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雾霭诀 >

第26章

雾霭诀-第26章

小说: 雾霭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顺着光亮走进曲折窄小的巷子,终于在巷子尽头找到了一间门窗破蔽的小屋,摇曳的灯光便来自那里。

寒林连连摇头,低声道:“真是奇怪,捣鬼的人分明在这里,但这里的哀怨之气,似乎并不比别处重啊。”

翟川望了望窗内的灯光,征求地问道:“我们先进去一探?”

寒林点点头,上前谨慎地敲了敲门。

木门“吱吱呀呀”作响,被人打开了,上面厚厚的灰尘与剩的不多的漆片,一齐慢悠悠地飘落下来。

一个穿单层粗布衣裳的青年站在两人面前,含笑问道:“两位夤夜拜访,有何指教?”

寒林盯着他看了一眼,笑道:“城中昏暗,我们不慎迷失,可否在此休整片刻?”

那青年向旁边一让,笑道:“自然。”

两人跟着他走进屋内,里面陈设极为简陋,不过一床一桌。墙边一口盛水的大缸,缸的影子里还堆放着许多小石块一般的东西,可惜烛火不够明亮,不能看清。

桌上却铺着一张上好的洒金宣纸,上面绘着一个坐在湖边的抚琴人,白衣如雪,长发随风飞扬,只是尚未画出五官。

翟川问道:“公子擅长作画?”

青年笑道:“小生痴迷绘画,其他诸事均不在意。”说着从桌下取出数卷画稿,山水人物、花鸟草虫俱全,全都是精妙之作。

寒林不禁问道:“你的画都是精品,为什么你还住在这种地方呢?”

青年摇头道:“我生平不愿与人交接,更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血之作随意转让。白天不过在街头支个摊子,替人写信测字,赚些铜子儿糊口买纸。到了夜深人静时,我才会拿出纸笔来作画。”

寒林出神地望着画稿,自语道:“为什么要这样辛苦?”

青年拿起笔,寥寥几笔,便把画上之人的眉目勾了出来。原来是个清秀的女子,眉间隐隐透着一缕哀怨。

青年看着画中人微微一笑,抬起头向寒林道:“这位小姐,成为一个名扬天下的画师,一直是我的梦想。我若是卖画为生,岂不太玷辱这个梦了?”

寒林摇摇头,不知如何回答。

翟川想起一事,问道:“公子的画上,可是常常署名“丹青”二字?”

青年点头道:“对啊,阁下是怎么知道的?我刚才给你们看的画上,并没有署名啊。”

翟川笑道:“公子尽可放心,丹青,正是如今名扬双华的画师。”

青年不可置信地望着他,道:“你是说,我已经成名了?”

翟川点点头,携着寒林道:“我们先告辞了。”

两人走到街道上,屋中的烛火立刻灭了。只听夜云密布的天空中,远远传来一个女子清旷的声音:“多谢你们……”

寒林抬起头,问道:“戾气?那个留在国都中的魂魄,原来就是你?”

女子没有再回答,远处山中却传来清越的琴声,悠扬哀怨,如泣如诉。

寒林听了,摇头道:“我们出城吧,别叫旭华他们担心。”

归风和高峻正等在外间,见两人平安归来,上前问道:“可有发现?”

翟川笑道:“你们再猜不到我们遇上了谁——竟是画师丹青!”

高峻惊讶道:“他不是早已死了吗?听人说死得还很古怪呢,莫非真是冤魂不散?”

寒林摇头道:“他……他的身上没有很重的怨气,如今听到自己已经成名,大约终于释怀,进入轮回去了。我倒是觉得……你们刚才可曾听到那边山中的琴声?”

归风点头道:“刚才确实随风飘来隐隐一阵琴声,我和高总管仔细听时,却又没有了。这琴声有什么古怪的?”

寒林蹙眉叹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个琴声方位,应当是都城外废弃的山庄——琴魂画魄。”

翟川重复道:“琴魂?画魄?这名字倒有些意思。不知山庄原来的主人是谁?”

