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回眸:我的九千岁 >

第4章

回眸:我的九千岁-第4章

小说: 回眸:我的九千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确是真的了。

  我内心叹道:好一个痴情的母亲,心疼道:孩儿这就为娘包扎。

  朱氏摆手作罢,说道:家中无纱无布,我儿要怎么包扎?言罢低头在掌心吸允数口道:我儿不必担心,不几日就可痊愈了。

  我撕破衣服为她包好,她欲要阻拦,但见布条已经撕下,也只好应允。我下得床来,倒上一碗水热水喝下去,朱氏目瞪口呆看了半日,惊喜道:难道我儿今日已经痊愈了?细细算来,我儿也有十六岁了……自打十三岁到山上打猎坠下悬崖,之后便一病不起……今日我儿病愈,倒也长成活脱脱的俊美儿郎了。

  我只和朱氏说了半天话,却没听到良老汉的动静,便问道:娘,爹爹和大哥呢?

  朱氏半天闷闷不语,才叹道:自打你卧病不起,边关告急,你父亲、大哥都被抓去充军,因你父亲年岁大了,到了军中做了火头军倒也无性命担忧……只可惜你大哥初次参战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因你父亲年事已高,难再在军中效力,年前守关将军要他回家养老,但他心忧你的性命,如果不是从军得来的俸禄,便是你每日服用的汤药也难抓的起……前日他还来信说从军到了年底,积攒够了盘缠药费,便和你去朝歌医治,哪想到我儿竟然神奇般的未治自愈,日后爹娘总算有后养老送终了。

  我听得朱氏一席话语,想想他日在灵山之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倒也潇洒自在,没想到人间却是如此疾苦,怪不得修道者口中总是念念不忘普度众生,教化凡夫俗世脱离苦海呢!朱氏两眼纹满血丝,想是往日日夜为儿子守榻,难得有休息时间,便道:娘,眼看就要五更天了……娘也快去休息吧!

  朱氏不肯离去,说道:我儿再犯病如何是好?娘还是守在这里心才踏实!

  我想朱氏总这么不肯放心,这如何是好?看来我非要编一席瞎话,取消她的担忧,便道:娘,你听孩儿细细说来……三年前,我和邻里去关外深山打猎,儿因年轻争强好胜,一口气追了一只棕熊数十里地,不知不觉竟然和同伴们走散了,在密林里迷失了方向,三天三夜竟然找不到出口,饥渴交加,游荡至一峡谷,突然遇到一位白须老者,只见他手中提着一个葫芦,那只葫芦里装满了水一样的琼汁,我见他喝上一口,又往一株野花上撒上几滴……儿便以为他是靠养花为生的老头,便要去讨些水喝,谁知那老头一笑,说我这分明是一葫芦酒,哪里是水?我说老师傅你怎能看我年轻就糊弄我,我分明看你是用水浇花,又怎么说是酒呢?老者拂须一笑,说我这是一葫芦上好的千年醉,就是神仙喝上一口,也要沉睡百年……凡人不用说喝,只是闻上一闻,也要醉倒个三年五载,儿年轻一身胆气,哪里相信?便接过葫芦轻轻一闻,只觉得酒香浸透心肺,一时间天旋地转,浑身松散便不省人事了……

  朱氏松口气道:原来竟然是这样……三年前,你遇到老者一定就是仙人,见你少小鲁莽,因此给你个小小的惩戒——但娘倒是觉得,我儿年纪轻轻就有缘与仙人相见,逢凶化吉醒来,想必日后一定是贵人。

  我见朱氏深信不疑,便又劝慰道:娘就放心去休息吧!

  朱氏松上一口气,说道:听我儿这么说我这身老骨头也就睡得下了……三日从未合眼,此时真觉得有些困了。

  朱氏掩门出去,脚步渐渐走远了……不时我便下了床来,觉得僵卧在床榻之上不像在云山雾绕之中,极不自然,便轻轻推门出去,到月下散步,此时正是秋季,天高气爽,月下看去有一丝淡淡的游云,薄若轻纱,飘如游丝,只觉得东方天际已有些放亮了,天边的浓雾被秋风打成了朵朵鱼尾纹儿……月儿慢慢的就要滑下山去,我突然想到如果是在灵山之上,不出半个时辰,凤凰姐姐一定又要手持灵袋出山采灵了吧?此时印儿远在千里之外,再也看不到姐姐在半空之中拂袖采灵了,那般妩媚容样,真在眼前一时难以消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汉马边关(五)
此时我听到耳边一声鸡鸣,再看看月亮已经滑下山去,门外农夫已经扛着铁犁去田间耕种了,觉得天也有些凉了,正要转身回屋,门这时正巧被推开,朱氏披着单衣走出,盯在我脸上看了半日说道:看你的气色倒是不错……吃过早饭,我再带你去看张郎中!

