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碧落赤血 >

第111章

碧落赤血-第111章

小说: 碧落赤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194 志得气盈鬼胎现 14
    岳飞自知失言,他虽说忠肝义胆,但向来言辞激烈,更不避上下,是以也不辩解。

    余者如刘浩等军中将领也都跪下请赵构饶岳飞性命,汪伯彦却说道:“不可,若这般轻饶了他,军中上下人人效仿,大元帅如何治军,还谈甚统率天下兵马?”

    黄潜善道:“下官请大元帅下令治岳飞大不敬之罪,正军纪,明律令,以此立威,军中上下方知军令之不可违,尊卑之不可废。只有如此,大元帅在号令三军之时,方能如臂使指,遵令而行。”

    宗泽急道:“大元帅,万万不可,杀了岳飞一人是小,失了军心是大。兵马未动,先斩大将,若是杀了岳飞,军中上下必定猜忌四起,到时军心分崩离析,还如何退得鞑虏,如何保得皇上安危?请大元帅三思。”

    其余众将也齐道:“请大元帅三思!”

    赵构思虑再三,眼色终是缓和下来,他摆手道:“罢了,眼下正值大宋危难之时,正是用人之际,今日便不治岳飞之罪,待其来日再戴罪立功。”

    上官云、宗泽、刘浩等人都松了口气,汪、黄二人愤恨不已,黄潜善喝道:“岳飞,还不谢过大元帅的恩典么?”

    岳飞只得磕头道:“岳飞谢大元帅不杀之恩。”

    赵构抬手示意众人起身,道:“今日正是大宋用得着各位之时,本王在此集思广益,还望各位出谋划策,想出这退敌之法。”

    宗泽知赵构必定不允渡河南下,是以不敢再提此议,其余众人都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不过却无人上前献策。

    赵构见无人开口,又问道:“哪位大人有退敌之策?”

    众人窃窃细语却无人答话,岳飞仍不死心,说道:“大元帅,发兵渡河方是正途,只要汴梁之危一解,我大军再守住黄河天险,鞑虏长途跋涉,寒冬之时粮草不济,到时自会北退。”

    汪伯彦道:“金人虎狼之师,万不可与其正面交锋,以免金人引为借口不肯罢兵,绝了将来议和之望。”

    黄潜善道:“发后渡河并非万全,绝不可采纳,金人既敢深入宋境,必定有所防备,万不会轻易让我大军阻了后路。以少战多更无胜算,若大军败于金人之手,罪责无人担当得起。”

    岳飞争辩道:“相州距汴梁不过三百来里,只需一万精兵日夜飞驰,以迅雷之势直捣汴梁城外之鞑虏大营,完颜宗望不知我军底细,必定措手不及,何愁不能以少胜多?鞑虏南侵日久,已成疲劳之师,其孤军深入我大宋境内何止千里,他们必定心虚莫名,加之正值严冬,粮草不济,其败已成定势。我大宋男儿,哪个不恨鞑虏凶残狡诈,军中上下直欲食其肉寝其皮,自古道两军交战勇者胜,鞑虏人数虽众,奈何不占天时地利,加之军心不稳,若是两军对垒,我大军必定能胜。”

    宗泽也硬着头皮说道:“岳飞之言大为有理,请大元帅采纳岳飞之言,发兵渡河,以解汴梁之危。”岳飞及十数名军中将领都齐齐跪下,齐声道:“请大元帅发兵。”

    赵构仍不为所动,摇头道:“宗泽,岳飞,你们休再提此议,发兵渡河太过冒险,若无万全之策,本王定不会发兵。”

    宗泽、岳飞等军中将领面面相觑,不料赵构心意已决,都只得住口不再提了。

    赵构道:“你们平日也都熟读兵法,难道还想不出不条万全之策么?”