寒林看着他笑道:“听说倒算是个凄美的故事呢,不过我过去是跟着师父一道来这儿的,他老人家对这些风花雪月之事可不感兴趣。我们明日进城去问问便好,这种事情的坊间传闻,是绝不会少的。”

归风也笑道:“这倒是更有意思了。那画魄自然是你们遇上的画师丹青了,那琴魂么,想必就是你们遇到的那个女鬼——深夜抚琴之人。”

高峻道:“我们明日进城去找人问问,便知道归风公子猜的对不对了。”

翟川点头道:“大家都歇一会儿吧,这附近倒是连人都没有,连守夜都可以不必了。等天亮城门一开,我们便进城去。”

☆、第四十二节 琴魂画魄'下'

第二日鸡鸣,城门终于缓缓开启。众人并不急着进城,直待到路上商旅渐渐多了,才夹杂在人群中,慢慢进入清钟国都。

白天的清钟国热闹非常,沿街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行人几乎可以说是摩肩接踵,往来不绝。国都中最有特色的要属歌坊和乐坊,歌唱丝竹之声,整条主街都能听到。

若非昨夜亲身所至,翟川是怎么也不会相信夜间那个冷寂的荒城,与今日这个歌舞升平之所,竟是同一个地方。

寒林望着窗外,摇头叹道:“箫埙尽黜,笛阮称王;所谓的清钟国,原来并无清钟。这也难怪,那位画师丹青,不愿俯就世俗了。”

翟川正在寻找昨夜丹青出现之地,没听到她说的话,问道:“寒林你看,是不是这条街道?”

寒林点头,知道巷中狭窄,便叫旭华停车,众人步行进入巷子中去。

巷中所住均是穷苦的百姓,见一群衣着光鲜之人走入,岂有不好奇的,全都挤出门观看。就连大姑娘小媳妇们,也都偷偷趴在窗口观望。

翟川和寒林走到小巷尽头,正要推门进去。对门一个老妇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喝止道:“几位怎么上这儿来了?这屋子戾气重,万万进不得。”

寒林上前问道:“请问老人家,画师丹青,原来可是住在这里?”

老妇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道:“这年头竟还有人知道那傻孩子住这里?小姑娘,你年纪轻轻儿,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是从哪儿知道的?”

翟川道:“我们仰慕丹青先生笔墨,特地向人打听,方才寻到此处。不知前辈对丹青先生是否有所了解?”

老妇叹了口气,点头道:“这倒难得,世人只知那孩子的画好,倒极少有人问起他的生平呢。你们要是不嫌弃老婆子屋子不干净,便进来听我讲一讲他的事情。”

屋内狭小逼仄,归风等人便只得等在外间。

老妇坐在一横破破烂烂的条凳上,道:“那孩子就是死心眼,任那些大官富商多大价钱来买画,只是不卖。后来大家知道他这个脾气,也就不理睬他了。他自己呢,过着穷日子,倒也不见他也多难过。”

寒林摇头叹道:“明珠埋没,岂有不痛之理?只怕不肯轻易表露罢了。”

老妇道:“小姑娘,你们读过书的人说起话来,我老婆子是听不懂的。不过那傻孩子运气倒不差,有一天一个大商人带着家眷路过此地。他那位小姐竟也是个傻丫头,硬是看上了这孩子,两人不知为何就在路边对着哭。这做爹的也是没办法,只好让他们成了亲。”

翟川笑道:“这位小姐倒是慧眼识珠。”

老妇被他打断,不满地瞪了他一眼,续道:“他们成亲以后就住在城外的山庄里,山庄名儿怪怪的,什么魂啊魄啊的,是那个小姐起的,我们这些粗人是记不得的。不过呐,城里的算命先生都说这名儿不好,果然成亲没几年,两个人就都病死了。”

寒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问道:“城里闹鬼……是不是在他们死后才有的?”

老妇神秘兮兮地道:“怎么不是?城里也没什么,我们都惯了,夜里睡得还香甜呢。听说那山庄附近才可怕呢,常常有白衣女鬼在河边走过。他们见过的人,都说就是那个小姐……”

两人正听得入神,外面突然有人笑道:“两位殿下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倒叫我好找!”

只见一个身着鹅黄缎衣的中年男子带了两个随从,匆匆走过小巷。

一边百姓纷纷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地道:“这不是国主来了吗?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男子走进小屋,拉着翟川道:“殿下怎么进城也不知会一声,小王也好派人迎接。”

翟川笑道:“我们是来听故事的,您怎么找来了?”

国主吕成贤道:“守城的侍卫见你们两辆马车进来,便报给我了。我估摸这日程,想必定是你们到了,就带人出来寻找,不想你们竟跑到这个旮旯里来了。”

寒林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呢。”

那老妇起身走向前,觑着眼瞧他,颤声道:“真是陛下来了,这两个娃娃竟有这么大来头?”