  我怕我的一席巧言骗得过朱氏,却骗不过张郎中,便道:娘……孩儿不是说过,只是醉酒,又不是生病,为什么还要去看郎中呢。

  朱氏叹息一声,说道:虽然是被千年醉酒醉倒了,但毕竟是三年时间没有下床,饭菜不进,只是靠娘喂你些药剂稀粥……一会儿我们找张郎中看看,补一些什么补品容易康健。

  我扶朱氏进屋,劝慰道:孩儿生活在贫苦人家,从小习惯了粗茶淡饭,了了三餐……如果郎中说要进补人参灵芝之类,我们哪里买得起?还是不去瞧了,免得被人家笑话我家贫苦。

  朱氏轻微笑了一声道:我儿被美酒迷倒三年,怎么脑子也糊涂了?我家身处高山峻岭,上好的人参灵芝,随处可见……若需人参灵芝,倒也好了,即便家里一时没有,左邻右舍也可以借到不少。

  我怕被朱氏看出破绽,便一拍脑门道:对了,母亲不说我倒是忘了,这几座深山里盛产人参和灵芝……小时候孩儿时常和小玩伴们到深山里挖参,攀到悬崖峭壁之上采摘灵芝,换钱回家添置些衣物。

  朱氏正要说话,这时门外突然有人喊道:良家大婶……良家大婶!朱氏一边出门迎接,一边道:像是大通这孩子来了。

  门外很快走进来一个七尺高汉子,肩负一只十分硕大的花豹,他一进门,就把豹子扔到地上,正要说话,见我站在一旁,便疑惑的问朱氏道:大婶……这位英俊的少年是?

  朱氏笑道:你这孩子,连你兄弟子印都不认得了——印儿,这位是你张家大哥,你们小时候在一起调皮捣蛋,做尽了坏事,没少被村临长辈们责骂……你再想想!

  张大通眼神旋即绽出光芒,一步跃上将我抱在怀里道:子印兄弟……你的病终于好了……可想死哥哥了——兄弟你有所不知,哥哥为了逃避被朝廷抓去充军,这两年多来一直在深山逃避,只是偶尔回家看看,细细算来,你我兄弟也该有三年未见面了,不然兄弟卧病在床,哥哥一定常来探望。

  我与他寒喧片刻,又盯住豹子看了半日,问道:哥哥是怎么将它擒住的?用弓箭还是火弩?

  张大通笑道:你细看豹子身上,皮毛丝毫未损,哪里有半点伤口……如果用武器将这吃人的畜生杀死,皮毛就不值钱了……哥哥是用拳头生生把它打死的。

二、汉马边关(六)
我不免吃了一惊,心想即便是神仙,如果不用法力,也难将这等蛮荒的野兽制服,他一个区区凡人,怎会有这等力气?我握紧他青筋暴露的手感叹道:哥哥生了双好硬的拳头!

  张大通“哈哈”一笑说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哥哥我一年下不了几次山,如果没有些本事,碰到这畜生早也变成一堆白骨了。

  朱氏为他倒碗热水道:大通今天就住在大婶这里,大婶做上几个菜,老槐树底下还有一坛上好的酒,你们哥俩几年未见,今日好好聊聊天,叙叙旧。

  张大通喜道:好婶子……太好了,大通怕已经有两年没喝一口酒了,今日看到兄弟康复万分高兴,一定要好好喝上几碗……婶子,烦劳你把豹皮剥下来,豹骨、豹肉分开,肉就留下为弟弟补身子,豹皮我要取走,到汉马关守城将军那里换些钱也好过活,豹骨你就替我送到阿叔那里,充当些药材,为乡邻们治病救灾。

  朱氏思付说道:这样分配固然是好……只是你为了逃避朝廷充军,才逃到深山老林,你又要去军营卖豹皮,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张大通笑道:大婶莫要担忧,我每次前去,都操一口外地口音,那些守关将领不知我是敌是友,因此只敢和我做些生意,却也不敢留我在营中充丁。

