏好,这个时候若我们卖粮,肯定会被人怀疑我们趁机捣鬼,对我的清名不利。”

“是了是了,老奴真是糊涂了。姑娘说的很是,这不利于清名的事情咱们是万万不能做的。”

“奶娘,你放心,洛阳城暂时破不了。陛下还没有安全南迁呢,朝廷的军队怎么能让胡人的铁蹄踏进来呢,你们把心放到肚子里,该干嘛干嘛去。”

祝嬷嬷觉得贺绣的话很有道理,满口答应了一声,刚转过身去又急急地返回来,低声道:“姑娘,这话可不能乱说的。若是胡人打不到洛阳来,为何郎主还吩咐大家收拾行李准备南迁呢?这举家南迁可不是小事啊!”

贺绣笑了笑,说道:“父亲孝顺祖母,祖母年纪大了,自然不能有万分之一的闪失。况且胡人打过了黄河已经是事实,南迁只是早晚的事情。早动身比晚动身好啊。”

祝嬷嬷觉得这番话也颇有道理,遂迟疑的点了点头,又问:“那我们为何不早早的随着老夫人和夫人动身南迁呢?一大家子都走了,难道姑娘要留在这里不成?”

贺绣轻笑着摇摇头,说道:“谁说一大家子都走了?我刚刚从外边回来的时候遇见了大兄,大兄就不走。听说王家九郎也不走呢。”

“真的?”祝嬷嬷听了这话又惊又喜,连声叹道:“大郎君和王九郎都不走,那就是说着洛阳城是能保得住的?那老奴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贺绣看着祝嬷嬷高兴地出去,又忍不住苦笑一声转身去自己的榻上靠着。

此时她的心里像是塞了一团草一样,乱纷纷没了头绪。

她原以为自己的亲弟弟是会跟自己紧密的站在一起的,如今看来是自己太自信了。

此时还未到大难临头,弟弟便已经说出那样的话了,想想真是叫人心寒,倒还不如贺康,不管是真是假,总还有两句温和的话。

酆儿天真无邪,易受人挑唆,姨娘又软弱可欺,他们若是随着老夫人和夫人南迁,自己不在身边的话,恐怕悲剧依然会发生。然贺绣又不想在这个时候跟着家族南下,淌上这趟浑水和谢家搅在一起。

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外边传来一声清亮的询问声:“三姑娘在屋里吗?”

贺绣一个机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