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鹿鼎记 >

第239章

鹿鼎记-第239章

小说: 鹿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挟着走向慈宁宫。归钟见到花园中的孔雀、白鹤,大感兴味。韦小宝指指点点,跟他谈个不

    休,只盼多挨得一刻好一刻。归二娘虽然不耐,但想儿子一生缠于苦疾,在这世上已活不到

    一时三刻,临死之前便让他稍畅心怀,也不忍阻他的兴头。远远望见慈宁宫中出来了一行

    人,抬着两顶轿子,归二娘一手拉着韦小宝,一手拉了儿子,闪在一座牡丹花坛之后。归辛

    树避在她身侧。这行人渐渐走近,韦小宝见当先一人是敬事房太监,后面两乘轿子一乘是皇

    太妃的,一乘是皇太后的,轿侧各有太监扶着轿杆,轿后太监举着黄罗大伞,跟着数十名太

    监宫女,还有十余名内班宿卫。本来太后在宫中来去并无侍卫跟随,想来皇帝得到自己报讯

    后加派了侍卫。他灵机一动,低声道:“小心!前面轿中就是鞑子皇帝,后面轿中是皇太

    后。”归氏夫妇见了这一行人的排场声势,又是从慈宁宫中出来,自然必是皇帝和太后,不

    由得都心跳加剧,两人齐向儿子瞧去,脸上露出温柔神色。归二娘低声道:“孩儿,前面轿

    中坐的就是皇帝,待他们走近,听我喝一声‘去!’咱三人就连人带轿,打他个稀巴烂!”

    归钟笑道:“好,这一下可好玩了!”眼见两乘轿子越走越近,韦小宝手心中出汗,耳听得

    那敬事房太监口中不断发出“吃!吃!吃!”之声,叫人回避。归二娘低喝一声:“去!”

    三人同时扑出。

    这三人去势好快,直如狂风骤至,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三人六掌,俱已击在第一乘轿

    子之上。归辛树和归二娘怕打不死皇帝,立即抽出腰间长剑,手起剑落,刹那间向轿中连刺

    了四五剑,每一剑拔出时,剑刃上都是鲜血淋漓,轿中人便有十条性命,也都已了帐。

    随从侍卫大惊,纷纷呼喝,抽出兵刃上前截拦。归二娘叫道:“得手了!”左手拉住儿

    子,径向北闯。归辛树长剑急舞,向前夺路。众侍卫哪里挡得住?眼见三人冲向寿康宫西侧

    的花径而去。众宫女太监惊呼叫嚷,乱成一团。四下里锣声响起,宫中千百扇门户纷纷紧闭

    上闩,内班宿卫、宫门侍卫严守各处要道通路。接着宫墙外内府三旗护军营、前锋营、骁骑

    营官兵个个弓上弦,刀出鞘,密密层层,严加把守。韦小宝见归家三人刺杀了皇太妃,便以

    为得手,径行逃走,心中大喜,当即从花坛后闪了出来,大声喝道:“大家不得慌乱,保护

    皇太后要紧!”

    众侍卫正乱得犹似没头苍蝇相似,突见韦小宝现身指挥,心中都是一定。韦小宝喝道:

    “大家围住皇太后御轿,若有刺客来犯,须得拚命挡住!”众侍卫齐声应道:“得令!”韦

    小宝从侍卫中抢过一把刀来,高高举起,大声道:“今日是咱们尽忠报国,为皇太后、皇太

    妃拚命的时候,管他来一千一万刺客,大伙儿也要保护太后圣驾!”众侍卫又齐应:“得

    令!”眼见侍卫副总管伯爵大人威风凛凛,指挥若定,忠心耿耿,视死如归,无不打从心底

    里佩服出来,均想:“他年纪虽小,毕竟高人一等!”十余名侍卫团团围定皇太后御轿。

    韦小宝又向众太监宫女呼喝:“你们乱些什么?快在外边围成一个圈子,保护太后,倘

    若刺客犯驾,好先砍了你们这些不值钱的脑袋。”众太监宫女心想自己的脑袋虽不值钱,胡

    乱给人砍了,倒也不大舍得,但见他执刀挥舞,神色威严,谁也不敢违抗,只得战战兢兢的

    在众侍卫外又围了个圈子,有几人已吓得屎尿齐流。韦小宝这才放下钢刀,走到皇太后御轿

    之前,说道:“奴才韦小宝救驾来迟,惊动了太后圣驾。恭请太后圣安,刺客已经杀退。”

