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便携式洞天 >

第166章

便携式洞天-第166章

小说: 便携式洞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些吐糟,张松和张俊彦都了解一点,不过他们也不在意,不论是灵泉酒还是蓝莓酒,走的都是高端市场,价格不贵配得起高端这两个字吗?

    而且这些吐槽带来的不是负面的东西,而是给蓝莓酒打了一个不用花钱的广告,人们都有些好奇,蓝莓到底是什么味道,能值这么高的价格,这些人中只要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进入商店购买蓝莓酒,张松和张俊彦就赚到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忙完
    李鹏收庄稼去了,高粱酒厂里酿制葡萄酒的工作交给了温玉娟负责,张松在这里看了一眼,放心的走了,开车向市里驶去。今天是蓝莓酒上市的日子,张松到灵泉酒厂去看看。

    把车开到了灵泉酒厂的门口,张松就看见几辆大货车正在从大门开出来,张子浩的车也在这几辆货车的旁边,看来这几辆车都是送货的车。

    可能因为比较匆忙,张子浩也没发现张松,张松自然也不会叫住张子浩,等张子浩带着几辆货车走后,张松也开车进入了灵泉酒厂的院子。

    把车停好后,张松来到了张俊彦的办公室,进屋就问道:“刚才我在门口看见小浩领着几辆车出去了,看样子今天的蓝莓酒销售的不错啊!”

    张俊彦笑道:“肯定不错,前几天市里的经销商就向小浩要货,小浩没有给他们,让他们把购买的数量定好后,今天一起给他们送去,我觉得在松江市里,今天应该能销售出去一两千瓶。”

    “不错,这个数量不错了。”张松点头,灵泉酒一天才能销售多少瓶啊,在松江每天也就是销售个一两千瓶,蓝莓酒刚上市,第一天的销售数量快赶得上灵泉酒了,不过蓝莓酒也就是今天能能销售的多一些,明天开始销量就会逐渐下滑,过一段时间后保持稳定,然后开始缓慢增长。

    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现在灵泉酒每个月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四十万瓶,这其中包括国内市场和日韩市场的销售总额,这四十万瓶中。其中有三十万瓶属于国内销售的,十万瓶是日韩销售的,销量增长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跟张俊彦在办公室聊了一会,张松就离开了,开车回到了别墅。张松把车停好后,直接来到了乌裕山上,正好看见不少人忙着摘苹果。

    张松看了一眼,这里最少有一两百人,他找了一圈,找到了正在忙绿的蒋英。蒋英也看见了张松,连忙走了过来。

    蒋英道:“张总,你回来了。”

    “嗯。”张松看着忙碌的这些人道:“小蒋,这些人都是从哪儿找来的,刚才我走的时候。他们还没过来呢?”

    蒋英笑道:“都是李哥帮着联系的,从附近几个村子找来的人,九点多才到这儿。”

    “原来是这样,那李哥没过来啊。”张松以前一直都是用新兴村里的人,从来没找外村人干过活。

    蒋英道:“李哥还忙着收地,就没过来。”

    “行,你给我找个筐,我也跟你们一起干活。”张松吩咐道。

    “给你。张总。”蒋英转身从远处拿过来一个筐,递给了张松。

    张松仔细的看了看这个筐,是用柳树枝编成的。张松以前家里也使用过这种筐,装个东西什么的非常不错。

    拿着筐,张松找了一棵没人采摘的果树,开始摘苹果,树上的苹果又大又圆,看来这一千亩苹果又丰收了。想到这里,张松心中有些得意。他在乌裕山上种植的四种水果都是大丰收,表面上看跟他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没有他的灵水,这些果树能产这么多的水果,显然是不可能的。

