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寻巴记 >

第42章

寻巴记-第42章

小说: 寻巴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险,但也最为神奇,就是准备一套潜水设备,进入龙桥暗湖,从上次跌落的位置吸入水道,依然从高高的龙嘴中吐出来,由于有专业的减压衣和氧气瓶支持,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但这样下去就没有秘密可言,直接和祭司面对面。

    但是,我真的不愿意再次进入绝谷,倒不是有多么害怕祭司,而是不想再去打扰他们,不管绝谷的内斗有多么激烈,体制有什么问题,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犯不着我去操心。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部落,能够侥幸保留至今,对这个世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多少不合理都是可以理解的,因而也是合理的。

    这样看来,我上次听从巴王的劝告,做出离开依噶的决定也基本是正确的,避免了巴国内部的一次大流血,相当于也保护了这个活化石。

    至于说体内的蛊毒,就随它去发展,神婆不是给我施放了一只鳌蛊吗,多少能够与体内蛊毒抗衡一下,再好好研习气功,应该比巴王的情况好很多。即或英年早亡,经历了这么丰富的人生体验也值了。

    想到这里,心情平复下来,闭目打坐,神定气闲。

    深夜,唐婉丽嗨皮回来,一脸红晕,又要缠绵。我想起神婆的话,努力拒绝她的诱惑,唐婉丽却不干休,使劲扒拉我的衣服,弄得我气血翻腾,不得已敷衍一番……

    回重庆的路上,唐婉丽一直有些不高兴,大概是昨晚没有玩痛快。我也不想搭理她,心系着罕宝他们,就这么闷闷的开了好长段路,唐婉丽终于说话了:“老公,你昨天怎么了?怪怪的?”

    “没有怎么的,你又发神经了。”我反咬她一口。

    “你才发神经,从神婆家出来就不对头了,是不是她给你施了什么妖法?”唐婉丽嘟噜着嘴,满脸不高兴。

    “你才被施了妖法,神经兮兮的。”我觉得唐婉丽有点无理取闹。

    “还怕没有,从神婆家出来,脸色就不对头,回去的路上也一声不吭,像别人欠他三百两似的。”唐婉丽继续发飙。

    “我听你们唱歌来,有什么必要说话。”我继续反驳。

    “那晚上唱歌你又不去,以前只要我唱歌,你必定要参加的。”唐婉丽步步紧逼。

    “人家要整理资料嘛。”我无力的反驳。

    “有啥好整理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看你真的是走火入魔了。”唐婉丽不依不饶。

    “你真是无理取闹。”我有点冒火了。

    “你才无理取闹,好好的一个人,忽然就……还有昨天晚上,也完全不在状态,感觉像换了一个人。”唐婉丽一发而不可收。

    “你少说两句没有人当你不存在。”我真的毛了。

    “不说就不说,我明天就去带团,懒得再见你。”唐婉丽也来了气,真的一句话不说了。

    中午在服务站休息吃饭,唐婉丽也不下车,也不吃东西。好不容易熬到重庆,回到家里,一声不吭就开始收拾行李,拦都拦不住,只能眼睁睁看她冲出门,愤愤地去了。

    我心系着罕宝,也顾不得唐婉丽,就去敲罕宝的门,可是敲了半天,都没有回应。心想可能是怕遇到生人不敢开门,只得掏出钥匙开门进屋,却没见着一个人在屋内,心中便有气,说好了千万不要出门,怎么也那么不听话。

    待进到里屋,便感觉有些不对劲儿。给他们的衣服,被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床上,一万块钱也分文没用,依然放在书桌上,钱下面压着一张纸,上面画着图画和写着一些稀奇古怪的文字,从图文来猜测,他们可能是打算回到绝谷去,因图画的中心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峡谷,手掌符号指示着行进的方位,告诉我他们要去的地方。

    纸的右下角是鸟虫篆体“罕宝”两个字和两只握住的手掌。

    ——罕宝走了,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该死的,他们没有身份证,没有钱,怎么回到绝谷,千辛万苦的出来了,又为什么急于回去?