吕成贤向她道:“老人家,这就是双华的太子和太子妃呀。”

老妇回身握住寒林,满脸皱纹都溢出了笑意,她和蔼地道:“我就奇怪谁家的小姑娘这么伶俐,原来您就是太子妃殿下。这容貌气度,真真是神仙下凡呢。”

吕成贤便催着众人进宫,翟川推辞道:“我们还想进去丹青先生的故居一观。”

老妇从贴身处取出一把钥匙,道:“既是少祭司大人,想必寻常的鬼怪是不怕的。这是门上的锁钥,你们还是小心一些,不要在里面逗留太久了。”

寒林接过钥匙,走到对门小心地打开门锁,推开那扇破旧的木门。居民都聚在门外,好奇地向里面张望。

屋内与昨夜并无多大差别,依然是一床一桌,只是墙边的水缸中的积水早已干了,桌上的蜡烛也已燃尽。桌子下所有的画作都失去了踪影,只有几块用剩的颜料和一溜废弃的毛笔,静静地堆在水缸边。

寒林叹道:“他心愿已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吕成贤问道:“也即是说,清钟国不会再闹鬼了?”

寒林点点头,翟川道:“既然这样,我们就同国主进宫去吧。”

一番礼节性的寒暄毕,吕成贤把翟川和寒林邀到花园的水阁之中谈话。

水阁中陈设着一具古琴,颜色棕黄,泛着温润的红色光泽。琴徽由玉片做成,七挂淡黄色的流苏长长地垂到地上。

寒林微微冷笑道:“原来在这歌舞繁华之地,竟还有能抚琴之人?”

吕成贤坐在琴之前,伸手微微一拨,一串清音便滑落下来。他慢慢道:“太子妃言中暗藏讥讽,是不喜欢国都中的歌舞乐坊么?”

寒林仍是冷笑一声,并不回答。

吕成贤又道:“去岁年关小王进京朝觐,上元之夜时,听到有人在北靖城楼上吹奏《破阵乐》。后来听人说起,那人便是太子妃?”

翟川点头道:“不错。”

吕成贤叹道:“钟藏上古天地遗韵,琴为伏羲大神所制,这二者最为古朴。其次则推箫埙,颇得古韵。人说,琴声寥落,不过使人徒添伤感罢了,其实箫声呜咽,埙声低沉,不也如此吗?”

寒林摇头道:“都是些人们不喜欢的乐器罢了。兰生幽谷,并不是为了他人而绽,这一点,国主应当知晓。”

吕成贤点头不语,慢慢调试着弦音的准度。

翟川问道:“那位老婆婆说,数十年前丹青先生曾与一女子成亲,那名女子,是否也是善于抚琴?”

吕成贤点头道:“她是琴魂画魄山庄的主人,名叫玉嫣,如今过了许多年,姓什么反而已经被人们遗忘了。说起来,她的琴可真是了不得,我还没听过有谁比她更优秀的。她自己写了许多琴曲,我还记得一首,奏给你们听听。”

他便轻轻触上琴弦,娴熟地演奏起来。调子平静温和,却又隐隐含着深沉的哀伤。远山中竟传来清旷的琴声,与吕成贤所奏互为应答。

一曲终了,只听一个女子淡淡道:“我将离开此地,国主今后再也不必实行宵禁了。另外,两位,多谢你们解开外子心结。”

寒林望着远处的山庄,感到戾气逐渐淡了下去,知道那名女子确实已经离开。便问吕成贤道:“这首曲子,叫作什么名字?”

吕成贤答道:“《清商》,这是玉嫣姑娘过世前完成的最后一首曲子。”

☆、第四十三节 镜影乱心弦'上'

当晚,翟川半夜醒来,侧过头却不见了寒林的踪影。他无奈摇了摇头,起身披上外衣,轻轻推门走了出去。

隐隐的箫声正从远处传来,幽咽低徊。

翟川顺着声音寻到水阁之畔。冷月的影子倒映在黑沉沉的潭水中,流转着一川清光。

翟川走入水阁边的一进屋子,里面悬着两列青铜铸的编钟,在夜色中显得特别庄严厚重。西边的窗户开着,漏进一线月光来。

寒林身着蓝色纱衫,面向外间立在窗下。她知道翟川进来,却并未停下箫声,只是稍稍迟了一拍。

箫声转了几转,又平稳地响了起来。旋律委婉,如泣如诉,正是玉嫣之曲《清商》。随着清音流转,编钟不时发出“嗡嗡”鸣声,与箫声相呼应。

奏到将近末尾之时,箫声突然陡转,曲子戛然而止。

寒林长叹一声,回过头来,遗憾地笑道:“果然还是不行,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