    忙了一天,苹果采摘完五分之一,有个三四天,就能把苹果都摘完,等葡萄酒都酿好后,就该酿苹果酒了。

    晚上张松把今天的工钱发放完便回家了,先进卧室洗个澡,今天张松也跟着摘了一天的苹果,也把他累够呛,洗完澡后,张松来到了一楼餐厅吃饭。

    ……

    忙了四天,总算是把苹果都摘完了,把最后一辆装苹果的车送走,张松松了一口气,现在乌裕山上的水果都摘下来了,再想看见沉甸甸的水果挂满树枝的情景,就需要等到来年了。

    这些苹果树也没辜负张松的期望,这一千亩的苹果树,产了四百万斤的苹果,每亩平均的产量超过了四千斤。

    让蒋英把山上的垃圾都收拾一下,张松看时间还早,他来到了高粱酒厂,把今天酿制完的葡萄酒,送到了酒窖里边。

    等工人都走后,张松把今天的五百多桶葡萄酒,都送进了青木洞天里边,又把青木洞天里已经发酵好的葡萄酒拿了出来,放进酒窖。

    橡木桶体积大,比较占地方,现在酒窖里边有三个区都装满了葡萄酒,张松估计等葡萄酒都酿完,整个酒窖都满了。

    如果不是前几天把樱桃酒都送到了灵泉酒厂,又让侯斌把近期酿好的高粱酒送到市里的仓库去,这个酒窖根本就装不下这么多的葡萄酒。

    又过了几天,葡萄酒酿完了,张松开始组织人手酿制苹果酒,现在新兴村的村民都收完庄稼了,酿制苹果酒的人数开始增加,达到了二百人,还是由李鹏负责管理。

    人多力量大,苹果的数量比葡萄还多,但只用了十多天,到了月底的时候,就把苹果酒都酿完了。

    从八月份开始忙起来,一直忙到了十月底,忙了整整三个月,总算是把所有事情都忙完了。

    给工人们发完钱,等他们都走后,高粱酒厂的院子里边就剩下了张松和李鹏,张松从怀里拿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李鹏:“李哥,这个给你。”

    “拿这个东西干什么,我不能要。”李鹏看见这个信封鼓鼓的,一看就知道装满了钱。

    “拿着吧,李哥,你这几个月没少帮我,普通员工还有个奖金呢,李哥,就当是我给你的奖金了。”张松拉住李鹏,想把信封揣进了他的兜里。

    李鹏抓着张松的手,挣扎道:“张老弟,我真不能要,这一段时间我也不是白帮你忙,你不也给我工资了吗。”

    张松确实没有亏待李鹏,雇普通村民干活都是每天三百,张松给李鹏每天一千,这三个月下来,除了这个月月初有几天的时间,李鹏回家收庄稼去了,平时都帮着张松干活,这三个月下来也赚了将近九万的工钱,顶他们家几年的收入了,李鹏已经很满足了,所以这个钱他说什么都不想要。

    一个要给,一个不收,张松和李鹏两个人僵持到哪儿了,最后张松没办法,把钱收了起来,李鹏放开张松。

    张松叹道:“行,李哥,你不想要就拉倒,我晚上给你送点酒过去,这回你不能说不要了吧。”

    李鹏苦笑:“张老弟,你这是在将我军啊,行,晚上你到我家,咱们喝点吧,我让你嫂子做几个菜。”

    张松道:“就这么说定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 智能温室大棚
    站在酒窖里,张松有些发愁,现在酒窖已经装满了葡萄酒和高粱酒,根本没地方装苹果酒,这些天酿好的苹果酒,张松只能把它们都放在青木洞天里边。

    但青木洞天里也只有院子里和青木树下两块空地,根本就装不下这么多的苹果酒,张松只能把剩下的苹果酒都放到一些果树的空隙中间,这才勉强把这些苹果酒都放下,但这也不是一个办法。

    正在张松发愁的时候,张俊彦那边来了好消息,灵泉酒厂新厂那边的酒窖已经修建完了,让张松过去看看。

    这让张松十分高兴,新酒厂有一个特意建造的红酒酒窖,正适合放葡萄酒,张松可以把葡萄酒送到那儿去储存,空出地方好放苹果酒。

    开车来到了新酒厂,张俊彦的车正停在新酒厂门前,他坐在车里等着张松,看见张松的车过来了,他跟新酒厂门口的保安打了一声招呼,让他们把门打开,张俊彦率先把车开了进去,张松也开车跟了进去。