    这个罕宝,古代的“官二代”,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倔强任性得多。我本来对他们有很多设想和安排,甚至希望有一天与他们一同返回绝谷,对古巴国来一次现代化的改革,可是他们这一走,我的整个计划落空。

    现在怎么办?没有罕宝他们同行,我攀岩进入绝谷的难度将大大增加。最担心的是:如果我冒险进入绝谷,而罕宝他们因为某种原因而没能重返巴国,那么我将孤军奋战,与祭司对抗的胜算几乎为零。

    罕宝走了,唐婉丽也走了,现在又已经放寒假了,学校里空空荡荡的,我一个人倍觉孤独,就有想去旅行社找唐婉丽的冲动,顺便跟她的团到新马泰去旅游一趟,再寻寻有没有可克制蛊毒的良方。

    但是又很犹豫,这个唐婉丽,最近变化很大,脾气也越来越大,似乎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率真淳朴的山里土家妹子了。

    女人的脾气大多是男人宠坏的,唐婉丽的任性,跟我对她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也有一定关系。心想让她一个人冷静一下也好,女孩子在外面久了,总会想家的,那个时候再给她道个歉,下个矮桩也不迟。

    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去找唐婉丽的念头。

    那么要不要去追罕宝?怎样追?他们四个神出鬼没的,真的没有把握一定能找到他们。当务之急是,对了,当务之急是找到权杖,作为廪君传下的权杖,巴国最高权力的象征,拥有它,在绝谷中就有了话语权,我这个廪君使者的身份就货真价实了。

    可是去哪里找权杖呢?扎格虽然提到了一个与绝谷相似的地方,但却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也不知道怎样进入。即使侥幸进入,又凭什么可以拿回权杖,说不定那里也有一个祭司,也会卜个凶卦,然后拿我去祭虎。

    对了,找鬼谷子想办法——做一个假的廪君权杖。

 ;。。。 ; ;
第六十六章 战神的故乡
    第六十六章战神的故乡

    可是,鬼谷子的电话却死活打不通。

    不得已,只有拨打了高总的电话,一番客套寒暄之后,便问鬼谷子的情况。高总听我提鬼谷子,口气就变冷了,叫我今后少跟他们接触。

    我便问怎么了?高总答到,前段时间他们做局骗人,被人家发现,黑龙被剁了五根手指,开哥和赖秃各被打折了一条腿,鬼谷子见机得早,一溜烟跑路了。

    这个结局让我十分吃惊,也暗自庆幸,幸好上次拒绝了鬼谷子的邀请,不然我现在四肢是否健全就难说了。可是,离开鬼谷子,我到哪里去找做高仿的人呢?

    按照鬼谷子的说法,他的高仿货主要来自陕西岐山,但岐山的高仿主要是青铜器。而玉器做得好的有哪些地方呢?

    就中国原始古玉文化而言,最著名的有四个,分别是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齐家文化。而仿古玉器做得比较好的有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辽西和内蒙东南,而良渚文化主要在浙江杭州一带。

    将书架上的古玉图册取下来翻阅,发现良渚文化的玉质和风格与巴蜀比较接近,特别是良渚的玉面具和玉琮,与巴国的神器比较神似,于是决定去一趟杭州碰碰运气。

    冬天是江南地区旅游的淡季,所以机票一点不紧张而且便宜。

    到达杭州,自然第一个选择是古玩市场。杭州的古玩市场有好几处,但规模最大,品味较高的是吴宅古玩市场。

    吴宅古玩街交通便利,市场处于市中心,距离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不过几十分钟路程,距离西湖风景区也不过区区10分钟车程,在欣赏珍奇古玩之余,顺道观赏西湖美景,也不失为一大快事。

    吴宅这座昔日豪门大宅,成为今日寻常百姓观赏小憩之所,置身其间,在欣赏古代珍品的同时,还可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完美境界。

