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60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60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老和尚身影渐渐淡了,很快就那这样原地消失了,没有任何的声音,此时赵匡胤是背对着老和尚的,并没有看到老和尚的消失。

    “大师,您怎么知……”赵匡胤转过头来,却发现原本在自己身旁的那个大师已经不见了,四处看了看,还是没有人任何的痕迹,他还以为这位大师的轻功绝顶呢?

    纵然是可以踏雪无痕,身为高僧也不至于这样没有礼貌呀,赵匡胤正想着这边赵光义等人已经赶过来了。

    “父亲(大哥)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让我们好找。”赵旭和赵光义同时开口了,他们的身后还跟着相国寺的主持。

    “方丈大师,弟子有礼了。”说着双手合十作了一揖。老方丈也是回了一礼。

    “光义你们也来了,我也是随便走走,不知到怎么就到了这里,没事的。对了方丈大师,弟子有一事正要请教,贵寺又没有这么一位大师。赵匡胤说着就将刚才见到一位大师的模样有说了一遍。

    可是方丈并没有立刻回答他,反而脸色很是奇怪,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方丈,我父亲说的有什么不对吗?”赵旭的阅历不是一般的丰富,心理学也是涉猎甚广,看到此时方丈的表情也知道这其中有什么隐情,不就是一个人吗,他为什么会这样的表情。

    “阿弥陀佛,贫僧告罪了,贫僧要先确认一件事情,施主当真见到那位大师了?”老方丈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赵匡胤不知道这方丈为什么说着些,但是还是肯定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施主请随我来,请随我来。”方丈领着他们进了一间僧房,看这僧房也有些年头了,因为其他的都是新近粉刷的,只有这一间还是破旧不堪。

    虽然是外表看上去破旧不堪,可是依然是很干净,看来是经常有人打扫,时时擦拭,不然也不会这副模样。

    “施主请进,这间僧房是我大相国寺的第一任方丈主持的僧房,自从他故去之后,这件僧房一直没有人在住,因为第一任方丈留下遗言,这里将接待一个有缘人。”

    现任的方丈,缓缓说道,同时他打开了一个一副看上去很是老旧的画卷,从上面看上去到处是黄色的斑点,年头是不短了。

    缓缓展开,只见上面是一个衣着光鲜的僧人,就像是刚画上去的,但是下面的落款日期却是唐朝呀,距今也是近百年了,看上却不会造假。

    其他的人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却没有什么,这个赵匡胤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却是愣住了,这幅画中的人明明就是刚才他见到的那个大师吗?

    正在这时候,那幅画突然冒出一阵光芒,将赵匡胤笼罩在里面了,正在赵匡胤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个他见过的大师又出现了,赵匡胤还没有来得及行礼。

    那个大师就跪在了赵匡胤的面前:“老僧见过地皇,等了您,这么多年,您终于来了,老僧还真是不枉这百年的等待。”一句话说的赵匡胤就愣了。

    什么地皇,什么百年最近自己怎么老是碰到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前番有先帝世宗说一些奇怪的话,还让自己当皇帝,现在又有人说自己的地皇,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大师,你认错认了吧,弟子赵匡胤不是什么地皇,大师您这是?”

    “哈哈哈,刚才老僧说的话,地皇忘记了吗?我既然知道你梦中的事情,自然说话是有一定根据的,地皇必定要辅佐紫薇帝皇荡平宇内,还天下以太平。”

    赵匡胤还没有弄明白什么是地皇,怎么有出来一个紫薇帝皇,是越来越复杂了。

    “地皇稍安勿躁,且听我细细道来,你也不用怕,这里一切的东西都是静止的,这里都是我主人设置好的,时间也是静止的,你就放心吧。”

    “地皇知道大唐强盛为什么会灭亡吗?那都是定数,太宗李世民杀害兄弟坐上皇位,抢占自己弟弟妃子,同时连隋朝的杨广的萧后也纳入后宫,有坏人伦,他的儿子李治又占有了武则天,这个原本是他老爹的女人。”

