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34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34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烦你了孙神医,匡义你去送孙神医,安排软轿送他回去。”赵弘殷对他的二儿子赵匡义说道。

    你会问他为什么对一个大夫怎么尊敬,在那个时代医疗水平极端的低下。

    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是很低,一个人能活到五六十岁已经是高寿了。

    最怕有个头疼发烧的,在现代真不算个病,可是那时候每次生病都是在鬼门关逛了一圈。

    所以这个时候大夫这一职业就受到了极大推崇,特别是医术高明的大夫更加的受人尊敬。

    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总有生病的时候吧,认识了一个好的大夫你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命。

    再说孙留命在汴京城名声显赫,布医施药,声名广布,就连皇家也是对他恭恭敬敬的。

    大家在孙留命离开后,进到了赵旭的房间,脸色苍白的赵旭躺在床上,但是呼吸已经平稳了,比之刚才不知道好了多少了。

    贺氏看着自己的儿子,眼泪又一次止不住的流了出来,杜老太太在旁边不停的安慰着她。

    赵弘殷看到赵旭这情况,想到孙留命临走时候的吩咐,让大家都出去,不要打扰他静修。

    赵匡胤出去就去了巡防营,他要去看看那几个被捕的刺客,就在火药爆炸的时候,那几个刺客也是受到了波及。

    也是受了伤,虽然伤不严重,但是身上有伤影响了他们的行动能力,当场被抓住了。

    此时的赵旭并没有清醒的迹象,可是他自己却是非常的清醒,他能清楚的看到“一切”。

    准确的说是看到了那令他重生的和氏璧,也就是始皇帝的传国玉玺。

    此时的和氏璧静静的漂浮在哪里,并且散发着柔和的绿色光芒,让赵旭感到一阵舒服。

    接着绿光突然射向了远方,在前方不远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投影,和氏璧就像一个现代化的投影仪。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被一群孩子打到在地,他没有求饶,眼中满是坚毅。

    他的母亲被一群士兵模样的人调戏,他去阻止被狠狠的揍了一顿,献血从他的嘴角流出。

    一天有一个道士来到这里,碰到他,大为惊奇,传授他武功,后来还递给他一块石头模样的东西。

    后来他坐在一辆华丽的车子上,周围的人都跪在地上大呼大王万岁。

    他依然面无表情,眼神依然是那么的坚毅,几个意图对他不轨的大臣,被他满门超斩。

    他说,凡是想我死的人,必先死。

    画面又一次变换,他挥军灭掉周围的国家,曾经那个侮辱过他的国家被他屠城。

    他依然说了一句,凡是想我死的人,必先死。他站在高处,俯视这片大地,意气风发。

    他改制称皇,一统天下。他就是秦始皇,千古第一大帝,嬴政。

    正在赵旭还在想看看,还有什么的时候,和氏璧,突然向他飞来,直接飞进他的脑海里。

    赵旭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感觉到意识模糊,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就发现他已经躺在了自己的房间内。

    ……

    赵旭醒来已经好多天了,可是他只能在床上躺着,不能下床行动,还好身体已经好多了,没有什么大碍了。

    不过他整个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或者看上去气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明白自己前日看到的正是和氏璧,就是那个令自己重生的和氏璧。

    按照之前秦始皇的说法,和氏璧已经和他融为一体了,但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感觉到和氏璧的存在。

    没有想到这次调整居然自己在此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还映射出嬴政的一些生活片段。

    偏偏这些片段还和记忆的融入到了一块,如果说之前始皇的记忆成了他记忆的一部分,那么这一段画面就是彻底的印入了他的灵魂。

    并且他所谓的皇极内功,在这个时候居然自己运行起来了,这可是以前自己怎么研究都是没有效果的。

    正是这所谓的皇极内功在迅速的修复着自己身体的创伤,特别是内伤。

    秦始皇说的对,这个皇极内功确实不是一般的东西,是一个保命的东西。但是却不能增加自己自身的攻击力。

    这一点就让赵旭比较郁闷了,但是反过来想想,能有个保命的东西也不错。

    赵旭这几天恢复的不错,就连孙留命对此都是大感不解,经过一番检查无果之后,归功到赵旭的身体好的缘故。

    期间高怀德带着高桂英也是来看看赵旭,高桂英一见面色苍白的赵旭,也没有了女儿家的害羞。

    直接扑进了赵旭的怀中,几乎再次将他弄成重伤,大姐我没死在火药之下,别被你这热情的拥抱给废了呀。

    赵旭疼的直咬牙,可是他没有说话,就这样一直静静的抱着高桂英。

    可能高桂英也是注意到了,自己可能太过于用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赵旭,见他没事他,才松了一口气。

    随后他照顾着赵旭吃药,还帮他活动一下他的胳臂腿呀之类的,全然没有一点害羞,赵旭大呼这时候的风气还是很开放的嘛!

    哪有后来说的那样严重,什么男女授受不亲?

