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鹿鼎记 >

第163章

鹿鼎记-第163章

小说: 鹿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镶黄上三旗的兵马是天子自将,但田地财物,仍分属三旗旗主管领。正黄旗的经书,父

    皇一直放在身边,带了去五台山,后来命你拿回来赐给我。镶白旗旗主因事获罪,镶白旗的

    经书没入宫中,父皇赐了给端敬皇后。”韦小宝心道:“老皇爷宠爱端敬皇后,最好的东西

    自然要赐给她。要是换作我,八部经书一古脑儿没入宫中,全都赐了给他。”康熙续道:

    “老婊子害死了端敬皇后,自然也就占了她的经书。鳌拜是镶黄旗旗主。那日派你去抄鳌拜

    的家,老婊子要你打两部经书,一部便是镶黄旗的,另一部是正白旗的。”韦小宝道:

    “是。早知老婊子这样坏,奴才便回老婊子说找不到,将经书悄悄献给皇上。”康熙笑道:

    “那时咱们既不知老婊子是假太后,又不知这四十二章经中有这等重大干系,你如这样胡

    闹,我非……打你屁股不可。”韦小宝道:“是,是。”心道:“打打屁股就算了吗?那你

    也甭客气啦!”问道:“另外那部正白旗的,不知鳌拜是哪里来的?”康熙道:“他害死了

    正白旗旗主苏克萨哈,将家产、财物,连经书一起占去。哼,这逆贼死有余辜。”韦小宝

    道:“是。这样一来,老婊子手里有了三部经书啦。”

    康熙道:“岂止三部?她又派御前侍卫副总管瑞栋,去跟镶红旗旗主和察博为难。当时

    我不知什么缘故,和察博这家伙一向跟鳌拜勾结,我也不去理会。现下想来,自然是去取他

    的赐经。瑞栋又莫名其妙的失了踪,定是给老婊子杀了灭口。”韦小宝忙道:“是,是。皇

    上料事如神。”心道:“你认定瑞栋是给老婊子杀的,我又赞过你料事如神,那就已敲钉转

    脚。日后你就算知道瑞栋是我杀的,也已不能转口,再来向我查问了。否则的话,你就承认

    自己不是料事如神。身为皇上,岂可料事不如神而如鬼?”

    康熙道:“如果我所料不错……”韦小宝忙道:“决计不错。”康熙道:“……老婊子

    手中已有了四部经书。可是有一件事奇怪得很,父皇赐我的那部正黄旗经书,我一直放在上

    书房桌上,却忽然不见了。你想又有谁这么大胆,竟敢到上书房来偷盗物事?”韦小宝道:

    “能出入上书房,又能胆敢擅自拿书的,只有……只有……”康熙道:“建宁公主!”韦小

    宝不敢接口,心道:“这次你是真的料事如神。”康熙道:“老婊子派女儿来偷了我这部经

    书,这一来,她手里已有五部了。”

    韦小宝道:“咱们快去慈宁宫搜查。老婊子光着身子逃出宫去,什么也没带。”心中怦

    怦而跳:“此刻皇上如到我屋中一查,小桂子便有一百个脑袋,也都砍了。”康熙摇头道:

    “我早细细搜过了,什么也查不到。只查到一套僧袍,老婊子那个相好,原来是个和尚。哈

    哈,哈哈!”韦小宝跟着大笑,笑得两声,觉得甚为无礼,忙忍住了笑。康熙仍放声大笑,

    说道:“不过那矮冬瓜抱着老婊子逃走之时,我瞧到他留着一头长发,这倒奇了。多半他也

    是假扮宫女,头发是假的。这家伙又矮又胖,老婊子什么汉子不好偷,却去找这样个矮冬

    瓜。”韦小宝笑道:“这矮冬瓜武功很高。相貌英俊的,未必有本事偷进宫来。上次那个假

    宫女,也就丑得很。”康熙笑道:“那也说得是。”顿了一顿,续道:“另外三部经书,公

    别在正经旗、正蓝旗、镶蓝旗三旗手中。正红旗的旗主目下是康亲王,我已命他将经书献上

    来。”

