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鹿鼎记 >

第131章

鹿鼎记-第131章

小说: 鹿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禁大喜:“这几日我正愁,老婆的门派不知道,姓名不知道,她背夫私逃,却上哪里找去?

    现今知道她们跟这蒙古王子是一伙,很好,很好,那便走不脱了。”

    晦聪也认了出来,说道:“原来这位便是那日来到敝寺伤人的姑娘,另有一位姑娘,确

    曾在敝寺疗伤,不是随著姑娘一起去了吗?”

    那女郎怒道:“后来我师妹给这小和尚捉进你庙里来了,这个老和尚便是帮手,是他将

    我师打倒的的。”说著指著澄观。

    韦小宝大惊,心道:“啊哟,不好,澄观老和尚不会撒谎,这件事可要穿了,那便如何

    是好?”一时无计。

    那女郎手指澄观,大声道:“老和尚,你说,你说,有没这回事?”

    澄观合十道:“令师妹女施主到了何处,还请赐告。我师叔中了她所下的剧毒,只有她

    本人才有解药。女施主大慈大悲,请你赶快去求求令师妹,赐予解药。虽然晦明师叔智慧深

    湛,勘破生死,对这事漫不在乎,所谓生死即涅磐,涅磐即生死,不过……唉……”

    他颠三倒四的说了一大串,旁人虽然不能尽晓,但也都知道那女郎不在寺中,而且韦小

    宝被她下毒,正要找他拿解药解毒,否则性命难保。众人见他形貌质朴,这番话说得极是诚

    恳,谁都相信不是假话,又想:“就算寺中当真窝藏妇女,而住持又让人搜查,少林寺百房

    千舍,一时三刻却哪里搜得出来?当真要搜,多半徒然自讨没趣。”

    那女郎却尖声道:“我师妹明明是给你们掳进寺去的,只怕已给你们害死了。你们这些

    恶和尚伤天害理,毁□灭迹,自然搜不到了。”说到后来,又气又急,声音中已带呜□。

    葛尔丹点头道:“此话甚是。这个……这个小和尚不是好人。”

    那女郎指著韦小宝骂道:“你这坏人,那天……那天在妓院里和那许多坏女人鬼混,又

    见到我师妹生得美貌,心里便转歹主意,一定是我师妹不肯……不肯从你,你就将她杀了。

    你妓院都去,还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晦聪一听,微微一笑,心想哪有此事。澄观更不知妓院是什么东西,还道是类似少林寺

    戒律院、达摩院、菩提院的所在,心道:“师叔勇猛精进,勤行善法,这是六波罗蜜中的

    『精进波罗蜜『,在妓院中修行,那也很好啊!”

    韦小宝心中却是大急,生怕他一五一十,将自己在胡闹都抖了出来。

    忽然马总兵身后走出一人,抱拳说道:“姑娘,小人知道这位小禅师戒律精严,绝无涉

    足妓院之事,只怕是传闻所误。”

    韦小宝一见之下,登时大喜,原来此人便是在北京会过面的杨溢之。他当日卫护吴应熊

    前往北京,想来吴应熊已回云南,这一趟随著马总兵到河南,他一直低下了头,站在旁人身

    后,是以没认他出来。

    那女郎怒道:“你又怎么知道?难道你认得他吗?”

    杨溢之神态恭敬,说道:“小人认得这位小禅师,我们世子也认得他。这位小禅师于我

    王府有极大恩惠,他出家之前,本是皇宫中的一位公公。因此去妓院什么的,又是什么强逼

    令师妹,决非事实,请姑娘明鉴。”

    众人一听,都“哦”的一声,均想:“如果他本是太监,自然不会去嫖妓,更不会强抢

    女子,藏入寺中。”

    那女郎见了众人神色,知道大家已不信自己的话,更是恼怒,尖声道:“你怎么知道他

    是太监?他如是太监,怎会说要娶……娶我师妹做……做老婆?但小和尚风言风语,这老和

    尚也是油嘴滑舌,爱计讨人便宜。”说著手指澄观。

    众人见澄观年逾八旬,一副呆头呆脑的模样,适才听他说话结结巴巴,辞不达意,普天

    下要找一个比他更不油嘴滑舌之人,只怕十分为难。这一来,对那女郎的话更加不信了,都

    觉今日贸然听了她异想天开的一面之辞,来到少林寺出丑,颇为后悔。

    杨溢之道:“姑娘,你不知这位小禅师出家之前,大大有名,乃是手诛大奸臣鳌拜的桂

    公公。我们王爷受奸人诬谄,险遭不白之冤,全仗这位小禅师在皇上面前一力分辩,大恩大

    德,至今未报。”

    众人都曾听过杀鳌拜的小桂子之名,知他是康熙所宠的一个小太监,不由得“哦”了一

    声,脸上显露惊佩之色。

    韦小宝笑道:“杨兄,多时不见,你们世子好?从前的一些小事,你老是挂在嘴上干什

    么?”