    赵匡胤告诉他那几个刺客死在了牢里,不像是畏罪自杀的,但是还是有点眉目了。

    听到这里,赵旭的脑海里竟然响起了一句话:

    “想让我死者,必先死。”

 ;。。。 ; ;
第四十五章 饕香楼
    早在知道赵旭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赵匡胤就带人来到了巡防营的大牢。

    他要亲自审问这几个刺客,他要找出,是谁想谋害自己的儿子,自己现在就这么一个儿子。

    而且比自己年轻的时候还要有出息,现在年纪轻轻的就已经简在帝心,深受陛下的喜爱。

    你现在是要夺取我赵家的希望,你是要我痛失爱子,我管你是谁,我绝对不会放过你。

    气匆匆的赵匡胤带人去了,巡防营,巡防营的人是不敢拦住他的,谁都认识他。

    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给大家的印象太深刻了,除了他的儿子赵旭,最耀眼的就是他。

    所以大家对赵匡胤还是很熟悉的,很是恭敬的把赵匡胤请了进去。

    可是等赵匡胤说明来意的时候,巡防营的最高长官却支支吾吾的,原来那几个刺客就在刚才发现死在了牢里。

    赵旭听了赵匡胤一番诉说以后,心里却是怒气冲天,没想到还有人真想自己死。

    自己自问来到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得罪过谁,自己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在立功。

    凭借对历史的了解,知道后面赵匡胤会做皇帝,所以他没有过多的对历史做改动。

    自己现在努力的建立军功,在军中树立威望,为了就是在大宋立国之后,自己可以南征北讨。

    完成国家的一统,完成秦始皇的遗愿,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不曾和别人结怨。

    也就是前些时候教训了一番,一些坑爹的官二代,他们有刺杀我的动机,可是他们却没有那个实力。

    加上能进巡防营自如的人,绝对不是一般的人,看来暗中还是有人要自己的命。

    或者说是要对付自己的赵家,前世自己没有家人,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老人。

    现在自己有祖父母、父母。甚至还有未婚妻,自己已经有了一大家子人了。

    绝对不允许自己或家人出事,现在他已经清楚的感觉到,秦始皇那句想要我死者,比先死。

    从这一刻,这句话已经深深的印在了赵旭的脑海里,从这次起,赵旭还是那个赵旭。

    依然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但是这只是对自己人或者说对自己没有恶意的人。

    然而,让要妄图对付他的人,他是没有丝毫的留情,这一点也许是受到秦始皇的影响,也许是受这件事的影响。

    现在才是显德二年,距离赵匡胤发达还很早,他们虽然已经是禁军的高官了。

    但是这些东西。只要皇帝柴荣说一句话就可以全部的收回,到时候自己还不是一无所有。

    现在还需要自保,那就要自己有自己的实力,也许前世的他只是单纯的只注重阳谋,现在他是阳谋和阴谋齐全了。

    要建立自己的实力首先要找到自己最信赖的人,不然也不放心,利刃虽好,可以伤敌,但是也可以伤己。

    一时间还不能定夺,自己的两个侍卫虽然衷心,但是董镇海是个大老粗,刘擒虎的能力略显不足。

    两人经过这次对自己更加的是言听计从,两人虽然还是属于殿前司,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了自己的私人护卫了。

    但是这两个人只是一个武夫,其他的根本就不擅长,自己看来还要好好物色一下这方面的人才。

    自己现在躺在床上还能做些什么就是规划一下今后的事情,想一想以后的自己改怎样办。

    现在自己最重要的是赚钱,只有掌握了雄厚的财力才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此外自己还要掌握大量的消息,掌握汴京的消息走向,才能进一步的行动。

    还有自己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秘密的武装力量,这并不是说军队,蓄养军队可是造反。

    这就严重了,自己不可能去冒这个险,但是自己养几个侍卫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家里,大都有看家护院的,这点也是朝廷所允许的,自己一定决定了。

    在和那个苗训商议了一番,让他去办这个事情了,这些天苗训一直住在赵家。

    其实赵旭之所以如此信任的苗训还有另一层原因,最近几天他在回忆一些事情的时候,找到了苗训这个人的信息。

    据历史记载,苗训是河中人,宋初大臣。善天文占候术,就是会看天象。

    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苗训在陈桥驿中,炮制了日下有日的奇异现象,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后来这个苗训也做了官,但是官职并不高,按理说从龙之功功劳不会小了。‘

    但是这个苗训在后世也只是寥寥数语的记载,这可能和他自己的性格有关。

    河中也就是今山西永济,这也不是河南的人呀,可是跟在自己身边的苗训的老家却是南阳的人。

    赵旭又找来,苗训询问了一下他的事情,原来在在河中也是待了几年,也算的上是河中人,官籍上写的就是河中人。

    据苗训后来说,太子问他:“先生真心奉乌为主乎?”

    苗训回答的是:“先祖遗愿,天命所归,故不敢不从。”

    随后赵旭递给了他一份关于在汴京城开一家酒楼的想法,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赵旭在上面提到了一种叫火锅的东西,苗训大为不解,赵旭只是笑而不语,让他速速的找人尽快办理此事。

    其实赵旭所说的酒楼,和这个时代的酒楼并不一样,他将自己酒楼分为高、中、低三档。

    整个酒楼分为三层,最底层是最为普通的人吃饭的地方,和一般的酒楼无二。

    二层是一些富豪和一些低等的官员就餐吃饭的地方,三层就是一些顶级贵族和高官去的场所。

    当然三个地方的费用当然也是不一样的,最底层当然是花费很少的,即使是饭菜一样,那价格也是不一样。

    想想一碗阳春面,就是面条,上面滴一滴香油,撒上材料,成本不过一两元。

    你在普通的面摊上吃着一碗面。可能是五元,自己就觉得是不便宜了。

    可是如果你如果在五星级酒店,吃同样的一碗阳春面没有百元你想都不要想。

    为什么同样的一碗面,价格会差别如此之大呢,那是因为你吃的地方不同,你的身份不同。

    你吃的是面吗?不,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价钱高正明自己有身份。

    所以赵旭就把前世这一种差异化的策略,带到了这里,他不怕没有客人,他除了要经营和其他酒楼差不多的东西,他还要推出一个全新的东西。

    火锅,这个前世很火的东西。

    赵旭还是在前世的时候就十分喜欢火锅,特别是在大热天的时候,满头大汗,吃着麻辣火锅更是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