    然而,我却没有欣赏西湖美景和精美古建的雅兴,直接把重点放在古玉器店。

    古玩街的玉器店着实不少,售卖良渚古玉器仿品的商铺也多。走访了好几家,其所造玉器全为现代机制,工整有余,拙朴不足,价格也十分便宜,商家连坑蒙拐骗你的兴趣都没有,直接喊价几百元,摆明了都是工艺品。

    好不容易问到一个小店,才摸摸索索从里间拿出件良渚玉面具,上面还摸了些土锈,神神秘秘地编故事。

    我见那面具做得也还精巧,造型和纹饰都还靠谱,只是玉材过于平滑规整,线条也工整圆润,但一路看来,也只有这件东西像点模样,便与那老板攀谈起来:

    “老板,有件事跟您商量一下?”我不想绕弯子,直奔主题。

    “请问有什么要求,不必客气。”江浙人就是谦和。

    “不满您说,我是内地一所大学的考古学老师,受学校委托,需要购置一批高仿的原始古玉器做教学标本,希望您能提供帮助。”我诚恳地撒了个谎。

    “您要仿品,满大街都是,何必要跟我商量呢。”那店主有点疑惑。

    “我到处去看了,只有您这件还靠谱一点,但我想要做得更好一些的。”我开始下套。

    “要更好的,价钱太贵了,而且我这里也没有。”店主听我说是考古老师,便尴尬的笑了,也不再编故事。

    “价钱好办,学校拨了专款,只是东西一定要做得像。”我继续深入。

    “但是我这里确实没有这类高仿品,要不……”店主开始犹豫不决。

    “如果您有可以介绍的人,我会给不少介绍费的。”这句才是重点。

    “那我帮您问问?”店主听说有不菲的介绍费,眼睛立即放出光来。

    “那就拜托您了。”我觉得事情有点靠谱了。

    “可不可以留个您的电话,找到人后通知您。”依然是谦和而客客气气。

    “那是自然的,麻烦您了。”我把电话号码抄给他,写了个假名字,并嘱咐他价钱好商量。那店主连连点头,并说道:“就喜欢跟爽快的人打交道。”

    离开古玩街,想想既然来了杭州,良渚文化总得去瞻仰一下,便直接奔良渚文化博物院而去。

    良渚博物馆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

    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置于蓝天白云间,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

    良渚文化的藏品内容非常丰富,但以玉器最具特色。置身其中,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仔细观摩那一件件一枚枚拙朴而神秘的古玉器,思绪就不由自主地穿越起来:

    良渚文化盛期,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各部落联盟相互争夺鏖战不止的年代,而良渚文化所在的地域,正是处于南方蛮夷首领蚩尤九黎部所在的区域。那镌刻在玉器上的半神半人形象,不由得让我想起这位伟大的战神。

    头脑中不断浮现一位头戴羽冠,身披虎皮,手持长矛,率领部族南征北战,掠疆扩土的画面:石斧石矛的撞击声、冲锋搏杀的嘶喊声、残肢剩体的哀嚎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而那蚩尤的形象不断变化着,一会儿变成了廪君,一会儿变成了巴王,一会儿又变成了人首兽身的怪物。

    可是让人费解的是,良渚文化的文明,也在很短的时间破败了、消失了。究竟是因为地理环境的突然改变,就像白虎之巴居住的洞穴一样,一夜之间突然坍塌;还是因为与周围部落常年征战,树敌太多,最后在强大的黄帝部落联盟攻击下分崩离析;还是因为内部王权的争夺而发生内战,土崩瓦解。

    也许是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一时期,是地质上的一个温暖湿润期,各地都有大洪水的传说,南方尤盛,不断涌来的洪水淹没了九黎部落的村庄和土地,而酋长和贵族们为争夺利益发生内斗,黄帝部落乘机聚合其它部落群起而攻之。于是,不可战胜的战神蚩尤终于战败,昌盛一时的良渚文化也随之消失。

    这一切,与白虎之巴的衰落和突然消失多么的异曲同工。

 ;。。。 ; ;
第六十七章 以假乱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