    韦小宝心想:“康亲王那部经书,那天晚上已给人偷了去,此刻在我手中。康亲王怎么

    还献得出?这一下老康可要大糟而特糟了。”康熙又道:“正蓝旗旗主富登年岁尚轻,我刚

    才问过他。他说上一任的旗主嘉坤在攻打云南时阵亡,一切后事都是吴三桂给料理的。吴三

    桂交到他手里的,只是一颗印信,几面军旗,还有几万两银子,此外什么都没有了。”韦小

    宝道:“这部经书定是吴三桂吞没了。”康熙道:“是啊。因此你到了吴三桂府中,仔细打

    听这件事,想法子把经书取了出来,吴三桂这厮老奸巨滑,千万不能让他得知内情。”韦小

    宝道:“是,奴才随机应变,设法骗他出来。”

    康熙皱起眉头,在书房中踱来踱去,说道:“镶蓝旗旗主鄂硕克哈是个大胡涂蛋,我要

    他呈缴经书,他竟说好几年前就不见了。我派侍卫到他家搜查,一无踪迹,我已将他下在天

    牢,叫人好好拷问,到底是当真给人盗去了,还是他隐匿不肯上缴。”韦小宝道:“就怕也

    是老婊子派人去弄了来,也不知是明抢还是暗偷。”心想:“这可不是冤枉老婊子,明抢暗

    偷之人,多半便是那矮冬瓜。”又道:“倘若也是老婊子得了去,这六部经书又到了何

    处?”随即微感懊悔:“我这问话可说错了,自己太也吃亏。我说老婊子得了六部经书,得

    了门部经书的其实是韦小宝。这么一来,我岂不成了老婊子?”康熙道:“老婊子到底是什

    么来历,此刻毫无线索可寻。她干此大事,必有同谋之人。她得到经书之后,必已陆续偷运

    出宫,要将这六部经书尽数追回,那就难得很了。好在太后言道,要寻找大清龙脉的所在,

    必须八部经书一齐到手,就算得了七部,只要少了一部,也是无用。咱们只须把康亲王和吴

    三桂手中的两部经书拿来毁了,那就太平无事。咱们又不是去寻龙脉,只消不让人得知,那

    就得了。不过失了父皇所赐的经书,倘若从此寻不回来,我实是不孝。哼,建宁公主这

    小……小……”康熙这一声骂不出口,韦小宝肚里给他补足:“小婊子!”

    这时康熙心中所想到的,是顺治在五台山金阁寺僧房中嘱咐他的话:“儿啊,你精明能

    干,爱护百姓,做皇帝是比我强得多了。那八部‘四十二章经’中所藏地图,是一个极大藏

    宝库的所在。当年我八旗兵进关,在中原各地掳掠所得的金银财宝,都是藏在这宝库之中。

    宝库是八旗公有,因此地图要分为八份,分付八旗,以免为一朴诶吞。关内汉人比咱们满洲

    人多过百倍,倘若一齐起来造反,咱们万万压制不住,那时就当退回关外,开了宝库,八旗

    平分,今后数年也就不愁温饱。”康熙当时便想起了父皇要韦小宝带回来的话:“天下事须

    当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能给中原苍生造福,那是最好。倘若天下百姓都要咱们走,那么咱

    们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听顺治又说:“我满清唾手而得天下,实是天意,这中间当真

    十分侥幸。咱们不可存着久居中原之后,可别弄得满洲人尽数覆灭于关内,匹马不得出

    关。”康熙口中唯唯称是,心中却大不以为然:“我大清在在原的大业越来越稳,今后须当

    开疆拓土,建万世不拔之基,又何必留什么退步?一留退步,只有糟糕。父亲出了家,心情

    恬退,与世无争,才这样想。”果然听得父亲接下去道:“不过当年摄政王吩咐各旗旗主:

    关外存有大宝藏之事,万万不能泄露,否则满洲公兵将心知尚有退步,遇上汉人造反,大家

    不肯拚死相斗,那就大事去矣。因此八旗旗主传交经书给后人之时,只能说经中所藏秘密,

    关及满清的龙脉,龙脉一被人掘断,满洲人那就人人死无葬身之地。一来使得八旗后人不敢

    忽起贪心,偷偷去掘宝藏;二来如知有人前去掘宝,八旗便群起而攻,竭力阻止。只有一国

    之主,才能得知真正秘密。”康熙回思当日的言语,心中又一次想到:“摄政王雄才大略,

    所见极是。”向韦小宝瞧了一眼,心道:“小桂子虽然忠心,却也只能跟他说龙脉,不能说

    宝库。这小子日后年纪大了,怎保得定他不起贪心。太后昨逃谠我说,父皇当年决意出家之

    时,将这大秘密告知了太后,要她等我年长之后转告,太后所以忍辱偷生,正是为了这件大

    事。她可不知我已到了五台山去见到了父皇,也幸而如此,太后没给老婊子害死。”

    韦小宝见康熙来回踱步思索,突然心念一动,说道:“皇上,倘若老婊子是吴三桂派进

    宫来的,他……他手里就有七部经书。”康熙一惊,心想此事倒是大有可能,叫道:“传尚

    衣监!”