    太后在轿中说道:“很好!”韦小宝伸手掀开轿帷一角,见太后脸色苍白,却满面笑容,连

    连点头,说道:“韦小宝,你很好,很好!又救了我一次。”韦小宝道:“太后万福圣安,

    奴才喜欢得紧。”轻轻放下轿帷。

    他回头指着两名侍卫,说道:“你们快去奏告皇上,太后圣躬平安,请皇上不必挂念。

    你们说奴才韦小宝恭请皇上圣安,众侍卫奋勇护驾,刺客已然杀退。”两名侍卫领命而去。

    忽听得太后低声叫道:“韦小宝!”韦小宝应道:“喳!奴才在。”太后低声问道:“前面

    轿里那两人死了?”韦小宝道:“两人?”太后道:“你去瞧瞧,小心在意。”韦小宝答应

    了,心中大奇:“怎么是两人?又为什么小心在意?”走到第一乘轿子之前,揭开轿帷,不

    由得“啊”的一声大叫,放下轿帷,倒退了几步,只觉双膝酸软,险些坐倒在地。

    轿中血肉模糊,果然死了两人!两人身上都有好几个剑创,兀自汩汩流血。一个是假太

    后毛东珠,另一个是矮矮胖胖的男子,五官已给掌力打得稀烂,但瞧这身形,赫然便是瘦头

    陀。两人相搂相抱而死。

    毛东珠死在轿中倒也不奇,她是韦小宝押到慈宁宫去呈交太后的,可是这瘦头陀却从何

    而来?这二人居然坐了皇太妃的轿子,由皇太后相陪,却要到哪里去?

    他定了定神,走到太后轿前,低声道:“启禀太后,那两人已经死了,死得一塌胡涂,

    死得不能再死了。”太后一笑,说道:“很好!咱们回慈宁宫。那乘轿子也抬了去,不许旁

    人启轿观看。”

    韦小宝答应了,传下令去,自己扶着太后御轿到了慈宁宫,打开轿帷,扶着太后出来。

    太后又向他一笑,说道:“你很好!”韦小宝报以一笑,心道:“我有什么好了?太后年纪

    虽然不小,相貌倒挺标致哪。”

    太后招招手,叫他随进寝殿,吩咐宫女太监都出去,要韦小宝关上了门。韦小宝心中怦

    怦而跳,不禁脸上红了起来,心道:“啊哟,乖乖不得了!太后不住赞我很好,莫非要我做

    老皇爷的替身?假太后有个师哥假扮宫女,又有个瘦头陀钻在她被窝里。这真太后如果要我

    也假扮宫女,钻进她被窝去,那便如何是好?”太后坐在床沿,出神半晌,说道:“这件事

    当真好险,又是全仗你出力。”韦小宝道:“奴才受太后和皇上的大恩,粉身碎骨也不能报

    答。”太后点了点头,说道:“你很忠心。皇上用了你,也是咱们的福气。”韦小宝道:

    “那是太后和皇上的恩典。奴才只知道尽忠为主子出力罢了。”心中只道:“玉皇大帝、观

    世音菩萨保佑,你可别叫我假扮宫女。”太后又是向他一笑,只笑得韦小宝心中直发毛,只

    听她道:“你打死的那两个反贼,去连人带轿一起用火烧了,不能泄漏半句言语。刚才在场

    的侍卫和宫女太监……”说到这里,沉吟不语。韦小宝道:“太后圣安。奴才有法子叫他们

    连屁也不敢放半个。”太后听他说话粗俗,微一皱眉,说道:“这件事你给我办得妥妥当当

    的,自有你的好处。”韦小宝请了个安,说道:“奴才用心去办,倘若有人漏出半点消息,

    太后砍奴才的脑袋好了。”太后道:“这样我就放心了。你去罢!”韦小宝大喜,磕头辞

    出。出得慈宁宫来,只见康熙的御轿正向这边而来,数百名宿卫前后左右拥卫,卫士比平日

    增了数倍,韦小宝避在道旁。康熙在轿中见到了他,叫道:“小桂子,你在这里等着。”韦

    小宝答应了,知道康熙是去向太后请安,苦苦思索:“瘦头陀怎么会躲在太妃的轿里?真是

    奇哉怪也!”

