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网游之桃源领主 >

第6章

网游之桃源领主-第6章

小说: 网游之桃源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村居然能有那么多种建筑?”王昊感到有点难以置信。

    不过,话说回来,选择越多,越是说明这个任务奖励有多么得给力!

    这可不是随机给两个建筑,而是任意!任意的意义在于,王昊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两个对他来说最有用的建筑。

    然而,问题这就来了。

    究竟哪两个建筑才是他目前最需要的呢?

    桃源村满目疮痍,除了最简陋的民居,其他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随便哪个建筑对桃源村来说都是需要的。

    那么多的建筑看上去都很有用,很难说哪个会更重要一些。

    就说那私塾吧!

    私塾:村级建筑,向村民提供基础教育,可容纳20人,建设费用20000铜币。

    看上去似乎不错,但问题是,私塾要提供基础教育,首先必须要有人在里面工作,没有对应的人才,私塾是不可能发挥效果的。

    而其他建筑所面临的情况也差不多,建设费用跟私塾都差不了多少,也就不存在哪个贵就选哪个的问题,关键是人才!

    没有人才需求的建筑也有,比如伐木场、鱼塘之类的。只不过难得的任务奖励,换两个这种建筑,王昊还真的不情愿。

    于是,王昊又琢磨起了民心的问题来。

    查询民心。

    没有得到任何的资料。

    不过,王昊猜测,这多半是有关村里老百姓对待村长的态度了,引申着讲,还关系到村里得到凝聚力,村民干活的积极性,村民的幸福指数,甚至村庄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这么讲起来,民心还真是个好东西!

    不过,仅仅只加20点,很难说能发挥多少实际作用。

    王昊又沉默了半晌,最终还是选择了民心。

    倒不是因为他最终权衡出了民心比建筑更划算一些,而是他觉得自己不是个有耐心慢慢跟村民搞好关系的人,提升民心对他来说更难一些,而两个建筑不过是花点钱的事情,在他看来,那些列表里的建筑很快都能建起来的,何必急于一时。

    村庄:桃源村

    村长:王昊

    等级:一级

    现有居民:23户/57人

    民心:40

    村民满意度:一般

    税率:五税一

    资金:0

    粮食:0

    现有建筑:

    村庄大院:1所

    简陋民居:23所

    肥沃农田:31亩

 ;。。。 ; ;
第十一章 一贫如洗
    一贫如洗!

    真正看到村庄的凄凉数据之时,王昊暗暗叹了口气,“果然跟我想得一样,标准的烂摊子一个!”不过,正是因为早有了准备,心里倒是坦然了,既得之则安之。

    当初进游戏之前,王昊还为游戏所宣传的高难度兴奋不已,现在,发挥的机会果真来了。

    起点越低,越是能显示出他的能力来。

    叮!

    玩家王昊是第一个拥有村庄的玩家,系统特赠送河东村“天下第一村”的称号!

    拥有此称号的村庄,民心增长速率增加50%!并赠送特产图纸一份!

    ……

    “啊?我居然是第一个?”王昊没想到系统突然会冒了这么一个提示出来,“不愧为天才啊!嘿嘿!”

    民心增长速率又是个新鲜名词,跟民心一样,查询无果。

    显然,这个游戏的设定是希望尽可能让玩家自己去探寻发现游戏中的一些信息。

    倒是那特产图纸是有选择的,林林总总列出了好多商品的名字,王昊想了想,最后果断选择了酒类。

    其他商品他不了解,可这酒他却是知道的,不管哪朝哪代,做酒的永远都不怕没有销路,拥有一款酒类特产,基本就不愁没有钱路了。

    当然,之所以选择酒类特产,主要还是拜廖华那壶酒所赐,那样的酒也能叫好酒,那这特产酒总不会差吧!

    恭喜玩家王昊,获得酒类特产图纸一份!特产需要有相应的建筑方能生效,目前桃源村没有酿酒坊,暂时不能生产。

    “看来回头首先要把酿酒坊给建起来啊!”