    “后来李治的孙子玄宗又霸占儿子的妻子为自己的妃子,造成纲理伦常混乱,终于惹的天怒人怨,上天终于降下惩罚,杀破狼三星应劫下凡,造成天下大乱,这就是造成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后来上天有派下天、地二皇来收拾残局。”

    赵匡胤好像听故事一样,还是一个他不敢相信的神话故事,这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天下大乱是这样来的。

    “本来这都是天机,是不能泄露的现在天皇已经归位,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的了,天皇的的使命已经完成,他就是为地皇做下准备,现在该是地皇出手的时候了。”那个老僧缓缓说道。

    “老僧今天就告诉你你就是天命的地皇,一个关键的人物,一个要为紫薇帝皇提供舞台的开国皇帝。庚申年之年地皇归位。”

    虽然不信这个人的话,但是赵匡胤还是牢牢记住了庚申之年地皇归位,现在已经是己未年年末了,明年就是庚申年了,难道要我在明年取代大周?

    “不过自己还有一个疑问,那么谁是天皇,谁是紫薇帝皇呢?”这也是赵匡胤最为关注的,今天他听到的实在是太震撼了。

    “哈哈,天皇遨游,地皇归位,紫薇在侧,龙啸九天,扫平群雄,帝皇保重,老衲去矣。”老和尚又一次不见了。

    “大师,大师”赵匡胤嘴里不断的喊着,始终不见老僧,自己却醒了过来。

    “爹,你怎么样?”赵旭连忙向前问道,原来赵匡胤现在已经回到了自己家里,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周围他的老母亲还有妻子和几个小妾都在。

    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到那个赵匡胤打开那幅画的时候,突然晕倒了,随后那幅画也是突然着火了,就连那间古老的僧房也是瞬间坍塌了,让人大感惊奇。

    那是真的吗,我那时候到底是做梦还是什么的,难道我真的是哪个什么地皇,注定要登上皇位吗?那这样我岂不是很对不起大哥柴荣吗?

    看看日头已经过了上午,赵匡胤起来准备吃点东西,恰好经过前院听到赵旭正在和府中下人的孩子正在讲故事,这个儿子每次讲故事都会出人意料。

    “从前呀有个富翁,他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只有一个嫡子,但是这个嫡子去却不误正业,吃喝嫖赌无所不沾,就是不学好,富翁很是担心自己死后,家业不能维持。”

    “不久富翁死了,毫无疑问的他的嫡子继承了家产,但是这个儿子真的是百无一用,每日都是混吃混喝,连家族的生意也是不理,不是不理而是没有能力去打理。

    那个帮他打理家业的管家把其他富翁生前安排好的帮助自己儿子的人才慢慢的都排挤走了,自己开始大肆的中饱私囊。

    很快他的家业一点点的被败坏光了,自己也流落到了街头被活活饿死了。”

    “所以说,守业更比创业难,所以创业并不是最难的,治理家业是最难的,稍有不慎就会将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赵匡胤站在那里嘴里不断喃喃道:

    “守业更比创业难。”

    一个普通的家业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个国家了,现在大周的情形不就是和这一模一样的吗?

    此时的范质和韩通这些人不就是和旭儿那个管家一样吗,我等还不是和那些被富翁留下来的人一样,既然如此我还不走另一条路呢?