第四十三回 身作红云长傍日 心随碧草又迎风

    

    第四十三回身作红云长傍日心随碧草又迎风——

    康熙从慈宁宫出来。韦小宝跟着回养心殿,在殿外候传。过了良久,见前锋营统领阿济

    赤从殿中出来,韦小宝心道:“皇上定是调动前锋营,加紧严防刺客。”接着太监传韦小宝

    进见。康熙屏退侍卫、太监,命他关上了殿门。康熙蹙起了眉头,在殿上踱来踱去,显是心

    中有个难题,好生委决不下。韦小宝见状,心下惴惴。小皇帝年岁渐长,威势日盛,韦小宝

    每见到他一次,总觉亲昵之情减了一分,畏惧之心加了一分,再也不是当时互相扭打时那么

    肆无忌惮。过了一会,康熙说道:“小桂子,有一件事,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韦小宝

    道:“皇上聪明智慧,诸葛亮甘拜下风,想出来的主意,一定是高的。”康熙道:“这一回

    可连诸葛亮也没法子了。你有三件大功劳,我一件都没赏你。擒获毛东珠是第一件。说得蒙

    古、西蒙两路兵马归降,是第二件。刚才又派人击毙反贼,救了太后,那是第三件了。你年

    纪小小,已封了伯爵,我总不能封你为王哪!”说到这里,哈哈大笑。韦小宝才知道皇上跟

    自己开玩笑,喜道:“这几件事都托赖太后和皇上洪福,所有功劳都是皇上自己的。可惜皇

    上不能封自己的官,否则的话,皇上该当自己连升三级才是。”

    康熙又是一阵大笑,说道:“皇帝虽不能升自己的官,可是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皇帝

    爱给自己加尊号。有件甚么喜庆事,打个小小胜仗,就加几个尊号,虽然说是臣子恭请,其

    实还不是皇帝给自己脸上贴金。真正好皇帝这么自称自赞,已然颇为好笑,何况许多暴君昏

    君,也是圣仁文武、宪哲睿智甚么的一大串。皇帝越胡涂,头衔越长,当真恬不知耻。古来

    圣贤君主,还有强得过尧舜禹汤的么?可是尧就是尧,舜就是舜,后人心中崇仰,最多也不

    过称一声大舜、大禹。做皇帝的若有三分自知之明,也不会尊号加到几十字那么长了。”韦

    小宝道:“原来鸟生鱼汤是不加自己尊号的。皇上是鸟生鱼汤,自然也不加了。不过照奴才

    看来,打平吴三桂之后,皇上倘若不加几个头衔风光风光,未免太也吃亏。”康熙笑道:

    “吃甚么亏?”韦小宝道:“打平吴三桂之后,皇上大封功臣,犒赏三军,大家都要升官发

    财。皇上自己非但升不了官,反而要大开库房,黄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一箱箱搬出

    去花差花差,岂不大大破财?”康熙笑道:“你就是没学问,没出息。扫除吴逆,天下太

    平,百姓安居乐业,那就是你主子的升官发财。”韦小宝道:“原来如此。”康熙道:“不

    过荡平吴逆之后,群臣一定是要上尊号的。这些马屁大王,有事的时候不能为朕出力分忧,

    一待大功告成,他们就来捡现成便宜,大拍马屁了。”韦小宝道:“皇上事事有先见之明。

    咱们那时候静静的瞧着,那几个官儿请皇上加尊号,谁就是马屁大王。”康熙笑道:“对!

    那时候老子踢***狗屁股。”君臣相对大笑。

    果然不出康熙所料,吴三桂平后,群臣便上尊号,歌功颂德,大拍马屁。康熙下谕道:

    “贼虽已平,疮痍未复,君臣宜加修省,恤兵养民,布宣德化,务以廉洁为本,共致太平。

    若遂以为功德,崇上尊称,滥邀恩赏,实可耻也。”这已说得十分严峻,但群臣兀自不悟,

    以为康熙不过假意推辞,又再请上尊号。康熙颁谕:“朕自幼读书,觉古人君行事,始终一

    辙者甚少,尝以为戒。惟恐几务或旷,鲜有克终,宵衣旰食,祁寒盛暑,不敢少间。偶有违

    和,亦勉出听断。中夜有几宜奏报,披衣而起,总为天下生灵之计。今更鲜洁清之效,民无

    康阜之麻,君臣之间,全无功绩可纪。倘复上朕尊号,加尔等官秩,则徒有负愧,何尊荣之

    有?”群臣拍马屁拍在马脚上,闹得灰头土脸,这才不敢再请。此是后话,按下不表。康熙

    笑道:“皇帝自己加尊号,那是多得很的,不算希奇。明朝有个正德皇帝,那才叫奇了。”

    韦小宝道:“这个皇帝,奴才见过他好几次。”康熙奇道:“你见过他好几次?做梦么?”

    韦小宝道:“不是。奴才在戏台上见过的。有一出戏叫做《梅龙镇》,正德皇帝游江南,在

    梅龙镇上见到一个卖酒姑娘李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