    杨溢之跟随著马总兵上少室山来,除了平西王诸人之外,葛尔丹和昌齐喇嘛那伙人都不

    知他姓名,听得韦小宝称他为“杨兄”,两人自是素识无疑。只听杨溢之道:“禅师慈悲为

    怀,与人为善,说道小事一件,我们王爷却是感激无已。虽然皇上圣明,是非黑白,最终能

    辨明,可是若非禅师及早代为言明真相,这中间的波折,可也难说得很了。”

    韦小宝笑道:“好说,好说。你们王爷太也客气了。”心下却想:“我恨不得扳倒了你

    们这个汉奸王爷,只是皇上圣明,自己查知了真相,我这个顺水人情想不做也不可得。总算

    当日结下了善缘,今天居然是这人来给我解围。”

    葛尔丹上上下下的向他打量,说道:“原来你就是杀死鳌拜的小太监。我在蒙古,也曾

    听到过你的名头。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那么你的武功,并不是在少林寺中学的了。”

    韦小宝笑道:“我的武功差劲之极,说来不值不笑。教过我武功的人倒是不少,这位杨

    大哥,就曾教过我一招『横扫千军』,一招『高山流水』。”说著站起身来,将这两招随手

    比划。他没使半分内劲,旁人瞧不出高下,但招式确是『沐家拳』无疑。

    杨溢之道:“全仗禅师将这两招演给皇帝上看了,才辨明我们王爷为仇家诬谄的冤

    屈。”

    那女郎脸色不如先前气恼,道:“杨大哥,这小……这人当真本来是太监?当真于平西

    王府有恩?”杨溢之道:“正是。此事北京知道的人甚多。”

    那女郎微一沉吟,问韦小宝道:“那么你跟我们姊妹……这样……这样开玩笑,是不是

    另有用意?”韦小宝道:“玩笑是没有开,用意当然是有的。”心道:“我的用意要娶你妹

    子做老婆,不过这里人多,说不出口。”那女郎问道:“什么用意?”韦小宝微微一笑,并

    不答复。众人均想:“他既别有用意,当然不便当众揭露。”

    昌齐站起身来,合十说道:“方丈大师,晦明禅师,我们来得鲁莽,得罪莫怪,这就告

    辞了。”晦聪合十还礼,说道:“佳客远来,请用了素斋去。不过这位女施主……”他想你

    乔装男人,混时寺来,不加追究,也就是了,再你吃斋,未免不合寺规。昌齐笑道:“多

    谢,多谢!免得方丈师兄为难,这餐斋饭,大家都不吃了罢。”

    当下众人告辞出来,方丈和韦小宝、澄观等送到山门口。

    忽听得马蹄声响,十余骑急驰而来。驰到近处,见马上乘客穿的都是御前侍卫服色,共

    是一十六人。没到寺前,十六人便都翻身下马,列队走近,当先二人正是张康年和赵齐贤。

    张康年一见韦小宝,大声道:“都……都……大人,你老人家好!”他本想叫“都统大

    人”,但见他身穿僧袍,这一句称呼只好含糊过去。当下十六人齐向他拜了下去。

    韦小宝大喜,说道:“各位请起,不必多礼。我天天在等你们。”

    葛尔丹等见这十六人都是品级不低的御前侍卫,对韦小宝却如此恭敬,均想:“这小和

    尚果然有些来历。”清制总兵是正二品官,一等侍卫是正三品,二等侍卫正四品。张康年等

    官阶虽较总兵为低,但他们是皇帝侍卫,对外省武官并不瞧在眼里,只对马总兵微一点头招

    呼,便向韦小宝大献殷勤。

    葛尔丹见这些御前侍卫著力奉承韦小宝,对旁人视若无睹,心中有气,哼了一声,道:

    “走罢,我可看不惯这等样子。”一行人向晦聪放丈一拱手,下山而去。

    韦小玉邀众侍卫入寺。张康年和他并肩而行,低声道:“皇上有蜜旨。”韦小宝点了点

    头。

    到得大雄宝殿,张康年取出圣旨宣读,却只是向句官样文章,皇帝赐了五千两银子给少

    林寺,修建僧舍,重修佛像金身,又册封韦小宝为“辅国奉圣禅师”。晦聪和韦小宝叩头拜

    谢。张康年道:“皇上吩咐,要辅国奉圣禅师克日启程,前往五台山。”这事早在韦小宝意

    料之中,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奉过茶后,韦小宝邀过张康年、赵齐贤二人到自己禅房中叙话。张康年从怀中取出一道

    密旨,双手奉上,说道:“皇上另有旨意。”

    韦小宝跪下磕头,双手接过,见是人漆印密封了的,寻思:“不知皇上有什么吩咐。圣

    旨上写的字,他认得我,我不认得他。既是密旨,可不能让张赵他们得知,还是去请教方丈

    师兄为是。他决不能泄汇漏了机密。”

    于是拿了密旨,来到晦聪的禅房,说道:“方丈师兄,皇上有一道密旨给我,要请你指

    点。”拆开密旨封套,见里面折著一大张宣纸,摊著开来,画著四幅图画。

    第一幅画著五座山峰,韦小宝认得便是五台山。以南台顶之北画著一座庙宇,写著“清

    凉寺”三字。他曾在清凉寺多日,这三个字倒有点面熟,写在别处,他是决计不识的,写在

    庙上,便算是遇上了熟人了。

    第二幅是一个小和尚走进庙宇,庙额上写的也是“清凉寺”三字。小和尚身后跟著一群

    僧侣,众僧头顶写著“少林寺和尚”五字。前面三字,韦小宝也识得,“和尚”两字虽然不

    识,却也猜得到。

    第三幅画的是大雄宝殿,一个小和尚居中而坐,嬉皮笑脸,面目宛然便是韦小宝,但身

    披大红袈裟,穿了方丈的法衣,旁边有许多僧人侍立。韦小宝瞧著画中的小和尚和自己实在

    相像,越著越觉有趣,不觉笑了出来。

    第四幅画中这小和尚跪在地下,侍奉一个中年僧人。这僧人相貌清,正是出家后法名行

    痴的顺治皇帝。

    除了四幅图画处,密旨中更无其他文字。原来康熙雅擅丹青,知道韦小宝识字有限,便

    画图下旨。这四幅图画说得再也明白不过,是要他到清凉寺去做住持,侍奉老皇帝。

    韦小宝先觉有趣,随即喜悦之情消减,暗暗叫苦:“做做小和尚也还罢了,又要去做老

    和尚,那可糟糕之至了。”

    晦聪微笑道:“恭喜师弟,皇上派你去住持清凉寺。清凉寺乃庄严古刹,建于北魏教文

    帝时,比少林寺尤早。师弟出主大寺,必可宏宣佛法,普渡众生,昌大我教。”韦小宝摇头

    苦笑,说道:“这住持我是做不来的,一定搞得笑话百出,一塌胡涂。”晦聪道:“圣旨中

    画明要师弟带领一群本寺僧侣,随同前往。师弟可自行挑选。大家既是你相熟的晚辈,自当

    尽心辅佐,决无疏虞,师弟大可放心。”

    韦小宝呆了半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皇帝思虑周详,当时派自己来少林寺出家,早

    就安排下了今日之事。让自己在少林寺住了半年有余,得与群僧相熟,以便挑选合意僧侣,

    同赴清冰寺。老皇帝既已出家,决不愿由侍卫官兵保卫,说不定竟然来个不别而行,从此再

    也找不到他。少林僧武功卓绝,由自己率领了保护皇帝,比之侍卫官兵是稳妥得多了。

    何况此事乃天大机密,皇帝倘若派遣侍卫官兵,去保卫五台山的一个和尚,必定沸沸扬

    扬,传得举世皆知。众侍卫中也必有识得老皇帝的。由一个少林僧入主清凉寺,却十分寻

    常,以前清凉寺的住持澄光,本就是少林寺的十八罗汉之一。又想:“倘若小皇帝起初就命

    我去清凉寺出家,仍然太过引人注目,到少林寺来转得一转,就不会有人起疑心了。”想到

    此处,对康熙的布置不由得大地钦佩。

    当下回去禅房,取出六千两银两,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