    众人均现惭愧之色,但见赵构坚不发兵渡河,就连岳飞也无话可说了。

    金万城清了清嗓子,他朗声道:“康王殿下,草民倒有一策,却不知可不可行。”

    赵构奇道:“金掌门有何计策,请细细道来。”

    金万城道:“鞑虏虽说有十多万人马在汴梁,可他们孤军直入,其后的援军大多都在河北大名府,其粮草也自燕云走水路运来。前有古人围魏救赵,今日我大军何尝不能派兵直攻大名府?大名府的金军至多不过两三万,其中不少又要担负运送粮草之责,守城的人马定不足两万。只要大元帅发兵拿下大名府,抄了鞑虏的后路,断了其运粮之道,再派军将其挡在黄河以南,完颜宗望必定着慌,只要他们派兵驰援,汴梁之危自然而解。”

    赵构闻言大喜,笑道:“赛诸葛果真名不虚传,这围魏救赵的确是良策。”

    黄潜善点头赞道:“若是攻打大名府,一来不用与金军主力正面交锋,可保不败。二来抄其后路,完颜宗望必定慌乱,汴梁之危同样可解,远胜发兵渡河南下之策。

    宗泽并不认同,道:“此计虽说可行,但鞑虏何尝不知大名府乃重中之重,加之数万人马东移,难保不会走漏风声,鞑虏必定严加防范。他日若攻不下大名府,汴梁那边完颜宗望势必大举攻城,皇上将更加凶险。”

    金万城笑道:“这有何难,另发兵万人佯装渡河,作势欲攻汴梁,鞑子定不料我大宋主力直扑大名府。到时非但汴梁之危可解,说不定还可让鞑子有来无回,让他们尽都葬身于我大宋境内。”

    黄潜善大喜道:“大元帅,此计甚善,必定可行。金人见我大军南下,说不定还会自大名府派兵驰援,到时便成空城一座,何愁断不了金人的退路。”

    汪伯彦拍掌笑道:“金掌门之计果真一石二鸟之策,既可解汴梁之危,又能将金军退路截断,我大军以多敌少必定可胜。宋金两国既不需大动干戈,我大宋又不负仁善之名,便是日后议和,金人也理亏心虚,必定不敢谋求过甚。大元帅,攻打大名府正是万全之策,不若立即发兵。”

    上官云摇头道:“在下虽不会行军打仗,可也觉此计并非良策。金人早已派人施计谋要破汴梁,那郭京作法之时,既不让人看,又要大开城门,只怕还未将大名府拿下,汴梁便已破城。到时皇上、朝中大臣尽在金人手中,大宋无主,天下必将大乱,各州府也将各自为政,金人那时再趁机攻宋,更是易如反掌。他们只需暂时舍弃大名府,却能换得大宋整个天下,何乐而不为?”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195 志得气盈鬼胎现 15
    岳飞也说道:“草原之人向无城池之念,他们历来都是转战南北,劫掠一番便逃之夭夭。如今他们围了汴梁,一来是要擒住皇上,致我大宋国无君主,方便其到处劫掠,二来便是贪图汴梁城中的金玉珠宝。我们若是派军攻下大名府,他们挥军或往南或往北均无不可,反正一路烧杀抢掠,何处不能停留?说他们自汴梁派军救援,这更是无稽之谈,大元帅,此计决不可行。”

    柯青神喝道:“黄口小儿,也知军机要务么?老夫认为,金掌门此计大是可行,请大元帅即日发兵。”

    黄潜善道:“数百年前,有谁相信草原上的契丹人会修建城池,结果契丹非但筑了一个上京,还立中京、南京、西京、东京数城,更据城池多番侵我大宋。金人的铁骑来往如风,若只打算劫掠一番,定不会在大名府派驻数万人马,必会驰骋各地掠夺财物。无论契丹也好,女真也罢,均是贪图我中原物产丰茂,方才南侵。他们恨不能夺我城池,占我宋地,如今他们既已得了大名府等数城,断不会白白弃城。只要断了汴梁那十多万金军的后路,完颜宗望必定分兵来夺大名府,到时不需我大军渡河南下,在他们渡河之时便可一举歼之。岳飞,你们休得信口开河,误我大宋破敌良机。”

    汪伯彦道:“大元帅,事不宜迟,不若即日发兵,以便早日破敌。”

    赵构点头道:“便依金掌门之策,向东攻取大名府,众位休得再议。各将听令:宗泽,本元帅命你率一万兵马南趋滑州,大张旗鼓,以作驰援汴梁之疑兵,记住切不可渡河作战,只许截住金军退路,违令渡河者斩。汪伯彦,黄潜善,你们率其余五万兵马,卷甲衔枚疾驰大名府,不可走漏半点风声,破城之后便据城死守,制住金军咽喉,绝不让金军一人逃脱。”

    汪伯彦与黄潜善闻言大喜,赶紧跪下领命,宗泽也只得遵旨而行。岳飞与上官云虽说大不赞同,但他们哪里能够让赵构改了主意,也只有任其为之。

    金万城拱手道:“金某虽是一介草民,但事关天下苍生,也愿为大宋效力,中原武林群雄及金城派弟子任大元帅调遣。”