    过了一会,一名老太监走进书房磕头,乃是尚衣监的总管太监。康熙问道:“查明白了

    吗?”那太监道:“回皇上:奴才已仔细查过,这件僧袍的衣料,是北京城里织造的。”康

    熙嗯了一声。韦小宝这才明白:“原来皇上要查那矮冬瓜的来历。衣料是京里织造,就查不

    到什么了。”那太监又道:“不过那套男子内衣内裤,是辽东的茧绸,出于锦州一带。”康

    熙脸上现出喜色,点点头道:“下去罢。”那太监磕头退出。康熙道:“只怕你料得对了,

    这矮冬瓜说不定跟吴三桂有些瓜葛。”韦小宝道:“奴才可不明白了。”康熙道:“吴三桂

    以前镇守山海关,锦州是他的管辖地。这矮冬瓜或许是他的旧部。”韦小宝喜道:“正是,

    皇上英明,所料定然不错。”康熙沉吟道:“倘若老婊子逃回云南,你此行可多一分危险。

    你多带侍卫,再领三千骁骑营军士去。”韦小宝道:“是,皇上放心。最好奴才能将老婊子

    和矮冬瓜都抓了来,千刀万剐,好给太后出这口气。”

    康熙拍拍韦小宝的肩膀,微笑道:“你如能再立此大功,给太后出了这口气,嘿嘿,你

    年纪太小,官儿太大,我倒有些为难了。不过咱们小皇帝、小大臣,一块儿干些大事出来,

    让那批老官儿吓得目瞪口呆,倒也有趣得紧。”韦小宝道:“皇上年纪虽小,英明远见,早

    已叫那批老东西打从心眼儿里佩服出来。待您再料理了吴三桂,那更是前无来者,后无古

    人。”康熙哈哈大笑,说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这家伙聪明伶俐,就是不

    学无术,不肯读书。”韦小宝笑道:“是,是。奴才几时有空,得好好读他几天书。”

    其实韦小宝粗鄙无文,康熙反而欢喜,他身边文学侍从的臣子要多少有多少,整日价云

    子曰听得多了,和韦小宝说些市井俗语,颇感畅快。

    韦小宝辞了出来,刚出书房,便有一名侍卫迎上来,请了个安,低声道:“韦副总管,

    康亲王想见您,不知韦副总管有没有空?”韦小宝问道:“王爷在哪里?”那侍卫道:“王

    爷在侍卫房等候回音。”韦小宝道:“亲自来了?”那侍卫道:“是,是。他说想请韦副总

    管去喝酒听戏,就是担心皇上有要紧大事差韦副总管去办,您老人家分不国身。”韦小宝笑

    道:“***,我是什么老人家了?”来到侍卫房中,只见康亲王一手拿着茶碗,坐着呆呆

    出神,眉头皱起,深有忧色。他一见韦小宝进来,忙放下茶碗,抢上来拉住他手,说道:

    “兄弟,多日不见,可想杀我了。”韦小宝明知他为了失却经书这事有求于已,但见他如此

    亲热,也自欢喜,说道:“王爷有事,派人吩咐一声就行了,赏酒赏饭,卑职还不巴巴的赶

    来么?你这样给面子,却自己来找我。”康亲王道:“我家里已预备了戏班子,就怕兄弟没

    空。这会儿能过去坐坐吗?”韦小宝笑道:“好啊,王爷赏饭,只要不是皇上吩咐我去办什

    么急事,就是我亲生老子死了,卑职也要先扰了王爷这顿饭再说。”

    两人携手出宫,乘马来来王府。康亲王隆重款待,极尽礼数,这一次却无外客。饭罢,

    康亲王邀他到书房之中,说些闲话,赞他代皇上在少林寺出家,积下无数功德善果,又赞他

    年纪轻轻,竟已做到御前侍卫总管、骁骑营都统,前程实是不可限量。韦小宝谦逊一番,说

    以后全仗王爷提携栽培。康亲王叹了一口气,说道:“兄弟,你我是自己人,什么都不用瞒

    你,做老哥的眼前大祸临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