    系统提示终于结束了,讲起来虽然费时间,实际上也就过去了短暂的一瞬而已,落在其他人眼里,也不过是王昊“激动”得愣住了而已。

    “见过村长!”周围的村民明显“激动”得更加真诚一些,看到王昊接过了令牌,纷纷高兴地向他鞠躬见礼。

    大夏朝不兴跪拜礼,这让原本期待着村民们向他一拜三叩首的王昊略微有些失望。

    “各位免礼,以后都是一家人了,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我当好这个村长!”王昊一边拱手向周围的村民致意,一边说道。

    周围围了三四十号人,显然大半村民都已经闻讯赶了过来,平素村里也没什么大事情,像这样那么多人齐聚在一起的情况还真是不多见的。

    “大伙儿都散了吧!新村长初来乍到,旅途劳顿,我带他们去歇息,大伙儿自便。”老村长挥着手说道,虽然他已经从村长的岗位上退居二线了,但是几十年的威信还是摆在那里的,村民闻言纷纷散去。

    驱散了村民,老村长又回到了王昊身前,说道:“村长大人,咱们村暂时也没什么能够腾得出来的房子,要不您二位就暂且住到村庄大院里吧,虽然简陋了一点,好在地方还算宽敞。”说到这里,老村长吩咐倪平儿道:“一会儿找两床褥子送过来。”

    倪平儿乖巧地点了点头就跑开了。

    老村长在前引路,没几步路就到了村庄大院。

    说是大院,其实就是几间连在一块儿的砖房,外面用篱笆围了个院子,虽然一样的破旧,但是正如老村长所说的,宽敞。

    空屋子还是有那么几间的,两人安顿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床是现成的,把被褥铺上就能住人了。

    王昊是村长,自然就占了个正屋后堂,前面办公,后面睡觉,算起来也是个多功能套间。

    后堂足有三十多平方,除了一张床,其他什么都没有。

    经过了几天的逃难生涯,王昊对这种物质上的追求倒也不高,好歹也算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了,至少不用像前两天一样露宿在荒郊野外。

    新村长上任遇到的第一件难题就是如何祭好自己的五脏庙,总不能新官上任第一天,还跟之前逃难路上一样,跟廖华一起分饼吃吧!

    好在,体贴的老村长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窘境——话说,村里仓库的情况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特别是今天早些的时候,他还刚陪同几位乱兵参观过仓库。

    随后赶来的倪平儿带着两个村妇麻利地帮两人准备起了床铺,这让廖华这个冷冰冰的大男人难得地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来。

    趁着倪平儿铺床的档口,王昊扯着老村长闲聊了起来,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普及一下村庄管理的知识,虽然不确定会在这里待多久,但是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当一天和尚就敲一天钟嘛!

    而且这里面还存在着一个见微知著的问题,也就是说,从了解村庄如何管理入手,也是可以通过分析达到增加对这个世界认识的目的的。

    他一向认为自己很聪明,然而聪明仅仅体现的是一种学习能力,而非生而知之,对于未知的事物,王昊还是很乐于学习的,特别村庄管理对现在的他来说,真的是两眼一抹黑。

    在看到桃源村的信息页面之后,眼下他最关心的莫过于钱粮的问题了。

    “钱粮问题,关键还是在粮,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放到哪朝哪代都是不错的。”老村长开篇第一句话便切中要点,着实让王昊惊讶了一把,对于21世纪的他来说,这道理再普通不过了,不过在这时代,能有这样的见识就不容易了,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啊!