  朱氏这才道:如此说来……大婶也就放心了,你们聊天,我就要去做豹肉了。

  张大通谈起往事绘声绘色,只说好念想小时候的光景,又偶尔聊聊今后的打算,我怕露出破绽,遇事只是随和应对,巧话淌过,他倒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约莫过了两个时辰,已到正午,朱氏陆续端来三只大盆,一只是热情腾腾浓香扑鼻的满盆豹肉,另两只是豹肉汤炖山蘑菇和煮野菜,张大通闻见香气眼早就直了,顾不上什么体面,伸手取了一块豹肉就在嘴里大咬特嚼,朱氏看了好笑,说道:你们先吃,我去拿酒来……嘻嘻,平日里就是过年,酒菜也没有今日这般丰盛过。

  我茫然的望着一桌子带有血腥的食物,却没有半点胃口……他日我在灵山之上生息,每日只是呼吸些灵气便可,既是充饥,又是修行,偶尔采摘些仙果食之也算是增些寿命年岁……但想到今日一身肉体到了凡间,三餐饮食喝水度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实实在在也是麻烦。朱氏这时添上美酒,对大通道:我是我和你大叔拜天地时剩下的喜酒……现在算来,也算得上是近百年的陈酒佳酿了!

  张大通递给我一块豹肉说道:那是自然……兄弟,香喷喷的豹肉你怎么不吃?

  我推诿道:现在是刚刚出锅,拿在手里有些烫手……等一会儿再吃也不迟。

  张大通硬塞到我嘴里道:豹肉还是热着吃香……你咬上一口,便再也顾不得冷热了。

  朱氏见我美食在口却难以下咽,忙惊慌问道:莫不是我儿病倒三年,饭菜未进——如今虽然病愈,却又不会饮食了吧? 。。

二、汉马边关(七)
我已修行千年,世间的玄机仍是参透不少,便是再固执,也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便一味咀嚼起来,慢慢间竟然尝到十分诱人的滋味,奇香不忍下咽,我大开杀戒,一连吃上三块豹肉,这才想到为什么神仙的食物平淡如水,凡人的食物却又这般浓香呢?看来在世间做个平平常常的百姓倒也不错,但若是做了神仙,清规戒律时刻遵守,神目如影随形查看左右,这又岂是自在?

  我也不再多想,与周大通接连干了三杯,待琼浆玉液下肚后,顿觉身轻如云,仿佛身在瑶池沐浴,只觉天上之物就在眼前,垂手可得……浑浑噩噩间想到便是在灵山之上,也难有如此美妙的感觉,我突然想到凤凰姐姐此时在灵山又该做些什么?她是否又受到女娲娘娘的责骂?她若知我一到人间,便大食酒肉,是否会责骂我呢?

  张大通又为我倒满酒,举起道:来来来……子印弟,你我兄弟从小一同长大,日夜不离,大哥昔日在山上,每逢想到你我小时候的光景,又想想你病倒在床的惨痛,总是伤心不已,不能自持!言罢,泪珠落在酒液之中,扑腾溅起酒花。

  朱氏顿时泪眼也红,只是她三年来为战死的长子和昏死三年的幼子足足哭上三年,声竭泪干,她取来毛巾托给大通说道:通儿……大婶知道你是好孩子,也知道你们兄弟二人从小情如手足,只是事情都已然过去了,酒后恸哭,难免要伤到身子的……还是多想想眼前的欢快事情。

  大通将泪擦干道:我的身体不妨,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偶尔哭过,倒也觉得痛快淋漓,满心受用。

  朱氏问道:大通,这一年来,朝廷从来就没有再来过村子抓过男丁……我看你再也不用这么躲躲藏藏的,日后你有什么打算?

  大通说道:大通从小父母双亡,多亏大叔与大婶照顾我长大,七岁那年,叔父张郎中又教我识书认字……否则,大通哪有这般模样,我倒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想我张家数代单传,虽也有亲叔父在世,确已年迈无后,我只想娶亲生子,为张家延续下香火。

  朱氏寻思笑道:你叔父张郎中膝下无儿无女,身上又都是些治命救人的方子,是为亲侄你自然是他的传人……正好你阿叔从小就教你习字学医,你何不继承阿叔的家业,造福乡邻呢?

  张大通面露难色道:这个……阿叔老迈一直有养女元霞照顾,侍奉左右也有十年了,阿叔的家业自当有元霞妹妹继承,我岂可插手,此事定然不妥。

  朱氏叹道:你元霞妹妹因战乱自小与家人走散,倒也是个让人心疼的可怜孩子……但讲到继承家业,张郎中是你的亲叔父,你也是他有血缘的至亲,何况古人常说治病救人的医术传男不传女……我也同你阿叔闲暇时聊过此事,他本就有这番意思,只是还未及告诉你。

  张大通锁眉道:只是我继承叔父的家业,元霞妹妹又当如何安置?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