    赵匡胤用力的我了一下手中的那个纸团,这是刚刚从宫中传来的消息。

    明日早朝他们就要对自己开刀了,这些人还真的是迫不及待了,现在已经是农历的十二月三十日了,今晚就是除夕之夜了,明天就有事新的一天了。

    大哥,柴荣我要对不起了,大周的统一天下的步伐不能停,所有的罪责我一人承担,等我死后再想你谢罪。

 ;。。。 ; ;
第八十章 朝堂出兵
    赵匡胤转身离去,他不知道在他离去后,赵旭就站在他的身后,看着他离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庚申年的大年初一,大家都来给皇帝拜年,新帝即位没有改年号,还是沿用的显德的年号。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拜年在中原地区自古就有,大臣们给皇帝的拜年仪式更加的隆重,伴有礼乐,随着欢庆的礼乐,大臣们给皇帝三跪九叩,然后皇帝还要赐给大臣们点心,以示恩宠。

    大臣们一番忙活都快上午了,大家不仅需要给皇帝拜年还要把这一年的规划大致说一下,总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就像现在的建设还有有一个几年计划或者是规划。

    大家都是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轮流在朝堂上说了一番,文臣关注的是民生和政局的稳定,武将呢,就是想要扩将拓土,文臣以范质为主,武将自不用说是以赵匡胤为主。

    等到范质讲完,赵匡胤就从武将的最前面走了出来,先向上首的太后和皇帝行了一礼,才禀奏道:

    “启奏皇上,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天下是时势所趋,更是先皇的遗愿,所以微臣提出来,是希望皇上太后还有大臣们能集思广益,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平定乱局。”

    龙椅上的小皇帝快走了一上午,早就不能耐烦了,让他一个八岁的孩子,做这么长时间也真难为他了,那还想着玩呢?

    赵匡胤看到这里,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不过他表现的并不明显,又接着说道:“不知道太后的懿旨是?”

    符太后哪里听到赵匡胤说什么了,她正忙着拉着小皇帝不让他乱动,小家伙现在正在想向龙椅下滑去。听到赵匡胤问她的意思,她哪里听到什么了,更加不会有什么想法了。

    她不懂,但是她记得自己的丈夫柴荣说过,内事有什么不懂可以问范质呀,于是她就端起架子:

    “范相有什么意见”

    坐在板凳上的范质立马涨了起来,微微行了一礼:

    “启禀太后,启禀皇上,老臣以为统一天下固然是先皇的遗愿,但是那是未来,未来的事情”范质说道这里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赵匡胤,他和赵匡胤关系还是不错的,柴荣当时就然他们共同辅助幼主统一天下。

    “未来的事情,作为未来朝廷的施政目标,或许等皇上长大些,亲征以后,再做决定。”

    年轻的太后听完这些,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范相说的对,先皇自从登基以来,连年征战,将士们都很辛苦,不如这几年大家休养生息,统一天下之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太后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统一的事情大家以后再说吧!大家都是闭嘴不言,但是赵匡胤的脸色却变了变。

    看来范质和太后他们老早的就商议好了,不会同意我的意见的,也罢我最后问你们一句

    “启禀太后,我朝虽然连年有战事,但是我等每战必胜,士气如虹,正可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加入让他们解甲归田,他们不修兵事,到那时候再让他们报效国家恐怕士气已经不如现在了,所以臣还是认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柴大哥,这是我给太后的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他们还是一意孤行的话,为了咱们的统一大业,我只能对不起大周了。

    这个时候太后、皇上和大臣们,并不知道赵匡胤在想些什么,听到赵匡胤这么说,太后又没有注意了,于是她又转向了韩通。

    韩通和赵匡胤都是站在武将的行列之内,韩通现在是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也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的二把手。

    韩通身长八尺,身材挺拔,按理说应该是一个伟男子,但是你看他的长相就不这样认为了。他长着一张黑脸,就连赵旭的护卫董玄烨也是比不上他。

    同时长着一双小眼睛,眯起来都看不到眼珠,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双眼珠似乎散发出精光。他就是和赵匡胤不和,处处都是喝赵匡胤作对。

    想想自己跟随太祖的时间和先帝的时间比赵匡胤还长,自己的资格比你赵匡胤还要老,但是赵匡胤混的比自己还要好,这让他心里极其不平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