    在这个世界,粮食都是从农田里种出来的,这似乎是句废话,但实际上却很关键。因为,这农田也是村庄建筑的一种,功能就像是生产粮食的机器,只要人去操作一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生产出来。

    农田大体可以分为贫瘠农田、普通农田和肥沃农田,主要差别在单位产出上。

    每亩贫瘠农田耕作一天,可以产出粮食1斤,而普通农田和肥沃农田则分别可以产出粮食2斤和3斤。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粮食是普遍意义上的粮食,除了主粮,也包含蔬菜在内,具体如何去区别主要还看怎么去种了。这就像裁缝店,一样的店,却可以做出不一样的衣服,这是同样的道理。

    起初听老村长讲到农田今天耕作,第二天就可以收获的时候,王昊一下子真的有点难以接受,这也太违反自然规律了!

    不过既然系统就是这么设定的,那就只能适应这个规则,好在这个规则似乎也挺不错的。

 ;。。。 ; ;
第十二章 黑市交易
    桃源村处在中原腹地,土地肥沃,村里基本都是肥沃农田,所以才能在村里没有青壮劳动力的情况下,还能维持那么多人的生存问题。

    现在村里有31亩肥沃农田,理论上每天都能有93斤粮食。按照老人妇女儿童每日半斤、成年男子每日一斤计算,村里每天消耗30斤粮食就够了。

    产出远远大于消耗!

    王昊以为,村里的存粮都被之前的乱兵给打劫走了,却没想到老村长道出了真相。

    原来,贼兵刚起的时候,位于中原腹地的桃源村自然也受害不浅,青壮被裹挟而去不说,村里的存粮也被一扫而空。

    为了应对仓库可能被再次洗劫的情况,老村长使出了一招藏富于民,停止向村民收缴粮食,各家自己负责将粮食藏好。不过,他怕贼兵来村里收粮的时候发现各家一点存粮都没有会起疑,所以要求每家每户在比较容易找出来的地方故意藏个两到三天的粮食,这样一来,贼兵自以为已经搜到了粮食,自然不会大动干戈,为难那些剩下的老弱病残。

    王昊在心里暗暗地给老村长点了个赞,这貌不惊人的老头子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如果早个三十年,以他的能力,在这样的乱世,必定也能成就一番功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生不逢时,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说完粮食问题,接下来说的就是钱了。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钱,从村庄的建设到村民基本的生活物资,没有钱是不行的。

    来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卖粮食。

    在和平年代,通常卖给官府是6个铜币1斤粮,黑市商人上门来收的话稍微低一点,是5个铜币1斤,之所以低一点,主要是考虑到运输成本的问题。

    而现在适逢乱世,粮食自然要涨价,官方收购价涨到了8个铜币1斤,黑市则仍是5个铜币1斤。

    虽然从价格上来说,黑市商人真的很黑,官方行情都涨了2个铜币了,黑市收购居然还是原来那个价格,但是,这个还真没办法说什么。

    嫌价格低的,你可以自己去卖给官府啊!问题是,你还没离开村庄多远,这粮食就要被人劫了去,弄得不好还得人财两失。

    用黑市商人的话来说:“咱们这也是为大家服务,咱们运粮也是担着风险的嘛!”

    有人也怀疑,有些劫粮的或许就是黑市商人找人干的,但是大家非常默契地选择了闭口不言。

    这也算是一个潜规则了,试图挑战潜规则的人,最终……

    桃源村自然也没有自己运送粮食去官府出售的能力,很长时间一直忍受着黑市商人的“盘剥”。当然,所谓“盘剥”是王昊个人的理解,从老村长的话里倒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反而透露出一种长期以来合作得挺好的意思。

    不错,在老村长看来,双方的确是合作,不存在谁欺负谁的问题,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有多大的能力,才能做多大的事。

    王昊在心里简单一算,按照桃源村目前的情况,每天粮食收入93斤,按照目前五税一的税率,每天的财政收入至多也不过是186斤粮食,换算成铜币就是93个,真是有够磕碜的!

    本来还打算尽快盖个酿酒坊出来的,可是想想一个酿酒坊要22000个铜币,起码得要攒上大半年才能盖得起来。

    “还真是个烂摊子啊!”王昊默默地感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