    在停车场把车停好,张松和张俊彦一起下车了,张松四处打量了一下,现在新酒厂里边的各种建筑都已经建好了,这些地上建筑加上三个地下酒窖,占了新酒厂一半的面积,剩下的地方,是用来绿化的,张松已经帮张俊彦联系好了白向阳,两人已经见过面,并谈好了绿化树木的事情。

    但现在已经快到冬天了,种植下去的树木很难成活,只能等到来年春天的时候,才能开始进行绿化。所以现在新酒厂里边光秃秃的,不太好看。

    “走,老弟,我带去酒窖看看。”张俊彦对张松笑道。

    “嗯。”跟在张俊彦的后边,张松进入了酒窖。

    刚进入酒窖。张松的眼前一亮,相比张松的酒窖,新酒厂的这个酒窖太豪华了,明亮的灯光照射下,张松看见里边是一排排的木质酒架,脚下也是实木地板。各种恒温、恒湿、防潮、防寒的设备都有。

    这个酒窖是白酒酒窖,有九十亩左右,被分成了数个大的隔间,和一些小的隔间,每个隔间都有一个编号。用来储存各种低中高档灵泉酒,还有一个隔间里边是用来储存尊贵级灵泉酒的。

    张俊彦边走边给张松介绍着,张松仔细的听着,两人在白酒酒窖里边逛了半个小时,才把这里简单的看了一遍,然后从另一个出口出去了,来到了果酒酒窖,看完果酒酒窖。又来到了红酒酒窖。

    走马观花式的把三个酒窖看了一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从红酒酒窖中出来。张俊彦问道:“老弟,这三个酒窖你感觉怎么样?”

    张松兴奋道:“非常好,比我的酒窖强多了,我看整个松江市里也找不出更好的酒窖了。”

    张俊彦得意道:“不光是松江市,就连整个北疆省,甚至整个东北都找不出比咱们酒厂更好的酒窖了。这三个酒窖里边的设备都是从南方买回来的,咱们东北根本就买不到。”

    两人在这里聊了一会。张俊彦又陪张松去厂房里边看了看,现在有不少人正在厂房里边安装生产线。张俊彦告诉张松,等到十二月份,这个新酒厂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在新酒厂里转了一圈,把各个建筑都看了一遍,已经是中午了,两人在外边酒店吃完饭,便分开了,张松回家了,张俊彦回灵泉酒厂了。

    不过张松临走时,告诉张俊彦,葡萄酒已经酿好了,让他下午就派车派人去拉葡萄酒。

    …………

    张松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站在离别墅不远的一块空地上,张松不知道说了什么,这个男人惊讶道:“什么,张先生,你说你要修建一栋十五米高、占地三亩的智能温室大棚,这……我最多只做过八米高的智能温室大棚,从来就没见过这么高的智能温室大棚,张先生你准备种植什么?”

    张松笑道:“我要种什么这个问题,李经理就不用问了,我只想知道,你们公司能不能建造十五米高的智能温室大棚,如果建不了,我再找别的公司。”

    张松虽然是笑着说的这番话,但态度却一点不客气,李经理没有生气,反而连忙道歉:“对不起,张先生,我不该问你这个问题,我……。”

    “行了,不要说了,你告诉我你们能不能建就可以了。”张松打断了李经理的话,摆手道。

    “能建,能建,不过……。”李经理看见张松不耐烦的神情,连忙道:“不过成本要高很多,所以价格也会高很多,张先生你也知道,这几米高的智能温室大棚和十五米高的智能温室大棚不同,需要的骨架也不同,一般一个智能温室大棚的造价在按照使用的材料不同,价格从三四百一平米,到一千多一平米不等,而十五米高的智能温室大棚,造价会翻几倍。”

    张松道:“价格不是问题,你帮我算算大概的价格是多少?”

    李经理问道:“那张先生你准备使用国产的材料,还是使用进口的材料?”

    张松想了想道:“国产的就行,进口的材料也不见得比国产的好。”

    “那我算算。”李经理没有客气,拿出手机,用计算器算了起来,过了十多分钟才算好,然后抬头对张松道:“张先生,我算了一下,十五米高的智能温室大棚,我们给出的价格是两千三一平米。”

    “两千三一平米,三亩就是四百六十万,这个价格有些贵,你再给降一些价格。”张松道。

    “我再算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