    赵构喜不自胜,道:“能得金掌门献策,本王甚是宽慰,有众位英雄相助,更是如虎添翼。金掌门便率众英雄随我大军攻大名府罢,待退得汴梁城外的金军,本王定奏请皇兄,以令众英雄功标青史。”

    金万城拱手笑道:“我等既为宋人,正当为皇上分忧解难,能得大元帅赏识,金某在此谢过。”

    赵构大声道:“众将听令,命你们整治各部,今晚申时造饭,酉时立即发兵。”

    众人精神大振,齐声道:“属下得令。”赵构见计议已毕,与汪、黄二人自回堂后不提。

    岳飞与上官云仍回洞庭人马的营寨,岳飞乃刘浩所部,刘浩又为宗泽的前军统制,按赵构之令,岳飞需随宗泽南下佯攻汴梁。两人心事重重,出了相州府衙,郑天渡、陶天澈等正道群雄倒不与他们为难,任他们去了。

    杨幺未待两人进寨,便急着问道:“岳兄弟,上官兄弟,康王可曾发兵?”

    岳飞苦笑道:“倒是发了兵,可与未发兵又有何异。”

    钟相奇道:“此话何解?”

    上官云道:“他只派了一万人马南下,却不让渡河解汴梁之围,只让岳大哥他们佯攻。”

    钟相没好气道:“那其他人马呢?难道就留在相州吃闲饭么?”

    岳飞摇头道:“汪伯彦和黄潜善要率大军东去,他们欲夺回大名府,断鞑子运粮之道,绝其后路,还说甚是围魏救赵之策。”

    钟相闻言怒道:“荒谬,汴梁乃是大宋命脉所在,鞑子岂会在乎区区一座大名府?汴梁之围一日不解,我大宋便一日不得安宁,若是破了城,皇上他们定然不保,到时完颜宗望以皇上的性命要胁,你我何以为战?到底是谁出了这等糊涂主意?”

    上官云道:“岳大哥已冒死力争,哪知这赵构掌了兵权便不依旨行事,黄潜善和汪伯彦也极力阻止大军南下,我们也无能为力。”

    岳飞叹道:“金城派金掌门自以为是良策,他哪里知晓鞑虏已在使阴谋破城,便是攻下大名府,鞑虏仍会不退兵,我们又能拿他们怎样。何况汴梁城内向来囤积有不少粮草,只要汴梁一破,鞑子的大军何需从北方运粮,便是光守着一座汴梁,就能让十多万人马数年衣食无忧了。”

    宁玖儿奇道:“赛诸葛金万城向来老谋深算,他怎会想出这般糊涂的主意?真是怪事。”

    岳飞摇头叹道:“金万城毕竟是江湖中人,对行伍之事又不甚了然,他自以为机关算尽,却不了解草原之人的性情,若是对付西夏大理,这主意确是妙计。女真人的祖先虽说是密林中出来的猎手,可与草原上的契丹人并无二致,他们向来以劫掠为主,城池二字可有可无。只要能够烧杀抢夺,就是天边也能去得,哪有固守城池之念。”

    杨幺咬牙一字一顿地道:“赵构便不派一兵一卒到汴梁么?”

    上官云摇头道:“赵构严令禁止渡河,还说违令者斩,哪里还会派人到汴梁。”

    杨幺勃然大怒,几欲大跳而起,他恨道:“那鸟人定是要叫皇上他们落入鞑子手中,他到时才好登基称帝,真是狼子野心,我杨老幺岂能饶他?”说着便抄起一条船桨往外冲去。

    岳飞将他拉住,问道:“杨兄,你这是作甚?”

    杨幺怒道:“他不发兵到汴梁,我杨老幺便反了,定要取他赵构的性命方才解恨。”

    岳飞劝道:“杨兄,万万不可,你若将他杀了,便再无一人可统率大军,到时天下兵马群龙无首,正中完颜宗望等人下怀,到时不说解汴梁之危,便是整个大宋江山也难保了。”

    杨幺怒不可遏,他双眼圆睁,愤然道:“我杨老幺打渔出身,还管得了他那么多,今日便是造反,也定要让他赵构发兵方可。”

    钟相喝道:“老幺,你又犯浑了,我们兄弟的性命不要紧,你不怕连累了岳兄弟么?若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